第842章 孫策退兵

劉備拔劍自刎,終究還是沒有成功,被荊州諸將攔了下來。

龐統向劉備建議,一面派人爲難民建造房屋,將他們好生安頓下來,一面領軍前去攻打武關。

劉備調遣了不少官吏,負責難民的事情,並且還讓徐庶調撥糧草,一定不能讓這些百姓餓着。

隨後,劉備帶着滿腔怒火,率領荊州兵浩浩蕩蕩殺奔武關,荊州與關中的戰局,也就此僵持不下了。

武關城內,看着城下攻城只是做做樣子的荊州兵,張繡不由奇怪的問道:“先生,荊州兵這是想要做什麼?”

賈詡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想必定是劉玄德以爲攻城無望,又不想率先領兵撤退,免得落人話柄。”

“劉備這才領兵駐紮在此地,做做樣子,好糊弄天下人罷了。”

高順、張繡聞言,不由感覺目瞪口呆,他們完全跟不上荊州軍的思維了。

如果只是爲了不落人話柄,就率領十萬大軍駐紮此地,每日空耗錢糧,卻是更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賈詡繼續說道:“想必那劉玄德也沒有死心,寄希望於其他幾路兵馬,能夠有所斬獲,而使得整個關中戰局都因此發生改變吧。”

“那個時候,劉備就可以率領大軍,繼續攻打武關了。”

高順冷哼一聲,道:“癡心妄想!”

賈詡捋了捋鬍鬚,只是微笑不語,現在的他也沒有必要隱於幕後了。

事實上,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龐統早就猜到武關隱藏了一個厲害人物,已經有了提防之心。

既然如此,賈詡索性直接亮出身份,如此對於荊州兵也是一個極大的震懾。

須知,賈詡出道以來雖然設謀不多,卻也算得上是威名赫赫,幾乎只要是賈詡設下的計策,都能實現目標。

論起對於人性的把握,整個大漢也沒有人能與賈詡相提並論。

如今的賈詡,威名早就震動四海,很多人聽到賈詡的名聲,都感覺有些頭皮發麻。

若賈詡一開始就暴露身份,龐統絕對不會沒有絲毫防備,就去攻打巴郡,正是因爲龐統以爲,武關守將只有張繡一人,纔會如此大意。

賈詡讓張繡出兵荊州這一策,雖然沒有獲得很大戰功,卻也掠奪了幾十萬百姓,並且攪得荊州北部天翻地覆。

關中此戰獲益並不算太多,可劉備的損失就太大了。

先不說那寶貴的二十萬人口,單說被張繡焚燬的田地,都讓劉備損失了許多糧食。

而且重建那些被燒燬的房屋,還有安頓流離失所的百姓,也會花去大量人力物力,對於荊州內政的掣肘,不可謂不大。

日積月累,若每一次都能掠奪二十幾萬百姓,要不了多久,則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到了今日,春天已經接近尾聲,天氣也慢慢變熱,風吹起了賈詡的鬍鬚,隱約還可以看到幾抹銀白色。

身旁高順看見這幅情形,卻是不由心中凜然,眼神也有些迷離。

不知不覺間,征戰天下都已經這麼多年,程昱、賈詡這些人都漸漸變老,可是諸侯仍舊強大。

“再過幾年,我的身體也會從巔峰時期掉落下去吧。”

高順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看見上面青筋暴起,老繭衆多,忽然心生感慨。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否看到主公登臨九五的那一日,能否看到天下太平,再無戰亂的那一天。”

一向不擅言辭,性格十分堅毅的高順,此時也有些多愁善感了。

賈詡看到高順有些走神,輕聲喚道:“高將軍,在想什麼呢?”

高順猛然驚醒,說道:“沒有什麼,只是有些感慨罷了。對了,既然張繡將軍已經回來,武關也用不上我了。”

“我準備明日就率領陷陣營,以及兩萬兵馬迴歸蒲阪,那裡絕對不容有失。”

賈詡點了點頭,道:“此次麻煩高將軍了。”

高順大笑兩聲,道:“先生與我都爲主公效力,何必如此客氣?”

此次高順率領兩萬蒲阪守軍,還有陷陣營前來相助張繡,不然張繡也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席捲荊州北部郡縣,將這裡變成斷壁殘垣了。

如今任務已經完成,高順自然要回到蒲阪,畢竟那裡纔是關中的核心。

當天晚上,張繡準備了不少酒菜,要給高順踐行,高順卻正色說道:“如今我等都是領兵在外,又豈能喝酒?”

