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大戰之前的試探

爲了和曹操的大戰,李重在見過周瑜之後,立即開始整兵備戰。十餘萬大軍參戰,光是調集糧草就得數月之久,還要修理鎧甲、兵刃,還要調遣各個將領。一直到建安八年六月,李重終於才完成備戰工作。

在這幾個月中,劉備也將江東的形勢穩定下來。一想起這個周瑜就憋了一肚子氣,本來三個月的時間根本不足以劉備徹底評定江東的,但以顧雍、諸葛瑾等人爲首的江東士族死命打壓孫策的殘餘勢力,竭力輔佐劉備,這才讓劉備能在短時間內穩定住局勢。

爲什麼這樣呢?說實話,這些士族對打壓孫策的殘部要比劉備都盡心,他們比劉備還怕孫家東山再起,劉備敗了不要緊,回到荊州就是了,可孫氏家族不把他們這些背叛者扒皮抽筋纔怪。

同樣的道理,西涼的閻行也竭力打壓馬超的殘餘勢力,讓曹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西涼,而曹操麾下夏侯淵也打得嚴顏毫無還手之力,不出意外的話,涪縣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

建安八年六月初六,李重聚集在鄴城的五萬大軍踏上征程,預計在白馬和濮陽的太史慈匯合,征討曹操。

牽一髮而動全身,李重一動,曹操自然也隨之而動。爲了對抗李重的大軍,曹操親自坐鎮虎牢,指揮全局。

對於李重灼灼逼人的攻勢,曹操採取了忍耐態度,坐看李重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小黃縣。小黃縣位處陳留北六十里出,也是陳留以北最後一個縣城了,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囤糧之地。

由於曹操的不抵抗政策,李重很輕易的就攻下小黃縣,完成了第一步戰略部署。

下面看看李重的詳細戰略部署,最北邊的戰線是由甘寧負責的,現在是六月,正是大河水勢最大的時候,極其適合水軍行動。所以甘寧率領的一萬餘水軍出兵河內郡,直接威脅洛陽。

當然,李重並不指望甘寧能打下洛陽來,這不現實,甘寧的主要任務是威脅洛陽,迫使洛陽的守軍不能隨意支援虎牢,同時騷擾一下曹操的糧道。

徐州的張遼依舊是以守爲主,但這一次李重要把戰線前移,攻克廣陵縣,將控制以北的土地完全控制在自己手裡。這個軍事任務比較簡單,張遼手中有三萬軍隊,攻克一個廣陵縣不成問題。

最南端就是任城的趙雲了,趙雲的任務最爲艱鉅,也最爲危險,就是防備劉備的突然襲擊。

雖然劉備剛剛平定江東,還沒時間調集兵卒北上,但誰也不敢保證劉備能否發瘋一下,特別是在馬超投靠劉備之後,荊州軍隊的機動力上升了一個檔次。

佔據了小黃縣之後,李重立即按照周瑜的計劃兵分兩路,一路西進殺奔虎牢,一路南下殺奔陳留。

七萬軍隊,高順和廖化等人負責駐守小黃縣,同時負責糧道的安全問題。

李重率領魏延、李儒、周瑜等人率領兩萬大軍前去虎牢和曹操決戰,而太史慈則和程武、陳宮等人帶領剩下的兵卒決戰夏侯惇。

由於距離不同,李重帶着軍隊先行出發,而太史慈則先留在小黃縣打造攻城器械,等到萬事俱備、再進攻陳留。

李重並沒能直接攻打虎牢,到了滎陽,就遇到曹操的第一波抵抗。本來滎陽也是一個大城,但由於連續的戰亂,滎陽城的防禦力已經降低很多了,所以曹操只留下三千人駐守。

虎牢有曹操親自駐守,那麼負責駐守滎陽的大將自然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了。

同樣,李重這邊也有五千先鋒軍,小將魏延就是這隻軍隊的首領。可以這麼說,徐晃和魏延的交鋒只能算是一個試探而已。

所以徐晃也沒有死守滎陽,而是出城和魏延大戰了一場。兵力上魏延佔優,但在經驗上魏延卻照徐晃差了許多,再加上徐晃的軍隊以逸待勞,一場大戰下來,雙方傷亡所差無幾。

一場試探下來之後,徐晃立即撤兵虎牢,而魏延也無力追擊徐晃,只能留在滎陽等臨牀的大軍到來。

從小黃縣出發,過滎陽到虎牢,李重一共用了十天的時間,現在已經是建安八年六月二十四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李重出兵的時間是經過嚴密計算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糧草。陳留一帶沃野千里,糧產豐富,李重必須要收割陳留附近的野谷。不然的話,剛經歷過一場嚴重災荒的李重根本負擔不起十餘萬軍隊(七萬是軍隊的數量,不包括民夫)的消耗。

