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考覈

讀書識字,是每一個寒門之人都向往的事情。在東漢這個時代的背景下,不成讀書人,就是人下人。

哪怕小貓一直想要參軍,心中亦是有着讀書識字的理想。

然而,漢代的書籍何其稀少,許多書籍都是用手抄寫,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私藏的東西。對於普通百姓來講,讀書也就成爲了遙不可及的事情。

士族子弟一生下來,就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擁有着遠超他人的。

對於普通百姓來講,要麼被人賞識,傾力教導,成爲別人的門生故吏,擺脫黔首的身份;要麼發憤圖強,賺取了足夠的金錢,花重金購買書籍,改變自己的子孫後代。

在漢代,絕大多數寒門的出路,也只是第一條。如此一來,縱然這些人能夠擺脫黔首的身份,身上也會打上某些勢力的痕跡。

受人提拔,遭人察舉,若是不能一心爲那個賞識你的人辦事,一定會被打上忘恩負義的標籤。那個時候,天下之大也再無容身之地。

正是察舉制度的出現,才使得這種風氣越演越烈。

察舉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潔者)、秀才(才能優秀者)、明經(通曉經義者)、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等。

察舉制度的初衷乃是好的,朝廷也希望通過各個地方官吏的推薦,能夠得到更多人才。

然而,是人就會有私心。那些負責察舉的官吏,自然希望自己察舉的人,以後能夠成爲自己的助力。

這樣一來,那些能夠滴水之恩涌泉已報,以及對上官懷有感恩之心的士人,自然就成爲廣大官吏察舉的對象。

反之,有些忘恩負義,或者不善阿諛上官之人,自然就會受到冷落。

長此以往,漢代的整個社會風氣,就產生一種畸形的‘忠’。這個‘忠’不是忠於朝廷,不是忠於百姓,乃是忠於提拔自己的上官。

就這樣,世家門閥通過察舉人才,培養自己家族的子弟,勢力亦是越來越大。

袁氏爲何勢力如此龐大,袁紹,袁術兩兄弟,都能成爲雄踞一方的諸侯?

說到底,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當袁氏兄弟起事的時候,那些所謂的袁氏門生故吏,就成爲了袁紹兄弟的爪牙。

自從這些人,甚至他們的祖先,成爲袁氏的門生故吏以後,就與袁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袁紹兄弟才能擁有如此大的聲勢。

不管是漢代察舉制度,還是那種畸形的‘忠’,都使得寒門士子,只能靠依附他人才可以有所成就。

世家大族也正是靠着這個,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陳旭之所以不敢普及教育,就是怕打破了世家壟斷知識、人才之後,會遭受世家大族的激烈反撲。

他建立這個四不像的太學,也正是爲了日後做鋪墊。

這個太學,不會像以前那樣,要有家世、關係才能進去。只要符合條件的,都可以進入太學學習。

漢代一直存在着太學,哪怕文昭建立這麼一個四不像的太學,所遭受的阻力也會遠遠小於普及教育。

文昭正是想要通過潛移默化,培養出大批的寒門士子,好使的自己不會太過依賴世家子弟。

畢竟,現在文昭境內的官吏,也大多都是世家子弟。陳旭不可能找那些,根本不認識字的普通百姓,爲他治理國家。

陳旭可以厭惡世家,卻不能否定世家的人才。世家子弟所接受的教育,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就註定了他們要遠遠超過寒門士子。

現在的小貓乃是草根一個,沒有絲毫關係,也沒有名聲,甚至不認識幾個字。想要被人察舉,卻也有些不太現實。

他家中也沒有多少錢財,不可能購買書籍,請先生教他讀書學字。

太學的出現,對於小貓來說是一個契機,一個擺脫黔首身份的契機。心中既然有了決定,小貓也不再買東西,直接急匆匆的跑回到家中。

聽完了小貓的敘述以後,春草眨巴着漂亮的大眼睛,說道:“你想進入太學學習?”

“嗯!”

“可是你今年都已近三十三歲了,年齡這麼大,人家學院會收麼?”

小貓老臉一紅,小聲說道:“三十三歲又怎麼啦?俺還有一顆年輕人的心!”

“噗嗤!”

春草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你要想去就去唄,實在沒被選上也不要難過噢。”

小貓狠狠點了點頭,就衝向太學準備報名……

太學軍事分院登記處。

“年齡。”

“小貓。”

“沒有大名麼?”

小貓臉紅了,他低着腦袋說道:“沒有。”

負責登記的官吏再次問道:“那麼你本姓是什麼?”

“本姓麼?”

小貓的眼神有些迷離,多少年了,他都快要忘了自己的本姓。

“邵。”

登記官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是邵小貓。”

“年齡。”

小貓的臉再次紅了:“三十三。”

登記官的手微微抖動了一下,暗暗想到:“過了而立之年,居然還來太學求學,真是少見啊。”

“籍貫。”

“常山真定人氏。”

登記官再次擡起了頭,忍不住驚訝的問道:“真的是常山真定人氏?”