“武關乃是極其緊要的去處,主公將此地交由將軍管轄,將軍更應該小心謹慎纔對。”

聽聞高順之言,張繡不由面露尷尬之色,急忙讓人撤去了酒席。

別看屬於高順統領的兵馬,只有一千五百陷陣營士卒,可是高順在關中的地位,要遠遠超過張繡。

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張繡都要差上高順一籌,論起陳旭的信任,張繡更是拍馬不及高順。

故此,哪怕高順說話很不好聽,張繡也沒有發怒。

當然,其中也有張繡性子比較好的緣故,若是換成其他脾氣火爆的將領,恐怕早就惱羞成怒了。

第二天,高順就帶着陷陣營以及兩萬人馬,往蒲阪趕去。關中與荊州軍之間的戰局,也僵持了下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就在龐統與法正等人鬥智鬥勇的時候,孫策所率領的江東軍,卻在函谷關下屢屢受挫。

哪怕周瑜、魯肅智計百出,可是徐賢都能將函谷關守得水泄不通。

不僅如此,江東軍在猛烈攻城的過程中,亦是傷亡慘重,此時孫策正在營寨之內暴跳如雷。

“可惡,那徐賢打定主意當縮頭烏龜,無論我派人如何辱罵,此人都是無動於衷。”

江東軍強攻函谷關未果,周瑜當即獻策,派人在函谷關下辱罵陳旭,還有陳旭的家眷,言語之惡毒簡直使得城中守軍火冒三丈。

徐賢乃是陳旭女婿,聽見這樣的辱罵之聲以後,定然會惱怒異常,領兵出城與江東軍交戰。

若是徐賢對此不聞不顧,事情傳到陳旭耳中以後,恐怕也會對徐賢心生怨念。

可是令周瑜始料未及的是,每次他派人前去罵陣,徐賢居然也不回罵,只是讓人在城上敲響戰鼓。

戰鼓轟隆隆的響聲,把城牆下面叫罵聲全都掩蓋了起來,哪怕江東兵喊破喉嚨,罵聲也根本沒有辦法傳到城內。

孫策無奈,只得再次下令猛攻城池,可是除了傷亡慘重以外,並無絲毫建樹。

周瑜臉上也滿是無奈之色,忍不住搖頭說道:“若是那徐賢一直龜縮在城中,縱然再攻城一年,也未必能夠攻下函谷關。”

孫策煩躁的在屋內來回走動着,說道:“我們長途奔襲前來作戰,補給線拉得很長,縱然江東糧草充足,也經不住這麼消耗啊。”

幾大諸侯之中,江東後勤補給線拉得最長,想要往函谷關運輸糧草十分不便,僅僅在路途中消耗的錢糧,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供給十萬大軍的後勤隊伍,需要徵召數之不盡的民夫運輸糧草,若戰事真的拖上一年半載,哪怕江東存糧再多,也會被消耗一空。

須知,江東糧草大多都在揚州,想要將糧食運到函谷關下,首先就要通過豫州,跨越三州之地,然後才能進入關中。

而且關中有一段道路非常不好走,糧車行走起來十分不便,再加上如此長的補給線,張昭已經幾次寫信給孫策,讓他撤兵了。

就在兩人眉頭緊皺的時候,一陣腳步聲忽然響起,卻是太史慈一臉凝重的走了進來。

孫策看到太史慈臉色,不由心中一沉,問道:“子義,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太史慈道:“劉玄德先攻武關不克,後來暗中奔襲巴郡,又被益州軍所阻,寸功未立。”

“不僅如此,張繡還趁着劉備攻打巴郡之際,出兵殺入荊州,幾乎將荊州北方郡縣都化爲焦土,還掠奪了許多荊州百姓。”

“劉玄德回師來援,奈何那張繡已經撤去。如今劉玄德雖然率兵在武關城下,卻是每日做做樣子,根本沒有攻下武關的打算。“

孫策聞言當即怒氣勃發,罵道:“那廝說動七路人馬討伐陳旭,我等都在拼死拼活,卻不想他自己不竭心盡力,真是氣煞我也!”

周瑜聞言,臉色也很不好看,太史慈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孫策見狀繼續問道:“子義爲何如此模樣?”

太史慈咬牙道:“根據潛伏進荊州軍內的細作來報,那龐統曾經向劉備獻計,讓其暗自與陳文昭結盟,而後兵分兩路直取歷陽、潁川。”

孫策、周瑜此時都是駭然失色。

孫策驚呼道:“若果真如此,吾必定無家可歸矣。“

周瑜急忙問道:“那劉備可曾採納了龐統之計?”

太史慈道:“未曾。”

直到此時,孫策、周瑜才長長舒了一口氣,繼而是無邊的憤怒。

他們沒有想到,龐統居然會如此陰險,向劉備獻上如此計策,想要奪取自家基業。

孫策面沉如水,咬牙切齒的說道:“撤,撤兵!”

PS:第七更了,我給力了,兄弟們給力了沒?

第491章 心憂第201章 封官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38章 虛張聲勢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267章 不可敵第804章 爭鋒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37章 離間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611章 三問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328章 龜兒子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25章 名利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713章 鄧芝第636章 無奈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267章 不可敵第1006章 家宴第56章 折辱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21章 設伏第625章 殤第779章 釋放第338章 弒帝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40章 戰畢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33章 破寨第33章 離間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52章 密謀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73章 甘寧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799章 陳沫第298章 獅虎鬥第29章 薦文昭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677章 拒絕第96章 末路第268章 棺木第360章 鬥將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2章 離去第75章 輕視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70章 報仇第524章 簡雍第251章 祭奠第273章 甘寧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620章 追與逃第237章 借貸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516章 再審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244章 碰撞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505章 求情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17章 讒言第884章 決定第222章 吹捧第949章 東風第322章 饑荒第98章 黃巾不死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795章 益州定第932章 隕將日第233章 斬將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801章 塞外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