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彈指破敵

六年前的太史慈,名滿青州,威震山東,遙遠如冀徐兗等外州都有人知道太史慈的赫赫威名。

六年前的陶應,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即便是徐州城裡,軍民百姓也只知道老陶謙有個書呆子笨蛋小兒子姓陶。

六年後的太史慈,寥寥沒落,官居牙門將,所率人馬不滿編,多老弱,能夠記住太史慈名字的人,屈指可數。

六年後的陶副主任,名滿天下,如日東昇,開疆拓土縱橫南北,身經百戰未嘗敗績,官封徐揚州牧,麾下兵馬已過二十萬,步騎水師無一或缺,強兵如林,精銳似雨!威名之盛,上至天子諸侯,下至黔首百姓,無不屏息而聽!

短短六年滄海桑田,對比還如此強烈,太史慈再是豁達,心裡怎麼也有些不是滋味,所以在陶副主任的面前儘管嘴上說得漂亮,可是領着馬忠離開了陶副主任溫暖的懷抱後,太史慈心裡還是感覺空蕩蕩的有些失落,一個念頭也不由浮上心頭,“我以誠報劉繇,劉繇如果知道這件事,又以什麼報我?”

“太史將軍,敵人沒有追上來。”

馬忠的話打斷了太史慈的自語,報告了一直在留意的後方情況後,馬忠又說道:“太史將軍,陶應和其他人說的完全不一樣啊,我們隊伍裡的都伯和屯將他們,每每提到陶應都罵他是天下第一的奸賊,背信棄義的無恥之徒,還曾經出賣過我們的主公。可是今天看起來,陶應好象不是這樣的人啊?”

“莫聽那幫蠢貨鬼扯!”太史慈順口罵了一句,又哼道:“要說背信棄義,那也是我們的主公背信棄義,當年的歷陽之戰,徐州軍隊在陸地上猛攻袁術軍的水師旱寨,打得十分拼命,是我們的主公爲了保存實力,命令水師撤往下游,讓出航道給了袁術水師逃命的機會。不然的話,那一戰徐州軍隊早把陳芬老匹夫的隊伍滅在歷陽碼頭了,那還有後來的那些事。”

馬忠張口結舌了,當年的歷陽之事他也有所耳聞,不過那些當將軍當大官的都是一致宣稱,說是徐州軍隊躲在江岸上游而不擊,不管劉繇軍水師在江面上怎麼的苦戰,徐州軍隊就是袖手旁觀,這才導致了陳芬的隊伍逃往春谷。爲此年輕氣盛的馬忠還大罵過徐州軍隊卑鄙無恥,現在又聽到太史慈嘴裡說出的真相。馬忠的整個世界觀也頓時顛覆了。

這時候,山那邊隱約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還有嘈雜的呼喊聲,太史慈和馬忠是自家的隊伍上山,忙加快了腳步,到得神亭嶺山頂一看果然,大批的劉繇軍正在沿着狹窄的山道飛速上山,前鋒隊伍還已經登上地勢相對開闊的神亭嶺山頂。太史慈猶豫了一下,剛要準備翻身下馬與率領前鋒的同僚說話。誰料率領前鋒的劉繇軍牙將卻大喝了一聲,已經登上了山頂的劉繇軍士兵立即平擡長槍,對準了太史慈和馬忠,一些弓箭手還拉弓搭箭也對準了太史慈和馬忠,擺出了作戰架勢。

“蘭大乃你瘋了?”太史慈不僅認識那個與自己同爲牙將的前鋒將領,與他還比較熟識,勒住戰馬驚叫道:“我是太史慈。你不認識了?”

“當然認識,但對不住,我也是奉命行事。”外號大乃的蘭姓牙將面無表情,說道:“樊將軍有令。見到你和你旁邊的那個誰,立即拿下,反抗立斬!太史子義,念在同僚一場,你現在放下武器受縛,我絕不爲難你。”

“樊能?”太史慈一楞,然後又怒吼道:“樊能爲什麼下令拿我?我做錯什麼了?”

