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

大袁三公在冀州城裡決定親自率軍征討青州的時候,可憐的袁譚公子也無比窩囊的在黃河渡口又吃一次敗仗,丟了幾百隊伍,也丟了渡口碼頭,讓田孔聯軍成功搶渡黃河成功,在黃河北岸紮了一顆釘子,平原城與幾乎不設防的北岸六縣也同時暴露在了田孔聯軍的刀鋒之下。

雖然這一仗是袁譚大公子故意輸的,也是大袁三公揪着耳朵逼着袁譚公子輸的,丟掉了戰場主動權卻成功達成了誘敵目的,屬於戰術性退讓,可是對於心高氣傲又急於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袁譚公子來說,卻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挫折,以至於敗回平原守城後,袁譚公子很是摔了幾個茶壺茶碗,鬱悶得差點又想提兵出城拼命。

因爲時間、距離與消息來源渠道的各種問題,袁譚公子的這場敗仗還差點嚇住了徐州軍隊上下,尤其是在這場敗仗剛傳到徐州刺史府時,替陶副主任掌管機密情報的內衛將軍曹宏嚇得乾脆闖進了議事大堂,當衆向正在與徐州衆官員商議冬小麥搶收搶種工作的陶副主任稟報此事,也讓在場的徐州官員很是大吃了一驚。

“田楷和孔融竟然搶渡黃河成功了?這怎麼可能?”首先被嚇住的是徐州名士陳羣,失聲驚道:“想不到那袁譚匹夫無能至此,若是讓田楷、孔融將袁紹軍逐出青州,主力回師南線,我軍再想北上青州,勢必難矣!”

“是啊,是啊。”在場的徐州官員紛紛附和,全都對此擔憂不已,害怕田楷孔融成功達成各個擊破的目的,導致徐州軍隊北伐青州時遭遇頑強抵抗,付出更多的北伐代價。

“知道了。”陶副主任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平淡,很是隨意的點點頭,又向曹宏吩咐道:“開平,你先退下吧,這是民生會議,軍務上的事一會再說。還有,把情報給文和先生和子揚先生送去,讓他們也知道這件事就行了。”

“諾。”曹宏老實答應退下,陶副主任則又轉向陳登和陳羣等文職官員問道:“元龍,長文,剛纔我們說到蚯蚓養殖的問題,你們剛纔是誰說,已經總結出了妥善養殖蚯蚓的辦法?”

“是臣下。”陳登也不慌不忙的答道:“這個法子是下邳郡的司吾令崔襲總結出來,崔襲發現蚯蚓養殖坑產出的蚯蚓多少不一,是因爲蚯蚓打洞逃竄,故而收穫很少,便嘗試用磚塊砌坑養殖,結果每一個蚯蚓坑都果然獲得了豐收,崔大人又馬上把這個發現告知郡內百姓,又寫成公文報知主公,以便主公裁奪。”

“很好。”陶副主任大喜點頭,道:“給崔襲記功一次,按例頒賞,再把這個法子用榜文形式告知各地,鼓勵百姓依法效仿,蚯蚓肥田效果大家都已經看到了,相信這個辦法一定能幫到徐州百姓。”

陳登答應,那邊陳應飛快提筆擬文時,陶副主任擡起茶水喝了一口,又主動說道:“諸公,今日順便議一議廣陵相的問題,廣陵相原先一直是章誑老將軍兼着,老將軍幹得雖然還不錯,錢糧的徵收與流民的安撫問題也還算差強人意,但老將軍畢竟年事已高,兼顧的事太多精力不濟,再加上廣陵郡治又太過偏南,對地廣人稀的廣陵北部開發嚴重不足,所以我想正式任命一個廣陵相,讓他駐紮淮陰,爲章老將軍分擔民政壓力,也順便開發一下淮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不知諸公可有理想人選舉薦?”

