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議事

自從文昭回到蒲阪以後,再次攪動起了不少風雲,蒲阪城中的官吏們,每日也明顯忙碌了不少。

這一日,文昭將帳下文武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在心中暗暗想到:“依照路程來看,雲長現在應該已經到達豫州了吧?”

“救人如救火,想必玄德也快要出兵攻打袁紹了。”

文昭將劉備的那封書信放在了案幾之上,謂衆人言:“劉玄德欲起兵攻伐袁本初,好爲公孫瓚解圍,諸位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劉備心中的大致意思,無外乎有就是說袁紹狼子野心,無故攻打其餘諸侯。他劉備身爲漢室宗親兼公孫瓚的好友,自然不會對此事坐視不理。

劉備寫這封信的意思,一方面是想要表達,自己發動戰爭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卻是想文昭表露忠心,聲稱自己攻打袁紹絕對不是爲了私心。

他還隱晦的提到,袁紹此人野心勃勃,早晚必是大漢之禍患,大將軍之勁敵,希望大將軍能夠發兵相助。

當然,對於劉備的這些言論,文昭卻是有些嗤之以鼻。他也曉得,劉備上書只不過是爲了表明態度,好爲自己未來留條後路罷了。

其實,劉備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我的存在,乃是大將軍爲了平衡其他諸侯的緩衝。若日後與袁紹交戰兵敗,大將軍不想失去這個緩衝,還應助我一臂之力。

當然,劉備並沒有明着這麼說,甚至從信中根本看不到蛛絲馬跡。可是他的確是文昭抵禦關東諸侯的一顆棋子,若非迫不得已,文昭也不願意放棄他。

關中文武大臣竊竊私語,足足過了半柱香的時間,李儒才上前說道:“劉備與袁紹相爭,攪亂關東局勢,對於主公有利無害。”

田豐卻是反駁道:“非也,劉備之所以能夠佔據豫州,乃是主公欲使他成爲關中東部屏障。如此一來,我軍就不必直接面對關東諸侯。”

“劉備雖然實力弱小,有主公成爲他的靠山,其餘諸侯也不敢妄自攻劉。如此一來,就可以較長時間保證關中,不會與公東諸侯交戰,而迎來修生養息的時間。”

“今日劉備若起兵攻袁紹,豫州之地必爲他人所奪矣,無論是哪路諸侯取得豫州,對於主公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張裕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助劉攻袁?”

鍾繇急忙說道:“此事萬萬不可!關中連年征戰不休,國庫空虛。若不趁此良機修生養息,反而妄動刀兵與袁本初爲敵,勢必空耗國力,不利於民生的發展。”

司馬朗說道:“元常所言不錯,爲今之計內休政治,整頓軍備,外與諸侯相交方纔上策。”

衆人你一眼我一語,說得不亦樂乎。

文昭看着衆人你爭我吵,頓時感覺有些頭大。直到現在,他才覺得手下謀士太多,有時候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也許他們獨自一人的時候,都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然而聚在了一起,卻各有各自的想法,相互之間誰都不服,卻偏偏說得都有些道理。

“想來歷史上,袁紹留下了一個好謀無斷的的名聲,也未嘗不是因爲手下謀士太多的緣故。”

見衆人各抒己見,卻始終沒有商議出一個被衆人肯定的策略,文昭不由將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語賈詡、程昱身旁。

他輕咳兩聲,擺了擺手說道:“諸位暫且停息,先問問文和、仲德的意思吧。”

被陳旭點名,賈詡、程昱自然不能再閉口不言。

在衆多謀士之中,程昱最年長,其次就是賈詡。他們兩人在關中的地位極高,哪怕田豐等人,也會給這兩個長者幾分薄面。

程昱率先說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之上局勢千變萬化,誰也不能確認劉備是否一定就會兵敗。”

“然而,無論劉備勝負如何,主公都不可使得豫州落入袁本初之手,令其實力大增。”

“主公不妨譴張遼將軍屯兵雁門郡,徐晃將軍屯兵太原郡,王延將軍屯兵上黨郡,虎視幽、冀兩州。”

“若劉玄德兵敗,主公可以威懾袁本初,使其不敢南下攻打豫州;若是劉玄德僥倖佔據上風,主公不妨直接分三路大軍攻入袁紹境內,一舉將其消滅。”

雖說文昭麾下謀士定下的戰略,乃是據守關中,平定涼州,爭奪益州,繼而再與關東諸侯交戰。

然而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若是有可能的話,先滅掉袁紹佔據整個大漢的北方,這種戰略無疑更好。

只不過文昭與袁紹全面開戰的前提,乃是劉備能夠屢敗袁軍,挫動袁紹士氣。不然的話,陳旭絕對不可能在現階段,與袁紹這個強大的諸侯爆發戰爭。

可以說,把希望寄託在劉備屢敗袁紹這件事上,無疑有些不太可能。然而無論如何,關中都不能失去豫州這個屏障。

劉備不僅僅是一個屏障,更是吸引其餘諸侯的蛋糕。

試想一下,在四周的諸侯都想要擴張實力的情況下,是會將目光放在強大的陳旭身上,還是會想要先消滅實力弱小的劉備?

毫無疑問,若是在兩者之中選擇,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先攻打劉備。

不然的話,面對幾個實力強勁的關東諸侯,恐怕關中東部的邊境,將很難繼續維持安定了局面。

一個佔據豫州之地,勢力不強不弱的劉備,才符合文昭的利益。

若是劉備太弱,就會很容易被其他諸侯所滅;若是太強,劉備這條忠犬,就很有可能會變成一頭餓狼,反而向文昭露出鋒利的獠牙。

更爲重要的是,當劉備被消滅,豫州丟失以後,天下局勢將更加明朗起來。這個天下只有越加混亂,天子佔據大義所帶來的好處才越大。

相反,若是天下局勢已經漸漸開始明朗,天子的作用就會越發弱小。這對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文昭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在文昭看來,這個天下的局勢縱然最終要明朗起來,也應該是由他自己一手推動的。任何超過他預料之外的變故,都會引發出不可揣測的後果。

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380章 謀兵權第263章 心憂第222章 吹捧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558章 張鬆第444章 嫁禍第337章 絕路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0章 東阿對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91章 王延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637章 衝突第769章 吳懿第765章 對峙第456章 中伏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280章 司馬懿第475章 逃脫第516章 再審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582章 挑選第412章 獻策第196章 靈帝崩第119章 噩耗第645章 聲討陳旭致所有書友第5章 臥虎嶺第385章 鴻門宴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72章 少年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79章 再次掌兵第59章 殤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224章 襲城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254章 詐死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867章 美人殤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1章 董卓第85章 張角第305章 謀劃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898章 試探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2章 太平道第87章 擇婿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52章 暗鬥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821章 諸葛亮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95章 皇甫嵩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59章 昏迷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516章 再審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77章 張裕第779章 下戰書第510章 切磋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00章 魯肅(上)第309章 劉備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500章 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