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盧植掌兵

陳旭的回覆雖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他本來就被冠於反賊的稱號,還需要顧慮許多麼?

若是此時還扭扭捏捏,不能說出田豐希望聽到的答案,豈非讓這個名士寒心?

這個時代的名士,他們雖然胸懷天下,但更多的卻是想要名垂青史。

衆人辛辛苦苦挑選明主,爲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了能夠一展胸中所學,能夠封蔭庇子?

若是他們所投奔的主公,胸無大志,無法滿足帳下將士們的願望,就會使得衆人寒心。

曹操大權獨攬,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後,他先是封公,而後又封王。縱然有很多人反對,他也一意孤行,想要如此行事。

難道真的是因爲他愛慕虛榮,貪戀這些稱號嗎?

不可否認,當一個人站在天下巔峰的時候,目光很自然的就會往上看。權力,有時候也會助長人的野心。

但是,曹操封公,乃至封王這件事,不單單是爲自己在考慮,還要爲那些向他效命的將官們考慮。

他的爵位如果變得高了,很自然的,他手下將官的官職也會水漲船高。

曹操職位每次的進步,他的那個集團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進行一次封官賜爵的行動。

相反,若是他不如此行事,他的那些手下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官職、爵位卻上不去,這些人又會怎麼想?

他身爲一個集團的主公,就必須要先保證自己的官爵,在這個集團中處於最頂峰。

他帳下的那些將官,哪怕擁有再大的功勞,他們的官爵也絕對不能凌駕在曹操的上面。

如此一來,隨着他麾下將官們立的功勞越多。當他們的官職已經升到不能再升的時候,曹操就勢必會提升自己的爵位,好再次爲屬下封官賜爵。

相同的道理,陳旭若是胸無大志,只想苟活性命於亂世。那麼,這些跟從他的人,也必定無法獲得榮華富貴,封蔭庇子。

這樣說起來好像有些俗氣,但卻是一個事實。

不管是任何人,都逃不過‘名利’二字。

哪怕是那些爲了自己主公至死不渝的人,他們之所以如此,亦是被所謂的名望約束着。

不管是爲了忠,還是爲了義。所到底,都是爲了名聲。

聽到陳旭的答覆,田豐臉上終於綻放出了笑容。陳旭面對他,能夠如此回答,可見他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心腹。

有些事情,能做卻不能說。

就像歷史上的曹操那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漢帝只是他手中的傀儡。但是,起碼在表面上,曹操還是要認定自己是漢室的臣子。

這就是所謂的能做,卻不能說。

但是陳旭面對田豐,他就直言不諱的說了。

哪怕他已經被人稱爲反賊,想要在別人的面前如此說話,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以及對別人無與比擬的信任。

就像曾經的張角一樣,他雖然舉兵造反,卻也不敢說要王天下。他還要舉着構建太平世界,爲天下窮苦百姓做主的旗幟,纔敢起事。

田豐深吸了一口氣,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而說到:“此事主公知,我知,天知,地知。”

話畢,他跪在地上,鄭重地說道:“主公既然有此壯志,豐敢不以死相助?”

陳旭一把扶起田豐,挽着他的手臂說道:“旭何德何能,能得先生傾心相助?我不願先生以死相助,只願與先生一同站在世間的頂峰,努力讓天下百姓生活的更好。”

“太行山橫亙八百餘里,跨越數個州郡,先生以爲,我等應該以何處爲根本?”

田豐來到地圖旁邊,指着幽、並、冀三州的交界處,說道:“此處足可容身。”

“此地乃幷州雁門郡、幽州代郡、冀州常山國的交匯之處。”

“漢律規定:郡國兵不得無詔跨境擊賊。”

“屆時若是雁門郡官兵圍剿,我等不與爲戰,只躲入代郡、常山境內,就可保無虞。相同的道理,其餘兩郡來犯,我等亦可躲入另外兩郡。”

“況且,此地西通五臺山,北通衡山,南臨牛飲山,東邊卻是泒水。此地有三山之屏障,一河之水源。進可攻,退可守,漢室縱然興兵百萬,亦能耐我何?”

陳旭聞言大喜過望,撫掌笑道:“我有先生,何愁大事不成?”