陶副主任此言一出,在場的徐州士族豪強代表都是雙眼放光,摩拳擦掌的準備舉薦本族子弟,徐州最大的地頭蛇代表陳登卻出人預料的反對,道:“主公,此事怕是不妥,主公想要開發淮河流域田地的用意固然是利國利民,但是眼下我們的人力問題卻捉襟見肘,恐怕還騰不出手來開發廣陵北部。正如主公所言,廣陵北部地廣人稀,即便就地籌措人力也力有不逮。”

陳登這話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徐州五郡確實是以民豐糧足著稱,但是之前的曹老大之亂已經是讓徐州元氣大傷,人口銳減,重災區彭城北部和東海西部差點就是千里無人煙,原來的土地都還沒有完全復耕,現在又奪佔了淮南,必需分出力量開發沛國郡以暢通聯繫,人力情況早已是捉襟見肘,確實很難再騰出力量來開發這個時代還是地廣人稀的廣陵北部了。

“元龍言之有理。”陶副主任先是點頭,又淡淡說道:“不過我之所以一口答應岳丈,出兵替他討伐青州,其目的也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青州那邊饑荒嚴重,只要拿三兩重的胡餅隨便一招,有的是饑民流民願意歸附。”

在場的徐州官員都笑了,陳登也笑了,拱手說道:“主公深謀遠慮,登欽佩之至,只是青州流民是出了名的又窮又刁,殺官劫糧都幾乎成了他們的習慣,所以主公想把他們安置在徐州腹地並且管好,這個人選可一定得慎重選擇。”

“元龍,我沒記錯的話,你家裡好象是五兄弟吧?”陶副主任也不怕在場的徐州士族豪強眼紅,直接就笑道:“你的三弟元方已經貢獻出來了,怎麼着,再貢獻一個兄弟?正好我想在沿海一帶嘗試海水曬鹽,藉以降低煮鹽成本,爲百姓和爲我們都增加收入,如果成功的話,你家也多了一條大財路噢。”

在同僚們羨慕得幾乎吐血的目光中,陳登先是謙虛一笑,然後拱手說道:“主公善意,登心領了,也替父親感謝主公對我陳氏一門的關愛,但登卻只能謝過主公的好意,不能領受,因爲臣下的其他幾個弟弟都太過文弱,不能擔此重任,還請主公另擇賢明,另擇良才聽用。”

說到這,陳登又趕緊補充一句,道:“若主公不棄,登想爲主公舉薦一人,定能擔此重任,爲主公安撫青州流民,開發廣陵北部。”

“哦,何人?”陶副主任趕緊問道。

“廬江降將,韓浩。”陳登舉薦道:“韓元嗣乃是武將出身,勇謀兼備,用來鎮壓並且安撫青州流民最是理想不過,且韓將軍深通農事,熟知水利,派他到廣陵北部爲主公屯田墾荒,定然能事半功倍,一舉成功。”

“韓浩還有這本事?我怎麼不知道?”歷史盲陶副主任有些驚訝——當然了,如果陶副主任知道歷史上給曹老大搞屯田的,除了棗祗外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這個韓浩,那麼陶副主任或許就不會這麼驚訝了。

“登也是無意中發現的。”陳登答道:“蒙主公恩允,登一直兼管徐州屯田之事,也爲主公負責徐州水利,韓浩將軍歸降主公後被主公帶回徐州,依令率領一批輔兵到登麾下聽下,協助登屯田養兵,期間韓將軍給登提了許多關於農耕和水利方面的好建議,前日讓主公讚不絕口的廢黃河束水衝沙一術,實際上就是韓浩將軍向登提出的建議。”

陶副主任不說話了,許久後,陶副主任才用溫柔的語氣向陳登說道:“元龍,聽說你還是改不了喜歡吃魚生的習慣,我知道習慣難改,也不打算逼着你改。不過你別吃淡水魚,吃海魚,海魚沒有淡水魚那麼多的寄生蟲,不容易讓你的舊病復犯。”

“謝主公指點,登記住了。”陳登不動聲色的向陶應拱手道謝,心中卻是感激到了極點。兩旁的其他徐州官員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都在心裡嘀咕,“難怪老陳家這麼得寵,這拍馬屁的功夫,就是楊宏那馬屁精都望塵莫及啊。”

又議了許久的政事,直到冬小麥和麥豆套種的搶收搶種工作都明確安排完善後,已經有些疲憊的陶副主任這才下令結束了徐州拆遷辦的後勤建設會議,讓一干文職走狗下去給自己辦事當差,也爲徐州拆遷辦的暴力打手們準備必要的彈藥武器和更多的拆遷工具。

