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邀戰

兗州,昌邑城,袁術志得意滿的待在州牧府。

忽然之間,閻象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大聲喊道:“主公,袁本初以大將文丑爲先鋒,起兵十萬,聯合曹孟德一起攻打兗州!”

袁術聞言,大驚失色,而後咬牙切齒的說道:“袁本初處處與我作對,枉爲袁家之人。”

“我正想要攻破冀州,抓住袁本初,好讓天人人看看,到底誰纔是袁氏正統。他既然率先挑釁,某又何懼之有?”

話畢,袁術就召集軍中諸將,點齊兵馬,準備與袁紹決一死戰。

卻說公孫瓚殺掉劉虞,佔據幽州以後,頓時變得意氣風發。

這一日,他在帳中與諸將,商議剿滅劉虞餘孽之事,忽有左右來報:“主公,冀州袁本初派遣使者前來,想要面見主公。”

聽見‘袁本初’三個字,公孫瓚頓時怒氣勃發,說道:“我與袁紹那廝仇深似海,他還敢派遣使者前來?你等直接將冀州使者割掉耳朵,將其放回冀州。”

那個報信之人領命後正要出去,忽然聽到見一道聲音響起:“且慢!”

衆人視之,發現說話之人,乃是年方弱冠的田豫。

田豫出班諫道:“主公,自古以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是主公讓人割掉他的耳朵,固然可以羞辱袁本初,卻顯得我幽州缺乏氣度。”

“來人既然是袁本初派遣的使者,主公不妨先見上一面,問一下他前來幽州的目的,再言其他。”

公孫瓚思索了一下,覺得田豫說得有理,就讓人傳喚冀州使者。

冀州使者面見公孫瓚,備言袁紹和解之意。並說冀州願意獻上十萬石糧草,用以交換公孫瓚的友誼。

使者的話,使得公孫瓚驚愕不已。他沒有想到,驕傲如袁紹,既然也會在自己面前低頭。

一時間,公孫瓚感覺有些飄飄然。

讓冀州使者暫且退下以後,公孫瓚謂衆人言:“莫非袁本初見我取了幽州,懼怕我軍兵鋒,這纔想要議和?”

公孫瓚說這話,倒也並非狂妄自大。

不得不說,公孫瓚對於領兵打仗,還是非常有天賦的。曾經的公孫瓚,在有劉虞掣肘的情況下,還能與袁紹殺得難分難捨。

現在劉虞被殺,公孫瓚總攬幽州軍政大權,他的實力比起以前,不知強了多少。

公孫瓚話音剛落,他帳下的文武全都議論紛紛。

過了一會兒,田豫才說道:“如今袁公路奪取兗州,袁本初若是再與幽州爲敵,必定腹背受敵。正是因爲這個緣故,袁本初纔會向主公示好。”

“若是我所料不差,只要主公答應和解,袁本初就會起兵攻打兗州。”

公孫瓚帳下的謀士極爲稀缺,只有田豫還算有些見識。衆人聽見田豫的話,也都點頭稱是。

捋了捋鬍鬚,公孫瓚說道:“既然如此,就先接受袁本初的求和。待他與袁公路交戰之時,我等再趁機攻打冀州。那時,袁本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矣!”

說到這裡,公孫瓚的眼中,散發出了興奮的光芒。

冀州使者前來求和,得到了公孫瓚的同意,頓時大喜過望。他向公孫瓚承諾,十萬石糧草將會分批送入幽州以後,就向公孫瓚辭別。

公孫瓚帳下長史關靖,諂媚阿諛,眼光短淺,卻是深得公孫瓚信任。

他見田豫雖然年輕,卻是頗有才能,就想要前去交好田豫。奈何田豫一直瞧不起關靖的爲人,對他不假辭色。

關靖大怒,就向公孫瓚進讒言:“劉玄德以往雖在主公帳下效命,卻是心懷壯志,善於籠絡人心。田國讓素來與劉玄德交厚,必定對劉玄德傾心,主公不可不防啊!”

公孫瓚對於自己的同窗好友劉備,又怎會不瞭解?

正是因爲知道劉備心懷壯志,善於籠絡人心,公孫瓚才一直沒有真心任用劉備。

因此,聽聞關靖的話,公孫瓚就對田豫起了疑心。不久以後,他就找了一個藉口,將田豫調到東州爲縣令。

這段時間,糧車從冀州絡繹不斷的進入幽州,袁紹已經陸續給公孫瓚運送了五萬石糧食。

直到此時,公孫瓚才徹底放心,認爲袁紹是真心求和。

“主公,袁本初率領五萬大軍,攻打兗州袁公路。”

關靖急衝衝的跑了進來,臉上帶着興奮的神色。

公孫瓚猛然站起身來,問道:“果真?”

“果真!”

“哈哈哈哈!”

公孫瓚大笑兩聲,想起了幽州內外交困的境地,這才轉喜爲憂。

若是兩袁交戰,公孫瓚能夠趁機攻打冀州,必定會取得很大的戰果。奈何如今幽州叛亂不息,就連漁陽太守鄒丹,都被劉虞舊部斬殺。

而且,公孫瓚在與袁紹交戰的這些年裡,耗費錢糧無數。現在的幽州,幾乎已經快要支撐不下去了。

想到這裡,公孫瓚不由喃喃自語:“糧食啊糧食……”

公孫瓚正在計算,袁紹送來的十萬石糧草,能否支撐他發動一場戰爭,忽有左右來報:“主公,烏桓單于蹋頓,率領三萬烏桓騎兵反叛。”

“他們攻破郡縣,殺掉官吏,搶走了官府中的所有錢糧。”

公孫瓚聞言,怒髮衝冠:“該死的蠻子,我早就說過‘非我族內,其心必異’,想要徹底殺光烏桓人。奈何劉虞這個老匹夫,一直想要安撫他們。”

說到這裡,公孫瓚面帶煞氣,冷笑着說道:“這些年一直忙着與袁紹交戰,烏桓人就忘了我公孫瓚的威名了麼?”

