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災年糧價跌

橋玄的身體越來越差,狀態也十分不穩定。

這幾個月來他有時清醒,有時糊塗。清醒的時候他會盡心教導陳旭、典韋、橋宇三人,糊塗的時候總口齒不清。

橋宇也請來了不少醫工,但是他們都說這不是病,一旦人上了年齡,都會如此。

幾個月的相處,陳旭十分敬佩這位老人,他那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懷,值得陳旭一輩子去學習。

大宅院之中,有一個木頭做的牀鋪,可以自由移動,天氣熱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它放在大樹底下,讓橋玄躺在上面乘涼。

這段時間有幾個年輕人陪伴,橋玄經常會變得十分亢奮,特別是見到陳旭對於兵事悟性驚人之後,更是心中甚喜,恨不能每日教導,傾囊相授。

奈何他身體時好時壞,每日不能太過操勞。

陳旭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每次橋玄教導他的時候,他都會認真聆聽。

光和六年,大漢帝國有很多地方全都大旱。

再加上蝗災肆虐,眼見收穫季節將要來臨,各家田地上的糧食全都所剩無幾。

陳旭走到院子裡,拿出一個小旗,發現依然是東風,不由嘆了一口氣:“大旱天氣還要持續許久,看來今年的糧食真的要顆粒無收了。”

橋玄聽到陳旭的話,欣慰的笑了,朝他招了招手。陳旭不敢怠慢,立刻來到橋玄身旁。

“你怎知大旱還要持續很久?”

陳旭看了看那面小旗,緩緩說道:“橋公教導過我,爲將者,當知天時、曉地理、通人和。”

“現在我雖說並不精通天時,卻也明白一些粗淺的道理,如今已經六月,前段時間卻天天颳起南風,正所謂‘六月起南風,十衝幹九衝’,此乃大旱之兆。”

“近日好不容易改了風向,卻又連續颳了五日東風,‘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一場空’,如此一來,如何會有雨水?”

“啪啪啪!”橋宇拍了拍手掌,高興地讚道,“不枉我教導你一番啊!你們三人,國輔只愛武藝,不喜讀書;阿宇不喜兵事;只有你能繼承我的衣鉢。”

“曉地理,此事易耳;通人和,亦非難事;唯有知天時,甚難!”

“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若只會用人、通曉地理,而不知天時,或於行軍之中,被風雨所困,時日既久,輕則士氣大降,重則全軍崩潰。”

“天時不可琢磨,卻能從生活之中,推斷出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可以通過動物的不同行爲,判斷日後的天氣;還可以通過時間、風向判斷是否會下雨,會不會下連陰雨。”

“若是判斷出將下連陰雨,可以詐敗誘敵深入,待大雨降下,敵人撤退不急,糧草若不能跟上,必定潰敗。”

“還可以利用大雨阻敵,風向破敵……”

橋玄一開始說話,就神采奕奕,滔滔不絕。

陳旭仔細聆聽,拼命記住橋玄說的每一句話。

他時常會想,在這個豪傑輩出的三國時代,橋玄卻已然老去,若是他年輕依舊,不知又會在這個亂世,綻放出怎樣的光芒?

一陣喧鬧之聲響起,橋宇帶着七八個家奴進來,看着橋玄又在孜孜不倦的教導陳旭,非常爲他的身體擔心。

“咳咳!”

橋玄越說越激動,最後又劇烈咳嗽起來。

陳旭連忙上前,用右手輕輕拍着他的後背。

橋宇也快速走了過來,給老人倒了一杯水,猶豫了一下,還是勸道:“伯翁,你還是多多休息,身子要緊。”

老人回過氣來,不以爲意的笑了一笑,道:“若非大郎每日陪伴我之左右,我還不見得能夠挺到今日。”

聽出老人言語之中的蕭瑟,橋宇連忙說道:“伯翁休要如此說話,如今大漢風雨飄搖,您要儘快養好身體,繼續爲國家效力。”

“大漢,大漢。”

老人無意識的呢喃着,然後嘆息道:“根已經爛掉,還有得救嗎?”

這句話有些大逆不道,橋宇聞言臉色一變。

陳旭卻在心中讚歎老人慧眼如炬,大漢的確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曹操還未出名的時候,橋玄就對曹操說過:“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擁有後世記憶的陳旭知道,這句話完全被他說中,他早就看到大漢禍亂的根源,看出了曹操的才能,如此眼光,天下雖大,又有幾人能及?

橋宇不願再繼續這個話題,對老人說道:“伯翁,如今天下大旱,諸多郡縣顆粒無收,我欲囤積糧草,不知可否?”

自古‘物以稀爲貴’,大旱必定導致糧食收成銳減,若能提早囤積,不管是留着以備不時之需,還是以後拿來賣錢,都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可;若爲賺錢,不可。”

橋玄說完,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陳旭、橋宇立刻上前,一左一右的將他攙扶到屋裡。

及至橋玄回屋休息以後,陳旭、橋宇出來,宇謂旭曰:“伯翁之言何意?”