徐州的文職官員們倒是都下去休息和辦事了,同時身兼文武二職的陶副主任和陳登卻連休息的機會都沒有,馬上就得拿起曹宏之前送來的軍情戰報商量分析。不過還好,文職官員們都滾光了後,屬於軍職文官的賈詡和劉曄又一起進到了議事大堂,一起向陶副主任拱手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青州戰事大局已定,我軍已然可以高枕無憂矣。”

“大局已定?”還沒來得及把思緒從政務工作中抽出來轉入武事的陶副主任和陳登都有些驚訝,陳登還揉着漲疼的太陽穴向賈詡和劉曄驚訝問道:“文和先生,子揚先生,青州戰事纔剛剛開始,二位先生爲何就說大局已定?還有,剛纔曹宏將軍親自來報時,好象說的是袁譚吃了敗仗,還連黃河防線都被青州聯軍突破了,青州戰事應該更復雜了吧?”

“別駕放心,曄與文和先生剛纔在偏廳已經仔細分析過了,一致認定袁譚乃是詐敗,也一致認定袁紹很快就會親自領兵西進,與青州聯軍決戰於平原境內!”劉曄滿面笑容的答道。

“何以見得?”同樣在揉着太陽穴的陶副主任大喜問道。

“很簡單,袁譚。”賈詡回答得很簡練,“主公只需仔細想想袁譚的性格爲人,就能明白其中蹊蹺。”

“袁譚的性格爲人?這什麼意思?”陳登有些糊塗了。

“讓我想想。”陶副主任沒讓賈詡和劉曄給自己仔細解釋,仔細盤算了片刻後,陶副主任忽然眼睛一亮,驚喜道:“文和先生和子揚先生確實言之有理,以袁譚的性格爲人,絕不可能讓田楷和孔融輕易突破他的黃河防線,因爲袁譚匹夫很清楚,他如果被青州聯軍正面突破了他負責的黃河天險,那他在袁紹面前就完了,永無翻身之日了!”

“所以除非是已經打到最後一兵一卒,死光了手裡的所有士兵,否則袁譚就絕不可能放棄黃河防線!但袁譚並沒有做,而是留下了兵力繼續守衛平原城,這足以證明袁譚乃是詐敗,故意讓青州聯軍突破黃河得手!”

“明白了。”陳登的運思速度並不比陶副主任慢上多少,聽陶副主任這麼一分析,也立即醒悟了過來,歡喜鼓掌說道:“能夠讓袁譚含羞忍辱這麼做的人,當然不可能是袁譚的死對頭袁尚!只有袁紹!只有袁紹能讓袁譚做出這樣的犧牲,背上這口黑鍋!而袁紹既然這麼做了,又足以證明袁紹已經在集結主力準備親征,到青州與田楷、孔融決一死戰!因爲除了他袁紹自己,袁紹沒有必要爲了任何人犧牲他的大兒子!那怕這個人是他最寵愛的兒子袁尚都不行!”

劉曄和賈詡都豎起了大拇指,也總算是明白了陶副主任爲了什麼要讓陳登總理徐州政事之餘,還讓陳登參與到軍務事中——這份對軍事戰術意圖的理解,簡直不在任何當世一流謀士之下啊!

料定了大袁三公將要親自率軍西征青州後,陶副主任和賈詡、陳登等人當然都是欣喜萬分,慶幸自軍這次終於不用擔心被袁譚故意坑害,也是藉着這個機會,劉曄乘機向陶副主任問道:“主公,臣下有一個問題早就向主公當面請教了,這次討伐青州,不知主公打算如何打?打到什麼樣的程度,具體有什麼樣的章程?”

“子揚先生想問的是我軍出兵青州的戰略目的,還有我軍出兵青州要獲取什麼樣的具體利益吧?”陶副主任反問道。見劉曄點頭,陶副主任卻忽然一攤手,扔出了一個讓賈詡、劉曄和陳登差點一起跌一個狗吃屎的答案,“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主公也不知道?”賈詡和陳登等人還真是第一次發現陶副主任會去幹一件損己利人的事,差點都懷疑今天的太陽是從西邊出來。

“確實不知道。”陶副主任苦笑點頭,又解釋道:“我之所以一口答應出兵青州,除了想討好岳父延續與冀州的友好關係外,確實也有兩個想要攥取的目的,一是獲取青州人力,二是乘機整合琅琊郡,鞏固對琅琊郡的控制——你們也知道,徐州五郡中,我只是對琅琊郡的控制最弱,有些事投鼠忌器不方便去做,所以這次出兵青州是一個好機會,我帶着徐州主力途經琅琊郡,有些事就可以放開手去做了。”

“不過呢,這也不足以彌補我的損失。”陶副主任接着說道:“因爲一旦滅掉了田楷和孔融,我軍就將與冀州軍直接接壤,雖然這麼一來能加強我軍與冀州軍的聯繫,方便我軍與冀州軍展開戰馬貿易,但整體來說還是弊大於利。所以我這些天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如何才能讓我軍在青州的利益最大化?又如何能避免我軍與冀州軍接壤後的弊端?”

