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白六十三章 三個良心狗肺之徒

在周朝,犬戎就趁着中原大亂,殺入京城,要不是齊桓公聯合諸侯北伐,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情況呢。

漢代,匈奴人同樣趁着楚漢相爭的時機趁火打劫。

隋末唐初就更不用說了,吉利可汗也曾經趁着中原混戰南下入侵,並在渭水之邊和李世民簽訂了白馬之盟,實事求是的說,白馬之盟是一個稱臣求和的條約屬於城下之盟的性質。

最爲悲劇的就是明王朝了,趁着小冰河時期的大災荒,建奴勾結蒙古,霍亂中原,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三百年。

爲什麼說是最黑暗的三百年呢,其他少數民族也曾近入主中原,但像什麼金王朝,元帝國都是威風八面的,唯有後金,軟弱的令人作嘔。

李重手中大約有三萬騎兵,所以李重派趙雲、太史慈、高覽三人各自帶領一萬騎兵北上,這是一場掠奪性的戰爭,除了必要的兵刃、弓矢外,三萬騎兵出了長城,手中就沒有一粒糧食了。

在生死存亡的壓力下,三萬騎兵爆發出驚人的潛力,一日一夜間就行軍一百五十里,沿途連破三個鮮卑部落,搶得牛羊馬匹無數,最後合兵單汗山,拔出了鮮卑人距離長城最大的一個據點。

說的容易,實際上這場戰鬥打的非常慘烈,由於要分開行軍(怕搶的糧食不夠三萬人吃)趙雲、太史慈、高覽三人行軍的路線並不相同,所以他們到達單汗山的時間也不一樣。

鮮卑人可不是軟弱可欺的羔羊,實際上這個年代的鮮卑人血性十足,一度打的匈奴人丟盔卸甲,戰鬥力強悍無比。

單汗山最少有一萬五千鮮卑騎兵聚集,雖然是倉促遇敵,但雙方也殺的屍橫遍野,慘烈無比。

最先和鮮卑人交手的是太史慈,由於在兵卒的人數、體力上都處在劣勢,太史慈打得十分艱難,很快就被鮮卑騎兵團團包圍起來,情況岌岌可危。不是太史慈不想等到趙雲和高覽來了再動手,但太史慈能等,人家鮮卑人可不是傻子,能讓一萬大軍殺到眼皮底下還無動於衷嗎?

另外太史慈也不敢可以減慢行軍的速度,如果高覽和趙雲等人先到了,遲遲得不到自己的支援,到時候自己有什麼面目去見別人。

在李重的軍中,太史慈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不給別人做出榜樣來,馬上就回有人取而代之。好勝心極強的太史慈自然不會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實際上武將也沒有幾個好勝心不強的。

趙雲和高覽二人也是這類人,二人也想先到達單汗山,和鮮卑人交手,但很可惜,兩個人在黑夜中走了彎路了。等到高覽到達單汗山的時候,太史慈和鮮卑人已經廝殺了半個時辰。

高覽的援兵堪堪穩定住戰局,但卻不能給鮮卑人造成決定性傷害,李重在兵力方面的優勢並不絕對。

又過了一個時辰,趙雲這才帶着一萬騎兵趕到戰場,一見到雙方混戰的慘烈景象,趙雲就知道自己來晚了,羞愧、惱怒、懊悔、各種負面情緒涌上心頭,所以趙雲連想都沒想,就策馬就衝入敵陣,同時口中高呼:“裴元紹,後面交給你了……”

不得不說,這種方法是極端錯誤的,如果趙雲是一員智將,此時此刻一定會先仔細觀察戰場,看看敵軍的薄弱之處在哪裡,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戰術。但很可惜,趙雲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心性也沒鍛鍊的那麼成熟。

但有一點是可以保證的,趙雲還是有着萬夫不當之勇,就算蠻橫無理一些,橫衝直撞,也能擊破鮮卑騎兵的陣型。更何況現在鮮卑騎兵還處在下風,根本分不出兵力來對付趙雲。

還好趙雲的副將裴元紹是智慧型人才,急忙指揮着一萬騎兵分成十隊,十隊騎兵擰成一股繩,如同翻滾猙獰的巨龍,轟然衝進鮮卑騎兵之中,所到之處人仰馬翻,斷臂殘肢四處亂飛。

足足經過兩個時辰的鏖戰,太史慈三人才殺散鮮卑騎兵,耀武揚威的衝進鮮卑部落。

對於已經殺紅眼的兵卒來說,心中很笨就沒有是可爲之這四個字,凡是出現在他們眼前的人,只有死路一條。單汗山的十來萬居民,幾乎被三人屠戮一空,殺的單汗山血流成河,哀聲遍地。