野谷不光可以作爲軍糧使用,還可以當作誘敵出城的物資,李重缺糧,曹操也缺糧。

所以李重纔會在六月出兵,趕在野谷沒有成熟之前動手。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重到了虎牢之後,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陳兵虎牢關外,將曹操的軍隊堵住,派出民夫四處收割野谷,以充軍糧。

曹操立即按捺不住了,見到李重兵力和自己相差無幾,立即打算出兵和李重野戰一場。這不是曹操沒有耐心,李重這一手太欺負人了,就跟搶2劫還要受害者請吃飯一樣。曹操也是一代梟雄,無論輸贏也咽不下這口氣啊。

八千軍隊在虎牢關下佈下陣勢,壓向李重的大營。

而李重也不願意放棄和曹操打消耗戰的機會,立即派出八千兵卒迎戰曹操。這不是說李重非要和曹操鬥氣,你出多少兵卒我也出多少兵卒,李重也想用優勢兵力和曹操交戰,關鍵是人家曹操不同意啊。

李重當然不會自己指揮軍隊了,他知道自己趕不上曹操,真正指揮軍隊的是周瑜而已。

曹操和周瑜都是軍事名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對不會布出什麼奇怪的陣型,軍隊的配比上放幾乎都是一樣的,六千步兵居中,前方刀盾長槍,後方弓箭硬弩,兩翼各有一千騎兵護衛。

見到李重出營迎戰,曹操立即止住軍隊前進的步伐。

“轟……轟……轟……”兵卒的腳步聲沉悶而又整齊,就像戰鼓聲一樣壓迫人心,轉眼間兩軍就接近到一百步的距離。

隨着周瑜和曹操的命令,弓箭手拉動弓弦,一排排羽箭斜指天空,閃爍着幽冷的光芒。

羽箭相互穿梭,射入對方的軍陣之中,噗噗作響,曹操和周瑜的對戰正式拉開序幕。

對於曹操和周瑜來說,這場小型戰爭至關重要,所以兩個人都竭盡心力的指揮戰鬥,生怕出現一絲錯誤。但對於旁觀的衆將來說,這卻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曹操和周瑜的指揮藝術在這個年代絕對數一數二。

八千軍隊簡直被周瑜和曹操擰成一股繩,活像一個武林高手,攻守轉換之時毫不拖泥帶水,一擊即退,不留破綻。但是這樣一來,兵卒幾乎都沒有落單的,都在有軍的保護之下,基本上死不了幾個人。

這樣的交戰無疑是漫長的,一開始還好,衆人還都看得津津有味,但半個時辰過去了,雙方依舊傷亡無幾,衆人都有些昏昏欲睡了。

然而在這時,周瑜和曹操的指揮都開始出現破綻了,兵卒的傷亡數量驟增。

這不是曹操和周瑜的指揮到極限了,而是雙方兵卒體力下降的原因,半個時辰的廝殺,已經到了兵卒的體力極限。兵卒的動作跟不上了,雙方的指揮自然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誤。

所以雙方個有上百兵卒脫離的大部隊,落到對方的刀鋒之下。軍陣對落單的兵卒是砍殺是碾壓性的,也就在一眨眼的時間,沙場上就多出了數百具殘缺不堪的屍體,血腥之氣頓時濃郁起來。

在場衆將頓時精神一振,曹操和周瑜卻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戰局又陷入平淡之中。

一個時辰過去了,戰鼓聲都沉寂了下去,兵卒的喊殺聲也都軟弱無力,刀子砍到人身上都砍不死人,兵卒更是隻見傷,不見死。

自古大戰無名局,真要是一方以友摧枯拉朽的優勢擊敗一方,就不是曹操和周瑜之間的鬥法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曹操和周瑜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收兵罷戰。雙方的步兵在騎兵的掩護之下,慢慢退到弓弩射程之外,迴轉大營。

