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魯肅(下)

說起魯肅,很多人都感覺他像老好人一樣。

可是隻要詳細瞭解一下他的生平,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魯肅,將會躍然紙上。

前面已經提到,魯肅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有武將之風;這樣的一個人物,自然是膽略過人之輩。

歷史上諸侯混戰,在戰禍將要波及到魯肅家鄉的時候,他就爲了躲避戰禍,舉家遷居東城。

當時的東城乃是袁術轄地,袁術也聽聞過魯肅的名聲,就想請他出任東城長。

然而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以成大事。爲了逃避袁術的徵辟,魯肅就率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

在南遷的過程中,魯肅讓老弱之人行在前面,他卻親自率領敏捷強悍的青壯斷後。

袁術得知魯肅不理會他的徵辟,反而南下逃避以後,當即勃然大怒,讓州兵前去追趕魯肅。

魯肅見州軍追兵已至,卻是不慌不忙,也沒有想着放棄老弱婦孺逃命,反而帶領精壯之人排開陣勢。

他讓青壯之士全都張弓搭箭,對那些追過來的州兵說道:“卿等都乃大丈夫是也,當明曉大勢;方今天下兵荒馬亂,有功者得不到賞賜,無功者也不會遭受責罰,爲何要逼迫我呢?”

話畢,他就親自將盾牌立在地上,而後引弓射之,射出去的箭矢全都洞穿了盾牌,震懾州兵。

追趕的州兵覺得魯肅之言有理,又思量憑自己這些人的力量,也奈何不得魯肅,就領兵退去了。

這雖然乃是一件小事,卻也可以看出魯肅的睿智。臨危不亂,恩威並施,曉之以義,懾之以力,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葉而知秋,魯肅的才能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說諸葛亮的隆中對,爲劉備日後發展構建出了宏圖霸業;那麼魯肅與孫權的榻上對,卻爲東吳的發展構建了藍圖。

卻說周瑜爲孫權引薦魯肅之後,權當即設宴款待魯肅,與他相談甚歡。

衆賓罷退,魯肅也離開了,卻又被孫權偷偷叫了過去,在牀榻上與之對飲、交談。

酒過三巡,孫權當即小聲對魯肅說道:“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渴望建立齊桓公、晉文公之功業。先生既然惠顧於我,可有良策助我成功?”

魯肅當即答道:“昔高祖欲尊崇義帝,而最終卻未能成功,只是因爲有項羽加的存在啊。”

“今之曹操,猶如昔日之項羽,將軍又怎麼可能成爲齊桓公、晉文公呢?肅竊料之,漢室敗亡已成定局,必不可復興也,想要除去曹操也很難迅速成就。”

“爲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割據一方,以觀天下之變。大勢如此,縱然將軍成爲一方諸侯,亦不會遭人猜忌、怨恨。”

“如今北方正值多事之秋,您正好趁這種變局,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力佔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後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天下。”

“如此行事,乃高祖之帝王霸業也。”

孫權當時聽見魯肅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也沒有生氣,反而心中暗喜。

當然,他仍舊在表面上說道:“我如今盡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輔佐漢室而已,你所說的非我所能企及也。”

給人老實忠厚感官的魯肅,能夠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卻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及至後來,孫權果真如同魯肅所說的那樣,佔據東吳、荊州之地,建立帝號,虎視天下。

正是因爲這樣,後世之人才將魯肅的榻上對,與諸葛亮之隆中對相提並論。

赤壁之戰,曹操攜大軍壓境,整個東吳人心惶惶,許多文武都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好保全性命。

孫權被衆人說得心煩意亂,就藉口如廁離開議事廳,魯肅卻是悄悄追了上去,來到了屋檐下。

孫權知道魯肅有話要說,就拉着他的手問道:“卿欲何言?”

肅對曰:“我剛剛觀察衆人議論,卻發現他們都是想要誤導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也。現如今,肅與江東衆人皆可迎操耳,唯有將軍,不可也。”

“假如肅迎操,操理當送我回鄉,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吾亦可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慢慢升遷,日後再不濟也能做個州郡長官。”

“然而將軍若迎操,曹公又會如何安置您呢?還希望將軍能夠早定大計,莫用衆人之議也。”

孫權考慮到自己投降曹操以後的結局,當即心中凜然,嘆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魯肅又趁機勸孫權將周瑜召回,抵抗曹操大軍。

後來孫權授權周瑜,讓他主持戰事,任命魯肅爲贊軍校尉,幫助周瑜運謀劃策,終於在赤壁大敗曹軍。

曹操敗走,魯肅凱旋而歸的時候,孫權大請諸將迎接魯肅。

孫權對魯肅說:“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於你,能夠彰顯你的榮耀麼?”

卻不想,魯肅搖頭說道:“未也。”

東吳諸將聞言,無不愕然,感覺魯肅狂妄無邊。

將衆人的臉色看在眼中,魯肅卻忽然說道:“願至尊威德加於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再用軟輪小轎車來召見我,這纔算彰顯我的榮耀啊。”

孫權聞言大喜,當即撫掌歡笑。

由此可見,魯肅不僅不是個老實之人,反而聰慧異常,能行常人所不能也。他給人忠厚可欺的印象,實際上卻是真正的胸懷廣闊,大局無雙,大智若愚。

赤壁之戰劉備想要向孫權借荊州,東吳諸將卻都勸說孫權扣留劉備,認爲劉備乃是梟雄,不能放虎歸山。

哪怕在外地的周瑜,也上疏陳說此意。

整個東吳,唯魯肅從全局考慮,不但勸孫權放了劉備,還可以把荊州借給劉備,並且建議孫劉聯合,共同抗曹。

敗退的曹操,原本以爲孫劉兩家,會因爲荊州之地而交惡,完全沒有想到孫權會把荊州借給劉備,並且結成聯盟。

曹操聽聞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的消息時,正在寫信,他震驚之下,居然讓手中的筆掉落於地。

也正是因爲魯肅的謀劃,才讓曹操坐山觀虎鬥的希望落空,天下真正三分。

可以說,魯肅對於東吳以及整個漢末局勢的發展,都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而他自己,也得到了孫權毫無保留的信任。

哪怕東吳人才濟濟,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取代魯肅在孫權心中的地位。縱然魯肅日後去世,孫權仍舊顧念往日情誼,對於他的後代大加封賞。

(查資料總結人物生平,簡直要累死人,還吃力不討好,以後不這麼搞了。)

第61章 救人第723章 小霸王第606章 鴻門亭第809章 屠殺第113章 渡河第31章 練兵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925章 改名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88章 三俊傑第603章 孫尚香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802章 狼煙第779章 釋放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269章 止戈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626章 建言第617章 讒言第12章 太平道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20章 陽城易主致所有書友第107章 身亡?第494章 關平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1006章 家宴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27章 亂起第305章 謀劃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76章 名士第535章 仲達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5章 臥虎嶺第175章 推測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74章 滿腚傷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362章 陷陣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60章 鬥將第47章 黃巾再起第755章 虎豹騎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93章 以死脅迫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800章 繼承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14章 田豐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773章 破劍閣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487章 臨江仙第260章 分歧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