留下了一些婦女作爲奴隸,三個人開始盤點收穫,作爲一個大型的鮮卑部落,單汗山囤積了不少糧食,牛羊馬匹等牲畜也不在少數,三個人商議了一下,高覽帶着這些物資先行回到幷州,給饑荒遍地的河北輸血。

能養活十萬鮮卑人的物資,自然也能養活十萬中原人,這一次搶2劫行動可以說是收穫豐富,物超所值。

死去的戰馬正好用來給兵卒燉着吃、補充體力,可如何給戰馬補充體力就讓三個人撓頭了。

戰馬的體力消耗很大,要馱着兵卒奔馳,需要充足的營養補充。單靠青草是肯定不夠的,一般來說,在處於戰爭時期,戰馬都是需要吃一些豆類、麥子的。

但李重現在人都吃不飽,哪還有糧食餵養戰馬呢!

所以,三個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在草料中加上一些肉末,代替麥子豆類。三個狼心狗肺之徒根本就不害怕沒有肉可吃,人吃戰馬,戰馬也可以吃人的嘛!單汗山有十萬居民,足夠戰馬享用了。

吃光了單汗山的鮮卑人,在吃別的部落就是了。對於心已經不能再黑的太史慈三人來說,吃人……沒壓力!當然,吃的一定是鮮卑人、匈奴人才是,這不是三個人太過殘忍。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異族人從來就沒把漢族人當過人,而漢族人也從來就沒把異族人當作同類。

吃人在古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特別是這些少數民族,有些時候,他們吃人不單單是爲了果腹,而是爲了享受,比如石勒,就非常喜歡吃人。

在天災之下,一切溫情脈脈的面紗全被撕裂,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顯露的淋漓盡致。

在單汗山休養了三天,趙雲和太史慈等着高覽歸來,同時高覽也會在河北補充一些兵卒,以便保證遠征軍的戰鬥力。

三個人的下一個戰略目標是狼居胥山(今烏蘭巴托附近),也就是漢代名將霍去病遠征的終點,霍去病也就是在這裡留下封狼居胥的美名,爲後世的文臣武將所頂禮膜拜。

第471章 漢水河畔的廝殺第12章 好人糜芳第14章 食言而肥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345章 周瑜再布天下局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420章 刀光劍影酒中藏第199章 三條戰線第257章 宿命中的相遇第188章 計劃破產第70章 貂蟬的逆襲第92章 最好的激勵手段第二白六十三章 三個良心狗肺之徒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300章 萬點寒星射張頜第103章 掀開底牌第52章 寒冰守城第401章 劉玄德割肉飼虎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80章 一石三鳥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35章 被俘的陳琳第417章 瘋狂的火力壓制第483章 一邊清閒一邊忙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481章 千里行軍的盡頭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292章 槍如毒蛇忽噬人第442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89章 趙雲來投第152章 戰後餘波第35章 被俘的陳琳第300章 萬點寒星射張頜第413章 你來我往話宛城第216章 一針見血第489章 將計就計困曹休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77章 一觸即發第380章 屁民的幸福生活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381章 李重的文治武功第464章 樂進攔河敗魏延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100章 略佔上風第151章 將星隕落12第59章 敗走陰館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254章 更加難纏的對手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460章 最後的決戰1第108章 名將廖化第24章 人中呂布2第300章 萬點寒星射張頜第169章 運氣制勝第370章 玩死倭國的理想第343章 天意如刀命難逃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357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1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399章 三國的隱藏boos第30章 喜從天降第170章 勝勝負負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第403章 仁慈的劉封將軍第437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2第353章 李儒暗夜說劉封第109章 斬草除根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266章 郭嘉和諸葛亮第114章 炮灰呂布第259章 乾枯大地第2章 沒準備好的穿越第471章 漢水河畔的廝殺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244章 賈詡的目標第353章 李儒暗夜說劉封第288章 爾虞我詐笑藏刀第294章 騎兵的絕殺戰術第100章 略佔上風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410章 調虎離山計中計第216章 一針見血第431章 千里追殺似悠閒第37章 入主廣武第449章 馬超的嘲諷技能第279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2第284章 按兵不動待戰機第43章 廣武之戰第365章 舌燦蓮花說黃忠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284章 按兵不動待戰機第458章 趙雲意氣丟青釭第427章 周倉原來不讀書第237章 半仙出手第189章 曹操敗退第214章 離心離德第70章 貂蟬的逆襲第98章 一路追殺第182章 絕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