自此以後,陳旭待田豐更厚,每日但有閒暇,就與豐暢談天下之事。對於田豐所獻之計策,往往亦是言聽計從。

且不說陳旭、田豐兩人君臣相宜,卻說自那日以後,陳旭就兵分四路開始行動。

一路譴信使至泰山,作書陳靜、典韋、王延,讓他們伺機轉移。

第二路譴楊鳳爲大將,田豐爲軍師,帶領他帳下黃巾軍,率先抵達太行山中,選擇好的位置安營紮寨,爲日後之根基。

第三路由白饒爲統帥,帶領前來真定投奔黃巾軍的百姓,以及那些山賊流寇前往太行山中。

陳旭親率第四路人馬,以三千騎兵沿途攻城略地,打破爲惡鄉里的豪強鄔堡,搜刮錢糧以爲日後之用。

黃巾軍攜大勝皇甫嵩之聲威,所過之處,官吏盡皆棄城而逃。陳旭不費吹灰之力,攻克數個縣城。

而後,他讓黃巾軍帶走縣衙中所有的錢糧。

一時間,整個常山國震動,很多當地爲惡鄉里的豪強大戶,紛紛攜家帶口逃離家鄉。

那些家中頗有錢財,卻風評較好的豪強家族,心中亦是惴惴不安。好在陳旭對於這些人,卻是秋毫不犯。

汝南、潁川的黃巾餘黨何儀、劉闢、黃邵、何曼等人,被朱儁殺得四散而逃,狼狽不堪。

當他們聽說陳旭在冀州大破官兵,斬殺皇甫嵩以後,相互聯絡,就要北上投奔陳旭。

朱儁每日被天子催促,讓他早日掃平豫州黃巾餘孽,北上擊賊。

朱儁正煩惱間,突然聽聞豫州黃巾盡皆北上之時,不由大喜過望,謂衆人言:“此天助我也。”

而後,朱儁領兵北上。

卻說盧植被漢帝從獄中釋放出來以後,天子就讓其去冀州,接管那些被皇甫嵩撇棄的兩萬步卒,並督促其儘快平定叛逆。

一時間,整個冀州的戰事,再次牽動的所有人的心。

廮陶城,當盧植帶着數百親兵,星夜兼程趕到這裡,看到破敗的郡守府後,不由暗自垂淚。

皇甫嵩當時在此地,留下了兩萬大漢精銳步卒。

但是由於主帥與諸多將官的離開,再加上衆人得知皇甫嵩戰死的消息以後,再加上惱怒朝廷不發軍餉,就有很多人開始騷擾城中百姓。

鉅鹿郡的太守以及一干官吏,在黃巾軍破城的那日,就被屠戮一空。

朝廷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任命新的鉅鹿郡太守。是以,沒有官吏約束的官兵,軍紀越發敗壞。

他們擅闖百姓家中,搶奪財物,擄掠婦女。使得廮陶城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不堪其辱,拖家帶口逃出了廮陶城。

更有百姓做歌曰:“軍非軍,賊非賊,官吏腦袋牆上懸。黃巾起,官兵敗,卻把小民來欺凌。”

盧植剛一進城,就看到了很多在街頭哭號的百姓。他了解到了詳細的情況以後,心中更是鬱郁不安。

如今新年將至,天寒地凍,但是官兵們不但沒有軍餉,就連新的棉襖都未曾得到。

再加上主將戰死,無人約束,他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有錯麼?

盧植是當世大儒,他胸中懷着濟世救國、悲天憫人的情懷。看到大漢如今變成如此模樣,想到好友皇甫嵩之死,他心中更是悲愴不已。

但是,朝廷既然派他前來平叛,他就要擔起這個責任。

調整了一下心緒,他對着自己的親兵說道:“你等拿着我的軍令,前去將軍中君侯以上的將官全部召集起來。”

沒過多久,不少臉色頹廢,甚至一些滿口酒氣軍中將官,全都來到了盧植這裡。

盧植環顧衆人,厲聲說道:“爾等身爲官兵,卻行如盜匪,縱容下屬,肆意欺凌廮陶城百姓,爾等可知罪?”

聽聞盧植的話,這些將官臉上還有些不服氣。

盧植忽然大聲說道:“左右何在,將這些人全部拖出去斬了!”

將官聞言,這才大驚失色。他們看到盧植那些如狼似虎的親兵,果真向他們撲來,頓時急忙跪在地上,大聲求饒。

這個時候,盧植帳下一人突然說道:“將軍,這些人雖然該殺,但是如今黃巾賊猖獗,正是用人之際。若是未出戰之前,就先斬殺帳下大將,恐對軍心不利。還請將軍三思!”

“不如先讓這些人暫領原職,戴罪立功。他們感念將軍不殺之恩,必定會以死相報。”

那些被按在地上的將官,急忙應和着說道:“還請將軍饒我等不死,他日在戰場之上,必定奮勇殺敵,好戴罪立功。”

盧植思量了一陣,這才說道:“既然如此,就先留得爾等性命,若有再犯,定斬不饒。”

衆將官聞言,急忙點頭應道:“絕對不敢再犯!”

盧植還要說些什麼,忽然聽到有人來報,說是劉備帶着五百兵卒前來投奔。

盧植聞言大喜。

劉備是他的弟子。前番征討黃巾軍的時候,他就知道劉備帳下的兩員虎將,都有萬夫莫當之勇。

這次征討黃巾,有劉備三兄弟相助,必定能夠馬到功成。

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222章 吹捧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17章 交談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353章 烏龍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1004章 病危第628章 有鬼第49章 援兵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630章 縱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424章 橋蕤第802章 狼煙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21章 試探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357章 蛻變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251章 祭奠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955章 鬥陣(上)第489章 糾結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600章 魯肅(上)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5章 燒糧第66章 攻破濮陽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481章 春耕第539章 戰!第949章 東風第866章 孫權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246章 追擊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298章 獅虎鬥第56章 折辱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71章 勸說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25章 名利第144章 鬥將第558章 法正第180章 劫營第190章 回寨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261章 相爭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16章 天子崩第212章 張揚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338章 弒帝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222章 吹捧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744章 糾結第786章 噩耗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638章 諸葛至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366章 內亂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52章 密謀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