面對陶副主任這個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問題,足智多謀如陳登、劉曄都沒有辦法回答了,也覺得陶副主任的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太過異想天開了一些,既想討好袁紹維持陶袁兩家的蜜月關係,又不想和袁紹軍直接接壤,三天兩頭被袁紹軍敲竹槓借錢借糧——天下那有這麼好的事?

“辦法倒是有一個,只是難度太大,怕是難以得手。”只有賈詡猶豫着說道:“如果主公能夠勸說田楷和孔融投降袁紹,又讓袁紹同意讓田楷和孔融繼續留守青州,那麼就可以達到主公的要求了,既討好了袁紹,又不使我軍與袁紹軍直接接壤。”

“文和先生,這根本不可能吧?”劉曄提醒道:“以我軍始終保持的與田楷、孔融個人友好關係,勸說他們投降袁紹、甚至直接投降我軍,可能都有一些希望,可是要想讓袁紹同意讓田楷、孔融繼續留守青州,處於半獨立狀態,這恐怕就不太可能了,袁紹可不是一個軟弱和大度的人。”

賈詡點頭,也承認自己太過異想天開,想讓大袁三公接受這樣的條件,恐怕比殺了大袁三公還要難上一些。

“難度確實很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陶副主任忽然開口,沉吟着說道:“讓投降的田楷繼續擔任青州刺史當然是絕對不可能,不過,孔融和田楷如果以出任北海和東萊兩郡太守爲條件,向我那位岳父放下武器投降,我那位岳父卻未必不能答應。”

沉吟着盤算了片刻,陶副主任搖了搖頭,道:“我又犯過多算計的毛病了,現在岳父和青州聯軍的決戰還沒有開始,結果如何也未曾可知,我現在算計再多也是白搭,一個細微的變動就可能導致我的算計和安排前功盡棄,犯不着去傷那個腦筋。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先把糧食收割入庫然後再說。”

“主公所言甚是,眼下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賈詡和劉曄等人都點頭附和,然後陳登又補充了一句,“主公請放寬心,對我軍而言,能避免與冀州軍直接接壤固然最好,實在不能避免其實也無所謂,了不起就是每年多向主公的岳父進貢一些錢糧,就當是主公給岳父的孝敬,交一點保護費換取我軍北線安寧,對我軍來說也是利大於弊。”

“元龍所言甚是,實在不行的話,我就當一次三國活雷鋒也無所謂。”陶副主任又拋出了一句讓陳登和賈詡等人聽不懂的話,心裡也打腫臉充胖子的自我安慰道:“當一次活雷鋒就當一次活雷鋒吧,總之現在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忍耐到袁紹和曹賊翻臉開戰,然後所有主動權就都回到我手裡了。”

“活雷鋒是什麼意思?”陳登心中嘀咕,但陳登也早已習慣了陶副主任嘴裡隨時冒出來的古怪名詞,只是感嘆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現在的青州平原郡境內,還有歷城一帶,這會應該到處都是金戈鐵馬,到處都是一片屍山血海,也不知道田楷、孔融這次的孤注一擲,到底能夠打到什麼樣的地步?能否出現奇蹟?”

