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話 八年

歲月如梭,這句話當真是一點都沒有說錯,一晃就過去了整整八年,大漢朝也迎來了中平十年。

在這八年的時間裡,大漢天下已經從初平年間的混亂,開始轉向了平靜。儘管誰都知道,這種平靜不過是暫時的,但對於黎民百姓來說,抓住這短暫的平靜,恢復往日的生活那是比什麼都重要。

當然這些平民的生活對於那些高高在上的諸侯來說卻是無關緊要,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永無休止地爭奪那些權利,纔是最重要的。

自從八年前,益州因爲內部矛盾重重,最終劉璋在法正等一干寒門子弟的支持下,投降了東吳孫堅。而此後揚州劉繇也很乾脆地撕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正式宣佈揚州和豫州投靠東吳。東吳孫堅,真正地完成了對整個南方的統一,再次一躍成爲天下最有實力的諸侯。

緊接着,掌控了整個南方的孫堅便開始大刀闊斧地整頓益州的各大世家。益州的各大世家雖然在益州根深蒂固,但內有益州的寒門弟子,外有孫堅強大的軍隊,益州面對強硬的孫堅,也只有俯首稱臣,老老實實接受孫堅的安排。

孫堅在南方發展得熱火朝天,在北方,曹操也是不甘示弱。曹操先是不計前嫌,勸降了被長安之主董旻百般猜忌的徐榮,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取了幷州。緊接着,曹操聯合了在西涼的馬騰和韓遂,兩面夾擊,將董旻逼得龜縮在了長安城內。而董卓的另一個女婿,留守西涼的牛輔死在了馬騰長子馬超的手上。留守西涼的西涼大將張濟則是被徐榮給勸降了,帶着他的侄兒以及手上的數萬西涼軍,投靠了曹操。曾經威震一方的諸侯董旻,如今只能龜縮在長安城內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在得知了孫堅已經徹底整頓了益州世家,平復了自己境內的各種不安要素之後,曹操也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聯合北方數支精銳部隊,強行攻打長安城。雖然長安城城高牆厚,但是守城的西涼軍的軍心已經散了,這場象徵着北方統一的攻城戰只進行了三個多時辰,便以曹軍攻破城門而結束。

在城破的同時,長安的皇宮出現了滾滾濃煙,一場火把富麗堂皇的西都長安皇宮給燒成了瓦礫。等到大火熄滅的時候,攻入城內的曹軍發現了一具被燒焦的屍體正坐在已經燒成了黑炭的龍椅之上。

曹操徹底消滅了董旻之後,迅速吸收着馬騰、韓遂、張濟以及徐榮的兵力,真正完成了北方在軍政兩方面的統一。此後曹操遷都長安,開始構建他心目中的漢室班底,大漢天子劉協已經被曹操徹底架空了。

然而,隨着劉協的一天天成長,這位自幼便有着聰明才智之稱的大漢天子,開始不甘心手中的權利被曹操給剝奪了。終於於大漢中平八年,與伏皇后一同聯合了曹操帳下謀士田豐以及太醫吉平密謀發動一次動亂,意圖毒殺曹操,不過卻是被曹操帳下的謀士賈詡識破。

這次被稱爲長安之變的行動,最終還是以曹操的勝利告終,長安城內被牽扯進來的有數千戶之多,主謀田豐、吉平被曹操下令於街口處斬。而大漢天子劉協卻是連自己的妻子伏皇后都不能保住,眼看着自己的妻子被曹操手下那般如狼似虎的軍士給用白綾活活勒死。

當然,這也不過是大漢朝沒落的一段小插曲罷了。中平九年,曹操提名爲大漢丞相,並自封魏王,受九錫之禮。同年,孫堅向大漢天子表奏,進位爲吳王。於是,大漢天下便這樣被曹操和孫堅堂而皇之地瓜分爲兩塊。

曹操在名正言順統一北方之後,立刻開始了一連串的運作。首先,任命帳下大將夏侯惇爲大都督,統領北魏所有的兵馬。夏侯淵被任命爲西涼刺史,統領涼州。而曹操的族弟曹仁被曹操任命爲兗州刺史,統領兗州軍馬防備徐州和揚州。曹操的族弟曹洪被任命爲幷州刺史,統領幷州。曹操之子,被稱爲黃鬚兒的曹彰被任命爲青州刺史,協助曹仁對抗徐州。曹操的侄兒曹休被任命爲冀州刺史,統領冀州。曹操的養子曹真被任命爲幽州刺史,統領幽州。而曹操自己坐鎮雍州,並且派遣了大將李典、于禁把守祁山關卡。整個北方曹操的領地上,都飄蕩着黑底白字的“曹”字旗。

