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殤

典韋鬚髮皆張,虎吼一聲,雙臂、雙腳用力,想要掙脫出去。

奈何,張庸早已知道典韋勇猛過人,給他戴上的鐵枷與腳鏈都是特製的,任憑典韋如何用力,也無法掙脫。

陳旭見狀,嘆息一聲,愧疚的說到:“兄長,閹賊既然設計抓住我等,就不會讓我等如此輕易逃脫。卻不想,因我之故,連累兄長若斯!”

話畢,陳旭兩眼通紅,眼淚也在眼眶之中打轉。事情弄成這樣,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既然已經與張恭結仇,還知道天使就是張恭的義子,他就應該早做打算。

只是他心中還抱有一絲僥辛心理,希望此人能夠顧全大局。他若是在這個關頭對付自己,定然會遭致非議。

所以陳旭才一再忍讓,就是爲了那虛無縹緲的希望。

畢竟,如今雖然黃巾起義,但是天下的權柄還是掌握在漢室手上。

與天使爲敵,就是與漢室爲敵。雖說他早有謀劃,爲自己留了一條後路,但是若非被逼無奈,他也不願走上這條路。

但是,這次由於他的優柔寡斷,很多人丟掉了性命。甚至就連他和典韋,恐怕也會殞命。

典韋發覺自己無法掙脫身上的束縛,有些黯然。以前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憑藉他手中的武器,都能夠殺出一條血路。

如今的他,就如同一頭困在籠子裡的猛獸,往日的威風,都已不在。

轉頭看向陳旭,見他兩眼含淚,一臉愧疚,典韋不由大怒,憤然說道:“大丈夫死則死矣,何故作此女兒之態?”

“某素來敬重文昭乃真英雄。你我爲兄弟,某雖然身陷牢籠,亦不曾怨恨。汝如此姿態,豈不讓圍觀之人小覷吾等?”

典韋多少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他爲人豪爽,義字當先。當初只是自己同鄉被人侮辱,就憤而殺人。

如此人物,又怎會因爲被自家兄弟連累而自怨自艾?

兩人相交如此之久,他絕不相信陳旭會懼怕死亡,他還以爲,陳旭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對自己心生愧疚。

陳旭聞言,想要擦乾眼淚,卻發現自己的雙手無法動彈。

他穩定情緒半晌,肅然說道:“兄長與我,兄弟也,連累兄長旭心中縱然有愧,亦不至於如此。”

“我所愧者,乃這些跟隨我從陳家村出來的人。他們因我之緣故,死傷大半,初聞此事,不免悲上心來。”

聞言,典韋不再言語。這時他也注意到另一隊囚犯,只剩下十幾個,他們都是跟隨陳旭從陳家村出來的人。

張庸企圖通過遊街,讓陳旭備受侮辱。然而,實際情況,並不如他想象的那般。

圍觀的人很多,卻沒有一人對着陳旭等人謾罵,反而有很多人同情他們。雖然不敢爲他們打抱不平,亦是私底下竊竊私語,在心中大罵天使。

陳旭乃濮陽人氏,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先是殺掉張其一家,爲民除害而名揚州郡。而後率領義軍,屢次擊敗黃巾軍。

可以說,現在的陳旭,在很多濮陽百姓心中,是一個不擇不扣的英雄。是很多少年崇拜的對象,也是很多家長教導自家孩子的正面教材。

起於微末,而自強不息,剛剛及冠,就有如此作爲。在這個士族、門閥、豪強把持天下的年代,陳旭無異於一個傳奇。

以微末之身而有所成就之人,不是沒有,卻無一人如同陳旭這般,距離濮陽百姓如此之近。

郡守府,如今的官員全都變成了新面孔。張庸坐在太守的位置上,聽着下面之人的阿諛奉承,臉上露出享受的神色。

他雖然是張恭義子,但是在宮中也只是一個小小宦官,即使是張恭自己,在十常侍之中,也不算是什麼厲害角色。

說是十常侍,其實有十二名宦官,他們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圭、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其中張讓、趙忠的權勢最高。至於演義中所說,張讓、趙忠、封諝、段圭、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爲十常侍,卻是無稽之談。

不說其他,單說蹇碩,此人壯健而有武略,靈帝時得寵。中平五年,置西園入校尉,碩任上軍校尉,掌禁軍。可以說,他雖是宦官,卻不弄權,再加上勇武過人,才被靈帝視爲心腹。

不說皇帝、皇后,張庸在這些宦官以及他們義子面前,一直都是唯唯諾諾。直到現在,他才知道被人奉承,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天使在上,橋瑁素來痛恨中涓,如今既然已經將其下在獄中,何不如此?”以前被下在獄中的郡丞,用手抹了一下脖子,眼中厲色一閃而過。

