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往事

司馬防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會這樣的休閒場所,也保持着威儀。他對於自己子嗣的教導,亦是非常嚴格。

哪怕司馬朗弱冠成人後,對於自己父親司馬防的要求,也是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

就連司馬朗這個長兄,都被要求的如此嚴格,更何況司馬懿這個還未成人的少年

長兄如父,在古時並非玩笑之語。司馬懿膽敢與司馬朗爭辯,就展露出了他過人的膽識。

饒是如此,面對發怒的司馬朗,他也不敢再出言頂撞。

方纔司馬懿的話,不可謂不重。他如此說話,就是變相諷刺,自家兄長貪生怕死,明哲保身。

因此,司馬朗纔會勃然大怒。

現在的司馬懿,尚且是個少年,再加上司馬防平日的教導,他這纔有些正義感爆棚。至於日後的心機深沉,還未曾在司馬懿身上顯露出來。

司馬朗修養不錯,暴怒之後,深吸了幾口氣,終於將胸中的怒氣散去。他緊緊盯着自己這個頑固的弟弟,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神色。

他知道,自己弟弟這麼看他,就是因爲當初自己帶着司馬懿,一起逃出了洛陽的事情。

董卓遷天子都城到長安之時,他們的父親司馬防在朝中爲官。司馬防爲了家眷的安全着想,就讓司馬朗悄悄帶着自己的家眷,準備逃回家鄉。

不曾想,有人向董卓告發司馬朗,說他想要逃跑。

董卓將司馬朗抓來,怒氣勃發地問他:“你和我已去世的兒子同歲,爲何要背叛我”

司馬朗答曰:“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亂中輔助天子,清除了宦官之穢亂,舉薦了許多賢士,這的確是虛心深慮,即將成爲復興社稷的治世啊。”

“然威德以隆,功業以著,而兵難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內,民不安業,捐棄居產,流亡藏竄,雖四關設禁,重加刑戮,猶不絕息。這就是爲什麼,我想要逃回家鄉了。”

“望明公能夠有所借鑑,稍加反省深思,那麼明公的名聲,就可像日月一般的榮耀。即使伊尹和周公,也不能與明公相提並論啊。”

司馬朗如此回答董卓,不可謂不高明。

他先是高度讚揚了董卓的功勞,說他能夠復興社稷。使得董卓聽了,欣喜不已。

而後,他又直言不諱的說出董卓治下,無數百姓不顧一切逃跑的緣故。董卓雖然有些殘暴,但是對於自己治下的情況,又怎會不知

董卓向來對士人不錯,也不會因爲司馬朗說了實話,就治罪他。

司馬朗緊接着就告訴董卓:“那些人爲什麼逃跑,我也因爲這個緣故,纔想要逃跑的。”

如此一來,就輕描淡寫回答了董卓的質問。

司馬朗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說:“我逃跑不是想要背叛你,而是因爲這裡戰亂不斷,生活艱難,我這纔跟其他人一樣,想要離開這裡。”

董卓聽到這裡,縱然心中不滿,也不會殺掉司馬朗了。

司馬朗再趁機拍董卓馬屁:“你只要稍加借鑑、反思,你的名聲,就連伊尹和周公也比不上。”

這句話將董卓和伊尹、周公相提並論,董卓自然是大喜過望。他當時就說道:“吾亦悟之,卿言有意”

就這樣,司馬朗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可以說,司馬朗面對董卓的質問,面臨隨時都可能身死的局面。他不但沒有絲毫驚慌,反而能夠憑藉寥寥數語,打消董卓的殺意,並且讓董卓對他刮目相待。

司馬朗雖然暫時以託詞哄騙過董卓,卻也知道董卓一定會敗亡。他唯恐自己會被留下,便賄賂董卓身邊的辦事官員,而後偷偷地回到家鄉。

他如此行事,不可謂不機智善辯。

但是在幼小的司馬懿看來,董卓霍亂朝綱,自然是個無惡不赦之人。自家兄長,不但沒有留在洛陽,與董卓作鬥爭,反而委曲求全,刻意奉承董卓。

這不由使得,當是年僅十二歲的司馬懿,心中非常不喜。

“哎”

看着跪在地上,仍舊有些倔強的弟弟。司馬朗不由在心中,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當時司馬朗帶着家人,逃回河內郡的溫縣以後。他認爲關東諸侯與西涼軍交戰,必然會殃及溫縣,就勸告族中長輩,離開故鄉,前去投奔鄉里姻親趙威孫。

奈何父老長輩們都戀舊,不願意跟隨司馬朗離鄉背井。只有趙諮帶着家屬,和司馬朗一起離開。

後來果真如同司馬朗預料的那樣,數月之後,關東諸州郡起兵數十萬人,大軍都聚集在滎陽及河內郡。

羣雄們因各懷鬼胎,難以統一行動。有些士兵更是劫掠當地百姓,造成人民的死傷超過半數以上。

直到陳旭取了河內郡以後,司馬朗感覺到了幷州軍的強大,認爲河內郡在陳旭的治下,能夠安定下來,這才帶着家眷回到溫縣。

然而,現在的溫縣,早已殘破不堪。家中被劫掠以後,司馬氏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司馬朗身爲司馬家族的嫡長子,而且是唯一一個成年的男子,自然要擔當起復興家族的重任。