蘭姓牙將其實也不知道樊能下這道命令的原因,只是再度命令太史慈下馬投降,太史慈正要再問時,樊能終於登上了山頂,策馬來到了太史慈和馬忠面前,太史慈忙問道:“樊將軍,聽說是你下令拿我,爲什麼?”

“你自己做過什麼,你心裡明白。”樊能冷冷回答,又用馬鞭指着太史慈和馬忠說道:“太史慈,還有那邊的那個誰,你們聰明的話,馬上就給我跪下受縛,不然的話,我可就直接下令放箭了。”

說完了,樊能將馬鞭一揮,更多的劉繇軍士兵也立即大步向前,舉槍對準太史慈和馬忠,太史慈既驚且怒,下意識的勒馬後退了幾步,然後怒喝道:“我究竟做錯了什麼?就算我私自出營擒拿陶應,也用不着這樣對我吧?”

“擒拿陶賊?說得真漂亮。”樊能大聲冷笑,道:“既然你出營擒拿陶賊,那陶賊何在?”

“他的隨行武將太過厲害,沒拿住。”太史慈如實答道。

“那你爲什麼沒與陶賊的隊伍交手?”樊能冷笑着又問,“剛纔你好象是已經追到了光武廟附近吧,爲什麼沒和陶賊交手就直接折了回來?還有,你剛纔在光武廟附近和陶賊說了許久的話,到底說些什麼?”

“你怎麼知道這些?”太史慈大驚失色。

“當然是有人看到了的。”樊能有些得意,道:“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對你實話實說了,其實我軍伏路斥候早就在秘密監視光武廟一帶的動靜,所以你和陶賊在那裡做過些什麼事,伏路斥候早就已經稟報到了本將軍面前。”

聽了樊能這番話,太史慈和馬忠更是愕然,同時無奈之下,太史慈只得如實說道:“是,我是和陶應在光武廟旁邊見了面,也沒有交手,陶應還親自出面招攬我與馬忠,但我和馬忠兄弟都拒絕了。我雖然只是一名牙將,馬忠兄弟也只是一名普通騎卒,但我們都沒有貪圖陶應許諾的榮華富貴……。”

“哈哈哈哈哈!”樊能狂笑起來,大笑說道:“太史慈啊太史慈。你這奸賊到了這一步,竟然還敢說這些大言不慚的話,陶賊親自出面招攬於你?你竟然還一口拒絕?”

“我拒絕陶賊招攬,有什麼可笑之處?”太史慈有些糊塗,然後又怒道:“你如果不信,現在就隨我重新下山去追陶賊,當着你的面,我與陶賊的隨從大戰三百回合,證明我對主公的耿耿忠心。”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樊能開始了獰笑,“用這麼蹩腳的藉口騙我下山追擊。讓我率領隊伍踏進陶賊的陷阱,讓陶賊佈置在光武廟的伏兵重創我軍,心腸果然惡毒。”

“陶賊在光武廟那來的伏兵?!”太史慈怒吼,回頭一指北面山下的光武廟方向,怒道:“你自己派人過來看,光武廟……,那來……。”

太史慈的話說到這裡就說不下去了,因爲太史慈忽然目瞪口呆的看到,北面的光武廟四周。確實出現了大批的徐州軍隊士兵,就好象從地下冒出來的一樣。正在向着光武廟旁邊的開闊地帶匯聚。見此情景,不要說太史慈目瞪口呆,旁邊的馬忠也是愕然瞠目的驚叫,“真有伏兵!我們剛纔在光武廟時,怎麼沒有發現?!”

“難道這就是陶應沒說的第二點?!”太史慈心中一凜,突然明白了陶副主任之前放過自己與馬忠,並不是沒有把握生擒自己與馬忠,而是真正的網開一面,仗義開釋!不然的話。這麼多伏兵一起衝出,自己與馬忠就是三頭六臂,那也只是束手就擒的份!

