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袁譚請降

和高幹分析的一樣,陶副主任當然在貪圖速定北方,因爲出兵在外可不是什麼鬧着玩的事,不算臧霸和侯成的兩路偏師,僅僅只是陶副主任率領的十二萬主力,每天就至少要消耗八千斛的軍糧!就這,都還沒有算上民夫口糧、路途損耗和戰馬精料這些其他開支!

消耗如此巨大,徐州本土雖然富庶,陶副主任控制的土地也已經算是廣大,但是受這個時代的生產技術、生產力、道路交通和運載手段等等影響,這樣的消耗對徐州軍而言還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鐵公雞陶副主任更是暗暗心疼不已,只恨不得是一天滅袁譚,兩天定冀州,三天平匈奴,四天就一統北方三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僅僅因爲預料外的冬天嚴寒,徐州主力就在鄴城戰場上浪費近兩個月時間,再加上攻邯鄲和迎戰幽州主力花費的時間,徐州軍隊實際上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才達到了一半的既定戰術目的,利用漳水堵住了袁譚軍的所有突圍道路,至於何時才能達成既定戰術的最終目的,取下袁譚公子的項上人頭,奠定迅速平定北方三州的堅實基礎,那就是誰也不知道的答案了。

陶副主任不知道何時能夠取下袁譚公子的項上人頭,是因爲陶副主任不知道鄴城裡的糧食還有多少,還能讓袁譚軍支撐多少時間,但是從袁軍衆降將交代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個絕對不容樂觀的問題,因爲鄴城裡的存糧相對還是比較豐足,至少夠三萬袁譚軍的兩月之用,其後在突圍過程中雖然有所損失,但是城內守軍的數量也隨之大爲減少,必需的糧草開支也隨之銳減,再加上鄴城城內的民間存糧,陶副主任初步估計。自軍想要熬到袁譚軍糧斷自滅,最樂觀的估計也至少得要三個月時間!

如此漫長的時間徐州軍隊雖然也耗得起,但是陶副主任還是覺得這樣的時間太漫長了,也太浪費軍需開支了,所以再次重創了袁譚軍的突圍隊伍,也基本確認了袁譚軍再無力量發起類似的突圍行動後,陶副主任就開始考慮兩個節約時間的策略了。一是以武力強行拿下鄴城和袁譚的首級,儘快結束鄴城戰事,二是留一半主力困鄴城,分一半主力北上冀州腹地,攻取冀州腹地的各處郡縣。

正開始盤算這個念頭,沒過幾天時間。臧霸偏師忽然派人送來消息,說是自軍雖然順利拿下了安平郡治信都重鎮,但是安平郡的北部諸縣卻被袁尚軍收取,同時袁尚軍還已經拿下渤海與河間兩郡,拔除了那裡不肯臣服的袁譚黨羽,集兵於饒陽和安國一帶,似乎有北上幽州或者東進中山的企圖。而更讓陶副主任無法忍受的是。袁尚竟然還致書臧霸,要求與臧霸協商安平郡的歸屬權,擺出想讓臧霸交出安平南部的架勢。

考慮到老丈人在北方三州的內部多少還是有一些忠心臣子,爲了不讓三舅子無法制約,陶副主任立即傳令邯鄲守軍,命令守將曹性立即釋放蔣奇和牽嘉等人北上返回幽州,去制約和勸說留守幽州的韓珩和牽招,不使他們迅速倒向袁尚。然後又分兵一萬渡過漳水,加強漳水北岸的防禦,提防蔣奇和牽嘉等人胡來,接着陶副主任又立即召集賈老毒物和劉曄等幫兇走狗,商議分兵去攻冀州腹地的各項事宜。

讓陶副主任比較意外的是,賈老毒物、劉曄和荀諶等謀士都反對這個時候分出主力大軍北上,無比熟悉冀州內部情況的荀諶分析道:“以諶之見。我軍現在分兵北上去攻冀州腹地,奪下大片的土地城池難度確實不大,但是糧草補給卻是一個大問題,眼下我軍北上的糧草補給有三個大問題。一,袁家兄弟爲了籌措軍糧對冀州腹地橫徵暴斂,冀州腹地的民間存糧已經不多,第二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冀州腹地的存糧已盡,新糧卻還沒有成熟,我軍無法就地取糧,只能靠後方補給。”

“第三個原因最關鍵。”荀諶補充道:“冀州是水運發達,我軍糧草可以通過水運送到每一座冀州重鎮城下,可是冀州的兩大河流漳水和清河卻是呈南北走向,其餘河流則是西東走向,從西到東匯入漳水和清河,這也就是說,我軍要想保證航運暢通,就必須拿下漳水和清河的控制權,但實際情況主公看看地圖就知道了,漳水和清河的中下段全都在袁尚軍的控制地範圍內,冀州中部的關鍵幾條大河交匯處,也受到袁尚軍的直接威脅,在目前的情況下,叫我軍如何敢放心往北方運糧?”