過剛易折的道理,年輕氣盛的司馬懿,還不能完全領會。

司馬朗知道自己這個弟弟聰慧過人,假以時日,成就必定在自己之上。他整理了一下思維,正要繼續教導司馬懿,忽然聽到了一陣大笑之聲傳來。

陳旭帶着典韋、郝昭,以及魏續,推門而入。

他看着一表人才的司馬朗,以及跪在地上的司馬懿,故意說道:“伯達教訓弟弟,是不是太過嚴厲”

司馬朗沒有見過陳旭,但是他觀看陳旭的氣勢,以及身後的陳旭諸將以後,心中就有所猜測。

他急忙上前作了一揖,說道:“某初來幷州,不知閣下名諱。若有失禮之處,還請莫怪”

陳旭爽朗一笑,說道:“不才正是幷州牧陳旭,聽聞伯達帶着令弟過來,特來拜會。”

司馬朗急忙說道:“蒙使君記掛,朗不勝惶恐”

而後,他轉頭向跪在地上的司馬懿說道:“使君親至,你還不過來行禮”

司馬懿絲毫沒有因爲,被別人看見自己跪在地上,而感到扭捏。他站起身來,神態自若的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向前行禮道:“懿,見過使君”

陳旭細細打量了一番英俊的司馬懿,這才讚道:“此子雖然年幼,身上卻是充滿靈氣。他日成就,一定不低”

話畢,陳旭就讓兩人免禮。

一行人敘禮畢,進入屋內以後,陳旭有些好奇的問道:“伯達,不知方纔你與令弟爭論,所爲何事”

見陳旭打聽自傢俬事,司馬朗臉上,並未露出不悅的神情。他反而將事情的經過,完完本本的講述了一遍。

原來,司馬朗帶着家人逃回溫縣以後,在家中住了一段時間。

潁川名士胡昭,表字孔明,善長隸書,與鍾繇、邯鄲淳、衛覬、韋誕齊名。

他從潁川前往冀州躲避戰火,經過溫縣。

司馬家族在士林之中的聲望,自然不低。胡昭途經溫縣之時,就拜訪了司馬朗的家族。

胡昭見到司馬懿之後,非常喜歡這個年齡不大的少年,就在溫縣待了一段時間,每日教導司馬懿經學與書法,兩人結成了忘年之交。

河內郡溫縣境內,有一個遊俠叫做周生,他與當地很多少年俠客交好。

所謂遊俠,都是一些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之人。

周生的一個好友,與當地一人發生衝突。周生知道以後,就帶領了一幫少年,要前去殺掉那人,爲自己朋友出氣。

此事恰巧被司馬懿看見,司馬懿認爲,縱然兩人稍有衝突,也不該取人性命,就當面斥責周生等人。

周生被一個小孩呵斥,當即勃然大怒。漢代的遊俠,都是一言不合,拔劍相向。那個時候,周生就對司馬懿起了殺意。

好在他也知道,司馬氏乃是河內郡望族,因此就把司馬懿劫持到弘農郡境內。

溫縣地處河內郡與弘農郡的交界處。周生等人劫持着司馬懿,也沒離開溫縣多遠。

胡昭知道司馬懿的遭遇以後,立刻涉險前去尋找。最後終於在崤山澠池之間,找到周生一行人。

胡昭請求他們放過司馬懿,周生纔開始不肯,還要趕胡昭離開。但是胡昭說什麼也不肯離開,只是在那裡嚎啕大哭,懇求他們不要殺司馬懿。

周生身爲遊俠,自然是重情重義之人。

後來,胡昭哭泣的誠意,最終還是感動了周生,他就將司馬懿放了。

司馬朗知道自己弟弟差點殞命以後,大驚失色,幾次三番教導司馬懿,讓他凡事要量力而行。但是司馬懿無論如何,都聽不進去。

兄弟兩人,這就有了爭執。

陳旭聽完司馬朗的敘述,頓時對司馬懿刮目相待。他根本沒有想過,年輕時代的司馬懿,居然還會有這樣的經歷。

“這個俠肝義膽,仁義憨厚的司馬懿。真是歷史上那個心機深沉,老謀深算,權傾朝野的司馬仲達麼”

一時間,陳旭心中,居然有些迷茫。

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49章 匯合第686章 遭遇戰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章 臥虎嶺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308章 換糧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28章 返鄉第60章 欲殺文昭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925章 改名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114章 田豐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355章 鍾繇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53章 王延中箭第48章 東阿危急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755章 虎豹騎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40章 出戰第603章 孫尚香第241章 殺意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278章 相見第13章 火起第91章 包辦婚姻第491章 心憂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809章 屠殺第49章 援兵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20章 重逢第539章 戰!第69章 程昱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626章 建言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489章 糾結第580章 抉擇第552章 韓莒子第476章 重逢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214章 苦衷第72章 華雄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530章 議事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756章 碾壓第805章 約戰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19章 邀戰第192章 比試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39章 戰!第505章 求情第1004章 病危第92章 離去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67章 殺羌令第212章 張揚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468章 沙盜第73章 暴走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6章 虎嘯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7章 驚變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9章 毀田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27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