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故技重施

“放開我,放開我!”

閬中守將被關中士卒綁了起來,押解着往徐晃那邊走去,頭盔早已不知所蹤,頭髮凌亂的披散在肩膀上面。

閬中守將一臉硬氣,梗着脖子絲毫沒有階下囚的覺悟。

徐晃看見此人面無懼色,不由在心中暗暗叫好,覺得此人是個真漢子。

徐晃當即上前親解其縛,和聲問道:“吾主奉天子以討不臣,求賢若渴,將軍可願棄暗投明,爲吾主效力?”

閬中守將聞言心中暗喜,想到:“果然不出吾之所料,據城死戰被俘以後,不斷不會被胡亂斬殺,反而會得到徐晃敬重,誠懇邀請我投降。”

念及於此,他更是挺直了胸膛,一臉正氣的說道:“敗軍之將,如何能夠得到將軍如此厚待?吾深受主公恩惠,又豈能背主轉投他人?”

“生亦何歡,死亦何悲?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吾絕不皺一下眉頭!”

閬中守將一臉正氣,卻在心中大呼:“繼續勸降我,好言撫慰吧,等我賺足了面子,一定會投降的。”

徐晃定定看着閬中守將,心中對於此人越發敬佩,繼而對身旁衆人說道:“巴蜀之地豪傑何其多也,嚴顏將軍兵敗被俘,直到今日尚且不肯投降。”

“劉璝、冷苞將軍縱然身陷重圍,自知必死尚且大呼酣戰,血染疆場,着實讓人敬佩不已。”

說到這裡,徐晃略顯疲憊的擺了擺手,說道:“此人乃忠義之士,既然想要爲劉益州盡忠,吾當全其忠義。”

徐晃本人就是忠義之人,他自忖若是自己兵敗被俘,能夠體面死去也會覺得心中欣慰。

故此,感覺沒有辦法勸降此人,徐晃也就不願繼續挽留,也不想這樣一個忠義之人,在人生之中留下了污點。

站在徐晃身旁的士卒聞言,亦是面帶崇敬之色看着閬中守將,而後先向閬中守將告罪一聲,居然真的帶他下去,想要全其忠義。

劇本沒有照自己的想法演出,閬中守將當即慌了神。

好在他也有些羞恥心,哪怕被士卒們拖了下去,一路之上也沒有求饒,反而露出了慷慨赴死的表情。

押解他的關中士卒見狀,心中對於閬中守將越發敬佩。

然而,當閬中守將腦袋被按在地上,感受到頭上散發着寒光的砍刀,想着一刀下來自己就會身首異處以後,心中防線當即崩潰。

閬中守將猛然掙扎了起來,聲嘶力竭的喊道:“休要動手,休要動手,某願降,願降!”

正準備行刑的關中士卒,聽到閬中守將之言,全都有些凌亂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站在不遠處的徐晃,見狀亦是有些驚愕,繼而上前問道:“汝方纔視死如歸,不願投降,爲何現在卻主動請降?”

閬中守將急忙說道:“大將軍之名威震天下,如今天兵到此,吾又怎敢不知死活冒犯大將軍虎威?某願降,好爲大將軍效犬馬之勞。”

對於此人前後巨大的差異,徐晃心中驚疑不定,再三詢問才知道了此人心思。

曉得事情前因後果以後,徐晃勃然大怒,罵道:“你這廝居然因爲我軍仁義之名,這纔敢負隅頑抗,還想以此擡高身價。”

“今日若是縱容你這賊廝,日後其餘地方守將豈不紛紛效仿?”

罵過之後,徐晃喝令刀斧手將其斬首,而後號令三軍。饒是閬中副將放下身段再三求饒,徐晃都沒有饒過他的意思。

閬中守將也的確是自作孽不可活,妄圖以此賺些名聲,卻因爲做得過頭了,反而招致殺身之禍。

斬了閬中守將以後,徐晃卻在心中暗暗反思,關中大軍對於百姓秋毫不犯,不管敵將是否負隅頑抗,投降以後都會善待之。

這樣做雖然可以落得一些好名聲,可難保有有些像閬中守將這樣的人,抱着一些其他心思,反而使得關中大軍日後攻城略地,會困難許多。

“待主公過來之後,這件事情還要詳細稟報一番才行。”

卻說徐晃帶着五百水軍,離開了梓潼以後,沒過多久張任就率領大軍殺奔城下。

楊懷、高沛更是被劉璋責令戴罪立功,再次領軍來到梓潼城下,與張任匯合在一起。

由於張任在閬中之戰出色的表現,更得劉璋器重,劉璋就下令讓楊懷、高沛擔任張任副將,三人率領六萬益州軍,將梓潼城圍得水泄不通。

直到此時,田豐與甘寧才瞭解到巴郡最新戰報,全都大驚失色,並且開始爲前往巴郡的徐晃擔心起來。

這一日黃昏時分,益州軍再次丟下了許多屍體,而後疲憊不堪的往營寨方向撤去。

張任也完全沒有想到,城中四千關中兵居然會如此頑強,哪怕六萬益州大軍每日猛攻城池,都不能將城池攻克。

撤回營寨之後,楊懷來到張任面前,有些憂慮的說道:“甘寧守城無懈可擊,更兼梓潼城郭高大,又有護城河環繞,易守難攻。”