他投奔張恭,素來與橋瑁不和。張其一家被殺以後,橋瑁趁機執掌東郡大權。與十常侍有勾結的人,要麼被迫掛印而走,要麼被下在獄中。

此人當初,正是被橋瑁下在獄中的一人。他本以爲,張恭會很快將他搭救出來,再給橋瑁還以顏色,卻沒想到,一拖就拖到現在。

所以,他非常痛恨橋瑁,出獄得知橋玄去世以後,就想殺掉橋瑁泄憤。

他不知道是,當初橋瑁的行事,在洛陽捲起了一陣風浪,很多士人爲此振奮,出面彈劾宦官。十常侍無奈,才隱忍下來,一直到今日。

這次張恭爲了趁機報復陳旭,欠下了其他宦官很大的人情,他們都幫忙張恭在皇帝面前進讒言。這纔有了張庸當做天使,前來濮陽之事。

十常侍權勢滔天沒錯,但是他們樹敵太多,也是處處被掣肘。一旦有機會,那些所謂的士人,絕對介意反咬一口。

張恭這次派他前來,首要目的就是處死陳旭。至於橋瑁,雖然能削去他的官職,卻不能將他怎麼樣。

橋瑁在士林中,畢竟有舉足輕重的身份。單單將他拉下馬,宦官們還能頂住朝中的壓力。若是將其處死,先不說橋玄門生故吏的反應,其他士人也會人人自危,拼死反抗。

到時候,所產生的後果,不是張庸這一個小小宦官所能擔當的。縱然他是張恭之子,亦會成爲一個替死鬼,用來平息士人們的怒火。

畢竟,皇帝寵信十常侍,卻並不在意其他宦官的死活。

瞥了郡丞一眼,張庸細聲細氣地說道:“橋東郡乃一郡太守,縱然有過,也輪不到雜家來懲罰。爾等要是膽敢胡來,休怪我手下無情!”

感受到張庸話語中的殺機,所有人都心中一凜,不敢再言。

就在這時,有人前來通報遊街狀況,張庸聞言,臉色難看。他受張恭指示,不僅要讓陳旭死,還要讓他受盡羞辱。而遊街,正是其中一環。

卻沒想到,這個方案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讓百姓們對於陳旭同情不已。

張庸冷笑幾聲,眼中寒芒射出。

他不能拿橋瑁怎麼樣,卻能隨意擺弄陳旭。這人只是一介賤民,沒有一點身份背景,縱然有些戰功,那些士人亦不會爲了他而得罪十常侍。

“他不是愛惜士卒,重情義麼?”張庸得意的笑了幾聲,繼續說道,“那就讓他親眼看着,那些囚犯一個個人頭落地!”

遊街被取消,衆人都被帶向一處鬧市。來到這裡以後,所有人都臉色大變。這處鬧市,正是濮陽每次斬殺犯人的地方。

漢代斬殺犯人,並不是在菜市口。所謂的拖往菜市口斬首示衆,清朝纔有這種做法。

每個朝代斬殺死囚的地方都不一樣,但是毫無疑問,全部是在鬧市之中斬殺,這是爲了震懾其他犯罪之人。

張庸早已來到此處,看着眼前的這些階下囚,絲毫沒有掩飾自己臉上的得意之色。

“陳旭與這一干犯人,勾結黃巾,按律當斬!”

張庸也不等什麼午時三刻,就讓劊子手捉了一個囚犯,押解上前就要斬首。

陳旭見狀大駭,怒聲罵道:“閹賊,漢律:處決犯人都是秋後問斬,你既然敢藐視法律!”

張庸看到陳旭着急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法律規定,謀逆者,隨時都可問斬。爾等勾結黃巾,視爲叛逆,現在殺之何妨?”

話畢,他不再理會陳旭,也不將這些人一起斬首,反而讓劊子手將這些人,一個個當着陳旭的面殺掉。

那些囚犯,見自己要被殺死,臉上都露出恐懼的神色,大聲罵着張庸,這卻不能挽救他們的性命。

陳旭看着這些人一個個屍首分離,看着他們的鮮血噴灑出來,目眥欲裂,在囚車中掙扎着喊道:“閹賊,某誓殺汝!某誓殺汝!”

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75章 推測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46章 再議黃巾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77章 拒絕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640章 聆聽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95章 父與子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10章 切磋第873章 勝者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435章 得汝南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190章 回寨第109章 報仇第377章 驚變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35章 鮑信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66章 孫權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491章 心憂第630章 縱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226章 百態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193章 心思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05章 軒轅關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345章 面聖第813章 婚事(上)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95章 困境第87章 擇婿第295章 衝突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108章 破敵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510章 切磋第873章 勝者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192章 比試第15章 買糧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224章 襲城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412章 獻策第965章 一封信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68章 棺木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111章 民心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364章 赦令第591章 張郃第606章 鴻門亭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468章 沙盜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981章 殞命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879章 酷吏第94章 策馬北上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627章 葫蘆谷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180章 劫營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40章 聆聽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869章 連橫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