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勸說

陳靜雙目如電,他的目光每落到一個人身上,被他盯住的人,心中都會是一個哆嗦。

良久,陳靜才寒聲說道:“我兄長爲你等解圍,卻不想你等反而欲置我兄長於死地。今日,我便爲我兄長報仇。”

話畢,陳靜手持長劍,就向其餘衆人走去。衆人見狀,面如土色。

王延仍不說話,靜靜看着眼前的一切。自他投奔黃巾以來,這樣的人物,不知殺了多少。他自然不會因爲這些人,而使陳靜心中不痛快。

薛房倒也有些膽識,對着陳靜說道:“將軍息怒,文昭將軍之事,我等很多人並未參與。若是將軍不分青紅皁白,亂殺無辜,豈不是爲貴兄長身上抹黑?”

聞言,陳靜哈哈大笑,說道:“如今我等被逼成爲反賊,還要什麼名聲?況且,爾等平日不知禍害了多少善良百姓,死有餘辜!”

自陳旭被下在獄中以後,陳靜北上求援,每日茶飯不思,心中備受煎熬,生怕自家兄長身死。

這段時間,陳靜心中憋了一肚子的怒火。他雖然對朋友豪爽,但是骨子裡是一個陰柔無比的人。

他與陳旭拼死拼活爲東郡解圍,眼看立下赫赫戰功,能夠擺脫平民身份。卻不想被人陷害,落得一個有家難回,有國難報的下場,心中如何不怒?

他不像陳旭一樣,知道歷史走向,知道天下即將大亂。說實話,若非逼不得已,他根本不願意投奔黃巾。陳靜雖然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也知道黃巾軍前途堪憂。

身爲一介反賊,東躲西藏,並不是他願意過的生活。

越想心中越發惱怒,陳靜一步步向東阿豪強走去,身上殺氣騰騰。

薛房見狀,心中大駭,看到一旁的程昱,連忙出聲喊道:“先生,還請幫我等說幾句話!”

程昱嘆息一聲,終究還是開口說道:“將軍且慢!”

他雖然與在場的很多人,關係並不算親密。但是,薛房此人多少跟他有些關係,他不願意看着薛房死在自己面前。

對於程昱,陳靜敬重有加,聽到他的喊話,不由自主停住了腳步,向程昱望去。

既然打定主意來保薛房,程昱便不再遲疑,起身說道:“將軍可知,陳文昭將軍在濮陽所作所爲?”

眉頭一挑,陳靜臉上有些疑惑,就連王延也是如此。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忙着行軍,對於陳旭的瞭解不算太多。

他們只知道陳旭策反官兵,攻佔濮陽之事,其餘事情卻不大知曉。

但是陳靜對自己的兄長有信心,知道以他的能力,既然奪下了濮陽城,起碼在皇甫嵩沒有來到東郡之前,不會有什麼危險。

所以,他這次纔敢停下來攻打東阿。

“還請先生明示!”陳靜以爲濮陽有什麼變故,收起手上的長劍,對着程昱說道。

程昱捋了捋鬍鬚,走到陳靜與薛房中間。他解開捆在薛房身上的繩子,將陳旭在濮陽的行事娓娓道來。

王延、陳靜看到程昱的動作,對視一眼,都沒有出聲阻攔。直到程昱將濮陽的事情,事無鉅細全部講了出來,縣衙中的衆人才面面相覷。

這時交通不便,就連東阿的豪強,對於濮陽發生的事情,也只知道一個大概。若非程昱胸懷大志,一直派人密切注視濮陽動靜,恐怕也不會了解這麼詳細。

聞言,陳靜與王延,臉上都露出沉思的神色。他們兩個都是聰慧過人,僅僅聽到陳旭的所作所爲,就已經把陳旭的心事猜測出來。

眼神閃爍了幾次,陳靜對着程昱深深施了一禮。

王延心中亦是翻騰不已,他沒想到陳旭的眼光居然會如此長遠。黃巾軍與他比起來,卻是顯得非常短視。此時,他的眼睛更加明亮。心中的想法,旁人卻是無法猜出。

被抓來的豪強們,見狀,除了一些素來爲禍鄉里的人,其餘心中都是一喜。他們卻不敢將喜色表現在臉上,只是眼巴巴的看着陳靜這個屠夫。

就在此時,又一員黃巾小校進來,大聲說道:“渠帥,據探馬來報,西南陽谷方向,陳旭將軍帶着數百人馬,往東阿方向趕來。”

陳靜、王延聞言,都是一喜。而後,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他們都知道陳旭策反官兵,加上陳家村子弟,將近三千人馬。如今爲何只有數百人?