“我軍每日強攻城池,已經損失了許多人馬,這樣攻城恐怕有些得不償失啊。”

張任有些疲憊的揉了揉眉頭,說道:“算算時間,關中大軍已經進入了巴郡境內,若是不能早日攻克梓潼,又怎能一心禦敵?”

“只要能夠攻破梓潼,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值得!”

高沛說道:“話雖如此,可強攻城池終究乃是下下之策,並且短期之內,不見得能夠攻克梓潼。將軍是否想出什麼計策,可以較爲輕易攻破梓潼?”

張任擡頭望着梓潼城池方向,說道:“各種攻城方法,我幾乎都已經試過,可每一條計策都被關中軍從容化解。”

“田元皓智冠天下,甘興霸乃關中名將,兩人又豈是浪得虛名之輩?”

“對付他們這樣的人,想要用奇謀詭計獲勝,極有可能會反被算計。唯有戰以堂堂正正之師,方爲上策!”

楊懷、高沛兩人聞言,當即沉默不語。

他們曾經領兵攻打梓潼的時候,已經見識到了田豐、甘寧的厲害;兵敗之後,更是不敢小覷他們。

營寨之內,忽然安靜了下來。

過了一陣,高沛眼睛一亮,說道:“將軍不是斬了賊將江武麼,何不將其腦袋拿到城前羞辱一番?”

“甘寧那廝見江武屍首被羞辱,又豈會繼續龜縮在城中?只要他敢出城,我等即可憑藉優勢兵力,將其生擒活捉!”

張任聞言眉頭一擰,有些不悅的說道:“江武雖然乃是敵人,卻乃忠義之人,寧死不屈,氣節令人敬佩。”

“死者爲大,若是再羞辱他屍體,恐怕太過了吧?”

高沛卻是泰然說道:“將軍此言差矣,兩軍交戰既然處於敵對方,無論用什麼手段獲取勝利,都沒有對錯之分。”

“賊軍佔我土地,殺我百姓,攻我城池,無論我們如何對待賊軍,都不以爲過!”

楊懷時常惦記被關中軍大敗之事,非常想要報仇雪恨,反問道:“將軍爲何只憐憫賊將,卻不憐憫那些因爲每日攻城,而戰死的益州士卒?”

張任臉色一變,說道:“田豐何許人也,就算我等羞辱江武屍體,恐怕他也不會領兵殺出城吧?”

高沛道:“縱然田豐不會出城,那甘寧又豈會忍受得了?不管成與不成,試一下總沒有錯。”

張任見兩人執意如此,雖然心中不願,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卻說甘寧擊退益州軍以後,來到縣衙面見田豐,一臉憂慮的說道:“張任那廝油鹽不進,防守無懈可擊,攻城卻如同驚濤駭浪一般,無可匹敵。”

“我軍兵少,又只是一支孤軍,如何才能破敵?”

田豐臉上也露出了懊悔的神色,說道:“若非吾想要奇襲廣漢郡,帶着徐晃將軍北上,恐怕閬中也不會失守,孝德更不會戰死了。”

“我等落得今日這般下場,也是太過小覷天下英雄了。”

以往與文昭交戰的諸侯,手下大多人才太少,一路之上關中軍幾乎可以橫推對手。

此次攻打益州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劉璋闇弱,關中軍想要奪取益州之地易如反掌。

可是到了現在,田豐才知道自己等人,早已被連續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有些目中無人了。

若是一開始田豐就重視起巴蜀名將,也不會只留下劉闢守閬中,而帶領一支孤軍北上,想要奪取劍閣了。

這段時間,不但張任絞盡腦汁想要攻破梓潼,田豐亦是不停設計意欲再破益州軍。

可張任其人穩紮穩打,每每以勢壓人,無論田豐出了什麼計策,他都是巋然不動,按部就班強攻梓潼。

亂世之中,不能小覷謀士的作用,卻也不能迷信他們的力量。

真正兩軍交鋒決定勝負的時候,還是要靠將領勇猛,士卒兇悍,甲冑精良,看得是綜合實力。

在一定情況下,謀士可能會發揮出很大威力,可若是遇到那種堂堂正正之師,謀士大多都會束手無策。

特別是兩軍對壘,謀士固然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作用也不會太大。

就好像當初文昭與袁術交戰的時候,面對鋪天蓋地的袁軍,面對袁軍日夜不停的攻城,縱然賈詡、田豐智計百出,也幾乎派不上用場。

戰爭,更多時候靠得還是綜合實力。

現在的益州軍統帥張任,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他不輕敵冒進,不貪功戀戰,防守營寨十分嚴密,指揮士卒進退有據。想要擊敗這種人物,只能戰以堂堂正正之師。