仔細看着冀州地圖許久,陶副主任很快就象泄氣的皮球一樣沒了精神,懊悔道:“當初讓袁尚去冀州東北的渤海和河間,還真是犯了糊塗,應該讓袁尚去冀州西北部纔對。”

“主公不必氣惱。”荀諶安慰道:“讓袁尚盤踞冀州東北部,目前雖然制約了我軍航運,使我軍無法迅速拿下冀州全境,但是從長遠來看,卻又有一大利,到了我軍對袁尚動手的時候,我軍只需沿着漳水和清河北上就是了,既可以直搗袁尚的老巢,又可以讓運糧直接順流而下,省時省力還節省路途消耗。”

陶副主任有氣無力的點點頭,旁邊的劉曄見陶副主任心情不佳,便也說道:“主公,如果你實在覺得我軍的十萬主力用來圍困鄴城太過浪費,那以曄之見,主公倒不如壺關增兵增援陳到隊伍,只要我軍拿下了壺關,幷州最大的糧產地上黨郡也就無險可守了,屆時陳到東進和侯成北上,兩路夾擊拿下上黨易如反掌,拿下了上黨,糧食不能自給的幷州太原郡也基本是唾手可得了。”

雖然冀州戰場纔是徐州軍的戰略重點所在,但是把十萬主力留在鄴城戰場不做動彈也實在浪費,所以陶副主任只稍做盤算,很快就決定往壺關戰場增兵兩萬,由麴緬和田象率領去協助陳到攻打壺關,還把新投降的彭安也派了過去,讓冀州老人彭安去勸說在壺關負隅頑抗的夏昭和鄧升開關投降,交出這個幷州天險。

傳來了麴緬等將安排了任務,又安排好了援軍隊伍。陶副主任正打算繼續與賈老毒物等人商量如何速破鄴城,帳外卻飛奔進來一名傳令兵,向陶副主任奏道:“啓稟主公,鄴城之中出來一人,手打白旗來到我軍圍城隊伍陣前,自稱是袁譚部下,姓陳名琳字孔璋。奉袁譚之命前來寄書乞降,懇請主公接見。”

“什麼?!”正在飲茶的陶副主任一口茶水噴出了嘴,睜大了眼睛驚喜叫道:“袁譚乞降,袁譚願意投降了?是真是假?!”

“現在還很難說。”賈老毒物說道:“雖然袁譚現在已經是窮途末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投降是他活命的唯一選擇,但是袁譚爲人素來自負,並非甘居人下之人,此番請降即便合理,主公也需小心慎重。”

陶副主任點頭,也不敢輕易就相信袁譚真會投降,然後陶副主任笑道:“不管袁譚是真降還是假降。先見了大名鼎鼎的陳孔璋再說,說起來,這個陳孔璋其實還間接救過我一命,他來請降我如果不見,那就太忘恩負義了。”說罷,陶副主任當即下令傳見,賈老毒物和劉曄等人則例行的面面相覷,想破了腦袋也回憶不起陳琳何時救過陶副主任?這不是造孽是什麼?!

不一刻。從沒與陶副主任見過面的陳琳被衛士領進帳中,見陳琳容貌清雅,談吐有禮,對自己的態度也是發自內心的恭敬,陶副主任倒也十分歡喜,忙命人給陳琳設坐,陳琳先謝了。然後立即取出袁譚公子的降書,恭敬說道:“稟太尉,這是我家主公袁譚的親筆降書,請太尉過目。”

衛士將降書轉呈到了陶副主任面前。陶副主任接過後並沒有急着觀看,而是先向陳琳微笑問道:“孔璋先生,你家主公素來自視極高,這次突然來降,是否有詐?”

“是否有詐?”性格比較忠厚的陳琳先是一楞,然後拱手說道:“請明公放心,主公計議投降時,已經卸去主薄一職的琳雖不在場,但琳竊以爲,主公此番請降,必是出自真心,明公引漳水圍城,主公幾番突圍都遭慘敗,城內水深盈尺,軍民百姓皆苦不堪言,兵無戰心,民無附意,主公上天下地已然無路可守,爲求活命生出降意,實屬正常,萬望明公爲天下蒼生計,體諒鄴城內的數萬百姓,寬恕我主先前之過,接受我軍投降。”

聽陳琳語氣誠懇不似作僞,陶副主任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只是打開了袁譚的親筆乞降書觀看,然而讓陶副主任頗爲驚喜的是,袁譚這次似乎是真心打算投降保命了,在乞降書上除了大罵自己殺害繼母禽獸不如外,不僅沒有提出任何附加條件,還表示只要陶副主任同意,約定時間,自己將大開鄴城城門,率領文武衆官自縛出降,向陶副主任交出印信兵符,以及鄴城防務。

