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再殺一人

朝中公卿拳頭砸在典滿臉上,腳踹在他的身上,典滿卻也只是跪在地上,不敢妄動。

孔融之死可不是鬧着玩,這種事情弄不好就會引起一場大風暴,典滿此時心中也感到有些惶恐不安。

文昭冷眼看着衆人的表現,卻沒有說話,更沒有阻止朝中大臣毆打典滿。

典韋亦是如此,震驚孔融自刎以後,頓時裝着漫不經心的樣子,不去理會典滿的死活。

其實作爲典滿父親,典韋真的那麼冷漠無情嗎?絕非如此!

典韋作爲最早跟隨文昭之人,兩人結識於患難之中,對於文昭性格自然十分了解。

雖然隨着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相比起以前那個胸無大志,甚至有些過分仁慈的陳旭,現在的陳文昭已經改變了許多。

可是無論如何改變,對於自己的親信手下,文昭卻是絕對不會辜負。

莫說孔融乃是自刎身亡,縱然果真是被典滿殺死,依照文昭護短的性格,也會一力將這件事情扛下來,爲典滿脫罪。

就好像當初程昱欺騙了所有人,差點讓幷州軍死無葬身之地,可事後文昭不但沒有怪他,反而宣告天下,聲稱程昱所作所爲都是他所授意。

正是因爲陳旭有這種胸懷與氣度,才能夠得到那麼多人誓死追隨。

故此,哪怕典韋知道孔融之死乃是天大麻煩,也絲毫不爲典滿擔心。至於朝中大臣對典滿的毆打,典韋卻是不屑一顧。

文昭與典韋都沒有說話,關中文武自然也是沉默不語,靜靜等待着事情的後續發展。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文昭微微眯起了眼睛,暗暗數着那些對典滿動手動腳之人。忽然之間,他卻是眼睛微微一縮,而後閃電一般撲向了典滿。

“鏘!”

文昭挺着手中的利劍,將那柄沾滿孔融鮮血的寶劍架住。

隨後,他猛然抖動着利劍,直接讓那個拿劍之人,再也沒有辦法握住利劍,隨後將那柄失去主人的利劍挑起,又用左手將其接住。

“將此人拿下!”

直到此時,典滿身旁那些呆若木雞的甲士纔回過神來,典韋亦是感覺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一個抱着孔融屍體的大夫,在憤怒以及仇恨的支撐下,居然撿起了孔融自刎的那柄利劍,想要殺掉典滿。

典滿因爲天子的斥責,跪在了地上不敢擡頭,那人又與典滿相隔很近,若是暴起殺人,典滿縱然不死也會身受重傷。

利劍可不是那些朝中大臣軟綿綿的手腳,而是真正的殺人利器。典韋可以不在意公卿們毆打自己兒子,卻不敢不在意一把利劍帶來的威脅。

“放開我,這人害死文舉,其罪當誅!”

被甲士們抓住的這個大臣,紅着眼睛大聲吼叫着。他乃是孔融極其要好的朋友,孔融對他而言,亦師亦友。

故此,見到孔融身死以後,他纔會失去理智,想要在金鑾殿中殺死典滿。

文昭冷冷掃了他一眼,面無表情的說道:“此人敢在陛下面前行兇,其罪當誅,拖下去斬了!”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雙方已經沒有了緩和的餘地,文昭此時若不表露出護典滿之決心,朝中大臣定會再次得寸進尺。

天子以及朝中百官聞言大驚,不少人失聲叫道:“典滿該死,伍大夫何罪之有?”

楊彪亦是急忙勸道:“伍大夫縱然行爲有所不妥,也是因爲一時激憤罷了,罪不至死啊。”

天子狠狠點着頭,說道:“朕都不在意伍大夫的失禮舉動,大將軍還是莫要追究此事了。”

文昭卻是向天子微微躬身行禮,而後昂然說道:“國法不可荒廢,此人敢在金鑾殿中行兇,意圖傷害朝中有功將士,死不足惜。”

“陛下偏袒、包庇此人,恐怕三軍將士不會答應吧。”

“不答應!”

文昭聲音非常大,屋內屋外甲士都聽到了他的話,紛紛暴喝了一聲。天子以及百官聽到這種呼和,真是徹底變了臉色。

“拖下去,斬了!”

大殿內外的甲士們,都是文昭心腹,自然不會在意天子以及百官的態度。他們聽見文昭命令以後,就拖着伍大夫往外走去。

伍大夫面臨死亡,卻也絲毫不懼,猶自破口大罵道:“典賊羞辱公卿,逼死當世大儒,當被千刀萬剮!”

“陳賊把持朝政,目無天子,心懷不軌,吾家世食漢祿,卻不能爲君分憂,死何足惜?”

“只恨不能手刃陳賊,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吾今日縱然身死,化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

伍大夫哪怕臨刑之時亦是面不改色,口中大罵不止。他的腦袋被砍下來以後,仍舊雙目圓瞪,眼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自此,朝中大臣噤若寒蟬,縱然有些人心中憤怒、悲慼,卻也是敢怒不敢言。

陳旭此時,忽然感覺心中有些累了。

不管是孔融還是伍大夫,他們站在自己立場上,所作所爲都值得稱讚,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忠臣之典範。

可是站在文昭自己立場上,這兩人卻是不得不殺,他這樣做不僅是爲了自己的權勢,更是爲了給所有跟隨他的人一個交代。

然而在內心深處,文昭對於這些擁有漢代風骨的士大夫、名士、大儒,卻是非常敬佩。

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包容孔融這麼長時間了。

可以說,若不是與天子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節的程度,若不是百官看不清局勢,強行要陳旭交權於天子,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雖然心中無奈,心中愧疚難安,文昭表面仍舊做出一副強勢的模樣。

他開口說道:“少卿之死吾亦是感到十分難過,然而逝者已矣,吾縱然心中悲憤亦是徒呼奈何。”

“而且少卿乃是自刎而死,與阿滿毫無關係,爾等如此聲討阿滿,豈不是在無理取鬧?”

聽着陳旭這等無恥的話,縱然百官畏懼他的權勢,亦有不少人滿臉怒意的盯着他。

沒有理會衆人的態度,陳旭再次向天子行了一禮,說道:“今日少卿身亡,臣建議先不商議軍國大事,待少卿之事塵埃落定以後,再說不遲。”

陳旭態度十分強硬,天子雖然非常不甘心,卻也不敢違逆陳旭之言。此時在陳旭身上,天子似乎又看到了,那個幼時令他畏懼的董卓身影。

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214章 苦衷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181章 追殺第552章 韓莒子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201章 封官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363章 斬李暹第295章 衝突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63章 心憂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365章 攻城第68章 欲投黃巾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110章 議事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46章 再議黃巾第853章 陳駿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24章 國輔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113章 渡河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333章 投效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180章 劫營第478章 韓遂死第508章 出巡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108章 破敵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33章 離間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72章 放風箏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373章 王承第503章 傳統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771章 捉鄧賢第82章 李儒三策第379章 圖謀第372章 勸降第108章 破敵第560章 反心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章 虎嘯第805章 約戰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19章 噩耗第49章 援兵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43章 陷陣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80章 司馬懿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337章 絕路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405章 軒轅關第250章 搶功第505章 求情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007章 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