“別演戲了!”樊能也有些不耐煩了,再用馬鞭一指太史慈和馬忠,喝道:“兩個匹夫,最後給你們一個機會,立即跪下受縛!不然的話。我可就要下令放箭了!”

wωω● Tтkan● ℃ O 看到作勢將要放箭的自軍士兵,太史慈和馬忠驚怒之餘既是茫然又是委屈,一起大聲喊冤,樊能卻毫不猶豫的下令放箭。劉繇軍士兵立即亂箭齊發,也幸得太史慈與馬忠已有些準備,雖然都是大吃一驚,卻也迅速做出反應,太史慈舞槍格擋來箭,馬忠則翻身藏入馬腹,好在山頂也不是十分開闊,佈置不了多少弓箭手,總共只有二十餘支箭射來,太史慈和馬忠不至於毫無不躲閃之力。但即便如此,兩匹戰馬慘嘶間,太史慈身上也連中兩箭,頓時吼聲如雷,“樊能匹夫,你來真的?!”

樊能當然是來真的,馬鞭再揮間,早有一隊劉繇軍士兵衝了上來,各舉刀槍往太史慈和馬忠身上亂攢亂砍,太史慈見情況不妙,只得跳下已經中箭的戰馬,揮槍阻止敵人上前,那邊馬忠也從馬腹鑽了出來,挺槍過來助戰。那邊樊能卻大喝道:“快放箭,繼續放箭,射死這兩個匹夫!”

“將軍,進樹林。”馬忠比較冷靜,大喝一聲帶頭衝往南面來路旁的樹林,太史慈也知道弓箭難躲,所以立即就跟了上去,後面的劉繇軍士兵大呼小叫的緊追不捨。

險之又險的逃進樹林時,第二波又已襲來,馬忠爲了掩護已經受傷的太史慈,右臂上也中了一箭,只能是拋去長槍,向太史慈借了一支短戟左手拿了抵敵,劉繇軍士兵蜂擁入林,一起帶傷的太史慈與馬忠抵擋不住,只得且戰且退逃往樹林深處,劉繇軍士兵繼續緊追。也就在這時候,山下喊殺聲如雷,徐州軍隊也開始向着山上殺來,樊能趕緊催軍迎戰,居高臨下抵擋徐州軍隊衝鋒。

兩支軍隊近戰交手時,徐州軍隊與劉繇軍的戰鬥力差距也立即就體現了出來,連袁術軍都幹不過的劉繇軍隊伍,儘管佔着居高臨下的優勢,可是在徐州軍隊的衝擊面前仍然是毫無還手之力,被氣勢洶洶的徐州軍隊殺得是鬼哭狼嚎,血肉橫飛,不斷向着山頂節節敗退,你推我搡的自相踐踏,徹底亂成一團,擅長欺負弱小的徐州士兵則猛衝猛打,拼命撈取戰功,很快就攻到了山頂。樊能見情況不妙,也只能是迅速率軍撤退,再也顧不得催軍追殺太史慈和馬忠。

正如陶副主任所言,走後還不到一個時辰,太史慈和馬忠就又回到了陶副主任面前,還是帶着傷回到了陶副主任面前,陶副主任當然也沒有計較太史慈和馬忠之前對自己求愛的無情拒絕。不僅以禮相待了重新歸來的太史慈和馬忠,還假惺惺的親手爲他們敷藥包紮——絕對是假惺惺,因爲陶副主任在親手給太史慈和馬忠包紮時,連眼睛都笑了眯起的。

事情到了這一步,太史慈和馬忠當然也沒有了其他選擇,只能是一起掙扎着向陶副主任磕頭請罪,請求陶副主任開恩收留,表示自己願意投入陶副主任溫暖而又寬廣的懷抱。陶副主任大喜過望之下,乾脆連乘勝追殺樊能隊伍的心思都沒有了,直接就下令鳴金收兵。領着太史慈和馬忠歡天喜地的返回大營喝酒慶祝去了。

