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文昭入蜀

江州城外,益州士卒望着城牆上面,那顆掛起來的劉璝腦袋,全都大驚失色,不少對劉璝感情很深的士卒,甚至放聲大哭。

益州副將見此情形,亦是臉色大變,眼神之中居然閃過了一絲茫然之色。

“嗚嗚嗚!”

狂風嗚咽,大旗獵獵作響,有些像是哭泣的聲音。

閻圃一身戎裝站在城牆上面,手持利劍遙指城下的益州士卒,大聲喝到:“劉璝已經授首,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城牆上關中兵亦是厲聲高呼:“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城上關中兵本來就是精銳之師,斬了劉璝以後更是士氣大振,個個中氣十足,喊聲震天。

益州軍雖然有不少士卒,對於劉璝之死義憤填膺,恨不能殺入城中爲自家主帥報仇。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益州軍而言,他們對於劉璝並沒有太深感情,如今主將中計被殺,身爲普通士卒的他們自然都是士氣大降,心中充滿了恐懼。

益州副將雖然咬牙切齒看着城牆上的閻圃,可他也知道主將戰死對於麾下士卒有多麼壞的影響,這才一咬牙下令撤兵。

閻圃看着城外益州軍慌忙撤退,眼睛微微眯了起來,而後大聲喝道:“放吊橋,開城門,殺出去!”

關中士卒早就有些躍躍欲試,聽見了閻圃之言以後,紛紛揮舞着手中武器歡呼了起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張任讓人砍掉了江武腦袋,將其用生石灰醃製以後,就率領大軍星夜兼程往劍閣趕去。

益州大軍抵達劍閣以後,鄧賢急忙打開城門迎接張任進入城中。

張任根本沒有與鄧賢客套,就直截了當開口問道:“廣漢郡境內戰局怎麼樣了?楊懷、高沛兩人爲何會兵敗?”

鄧賢苦笑幾聲,緩緩說出一番話來,才讓張任瞭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原來,關中軍攻下梓潼以後,甘寧率領水軍駐守城池,徐晃與田豐卻是領着三千步卒,星夜兼程殺奔劍閣。

可是由於張任的未雨綢繆,提前派遣鄧賢領兵三千駐守劍閣,徐晃的這場奔襲戰毫無疑問失敗了。

若非田豐提前發現問題,恐怕關中軍還會中了鄧賢埋伏,大敗而歸。

當田豐與徐晃,看到劍閣高大、險峻的城牆,以及城牆上面遮天蔽日的旌旗、甲冑精良的士卒以後,沒有絲毫猶豫就領兵撤回了梓潼。

因爲他們知道,僅僅憑藉手中三千兵馬,根本沒有可能再攻破險關劍閣了。

若城中守將乃是一位庸才,徐晃還可以博上一博,引得益州軍出城而後趁勢奪城。

然而鄧賢乃是巴蜀名將,本人又以沉穩著稱,故此田豐認爲攻陷劍閣絕無可能。

卻說廣漢郡太守,聽聞徐晃、甘寧神兵天降以後,急急忙忙派人通知劉璋,要求派遣援軍。

劉璋聞言亦是大驚失色,召集麾下文武商議退敵之策,最後楊懷、高沛被任命爲三萬大軍的領兵將軍,前往討伐徐晃等人。

卻說田豐等人,雖然佔據了廣漢郡心臟梓潼,繳獲了許多糧草,可他們畢竟乃是孤軍深入,勢必不能持久。

以沉穩著稱的徐晃當時就建議,應該趁着益州大軍沒有包圍城池之前,領軍撤出廣漢郡,沿着梓潼水順流而下回到巴郡,穩紮穩打,等候關中大軍到來。

更爲重要的是,徐晃對於巴郡戰局還有些隱隱的擔心,他忽然覺得自己將希望寄託在劉闢身上,有些太輕率了。

另一方面,縱然田豐智計百出,可是在奇襲劍閣失敗以後,也有些不知所措。

謀士作用雖然巨大,可是一旦計謀失效,他們在臨陣機變,領軍打仗上卻是遠遠比不上那些大將。

就比如,歷史上袁紹與公孫瓚在界橋界橋南二十里處交鋒,鞠義率領先登營大破白馬義從,一直領兵追殺公孫瓚到他的駐營地。

袁紹命令部隊追擊敵人,自己卻緩緩而進,隨身只帶着強弩數十張,持戟衛士百多人。

在距離界橋十餘里處,袁紹聽說前方已經獲勝,就下馬卸鞍,稍事休息。

這個時候,公孫瓚部逃散的騎兵二千多突然出現,重重圍住了袁紹,箭如雨下,袁紹情形頓時危如累卵。

田豐當時驚慌失措,拉着袁紹要他退進一堵矮牆裡,暫避鋒芒。

袁紹卻是看清了局勢,知道撤到牆後只會使得士卒們士氣大降,不見得能夠保全性命。

他猛然將頭盔摜在地上,厲聲喝說:“大丈夫應當衝上前戰死,又怎能躲在牆後?更何況,逃避難道就能活命嗎!”