掃視被抓來的豪強、大戶一眼,王延對着陳靜說道:“阿靜,文昭在濮陽城都沒亂殺無辜,我等在東阿,也不好胡亂殺人。既然文昭要來東阿,我等不妨先把這些人押下去,等文昭來了之後,再做決斷,如何?”

沒有猶豫,陳靜說道:“如此甚好。”

“然而,不知大兄帳下爲何只剩下數百人馬,還請渠帥借我一些兵馬,前去迎接。”

王延沒有拒絕陳靜的提議,讓他點了五百黃巾軍前往,自己卻坐鎮在東阿城。

處理完軍中事物以後,王延獨自來到縣衙,癡迷的看着縣衙中的一切。說到底,他跟陳靜一樣,對於出人頭地,都有瘋狂的執著。

只不過,他的路更窄。他的出身,就註定他不會出仕。爲了實現自身抱負,只能參加反叛朝廷的義軍。

他也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之所以救陳旭,就是爲了找一個能夠輔佐的主公。大賢良師雖好,已是墓中枯骨;黃巾聲勢雖然浩大,滅亡已成定局。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時,卻聽到陳旭被陷害入獄的消息,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與陳旭交戰時間雖然不長,他卻能夠感受到陳旭的才華。

不知爲何,他每次看到陳旭的時候,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若是自己能夠追隨在這個人身旁,將來絕對會有一番成就。

搖了搖頭,王延自嘲的笑了一笑,這真是一個奇怪的想法啊。

探馬從東阿城向四方偵查,密切注視着各個縣城官兵的動向。王延心思縝密,哪怕明知縣城中的官兵不敢前來攻擊,他也不會有絲毫大意。

大漢國臥虎藏龍,他曾經在陳旭、陳宮、程昱手上已經吃過很大的虧。作爲一軍統帥,若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已經離滅亡不遠。

據西南方向的探馬來報,陳旭帶來的五百人,與陳靜的五百黃巾軍匯合,並沒有發生過什麼意外。

曾經戰場上的死敵,現在匯聚一起,不得不讓人感嘆風雲之變幻。

陳旭來到東阿,見過王延以後,再三感謝他不計前嫌,不遠千里前來相助。

兩人都有大志,且非常人,相見自然歡愉無比。雖然雙方手下之間,還有些隔閡,但是在兩方將領的周旋之下,也沒有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見到被軟禁在軍中的程昱,陳旭趨步上前,連忙下拜作揖,說道:“舍弟無禮,冒犯先生,還請先生海涵!”

陳旭身上的傷,還未痊癒。程昱看着臉色蒼白的陳旭,心中唏噓不已。

拉起拜在地上的陳旭,程昱說道:“文昭既然已經來此,不知可否放我回去?”

聞言,陳旭掙脫拉他的手,再次拜在地上,目光灼灼看着程昱,說道:“先生,如您這樣的智者,難道還看不清天下大勢嗎?”

“朝廷腐敗,宦官當道,民不聊生。再加上兩次黨錮之禍,不知是的多少士人離心?如今的大漢,還有得救麼?”

本來,天子與士大夫共掌天下,士大夫的利益就與皇室休慼與共。

但是,自東漢桓帝、靈帝時,當權者分爲宦官、外戚兩派,交替專權。兩次黨錮之禍,更是極大削弱了士大夫的勢力,使得士大夫的利益屢屢受到侵害。

不管是後來的涼州名士閻忠,在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後,勸其趁機政變;還是此後冀州刺史王芬,以及許攸等人,密謀發動政變,誅殺漢靈帝,都表現出了士大夫對漢室的極度不滿。

可以說,黃巾起義如果是大漢分崩離析的開端,那麼兩次黨錮之禍,就已經爲大漢的滅亡埋下禍端。

程昱聞言,身子一震。他有經天緯地之才,這些東西,他如何看不到?

程昱注視着一臉真誠的陳旭,嘆了一口氣,說道:“虎死餘威在,你們註定不可能成功。”

話畢,任憑陳旭如何勸告,程昱都不再言語。

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4章 劫營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207章 於夫羅第534章 憂慮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3章 火起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180章 劫營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27章 亂起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948章 蘆葦蕩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205章 罷兵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145章 回馬槍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05章 約戰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342章 斬郭汜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872章 野炊第264章 水淹第5章 臥虎嶺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412章 獻策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872章 野炊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272章 少年第813章 婚事(上)第800章 繼承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805章 約戰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8章 典韋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33章 離間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552章 韓莒子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58章 臨陣第504章 判刑第280章 司馬懿第74章 滿腚傷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205章 罷兵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746章 離別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351章 衣帶詔?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28章 拜將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118章 敲暈第33章 離間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49章 水淹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3章 阿虎之勇第365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