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章 第六個學生

董明倒也不在意。

以他們的年齡,能夠完成他交代的任務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不過,他倒是挺在意馬明剛纔話語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的。事實上,馬明這段時間越來越有激進改革派的傾向。雖然才十三歲,但是整天都想着怎麼才能搞個大新聞。剛纔董明只是隨便提了一嘴太平道可能會造反的事情,馬明就已經開始期待了。

說起來,董明的這五個弟子,還是蠻有意思的。

董明平日裡上課的時候,喜歡跟這些學生聊一些大漢朝的現狀,如何去解決當前的一些社會問題之類的話題。最後給出的結果,自然就是改革。董明自己的意思,就是進行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由皇帝去推動。

這是當前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式。不過這個辦法最大的缺陷就是,假如皇帝撐不住保守派的反撲和攻訐,那麼主持改革的這位,在當前的環境下,除了背鍋送死沒有第二條出路,比方說商鞅......

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將蛋糕做大,既得利益者保有原有利益的基礎上再獲得新的利益,原本被剝削者也有人能夠共享蛋糕做大的成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讓所有人都有獲得感。

不過董明的五個學生,分成了兩派。

在改革這一點上,五個學生能夠達成一致,但是在如何改革上,就無法達成一致了。蔡浩因爲自身出身的緣故,更傾向於進行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慢慢的調整這個龐大的國家。劉威算是他的盟友,但是劉威之所以傾向於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因爲他覺得這個方式穩妥,不會讓百姓們承擔太多的苦楚。

馬明、張亮、張富則比較激進。他們覺得就應該快刀斬亂麻,直接將國家的問題斬除,如果出現叛亂,那就殺。而這其中,馬明的思想是最激進的,十三歲的年齡,天天想着革天革地,改朝換代。

董明總覺得這傢伙以後會搞出一個大新聞,因此沒事兒就會敲打他。

一行三人回到留南村的時候,正是正午,留南村多了不少外人。這些人董明也認識,都是附近村子的里正、族老之類的人。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因爲種種原因吧,朝廷的政令基本上是止於縣一級的,如何讓縣級以下這些百姓知道呢?

那就是這些里正、族老的工作了。他們是百姓和官方的中間人,上傳下達。所以說這些人,雖然一個個看起來苦哈哈的,但事實上也是既得利益者,同時他們也是一個王朝存在的根本。

衆人見董明回來了,連忙都圍了過來。張里正從人羣中走出來,笑着對董明說道:“先生,人我都給您請回來。”

董明點點頭,表示感謝,然後對着衆人說道:“這段時間少雨,泗水水位又開始下降,忻水靠近下邳,只有支流流經咱們這兒。眼下還好一些,至少沒影響咱們生活。可是若是繼續不下雨的話,咱們這定會出現旱災。”

“咱們不能等到旱災來了纔想着怎麼救災,咱們應該做好預防工作。哪怕是旱災來了,也不會要了咱們的性命。”

很多人都聽不明白,只是覺得挺嚴重的,全都直勾勾的看着董明。

董明笑着搖搖頭,然後對張里正說道:“這樣,一會兒你將所有人請到我家去,我詳細跟他們交代一番。”

“這樣也好。”張里正點頭應下來。

董明向着衆人拱了拱手,帶着蔡浩馬明徑直回了自己的院子。剛進門的時候,就看到張亮張富兄弟二人正撅着屁股在地上寫寫畫畫。

兩人聽到了聲音,連忙回頭,見是董明後,立刻行了一禮,然後又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寫寫畫畫着。

董明上前看了一眼,發現他們在計算泗水的河流水位,在預估多少天泗水會斷流。

“劉威人呢?”董明看了一眼地上的數據,知道這應該是劉威整出來的。

張富聞言擡頭回道:“威哥兒還在泗水邊上,說是單個數據沒有說服力,打算再測量幾天。”

董明點點頭,道:“也好。你們先不要着急計算了,待會兒我帶着你們一起。”這兩人計算方式有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明說。

帶着蔡浩等四人,將院子清掃了一番,又將教室打掃了一番。剛弄完的時候,張里正帶着衆人就到了。

人數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一間教室裡正好坐的滿滿當當,卻又不擁擠。董明也沒有耽誤時間,更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稍微解釋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告訴衆人該如何準備,應該做些什麼。

首先就是打水井,這個相對來說簡單一些。在低窪處往下挖,大概八米左右的時候,如果挖到了石灰岩,基本上這下面就有水了。如果沒有石灰岩,這大概率就是一個枯井。留縣附近的這些村子,多了不少,每個村子挖出來三四個水井還是沒問題的。