“這次若是攻破烏桓,不管男女老幼,盡皆不留!”

話畢,公孫瓚就召集帳下文武,商議起兵討伐烏桓之事。

霸縣,位於幽州涿郡與冀州河間郡的交界處,被馬水、易水這兩條大河包圍。

霸縣以北將近三百里的位置,就是幽州首府薊縣。

霸縣以南三十餘里,還有一條大河叫做泒水。馬水、易水、泒水三條大河,最終匯聚在一起,流入渤海之內。

扼三河之天險,爲幽州之要衝,霸縣的戰略位置極爲重要。

以前,不管是劉虞還是公孫瓚,都在此處駐紮重兵,用以防備冀州軍北上。

然而,幽州境內劉虞的餘部,以及烏桓人的叛亂,卻讓剛剛平定幽州的公孫瓚,不得不抽走大量兵力,用以穩定幽州局勢。

這一日,霸縣縣令正在悠閒的處理政務,忽然聽見一陣山呼般的喊殺聲。

他急忙跑到城牆之上,卻發現一彪騎兵來到了霸縣城門之下。

公孫瓚雖然調走了大量的軍隊,並且與袁紹簽訂和平條約。但是霸縣縣令,仍舊防備着冀州軍北上,這才讓人關閉霸縣靠近冀州的南門。

正是因爲他如此小心的舉動,纔沒讓冀州軍第一時間衝進霸縣。

然而,由於霸縣兵力不夠,因此三道大河天險,都沒有派兵駐紮在那裡。霸縣縣令看着兵臨城下的冀州軍,臉色有些發白。

好在他能夠被公孫瓚看中,派到這離擔任縣令,自身也是一個頗有才能之人。驚慌過後,他就讓身旁的士卒傳令,調遣軍隊上城牆,並且關閉其餘三門。

另一方面,他卻是派人騎着快馬衝出城外,前去求援。

這彪騎兵雖然只有一千餘人,但是他們甲冑精良,旌旗遮天,武器耀日。

當先一員將領,正是冀州大將張郃。他看着關閉了城門的霸縣,臉色頓時難看無比。

這次他親提一千騎兵,正是打着奇襲霸縣的目的。他也知道,若是想要趁着公孫瓚平定烏桓叛亂,迅速攻入幽州,就不能在這裡多費時間。

忽然之間,張郃心中一動。他揚起手中的長槍,遙指城牆上的衆人,高聲罵道:“公孫瓚枉爲漢臣,卻肆意屠戮百姓,殘害宗室。如此暴行,傾東海之水亦難以洗刷。”

“爾等皆爲劉幽州帳下士卒,劉幽州治理地方,恩惠遍及百姓。如今劉幽州被公孫賊子殺害,爾等不思爲劉使君報仇雪恨,反而助紂爲虐,妄圖抵抗天兵!”

說到這裡,張郃聲色俱厲:“吾主袁冀州,率領三十萬大軍,不日即可抵達城下。若是爾等此時開城納降,不但可以保全性命,魂歸九泉的劉幽州見到之後,亦會欣慰不已。”

“若是冥頑不化,待我大軍到達,必將踏平霸縣,雞犬不留!”

“踏平霸縣,雞犬不留!”

張郃身後的士卒,揮舞着手中的武器,高聲吶喊。

霸縣上面的士卒,全都臉色蒼白,目光閃爍。

張郃的一番話雖然看似簡單,實則暗藏鋒芒。

他先是以劉虞的死,激起城中守軍對於公孫瓚的怨恨;而後又威脅他們,說冀州大軍不日就會兵臨城下。

霸縣的守軍,以前大多都是劉虞帳下士卒,他們聽見張郃恩威並施的話,心中自然有着其他的想法。

霸縣縣令見狀,心中大驚。他知道,若是自己不採取一些舉動,恐怕霸縣即將被冀州軍所得。

他拔出腰中的配劍,指着張郃厲聲說道:“吾主英明神武,以幾百戰士,大破劉虞十萬大軍。爾等縱然再多二十萬,在吾主面前,都是土崩瓦狗!”

縣中守軍聽見縣令的話,想起公孫瓚的厲害以及兇殘,這才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張郃大笑兩聲,用槍指着霸縣縣令說道:“鼠輩只會逞口舌之利,可敢出城一戰?”

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366章 內亂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35章 得汝南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5章 皇甫嵩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349章 奪權第31章 練兵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32章 賊兵來犯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965章 一封信第921章 入徐州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15章 買糧第957章 鬥陣(下)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497章 衝突第326章 誘敵第95章 皇甫嵩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853章 陳駿第180章 劫營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310章 馬騰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435章 得汝南第247章 反攻第525章 名利第505章 求情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405章 軒轅關第331章 賭約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90章 狩獵第560章 反心第789章 屠城第549章 水淹第211章 歸心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4章 野心第981章 殞命第525章 名利第275章 出巡第737章 餘波第948章 蘆葦蕩第96章 末路第558章 法正第30章 缺糧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85章 鴻門宴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67章 人頭滾滾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298章 獅虎鬥第504章 判刑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13章 隱情第479章 回蒲阪第240章 被圍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章 救人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71章 捉鄧賢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960章 登岸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437章 離間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26章 易首邀酬第72章 華雄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89章 殺貴妃第135章 趙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