是夜,陶副主任在中軍大帳中大擺酒宴,與衆文武一起爲太史慈和馬忠接風洗塵,太史慈與馬忠感激不盡,大腿被箭貫穿的太史慈不顧自己傷得頗重,還主動表示願爲先鋒,替陶副主任去攻打劉繇軍大營。陶副主任則大笑道:“子義只管安心養傷,區區劉繇,不足掛齒。在我眼中,劉繇縱然是有十萬大軍。也不過一起土雞瓦犬,彈指可破。子義想要建功立業,不必急於一時。”

“可劉繇憑險而守,營寨堅固,主公恐怕很難輕易攻破吧?”太史慈有些擔心的提醒道。

“劉繇的營寨是很堅固。”陶副主任點頭,又道:“不過子義,有一件事我很奇怪,今天我在神亭嶺頂上觀察劉繇軍營寨,發現他的大營依山旁水建營。正面和側面有淺川保護,半圍一座山丘立營,但是那座可以俯視劉繇軍全營的山陵之上,爲何不立營柵駐軍守衛?”

“取水與運糧不便,所以沒有駐軍。”太史慈隨口回答,卻又立時醒悟了過來,驚叫道:“那是要害啊。主公若派一軍搶佔此山,居高臨下以弓箭射之,劉繇軍營地想不大亂都不行啊!”

陶副主任嫣然一笑,舉杯向太史慈說道:“子義。飲酒,今日只敘朋友交情,不談軍務了。”太史慈會意,忙與陶副主任一起舉杯飲酒。

也因爲有了陶副主任不談軍務這句話,一道從徐州緊急送來的軍情奏報沒能立即呈到陶副主任面前,一直到了二更宴罷,一干武將散去之後,劉曄纔將這道軍情奏報遞到陶副主任手裡,說道:“陳元龍派人送來的,四月十二,袁紹再次親率二十萬大軍南征曹操,汲取前次冒險輕進的教訓,沒有再直取白馬和延津,選擇了兵進倉亭,準備與駐紮在館陶的袁熙隊伍會師。”

“陳元龍在信中估計,猜測袁紹此舉是先取東阿、範縣與東平等地,打通與我軍的兗州聯絡,然後再圖西進許昌。”劉曄補充道:“曄也是這個看法,袁紹若能打通我軍的直接聯絡,後援糧草都可以確保無虞,在官渡大戰傷到元氣的情況下,這是袁紹最爲理想的進兵戰術。”

“和我那位叔父一樣,都有點長進了。”陶副主任打了一個呵欠,一邊翻看着書信一邊問道:“曹賊呢?怎麼動靜?”

“書信發出時,曹賊已然親自率軍趕往了倉亭。”劉曄答道:“看模樣曹賊是不敢弄險,準備禦敵於國門之外,在倉亭一帶與袁紹決戰了。另據我軍細作探報,曹賊不僅在東阿囤積了大批糧草,還在倉亭一帶準備了數量十分充足的渡船,所以陳元龍懷疑,曹賊也可能主動渡河北上,與袁紹會戰於黃河以北。”

“不可能吧?”荀諶驚訝說道:“曹賊雖在官渡大勝,但冀州兵馬數量仍然遠在曹賊隊伍之上,曹賊之前又在徐州被主公大敗,怎麼還敢主動渡河迎戰?”

“友若先生恕罪,依詡之見,曹操的這個戰術十分正確。”賈詡不動聲色的說道:“曹兵精銳,利在速戰,袁紹兵多糧足,利在久持,曹孟德若是據河而守,容易對他最不利的被拖入消耗戰,且千里黃河處處可渡,曹操集中只守一點很難阻止袁紹分兵渡河,分兵守之更是危險,容易被兵多將廣的袁紹各個擊破。惟有主動渡河北上,尋求決戰機會,方是上策。”

“可是曹賊背水作戰,萬一失利,那可就是跑都沒地方跑了啊?”荀諶疑惑道。

“曹軍精銳,以一當十或許有些誇張。”賈老毒物微笑說道:“但如果是背水安營,列陣而戰,曹軍以一當十或許就一點都不誇張了。而且曹孟德治軍極嚴,隊伍凝聚力強,正適合打這樣破釜沉舟的生死決戰。”

荀諶默然,也總算是明白了袁紹上一次爲什麼會輸得那麼慘。陶副主任則不以爲奇,只是舉起陳登的書信笑道:“還有一件事,我那位岳丈大人還派人寄書到了徐州,倒是沒有要我立即從南線抽身北上,只是要求我從泰山或者任城出兵一支攻打東平,諸公以爲意下如何?”