見袁譚降書上沒有附加條件,默認接受陶副主任之前提出的投降條件到許昌朝中任職,混吃混喝等死當一個富家翁,陶副主任頓時大喜過望,忙將降書遞給賈老毒物等人傳看,然後向陳琳說道:“孔璋先生可去回報袁譚,就說他是真心投降,別耍花樣,我就饒他一命,再封他爲鎮南將軍,位居列侯,保他富貴終身。”

“謝明公。”陳琳趕緊下跪道謝,又小心翼翼的說道:“明公,關於投降一事,我家主公還有一個小小請求,萬望明公恩准。”

“說吧。”陶副主任笑笑,又道:“不過孔璋先生,別怪我不給你面子,如果是想求我軍暫時填平圍城壕溝,或者是想求我軍暫時退兵幾裡,你就不用開這個口了。”

“明公請放心,我家主公不敢有這樣的非分之想。”陳琳忙搖頭擺手,又恭敬說道:“我家主公原話,前番官渡時,明公許我家主公一天時間考慮投降,結果卻在當夜突然出兵……。”

陶副主任難得有些微微臉紅,哈哈笑道:“那次算不得數,那次我只是答應給他時間考慮,沒答應不在他考慮的期間進兵,突然出兵也不算食言反悔。不過這一次我可以明白承諾,只要你們是真心投降,在約定的期限前,只要你們不主動進攻,我軍就絕不攻打偷襲鄴城。”

“謝明公。”陳琳又一次道謝,然後拱手說道:“明公,鑑於前次之事。我家主公冒昧,想請明公親臨鄴城城下受降,並當衆赦免我家主公前罪,以示受降誠意。”

“要我親臨城下受降?”陶副主任有些狐疑,心說該不會是想把我騙到城下,一通亂箭射死吧?

彷彿是看穿了陶副主任的心思。陳琳又主動說道:“請明公放心,屆時我軍將會盡撤城上之兵,並且大開城樓門窗,還會在城外架起一個高過城牆的觀城臺,請明公將士登臺監視。”

“真的?”陶副主任大喜,忙問道:“那你們何時開城投降?”

“我軍何時開城投降,請明公決定。”陳琳誠懇答道。

“好。看來袁譚這次是不想耍花樣了。”陶副主任心中大喜,只稍一思索,就決定在第二天正午的午時正到鄴城南門接受袁譚投降,然後又當場封了陳琳爲亭侯軍謀祭酒,確實是真心歸降的陳琳也是大喜,忙向陶副主任叩首言謝,陶副主任親自將陳琳攙起,令衛士擺酒款待陳琳。

好不容易把陳琳給打發走了。親自把陳琳送出了營門後,剛回到中軍大帳,陶副主任第一件事就向賈老毒物等人問道:“如何?是真是假?”

“只要今夜不出事,就是真。”賈老毒物謹慎的說道:“主公今夜還請加派雙倍之兵守衛鄴城三門,提防袁譚連夜突圍或者出兵劫營,如果今夜無事,袁譚應該便是真降。”

“我也這麼認爲。”荀諶也說道:“袁譚雖然請主公親臨城下受降。但是他既然表示會提前盡撤城上之兵,大開城樓門窗,還架起觀城臺讓我軍將士監視城內動靜,如此足以證明袁譚此番請降沒有懷詐。只是懷疑主公你的信用,這才懇請主公親自到城下受降,當衆赦免他的罪惡。如此佈置,絕不象行詐。”

“這麼說來,只要今天晚上沒有問題,明天我們就有希望結束鄴城戰事了?”陶副主任大喜說道:“如果袁譚真的不是耍詐,真的開城投降,那我饒他一命又有何妨?立即傳令下去,今夜加派雙倍兵力守衛圍城壕溝,今夜如果無事,明天我就親自到鄴城南門受降!”

“諾。”幾個謀士一起唱諾,然後劉曄又謹慎的提醒道:“主公,去受降時,請務必多帶兵馬。”

“那是當然。”陶副主任笑笑,道:“大舅子恨我可不是一般的恨,在他真正放下武器前,我可不會掉以輕……。”

“主公!主公!”

忽然傳來的驚叫打斷了陶副主任的話,緊接着,咱們的萬人迷楊長史連滾帶爬的衝進大帳,未及行禮就大叫問道:“主公,聽說你剛纔親自送了袁譚匹夫的使者出營,袁譚的使者,是不是來請降的?”

“仲明先生的消息真快。”心情正好的陶副主任微笑,又看到楊長史的衣服凌亂,連進賢冠都沒有戴正,似乎是剛從牀上爬起來,不由又笑道:“仲明先生怎麼急成這樣?”