身旁士卒見自家主公都如此悍不畏死,紛紛士氣大振。

袁紹又指揮強弩手應戰,殺傷了公孫瓚不少騎兵,公孫瓚部隊因爲沒有認出袁紹,不願浪費兵力啃這塊硬骨頭,最終也都漸漸後退。

沒過多久,麴義領兵前來迎接袁紹,公孫瓚騎兵才徹底撤走了。

可以說,那次短暫的交鋒,袁紹幾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若當時聽從了田豐的話,袁紹很可能就死在了那裡。

由此可見,雖然謀士可以用一條計策大敗敵軍,卻很少有純粹的謀士能夠領兵作戰。

像諸葛亮、周瑜、沮授、程昱這樣能文能武的人,其實也並不算是純粹的謀士,應該稱之爲儒將了。

此時田豐已經有些失了方寸,聽見徐晃想要領兵撤回墊江,當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然而,徐晃的建議卻遭受到了甘寧反對,他好不容易帶領水軍出戰一次,絕對不允許無功而返。

就在他們尚未商議出結果的時候,楊懷、高沛已經領兵殺了過來,將梓潼城池團團圍住。

徐晃、甘寧,一開始也想仗着自己勇武過人,領兵出城與益州軍鬥將,好能斬其主帥挫動益州軍銳氣。

可是楊懷、高沛都並非魯莽之輩,只要關中軍出城作戰,他們就率領麾下士卒掩殺過來。

關中軍雖然驍勇善戰,可是在佔據絕對兵力劣勢的情況下,仍舊只能退入城中。

無奈之下,徐晃、甘寧只得據城死守,再也不敢出城作戰了。

楊懷、高沛圍住梓潼一段時間,無論怎樣攻城都沒有絲毫進展,每天晚上還被關中士卒不停騷擾,攪得益州軍根本沒有辦法休息。

楊懷猜出這是關中軍的疲兵之策,就下令大軍後撤十里,而後兩人將兵馬分成幾隊,輪流防備關中軍可能出現的劫營。

卻說有一日晚上,月黑風高。

當益州軍士卒,已經習慣了營寨外面的戰鼓聲以後,徐晃忽然領兵殺入營寨之中,打了益州軍一個措手不及。

好在楊懷、高沛也非浪得虛名之輩,既然有了防備,在出其不意被襲擊之後,迅速就組織兵馬與徐晃交戰。

雙方交戰了半宿時間,徐晃兵少不敵撤退,益州軍在撲滅了營寨內的大火以後,也都疲憊不堪。許多益州士卒,更是回到營帳之中倒頭便睡。

不僅是益州士卒疲憊,楊懷、高沛也感覺昏昏欲睡,而且他們覺得,徐晃既然劫營失敗了,今晚應該就不會再過來,也就放鬆了警惕。

卻不想,凌晨衆人睡意正濃之時,甘寧卻是率領一彪人馬突然殺入營寨之內,四處放火。

這一次益州軍根本毫無防備,甘寧更是率領驍勇異常的關中軍縱橫睥睨,所向無敵。

營寨之內火光沖天,不少益州士卒甚至自相殘殺,更多人卻是如同無頭蒼蠅般四處亂竄,根本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慌亂之中,高沛被甘寧一刀砍傷,若非楊懷拼死相救,恐怕高沛就會戰死了。

這一次劫營,益州軍大敗,最後楊懷、高沛只得率領殘兵敗將棄寨而逃,半路卻又被徐晃帶領伏兵截殺了一陣,更是傷亡慘重。

瞭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張任皺着眉頭,卻是久久不語。

他捫心自問,若是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落得楊懷、高沛那種下場。

想過之後,張任卻是猛然一驚,暗忖哪怕那次統兵主帥乃是自己,也極有可能會中計。

把目光放在了鄧賢身上,張任問道:“先以疲兵之計麻痹楊懷、高沛兩位將軍,而後再派兵兩次劫營,並且設下伏兵,這等謀劃一環扣一環,可是田元皓所獻計策?”

鄧賢苦笑兩聲,說道:“事後楊懷、高沛兩位將軍派人多方打聽,才知道的確是田元皓之計。”

張任聞言先是默默不語,而後嘆道:“田元皓名滿天下,果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啊。”

鄧賢問道:“將軍此次領兵回返,準備如何破敵?”

張任道:“田元皓智冠天下,甘興霸、徐公明驍勇善戰,乃當世名將,非常不容易對付。”

“有此三人在彼,若想以奇謀攻破梓潼,絕無可能。只有讓主公再派大軍,日夜不停強攻城池,方有勝算!”