“我認爲應該答應。”劉曄答道:“袁紹乃是主公岳丈,我軍與袁紹又有盟約破曹,主公不做動作,只怕難以交代。我建議主公不妨從青州抽調一支人馬去攻打東平,袁紹已經主動撤走了青州主力,我軍還在青州部署重兵,對主公的名聲也有不利。”

“那就這麼辦吧。”陶副主任點頭同意,又道:“不過除了派兵敷衍以外,我們的主力也必須做好應變準備,諸公以爲如何?”

“主公最好是儘快返回徐州,主持大局。”賈老毒物建議道:“江東的情況主公也看到了,地廣人稀,民生凋零,田舍荒棄,不值得我軍投入主要精力,讓魯子敬率軍駐足江東,使袁術無力一統即可,主公應當儘快擊破劉繇,然後立即返回徐州,以便隨時應對北線變故。”

“文和先生此言,正合我意。”陶副主任點頭,然後一拍面前案几,“三天!三天之內,給我攻破劉繇!”

敲定了迅速攻破劉繇的計劃,第二天正午,準備充足的徐州大軍出兵攻打劉繇軍營寨,劉繇親自率軍與徐州軍隊會戰於營前,陶副主任故意派曾經被劉繇軍騎兵敵住二十餘合的趙雲出陣搦戰,劉繇軍衆將中計,紛紛出陣應戰,結果自然被趙雲連挑劉繇軍四將下馬,劉繇軍上下心驚膽裂,趕緊退回營中死守,陶副主任則一邊揮師攻營,一邊在天色傍晚時,派魏延率軍繞道去取劉繇軍的營後山陵,並藉着夜色掩護,順利搶佔了這個要害山頭。

徐州軍隊奪佔山頭後,如夢初醒的劉繇雖也派軍去與魏延隊伍爭奪,但這麼做已經太晚了,魏延隊伍不僅輕鬆殺退了仰攻的劉繇隊伍,還以火箭亂射劉繇營中軍帳,劉繇軍徹底大亂,許褚和高順率領的徐州步兵也乘機攻破劉繇軍正面營防,長驅直入衝進了營中到處殺人放火。見大勢已去,劉繇與樊能只能是率領殘兵敗將逃往曲阿,陶副主任也不追殺,只是盡焚劉繇軍營地,然後立即率軍返回石城,準備重新渡江北上,返回徐州主持大局。

臨撤退時,陶副主任也抽空去看了看離此不遠的曲阿情況,可是當看到曲阿一帶那些廢棄村莊,長滿野草的田地,堆滿白骨的野地,陶副主任忍不住又悲從心來,還哀嚎道:“這就是江東的精華之地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江南了,看來我是怎麼也跑不了江南開荒牛的苦命了!”

第412章 大混戰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95章 正面強攻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395章 袁譚請降第391章 混淆視聽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71章 黃巾小將第48章 決戰小霸王(上)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121章 百密一疏第96章 頭號功臣第199章 大袁三公出手第297章 倉亭之戰第13章 萬事開頭難第429章 結盟目的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14章 名君子(下)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68章 殺虎滅豹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4章 送信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115章 和談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148章 兵臨壽春第66章 運氣不錯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289章 神亭嶺第307章 後發制人第83章 陰風漸起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123章 解決財政問題第106章 完了第268章 災星第157章 吐血了第30章 臧霸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405章 出手驚人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54章 戰略選擇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38章 一波又起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289章 神亭嶺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188章 挾天子以坑陶賊第46章 誘敵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25章 回徐州第336章 戰後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66章 運氣不錯第82章 不讓徐州了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5章 次等戰馬第81章 破繭爲蝶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6章 初戰(上)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144章 文火煨肉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314章 人品問題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5章 暴露第440章 難兄難弟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