“主公,別上當!別上當啊!”楊長史跺起腳來,大吼大叫的說道:“主公,那個袁譚不可能投降,不可能投降!千萬別上當啊!微臣敢拿人頭打賭,那個袁譚肯定是詐降!肯定是詐降啊!”

“仲明先生如何知之?”陶副主任趕緊問道。

“這……。”楊長史楞住了,好半天才想出一個理由,趕緊說道:“微臣幾次出使冀州,與袁譚打的交道最多,深知他深恨我軍入骨,與主公你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絕對不可能投降主公你,絕對不可能投降主公你啊!所以這個袁譚不能留,絕對不能留!必須要殺掉!必須要殺掉啊!”

“這算什麼理由?”陶副主任也楞了一下,又上下打量了楊長史片刻,陶副主任忽然醒悟了過來,道:“仲明先生,你反對我接受袁譚投降,該不會是擔心袁譚真的投降了我,你就沒機會抄他的家了吧?”

“啊!主公你……?”被說中心事的楊長史一驚,差點就問出口陶副主任怎麼知道自己的心思,好在楊長史反應頗快,馬上就喊冤道:“主公,你可冤枉死微臣了,微臣怎麼能爲了這些雞毛蒜皮一樣的小事,干涉你的軍機決策?微臣是擔心,擔心袁譚詐降,騙得我軍掉以輕心,然後連夜突圍或者劫營,以牙還牙報上次的官渡之仇啊!”

“這財迷也有蒙對的時候。”陶副主任在心裡補充了一句,然後笑道:“這點不勞仲明先生提醒,之前你的好友文和先生已經提醒過了,我也已經下令今夜嚴加提防,不會給他袁譚機會。”

“哦?啊。”心裡有鬼的楊長史茫然了兩聲,然後又趕緊問道:“主公,那微臣再斗膽問一句,今夜如果無事,主公就打算接受袁譚的投降嗎?”

“對。”陶副主任坦然點頭,答道:“今夜袁譚如果不耍花樣,明天也老實開城投降,我就到鄴城城下接受他的投降。”

楊長史的臉色馬上變得比哭還難看了,陶副主任卻懶得理會這個只顧自己抄家發財不管大局的財迷,揮手說道:“仲明先生如果沒有其他事,那就退下去吧,我準備去巡視營地了。”

“諾。”楊長史哭喪着臉答應,無可奈何的退出中軍大帳,心裡反覆盤算的也只有一個念頭,“麻煩了,如果袁譚那個匹夫真的帶着鄴城守軍投降了,那我豈不是就沒有在鄴城發財的機會了?這全天下,就數鄴城裡的官員最富啊,不把他們從百姓手裡搶來的民脂民膏抄回來,我怎麼對得起冀州的老百姓和我自己?!”

“蒼天哪,大地啊,這可怎麼辦啊?天老爺啊,求求你保佑,看在我楊仲明平時行善積德爲人正直的份上,一定要保佑袁譚匹夫這次是詐降啊!保佑袁譚匹夫今夜出兵劫營,或者出城突圍啊!求求你了,如果你保佑了我這次,我一定會殺馬宰牛給你供三牲祭奠品啊!”

註定讓楊長史失望的是,老天爺這次沒有聽到他的誠心禱告,當天夜裡,鄴城唯一的動靜是連夜修建了一座五丈多高的觀城臺,除了幾十名沒有攜帶武器的士兵打着火把,任由徐州士兵監視着,在城外百步處修建觀城臺外,再沒有半點異常動靜,讓嚴密戒備的徐州將士白白辛苦了一夜,也讓盼望喊殺聲的楊長史白白盼望了一夜。

“不管想什麼辦法,不管用什麼手段,我也要把袁譚匹夫這次請降給攪黃了!逼着主公宰了他,給我爭取到抄家的機會!”這是天亮時,楊長史頂着一雙黑眼圈在心裡發誓,咬牙切齒着在心裡發的誓!

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58章 滾出徐州第19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12章 大混戰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309章 二奸爭鋒(下)第327章 勸降第282章 棄子第129章 三戰皆敗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327章 勸降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25章 自取滅亡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439章 龜雖壽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83章 陰風漸起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159章 太可怕了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39章 阿異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405章 出手驚人第17章 怕賊惦記第4章 送信第76章 呂布來了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48章 決戰小霸王(上)第199章 大袁三公出手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413章 你瘋了第239章 阿異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88章 全軍覆沒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434章 泄密第18章 霹靂車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7章 怕賊惦記第13章 萬事開頭難第39章 再度出征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90章 操縱局勢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57章 借花獻佛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239章 阿異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20章 人才問題第71章 黃巾小將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71章 黃巾小將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8章 霹靂車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365章 拿人拿贓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395章 袁譚請降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46章 誘敵第251章 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