其次是限制供水,這個比打水井還容易。這些里正族老在村子裡的威望大的不可思議,只要他們肯配合,限制供水絕對是小意思。

最後一點,是董明剛剛想到的,就是耕種的問題。這個時期的耕種相對來說比較粗放,基本上屬於靠天吃飯。雖然前漢趙過已經研究出了一整套的精耕細作的耕作方法,但是普及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當然現在問題不是精耕新作,而是灌溉。粗放式的灌溉是非常浪費水資源的,以前還沒什麼,但是現在就有問題了。董明倒是知道一些汲水灌溉的同時又節約水資源的辦法,但是實力不允許。

最後只能給出一個蠢辦法,那就是家家戶戶辛苦一些,自己去擔水,用水瓢一瓢一瓢的澆灌。不能太多,保證夠用就行。具體的數量董明也給不出來,只能讓他們自己琢磨。

交代完了這些事情之後,董明又說了日後會修水壩的事情,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雖然他覺得以工代賑是個好辦法,但是這不代表彭城那些官老爺也這麼想。

這一說就說到了晚飯時間。衆人散去之後,董明跟幾個學生吃了一點飯,囑咐他們這幾天不上課之後,就各自去休息了。他也跑了兩天,又是一夜沒睡。雖然說是被系統強化了身體,但也是真的累的不行了,剛一躺下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翌日清晨,董明被一陣敲門聲驚醒。

“董先生在家嗎?”

門外說話之人,聽着不像是本地口音,董明聽着反倒有些像是山、東口音。他有些納悶,不知道來人是誰。

“來了。”董明應了一聲,披上外衣,穿上鞋,過去開門。

門一打開,外面站着兩個人。敲門的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臉上帶着憨厚的笑容,揹着一個鼓囊囊的揹包。漢子旁邊還有一個小孩兒,臉長似驢,看起來有十來歲模樣,可是身高有些矮了一點。

“是董先生當面?”漢子行了一禮,然後道:“我家主人有書信一封。”

說着漢子從懷裡摸出來一封信。用的是上好的紙張,至少要比董明能買到的好多了。董明接過信,並沒有着急打開,而是讓開了身子對兩人道:“且先進來吧。”

“叨擾了。”漢子抱拳道。

那臉長似驢的小孩兒也抱着拳,一本正經的對着董明道謝:“多謝先生。”

兩人身後還有一個馬車,馬車上有一個車伕。

“張大哥,這馬車......”那車伕衝着漢子喊道。

漢子姓張,聞言看了一眼董明。後者笑了笑道:“也一同進來吧。”

人物卡(持續更新)115章 上課與筒車420章 五萬萬畝016章 新徒弟196章 除了董伯照167章 中平五年,春正月333章 武舉豐收、進士風波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136章 董明回新野,許能種水稻188章 何進請立國本113章 漢中-南陽水利工程計劃053 章 彭城來人048章 徐盛和徐暖307章 一炸解千愁296章 董卓的野望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下)231章 變法(二)162章 青銅遮面147章 孫挺三問096章 曲轅犁和劉琦109章 戲志纔要離開了296章 董卓的野望327章 簡雍明悟、荀爽古怪390章 袁家錢莊的問題050 打架了034章 尷尬的初遇027章 寧爲太平犬173章 最後一顆續命丸029章 圓周率157章 董明歸宗,李通入學203章 是時候了075章 戰而克之306章 殺紅了眼038章 玄德哥哥088章 研究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311章 私鹽氾濫的原因是什麼?343章 還有誰!115章 上課與筒車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115章 上課與筒車129章 韓遂和董卓的逆襲020章 再加一個弟子209章 那件事情182章 太常董明260章 科學司的生財之道072章 留守鄴城033章 馬明201章 科學司選址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09章 那件事情257章 袁家想要開錢莊008章 陳登144章 自古槍兵幸運E412章 變化269章 要七月份了133章 戰白馬羌143章 基建!074章 解圍和被圍087章 作坊290章 一團亂麻231章 變法(二)302章 世事變幻,計謀比不上莽夫180章 去洛陽,做太常021章 劉表386章 該有的體面得有406章 面見劉協和他的小夥伴099章 推廣393章 實務007 水車079章 張角之死175章 某家給你們做一朵雲彩出來吧305章 楊隆...好像赤化了?168章 美人紅袖369章 武舉306章 殺紅了眼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121章 耕牛、耕牛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中)392章 張覬填坑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059章 田間地頭201章 科學司選址296章 董卓的野望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336章 荀爽懵圈,劉辯的小動作142章 慢慢來170章 不太成功的試飛087章 作坊318章 變法的到了新階段(上)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190章 王韋個濃眉大眼的背叛了?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241章 放榜223章 這一夜好漫長(終)388章 泡澡400章 有內鬼?233章 變法(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