陳旭思量半晌,答曰:“我亦不知。”

二人後來商議,多囤積點糧食總是沒錯,就開始四處收購糧食,還有不少富戶也有相同的打算,一時間,糧食價格猛增。

豫州的糧食都是一年兩熟,日子一天天過去,等到收割莊稼之後,農戶們個個欲哭無淚。

旱災加上蝗災,使得糧食減產十分嚴重,有些農戶甚至顆粒無收。

漢代雖說災年可以減稅、甚至免稅,但是東漢與西羌的戰爭歷時百年,使得國庫空虛,更兼十常侍弄權,農戶們的賦稅不但沒有減免,甚至還要繳納算賦、口賦、更賦等諸多賦稅。

一時間,很多家庭散盡家財、甚至賣掉田地才能夠繳納賦稅,失去田地的百姓背井離鄉,成爲流民,大漢帝國更加動盪不安。

走在大街上,眼見諸多百姓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很多人瘦骨嶙峋,表情木然的縮在牆角。

陳旭不由心中酸澀,獨自嘆道:“天災不斷,朝政腐敗,豪強、富戶趁火打劫,平民百姓何其無辜?”

官府雖說每日散粥,奈何人多粥少,如此多的難民如何能夠吃飽?

陳旭親眼看到,一位老人因爲身體虛弱,又領不到粥,只能看了這個世界一眼,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那一眼,包含了太多的留戀與悲楚。

他還看到過一位母親,乳房乾癟,瘦骨嶙峋,只能割破手指,用鮮血餵養嬰兒。

上面訴說之事,陳旭見到太多。

他也想去幫助這些人,但是他只是一個被別人收留的逃犯,即使能幫到一個人,甚至是十個人,難道還能幫到一百個人、一千人?

此時,他不由想起去過陳家村的那位太平教道人。

曾經聽聞他說流民的悲慘生活,陳旭還沒有感覺,親眼見過之後,纔會被深深的震撼住。

“黃巾起義要爆發了嗎?”

陳旭不知道黃巾起義在哪一年爆發,他只知道,因爲全國大旱,莊稼顆粒無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農民纔在張角的帶領下,紛紛揭杆而起。

歷史上所描述的,與現在的情況居然如此相近。

現在的陳旭,鬍鬚長出來了一些,穿着打扮也跟以前不一樣,況且此地離東郡較遠,也沒有人認識他,所以即使出現在大街上,也不怕有人認出他來。

陳旭無意識的在街道上走着,走到一家糧食店面之前,突然聽到店中有人急敗壞的說着什麼,他有些好奇,不由細心聆聽。

“真是晦氣,本來還以爲遇到災荒年,提前囤積糧食可以趁機賣個高價,卻沒想到過了這麼久,糧食都賣不出去,現在糧價居然跌得比收購的價格還低。”

說話之人的聲音,有些氣急敗壞。

災年糧食反而跌價,這怎麼可能?

陳旭聽到之後,覺得不可思議,他連續跑了幾個糧店,發現很少有人前去買糧,糧食的價格果真很低。

按照市場規律,災年糧食絕對是供小於求,根本不可能出現災年糧價下跌之事。

苦惱的抓了抓頭髮,陳旭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陳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就市場需求而言,糧食供小於求並沒有錯,但是他卻沒站到貧窮百姓的位置思考問題。

災荒加上繁重的賦稅,幾乎壓榨光了貧窮百姓家庭的所有積蓄,有些人支撐不住成爲流民,又如何有錢財購糧?

即使有些家庭艱難的支撐着,生活亦是節衣省食,寒冷不敢添衣,飢餓不敢吃糧,又怎會前去買糧?

其餘富貴人家,大多都花掉鉅額錢財囤積了很多糧食,根本沒有必要再去購糧,反而想着趁此良機多賺些錢。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富貴人家糧食堆積如山,都想拿出去賣掉,收攏資金;貧窮百姓卻買不起糧食。

整個市場就這樣顛倒了過來,使得供遠遠大於求,所以糧食纔會跌價。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那些富戶購買糧食花的錢到哪裡去了?

首先,掌控着大片土地的永遠是那些富戶,他們手中的糧食,原本就要遠遠多於貧窮百姓。

就算貧窮百姓將糧食賣掉,拿到一些財物,也大都用來繳納賦稅,最終錢財都聚集到宦官、貪官手上。

想到這一層,陳旭握緊拳頭,心中暗暗說道:“如此社會,百姓如何不反?看來黃巾起義不遠矣!”

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1章 白馬失守第811章 滅族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713章 鄧芝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444章 嫁禍第134章 褚燕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89章 中伏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2章 華雄第738章 再戰第214章 苦衷第196章 靈帝崩第237章 借貸第769章 吳懿第60章 欲殺文昭第773章 破劍閣第135章 趙家村第763章 綠洲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357章 蛻變第109章 報仇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63章 不負將軍第1001章 怒火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94章 三策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508章 出巡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249章 匯合第70章 報仇第193章 心思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76章 名士第490章 狩獵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119章 噩耗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960章 登岸第49章 援兵第135章 趙家村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372章 勸降第358章 臨陣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1005章 回家第74章 滿腚傷第222章 吹捧第773章 破劍閣第625章 殤第807章 勸降第988章 三俊傑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0章 重逢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0章 東阿對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11章 三問第776章 解惑第76章 文昭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