鄧賢猶豫了一下,說道:“梓潼城郭高大,易守難攻,想要強攻城池恐非易事。縱然最後能夠攻破梓潼,我軍亦會傷亡慘重吧。如此行事,完全得不償失啊。”

張任卻是搖頭說道:“鄧將軍此言差矣,陳文昭率領大軍不日就會抵達巴郡,若不趁早結束廣漢郡境內戰事,又怎能打通通往蜀郡的糧道,一心一意抵禦關中大軍?”

“而且,田元皓、徐公明、甘興霸三人,都是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若是將他們生擒活捉,對於關中軍士氣打擊有多麼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甚至於,主公還可以此三人之性命要挾陳文昭,令其領兵退出益州。如此一來,益州之危自然解決。”

說到這裡,張任眼中亮光閃動,有些激動的道:“所以說,只要能夠攻破梓潼,生擒田豐三人,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值得!”

聽見了張任的解釋,鄧賢也忍不住緩緩點頭。

……

梓潼水中,一支船隊順流而下,站在最前船上的一員大將,正是徐晃。

一個水軍將校,不捨的回望着遠處,忍不住對徐晃說道:“梓潼城中兵力本來就少,將軍爲何還要將我等帶回蜀郡?”

水軍將校跟隨甘寧很久了,一直也渴望建功立業。更爲重要的是,他擔心梓潼城中甘寧與田豐的安危。

徐晃靜靜看着河中的流水,對那個水軍將校說道:“留在梓潼,是軍師與興霸的選擇,可是我對巴郡卻無論如何也放心不下。”

說到這裡,徐晃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不知爲何,越是靠近巴郡境內,徐晃越是感覺心中焦躁不安,隱隱有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他沒有理會水軍將校臉上的不滿,問道:“此地距離墊江還有多遠距離?”

水軍將校雖然心中不滿,可仍舊毫不猶豫的答道:“再行半日路程,即可抵達墊江!”

徐晃微微閉起了眼睛,臉上帶着思考的神色。

……

秋季,莊稼收割完畢,糧食也都種在了地上。

巴郡境內忽然出現了一大隊人馬,前面’陳‘字’大旗隨風飄揚,爲首一員大將,正是一身黑甲的陳文昭。

文昭騎在戰馬上,對着身旁一員大漢說道:“阿虎,我們兄弟兩人,有多少時間沒有並肩作戰了?”

大漢正是文昭族弟陳虎,他被調回蒲阪以後,此次就跟隨文昭一起出徵。

這麼多年過去了,以往那個魯莽的陳虎,現在也變沉穩了很多。歲月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可是下巴上面濃密的鬍鬚,卻可以讓人看出,陳虎年齡也是慢慢變大了。

陳虎露出了回憶的神色,說道:“自從大兄佔據幷州,我們兩人就沒有在一起並肩作戰過了。”

“兄長奪取關中以後,我絕大多數時間都駐守在雁門郡,莫說再與大兄並肩殺敵,這些年來根本沒有見過幾面。”

文昭臉上也露出了緬懷的神色,說道:“是啊,現在阿靜也被派到涼州駐守一方,不知何年何月,我們兄弟三人才能再次聚集一起。”

一旁的陳虎副將黎大隱大笑兩聲,道:“待主公統一天下之後,就可以與兩位將軍每日待在一起了!”

黎大隱就是以前那個山賊頭子,文昭以前雖然不齒他爲人,可是瞭解到此人事蹟以後,對他感官也大有改變。

特別是當初與鮮卑人交戰的時候,黎大隱帶着繩索渡河立下大功,就一直被安排成爲了陳虎副將,這些年也深得陳虎信任。

聽見黎大隱的話,文昭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卻沒有回答。只是他臉上,卻露出了期盼的神色。

(中午升級win10系統,升到晚上卡着百分之九十九不動了,重啓沒用,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坐車出去找網吧,一直搞到現在。明天看能不能把電腦修好,不然又要來網吧了。對於這種情況,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搞?)

第301章 反應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516章 再審第317章 謀關中第48章 東阿危急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102章 馬驚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696章 輓歌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446章 考覈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5章 燒糧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251章 祭奠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68章 生死鬥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63章 綠洲第15章 買糧第475章 逃脫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779章 下戰書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09章 劉備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33章 破寨第261章 相爭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437章 離間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399章 密信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196章 靈帝崩第476章 重逢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3章 阿虎之勇第11章 訛詐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96章 生死戰第478章 韓遂死第11章 訛詐第560章 反心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957章 鬥陣(下)第243章 陷陣第250章 搶功第372章 勸降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358章 臨陣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87章 擇婿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317章 謀關中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269章 止戈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271章 唐姬第118章 敲暈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26章 建言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449章 說客第625章 殤第63章 不負將軍第956章 鬥陣(中)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44章 碰撞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66章 內亂第458章 大逆轉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61章 相爭第339章 船毀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1006章 家宴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451章 馬玩第932章 隕將日第429章 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