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

站在潼關上望着曹睿的龍旗逐漸遠去,我向諸葛亮問道:“丞相有沒有後悔放曹睿離去啊!是不是有種放虎歸山的感覺!”諸葛亮右手拿扇放在後背輕輕的敲了幾下鬆動一下筋骨說道:“陛下,我有什麼後悔的!幾十年前老臣放了曹操,同樣的理由讓我今天也放了曹睿。”“但是這裡不是赤壁也沒有華容道,捉放曹總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吧!”我向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回答說:“的確有理由,昔日捉放曹,是因爲曹操不能死,當年若是我們殺死了曹操,整個中原將失去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各世家大族將紛紛崛起到時候中原勢必重新回到戰果時代百姓將會民不聊生再遭戰火的創傷;更何況若是殺了曹操,曹操的手下爲了奪大權勢必會亡命的攻擊我們換取在政治上的,當時我們力量還比較弱小無法與他們抗衡,因此當時於公於私都要放曹操。”我不解的問道:“爲什麼要選關叔叔去做這件事呢?”

“殺一個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放人卻需要一個體面的理由,當時孫劉聯盟,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當時我與先帝商量時,關將軍自己請命出來執行這個任務的,對於關將軍來說,他既可以王城先帝的任務,又能還掉欠曹操的人情。”諸葛亮解釋道。“那這次了?沒有人情要還了吧?”我向諸葛亮問道。諸葛亮回答說:“老臣這麼做主要是從兩方面的考慮的,於公事關中原的漢人千千萬萬的性命,若是萬一給公孫淵等聯軍突破防線進入中原燒殺搶掠,那我們就要承擔很大部分的責任,曹睿畢竟是魏國的象徵把他關起來或者殺了對於我們都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於魏國就不一樣了,若是曹睿一死魏國必定動盪分裂無法形成合力對付公孫淵及其的盟友。於私,老臣年事已高然而這麼多年來老臣一直忙於軍政大事疏於對陛下的教導,讓陛下在治國方面有些生疏,因此老臣想留魏國做陛下的試練品,提高陛下獨自處理軍政的能力等老臣百年之後也好向先帝交待了。”諸葛亮的話不由讓我想起原來歷史中諸葛亮身死交待後事的那一幕,該不會諸葛亮身體有什麼後遺症快要死了吧,不由擔心的說:“丞相你沒事吧,要不要請御醫給你瞧瞧。”諸葛亮笑着說:“老臣身子骨硬朗的很,陛下不必擔心。老臣年事已高對於一些東西也該放手了,老是抱着不放!幹到死的那天下面的人一直得不到鍛鍊,只會造成後繼無人青黃不接。老臣是在陛下的未來着想。”

“丞相好算計啊,但是司馬懿這支老狐狸可不是一般的角色,能行嗎?”我有些擔心的說道。“司馬懿沒什麼大不了的,功高震主,萬一哪天老臣先他一步離去曹睿不會放過他。”諸葛亮自信的說。我盯着諸葛亮雙眼認真的對他說:“那從此以後丞相打算將國政全部交給我了,不再做任何干涉!”諸葛亮見我認真的跟他說話詫異了一下說道:“只要陛下做的事情不擾亂國本動搖朝綱,做出什麼天人共憤的事情,老臣不會橫加干涉!”“那丞相打算要誰來接替你的位置,軍隊又交給哪位讓人放心的將領統領了?”我向諸葛亮問道,諸葛亮回答說:“蔣琬、董允、費禕三人皆可安國,姜維、赫昭兩人亦可定邦不過魏延這個人的心性還是需要磨鍊,他就像把鋒利的刀雖然可以傷人一個不小心會弄傷自己,對於他能用則用不能用就殺了他。老將陳到跟隨先帝多年,宿衛皇室絕對可到但是還需找一個接班人,老臣認爲王平的兒子王訓堪當此任。”諸葛亮來來去去說的都是他丞相出身的官員,一點都沒提到其他派系的官吏,我試探的向他問道:“像李嚴、廖立這樣的人朕能啓用吧!”

諸葛亮回答說:“只要陛下認爲有用,對國家有利的人才陛下大可大膽啓用不必請教老臣的意見,老臣壓制這兩人並不是因爲害怕他們的才華比老臣高,終有一天會取代老臣,而是因爲弱小的蜀國不需要出現幾個不同的聲音將很大部分的力量用於內耗,現在我們拿下了交州、雍州、涼州有足夠的舞臺供他們去施展,也彌補老臣對他們的一點愧疚。但是他們復出之後不思報國整日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話老臣會復起將二人再次流放。更何況陛下不是已經將他們召回重新爲官了嗎?陛下只要您認爲對的您就去做吧,不必計較什麼。”我向諸葛亮深深一禮感激的說道:”劉禪在此就謝過丞相多年的教導與照顧,朕絕對會做出好成績的!”諸葛亮點點偷堅定的說:“老臣也相信!”

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十七章 伐魏—5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十章 算計劇情公告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