“不可能出現奇蹟,田楷的主力精銳大部分都賠在清河和平原了,現在他的隊伍,在冀州軍的主力面前沒有任何機會。”陶副主任搖頭,又道:“至於孔融的隊伍,其實就和我們以前的徐州軍隊差不多,在袁紹軍面前也沒有任何機會。所以,我現在只希望田楷和孔融能不被突然出現的冀州主力徹底殲滅,能夠活着逃回劇縣和臨淄,這樣我纔有報答他們的機會。”

………昔日恩人田楷和孔融沒讓恩將仇報的陶副主任失望,當發現大袁三公親自率領着五萬袁紹軍出現在與青州接壤的清河國時,正在率軍圍攻平原城的沙場老將田楷立即就發現自己中了誘敵之計,也當機立斷放棄攻打平原孤城,率軍退往渡口着手準備渡河,並且搶在大袁三公抵達戰場的頭一天展開了渡河撤退的行動,袁譚公子被迫無奈,只能是立即率領平原守軍出城追擊,妄圖遲滯田孔聯軍的渡河速度,爲主力隊伍抵達戰場爭取寶貴時間,然而卻遭到了袁紹軍叛將趙雲率領的殿後軍隊的頑強抵抗,遲滯阻撓收效甚微。

青州聯軍的渡河撤退戰打得十分激烈和慘烈,趙雲率領的三千殿後軍隊抱着必死決心與袁譚軍浴血奮戰,從渡河開始一直打到深夜都沒有結束,戰場上到處都是屍山血海,到處都是殘肢斷臂,雙方的損失都是異常慘重,死傷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慘烈程度。而當袁譚好不容易在天色將明時,不惜代價的衝破趙雲的阻擊隊伍,迫使趙雲率軍逃往下游渡河,得以率軍殺到渡口時,田楷和孔融的隊伍卻已經是基本上都已經撤過了黃河,被袁譚軍堵在北岸的士兵還不到千人。

暴跳如雷之下,袁譚公子下令將這幾百名主動放下武器投降的俘虜全部屠殺,結果不僅導致了已經逃過黃河南岸的田孔聯軍羣情激奮,同仇敵愾,還讓正午時才抵達戰場的大袁三公擡手賞了大兒子一記耳光,大罵蠢貨兒子誤事。可是事已經誤了,田楷和孔融又已經退過了黃河重新佈置黃河防線,所以大袁三公也沒了辦法,也只好是聽了隨軍謀士荀諶的建議,一邊着手準備搶渡戰事,一邊派人傳令歷城戰場上的曹仁軍隊,命令曹仁軍隊務必儘快拿下歷城,迫使青州聯軍放棄黃河防線,以便袁紹軍主力渡河追擊。

大袁三公的命令下達得異常輕鬆,殊不知此刻的曹仁將軍、程昱謀士和劉皇叔,都已經在同樣到處都是一片屍山血海的歷城城下落淚大罵了,“天殺的陶應奸賊啊,你缺大德啊!你幫田楷匹夫破了我們的霹靂車,我們到底要付出多少代價,要死多少人,才能拿下這座易守難攻的歷城啊?”

“將軍,我們的攻城隊伍又被賊軍擊退了!將士們傷亡很大,怎麼辦?”

“怎麼辦?涼拌!繼續強攻!軍糧只有五天了,五天內拿不下這座歷城,如果五天內後方的糧草送不上來,我們都得吃樹皮草根了!天殺你的陶賊啊!”

順便解釋一下曹仁將軍的軍糧不足的原因,朋友們應該都記得,因爲要使壞讓袁紹軍和徐州軍陷入消耗戰泥潭,搶先拿下歷城逼青州聯軍退兵,所以曹仁將軍之前很是急行軍了一段距離,爲了加快速度自然不可能攜帶太多糧草,臨時派人回後方去籌措運輸又需要時間,所以可憐的曹仁將軍也只能是和劉皇叔叔一起…………“天殺你的陶賊啊————!”

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36章 初戰(下)第101章 借題發揮第121章 百密一疏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8章 赴湯蹈火第337章 報復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238章 一波又起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292章 戰倉亭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1章 老實孩子第174章 合肥城破第327章 勸降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268章 災星第37章 破敵(下)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47章 樂極生悲第250章 玩真的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96章 頭號功臣第43章 君子作風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20章 人才問題第14章 名君子(下)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92章 初戰小捷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159章 太可怕了第336章 戰後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8章 赴湯蹈火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291章 是儀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101章 借題發揮第327章 勸降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81章 袁術出兵第311章 生死鏖戰第314章 人品問題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17章 怕賊惦記第50章 英雄末路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45章 又生詭計第92章 初戰小捷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92章 初戰小捷第268章 災星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236章 我希望被騙第213章 激將第239章 阿異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95章 正面強攻第239章 阿異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440章 難兄難弟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401章 遠方親戚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55章 重返徐州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