回到大營之中,曹操和曹操立即開始研究戰局,尋找對方的破綻。

對於李重來說,他的兵力充足,準備充分,所以還有主動求變的能力。而對於李重來說,最好的變數,最有用的變數就是甘寧的水軍。

甘寧的一萬多水軍控制着大河中下游的行道,可以隨意移動,視曹操水軍爲無物。

曹操也不是不想對付甘寧,關鍵是曹操這些年來一直沒有組建大規模的水軍,麾下的將領也沒有精通水戰的人才,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甘寧耀武揚威了。

李重的大帳之中,李儒、周瑜、魏延、管亥等人齊聚一堂。

李重開篇明義,一上來就開口說道:“諸位,如今我軍南征曹操,只許勝、絕對不能無功而返,必須要攻下虎牢和陳留,現在就看衆位有何破敵之策了?”

…………

打過這一場大戰,就是此卷的結尾了,那麼在結尾之處,就是本書第一個大高潮,幾乎所有的猛將和謀臣都會登場。

曹操方面夏侯惇、許褚、徐晃、曹仁、龐德、荀攸、荀彧、賈詡、司馬懿都會出場。

劉備方面,關羽、馬超、黃忠、諸葛亮也會參戰。

而李重方面,趙雲、太史慈、甘寧、魏延、李儒、陳宮、周瑜早已經登場了。

在蜘蛛的設想中,這樣的大戰應該是跨越空間的,絕不拘泥於一城一池的得失。

看在這些謀臣猛將的面子上,給點月票,紅票啥的吧,成績好可憐,訂閱也好可憐!!!!!!!

第365章 舌燦蓮花說黃忠第220章 致命失誤第409章 糜芳反覆藏玄機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3章 造反的學問第345章 周瑜再布天下局第39章 狼狽爲奸第408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124章 繁瑣之事第230章 可笑的弱點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362章 近乎化境的射術第324章 百發百中的計策第88章 李重大婚第43章 廣武之戰第393章 月色下江邊鏖戰第184章 袁尚逆襲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253章 太過完美的伏擊地點第117章 命不該絕第120章 李重的信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335章 以退爲進誘黃忠第14章 食言而肥第447章 伏兵乍現斧光寒第316章 曹操李重對相謀第95章 血腥戰場第458章 趙雲意氣丟青釭第342章 小霸王末路窮途第23章 人中呂布1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7章 太史老夫人第213章 兄弟離心第60章 斬關落鎖取原平第414章 連弩之間的對決第407章 劉備暗恨馬孟起第414章 連弩之間的對決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358章 傳說中的反偷襲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116章 悍勇周倉第468章 三分宣傳七分吹第153章 左右逢源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176章 甘寧衝陣第69章 李傕破長安第88章 李重大婚第191章 斬將殺敵第145章 將星隕落6第360章 龐德百里追魏延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112章 與虎爲鄰第247章 亡命之徒2第306章 趙雲再戰許仲康第241章 冰河世紀第354章 雙雄會決意今朝第451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214章 離心離德第413章 你來我往話宛城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206章 決一死戰第454章 先殺臥龍諸葛亮第239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九五章 無限擴大的戰場第265章 血腥大屠殺第351章 野心勃勃的李重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9章 動手之前的準備第18章 夏侯惇邀戰太史慈第50章 張燕壓境第111章 惡毒手段第415章 排山倒海的攻勢第199章 三條戰線第36章 爲了陳琳而翻臉第404章 關羽棄馬逃生天第215章 李儒的戰略眼光第475章 限制科技愚昧嗎?第366章 李重語話天下雄第134章 壺關天險第225章 猛將VS猛將第256章 梟雄們的底牌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439章 徐公明雪中藏兵第17章 一代奸雄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135章 一統幷州第117章 命不該絕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153章 左右逢源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231章 爲將之道第423章 馬孟起不甘爲棋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179章 雄心壯志第428章 輸不起和輸得起第75章 冤假錯案第58章 征戰四方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140章 將星隕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