思量了許久,田豐嘆息道:“若早知巴蜀豪傑如此多,吾定不會讓將軍輕兵冒進。也許公明領兵返回巴郡,纔是正確的選擇。”

甘寧一臉憂愁的說道:“可是張任領兵過來以後,將南下巴郡的水路都堵死了,現在縱然想要返回巴郡,恐怕也有些不太現實。”

就在兩人談論着現在窘境的時候,忽然聽到城外響起了一陣喊殺之聲。

甘寧急忙起身,面帶驚容的說道:“莫非益州軍想要晝夜不停猛攻梓潼?”

田豐亦是急忙起身,與甘寧一同往城牆上面走去。

他們剛剛走了一段路程,就有士卒雙目通紅的跑了過來,面帶憤憤之色。

田豐感覺事情有些不太對勁,急忙問道:“出了何事?”

那個士卒握緊了拳頭,咬牙切齒的說道:“賊將帶着江武將軍屍首,正在外面對其百般****!”

“什麼?”

田豐與甘寧一起,爆發出了不可思議的驚呼。甘寧更是不再答話,跨步往城牆上面趕去。

梓潼城外,不少益州士卒,正拿着江武那顆醃製好的腦袋,在地上當做球踢來踢去。更有人脫掉褲子,在那顆腦袋上面小便。

外面一個旗杆上面,一具被肢解的屍體,用繩子分開掛了起來,上面已經長滿了蛆蟲。

甘寧來到城牆上面,發現所有關中士卒,都雙目噴火的看着外面,大聲叫罵着。

甘寧見狀亦是怒髮衝冠,大聲喝道:“死者爲大,爾等如此羞辱孝德屍體,未免太過下作了!”

高沛卻是冷笑兩聲,拍馬上前厲聲高呼:“爾等看着自己袍澤屍體,被如此羞辱都不敢出城,你們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縮頭烏龜?”

“哈哈哈哈!”

益州軍聞言,紛紛大聲笑了起來。

甘寧鬚髮倒豎,聲如炸雷般吼道:“賊將休要張狂,吾誓殺汝!”

此時甘寧心中,早已被怒火與愧疚充滿。

他雖然與江武並不十分熟悉,卻也喜歡這個直爽的漢子。

若非甘寧提議北上奔襲廣漢郡,有徐晃鎮守的巴郡,絕對不至於讓益州軍在閬中逞兇。

而江武也不會戰死,那些中伏身死的關中軍,也不回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

這段時間,甘寧得知巴郡戰局以後,心中本來就是充滿了悔恨,此時驟然看見江武屍首被如此羞辱,纔會險些失去了理智。

楊懷看見甘寧勃然大怒,不驚反喜,出聲罵道:“你這錦帆毛賊,也不過只會逞口舌之利罷了,若真有本事,就出來與我廝殺一番。”

“某正好將你腦袋砍下來,拿回家當做尿壺使用!”

城下的益州軍士卒,也非常配合的大聲呼喊:“賊將可敢一戰!”

“賊將可敢一戰!”

“賊將可敢一戰!”

甘寧鋼牙咬碎,右手緊緊握住大刀,厲聲高呼:“開城門,殺賊!”

城牆上面的關中士卒,早就被益州軍行爲激怒了,恨不能殺出去搶回江武屍首。

此時聽見甘寧的命令,衆人紛紛大呼:“殺賊!殺賊!殺賊!”

中午腦子抽了,一不小心發了重複章節,編輯放假我又不能刪除,只好再寫一章把內容修改了。至於標題,作者改不了,只能等編輯上班再改了。)

第751章 叛徒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99章 復奪廣宗第627章 葫蘆谷第145章 回馬槍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22章 饑荒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11章 訛詐第229章 交易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733章 破寨第794章 三策第495章 父與子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110章 議事第185章 高順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713章 鄧芝第51章 欲擒故縱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3章 擊賊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280章 司馬懿第497章 衝突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524章 簡雍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364章 赦令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25章 殤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746章 離別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35章 燒糧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78章 韓遂死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578章 獻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89章 必敗論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4章 劫營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75章 輕視第55章 假借天命第370章 詐城第677章 拒絕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271章 唐姬第525章 兩封信第71章 勸說第80章 前途堪憂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72章 勸降第362章 陷陣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960章 登岸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47章 黃巾再起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31章 練兵第47章 黃巾再起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733章 破寨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62章 張玲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