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據理力爭

現在的陳旭,不再是那個奉天子以徵四方的當朝大將軍,經歷過朝堂風波以後,陳文昭之心天下皆知。,

河東司馬氏乃當世大族,世食漢祿,當初陳旭打着忠於漢室旗幟的時候,也許司馬氏效忠還會陳旭。

可是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司馬氏該如何選擇,卻是一個必須擺在檯面上的問題。

司馬朗亦是聰慧過人之輩,他聽見了陳旭的話以後,也是臉色微變,繼而有些擔憂的看着自己弟弟,怕他說錯話。

政治站隊非常殘酷,稍有不慎都會人亡族滅,哪怕司馬氏的確對於漢室有所感情,可是他們家族的利益,卻早已與關中興衰休慼相關。

司馬氏身上,也已經打上了不可磨滅的陳氏印記。

既然如此,不管是爲了家族利益,還是迫於陳旭的強勢,司馬氏都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而且司馬兄弟也知道陳旭雄才大略,很有可能會統一天下。

亂世之中他們這些大族,也需要尋找到一個強大的君主,方能使得家族經久不息。

司馬懿微微一笑,道:“此事皆因典滿將軍而起,主公若是交出典滿將軍,必能迅速平息衆怒。”

司馬朗聽到這裡,卻是駭然失色,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弟弟。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聰慧過人的弟弟,居然會說出這麼糊塗的話。

若是陳旭誤解了司馬懿的意思,整個司馬氏都可能頃刻間化爲飛灰。

世家大族影響力固然巨大,在士林之中也頗有地位。

然而亂世中哪怕是一個再弱小的諸侯,若是不顧一切想要覆滅一個家族,卻也是輕而易舉之事。

典韋聽到這裡,臉色也是陰沉了下來,目光不善的盯着司馬懿,微微露出了一絲殺氣。

他可以爲了自己的忠誠,而讓典滿前去送死,卻決不允許其他人如此向陳旭建言。

感受到了典韋眼中殺氣,以及衆人奇怪的目光,司馬懿卻是夷然不懼,直視陳旭雙目。

從始至終,也只有陳旭面色沒有絲毫改變。

因爲他知道,憑藉司馬懿的才能以及心機,絕對不會果真做下如此糊塗的事情。

他既然敢這樣說話,必定有其原因。

文昭繼續和聲問道:“願聞其詳。”

看着自己主公古井無波的樣子,司馬懿笑了,說道:“太學生都以爲,是典滿將軍逼死孔少卿,要求懲治兇手。”

“滿足他們的願望,纔是最簡單有效解決問題之辦法。”

“然而……”

說到這裡,司馬懿忽然停頓了一下,環視衆人,猛然拔高了聲音。

“然而,若主公交出典滿將軍,則關中諸將以及明公麾下衆人必定心寒,人心渙散。”

“而且有一就有再,若太學生今日以這樣手段逼迫明公就範,他日也會以相通手段來威逼明公。”

“竊以爲,亂世之中不比其他,若是處處遭受掣肘,又豈能成就大業?”

“明公若想清平四海,匡扶漢室,又何須在意他人看法?”

“想要解決在門口鬧事的太學生,當先禮後兵,對那些頑固不化之人殘酷鎮壓,方能使其他人,日後不敢再效仿此舉。”

司馬懿的一番話,使得賈詡、程昱、李儒等人都暗自點頭,田豐、陳羣、司馬朗卻是臉色微變。

文昭撫掌大笑到:“卿言大善,甚合吾意!”

田豐卻是憂愁的說道:“太學生背後勢力非同小可,明公處理此事,還請慎重再三啊。”

文昭卻是一臉笑意的說道:“吾心中早有計較,元皓無需太過擔憂。”

堵死了田豐等人繼續勸諫的道路,陳旭先是讓人將高順叫了進來,而後又私下和程昱交談良久,方纔帶着典韋以及不少甲士,全副武裝走出大將軍府。

而此時,太學生們早已在門口鬧翻了天,甚至還想要衝擊大將軍府。

只不過高順帶來的陷陣營士卒,早就豎起了高大的盾牌,將整個大將軍府團團圍住。

文昭看着門口吵吵嚷嚷的情形,聽着太學生喊着‘典滿當誅’的口號,卻是沉聲喝道:“收盾!”

陷陣營士卒聽見文昭的命令,沒有絲毫猶豫就將盾牌收了起來。太學生驟然看到文昭出來,一時間居然也安靜了下來。

文昭往前走了幾步,盯着最前面那個脫掉上衣,臉色凍得發青的太學生,居然將自己鎧甲外面的披風解下,輕輕爲其披在背上。

“天氣寒冷,縱然心中有所不滿,想要向我建言,也應該先保重身體才行。”

那個鼓動衆人前來鬧事的太學生,被文昭這樣舉動弄得有些六神無主。

文昭出來以後,縱然怒氣衝衝想要將他抓起來殺掉,這個太學生也不會有絲毫畏懼。

與之相反,面對一個極度溫和,反而關心自己會不會凍着的陳旭,他卻是感覺有些不知所措。

有那麼一瞬間,這個太學生心中,居然涌出了一絲羞愧的感覺,他也爲文昭這種以德報怨,胸懷寬廣的品德所折服。

不僅是這個太學生,其餘衆人也被文昭反常的舉動,弄得有些茫然。

那個領頭的太學生深吸了一口氣,貪戀着感受了一下披風的溫度,而後又將其解下來,雙手鄭重奉在了文昭面前。

“大將軍之厚愛,吾愧不敢當;大將軍之恩情,吾銘記於心。”

“吾等此次前來,並非要與大將軍爲難,只是孔少卿乃聞名海內之大儒,卻被羞辱致死。大將軍若是不給一個交代,又如何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文昭看着這個太學生不卑不亢,寵辱不驚的樣子,不由在心中暗暗讚歎了兩句。

見那位太學生態度甚爲堅決,文昭這才無奈接過了自己的披風。

而後,他仍舊溫聲說道:“爾等之意吾已知曉,可是無論如何,你們堵在大將軍府門口,還妄圖衝擊大將軍府,是否太過?”

那個太學生卻是昂然說道:“大將軍若肯懲治典滿,吾身爲這次鬧事的發起者,自會擔起所有罪行,死而無憾。”

其餘太學生聞言,亦是熱血涌上頭腦,紛紛大聲喝道:“我等並無冒犯大將軍之意,可是孔師不能白死。”

“若大將軍能還孔師一個公道,我等甘願領罪!”

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795章 益州定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180章 劫營第201章 封官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317章 謀關中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813章 婚事(上)第933章 狙擊戰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816章 天子崩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771章 捉鄧賢第507章 求助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378章 殺眭固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95章 皇甫嵩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63章 不負將軍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96章 末路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488章 博浪沙第230章 郭嘉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558章 法正第446章 考覈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530章 議事第879章 酷吏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267章 不可敵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75章 出巡第682章 不安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338章 弒帝第38章 虛張聲勢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98章 黃巾不死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370章 詐城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892章 陷陣營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287章 厚葬之第898章 試探第932章 隕將日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301章 反應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90章 中意第322章 饑荒第640章 聆聽第90章 中意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44章 叔侄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229章 交易第59章 殤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144章 鬥將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95章 益州定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220章 徐晃第906章 再設計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907章 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