小貓肯定的點了點頭。

也難怪登記官驚訝了,雖然關中百姓的組成成分比較複雜,有幷州的,有兗州的,有揚州的,有豫州的,但是冀州人氏卻並不多見。

冀州人氏雖然不多,但絕大多數都是很早跟隨陳旭的人。這些人要麼如今身居高位,要麼也是一方富農。

是以,登記官聽說了小貓的籍貫之後,這纔有些驚訝,就忍不住多問了幾句:“那你爲何會來到這裡?”

小貓抓了抓自己的腦袋,道:“當時主公取了關中,境內人口稀少,就鼓勵幷州百姓遷徙入關,俺當時也就跟着過來了。”

當時幷州的百姓生活要遠遠超過關中,但是小貓能夠義無反顧的過來,這多少讓登記官有些敬佩。

他忍不住再次問道:“你不是冀州人氏麼,怎麼又在幷州定居?”

聽到這裡,小貓頓時挺直了胸膛,驕傲說道:“當年主公縱橫常山的時候,俺就跟隨了主公,後來跟主公待在太行山上。”

“主公打下了幷州,俺自然就跟着遷徙到幷州了。”

登記官聽說小貓這麼早就投奔了陳旭,當即肅然起敬,在小貓的資料後面,特意注了一筆。

小貓登記完了以後,登記官就讓他先回去,等待通知。

陳旭既然開辦太學是爲了培養人才,自然也要將那些太學生摸清底細才行。待衆人都報完名以後,自然就會有人,專門按着上面登記的內容進行覈實。

假如在登記的時候撒謊,或者身份有問題,都不會接到考覈的通知。

小貓回到家中,足足等了三天,纔得到了前往太學接受考覈的通知。

太學軍事分院的考覈內容千奇百怪,既要測量身高體重,還要讓醫工檢查身體是否有隱疾。

除此之外,還要測試這個人,能不能能夠分清東南西北,前後左右,夠不夠機靈,身體素質如何。

這些千奇百怪的考覈內容,都是陳旭制定的。在他看來,既然是軍事學院,就是培養基層將領的地方。

那些身體太差,腦子太笨的人,自然不適合進這個分院。

當然,傳統經學分院與雜學分院的考覈標準都並不一樣。

傳統經學跟以往沒有多大改變,只不過平民也有機會進入太學學習;至於雜學分院,但凡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申請加入。

可以說,傳統經學分院的收人標準最爲嚴格,軍事分院次之,雜學分院幾乎沒有門檻。

饒是如此,傳統經學分院仍舊人聲鼎沸,雜學分院還是應者寥寥。畢竟,人們幾百年來的傳統觀念,卻也並不容易改變。

折騰了整整一天,小貓的考覈才全部完畢。當他眼巴巴期待考覈結果的時候,卻被通知三日之後公佈入學名單。

無奈之下,小貓只好懷着忐忑的心理,再次回到了家中。

卻說程昱拿到軍事分院的考覈結果以後,就開始敲定入選人員。如今亂世已至,不少世家都希望族中子弟能夠掌控軍權。

軍事分院的出現,卻讓不少世家看到了契機。是以,有許多世家子弟,也都報考了軍事分院。

然而,陳旭早有交代,軍事分院的學員平民優先。世家子弟想進軍事分院,難度增加十倍。

當然,這個命令也只是文昭私下告知程昱的,並沒有公佈於衆。

爲了名正言順的淘汰世家子弟,軍事分院收錄學員的標準,還有許多諸如吃苦耐勞類的考覈。

只是這一系列的考覈,也足夠淘汰許多世家子弟了。

由於不考覈文化知識,世家子弟在考覈軍事分院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也許,這對於那些世家子弟來講並不公平。然而,這個社會之中,從來沒有真正的公平,規則永遠是當權者制定的。

程昱作爲軍事分院的院長,對於那些世家子弟,除了少數極其優秀的存在,其他人都被他好不留情的淘汰。

當他看到小貓的簡歷以及成績以後,臉上終於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第277章 張裕第366章 內亂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468章 沙盜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78章 斥徐晃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114章 田豐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134章 褚燕第578章 獻第853章 陳駿第328章 龜兒子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299章 大婚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601章 魯肅(下)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233章 斬將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01章 詭異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5章 譁變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22章 饑荒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7章 擇婿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811章 滅族第13章 火起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956章 鬥陣(中)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82章 挑選第230章 郭嘉第477章 反目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804章 爭鋒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246章 追擊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899章 解惑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491章 心憂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4章 滿腚傷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135章 趙家村第636章 無奈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20章 追與逃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601章 魯肅(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737章 餘波第301章 反應第600章 魯肅(上)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295章 衝突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765章 對峙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650章 九錫第929章 初戰周瑜致所有書友第34章 劫營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21章 相邀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948章 蘆葦蕩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72章 華雄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274章 安心第276章 名士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19章 噩耗第558章 張鬆第358章 臨陣第556章 玉璽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