而至於曹操手下的一干文臣,首先便是曹操的智囊賈詡,由曹操表奏其爲太尉,並封爲關內侯。曹操上位之後,啓用了一大批文臣,其中有鍾繇、陳羣、崔琰、王朗、董昭等名士,而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曹操重用了河內司馬家族的一門名士。

與曹操任人唯親的用人方法不同,晉升爲吳王的孫堅也緊跟着曹操之後,做出了人事調動,首先,自然是將世子孫策給調了回來。而跟隨孫堅南征北戰的四老將也都回到了建鄴,開始安享晚年。而陳任卻是繼續擔任東吳的大都督一職,總領這東吳兵馬,對於陳任的這一任命,東吳上下沒有一個人提出過異議。而與此同時,孫堅帳下的那一干新生力量,開始初露鋒芒。

首先,就是緊跟在陳任之後投靠孫堅的甘寧與太史慈,隨着黃蓋的退役,甘寧正式接手了東吳天下無敵的水軍,成爲了東吳水軍的都督。而太史慈也終於擺脫了督軍的身份被孫堅任命爲東吳陸軍都督,可直接管轄除去江東新軍以外的其他所有陸軍。而與甘寧、太史慈同時加入孫堅軍團的猛將許褚,雖然依然只是孫堅宿衛軍的統帥,但在東吳上下,卻沒有人敢小看這個外表憨厚的大將。

接下來,便是由陳任親手教導出來的一干將領,包保代替了孫策就任徐州刺史,雖然包保可能沒有孫策那麼勇猛。但是在與曹仁、曹彰的數次交鋒之後,曹軍上下再也沒有人敢小看這名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

原江東新軍的幾個首腦將領也都分別調離了新軍,被孫堅派遣至東吳各地把守。原雷雨騎首領趙雲被孫堅任命爲漢中太守,坐鎮漢中,直接面對着曹操的雍州大軍。在與于禁、李典幾次試探性的交鋒之後,趙雲所率領的輕騎,打得於禁和李典是再也不敢踏出祁山半步。

而原山刀營的首領呂蒙,在經過陳任的幾年訓練之後,不僅開始善於用兵,而且連心情都沉穩了許多,被孫堅任命爲汝南太守。原飛星營首領丁奉則被孫堅任命爲壽春太守,與呂蒙一道協助徐州刺史包保防守兗州的曹仁。作爲曾經統領新軍最強營飛龍營的前任首領凌操,被孫堅任命爲成都太守,與被任命爲巴郡太守的董襲共同應對益州以南的南蠻。

荊州軍團的老將黃忠雖然始終不肯服老,但是歲月不饒人,孫堅還是將他與益州降將,同樣是老當益壯的老將嚴顏調回了建鄴養老。荊州軍團由劉磐接手統領,荊州大將文聘將隊伍開赴至今函谷關上,使得曹操不得不派重兵渭南這座小小的城池之中,以免文聘帶着荊州軍團突然長驅直入,直搗長安。

此外,周瑜、張紘等一干重臣也紛紛調回建鄴,開始組建孫堅的核心體系,而通過幾年的鍛鍊和檢驗,那些被孫堅刻意培養出來的新晉官員也紛紛被派往各處任職。而且,經過了這些年的治理成果來看,這些孫堅培養出來的新晉官員並沒有辜負孫堅的厚望,將整個南方治理得是井井有條,南方百姓安居樂業,孫堅統治下的領地也越來越富饒。

在軍事方面,作爲東吳王牌部隊的江東新軍,也是再一次的擴充,雖然原來的五個首腦將領都已經被調往他處任職,但是接替他們的將領也幹得絲毫不比他們遜色。原雷雨騎副首領段羽接替了趙雲的職務,擔任了雷雨騎的首領。原山刀營的副首領賀齊也同樣成爲了山刀營的首領,統領山刀營。而飛星營的首領一職卻是由凌操的兒子淩統擔任,這位年紀輕輕的小將領在任職的第一天,就讓他的部下們對他是心服口服。龍將營的首領則由原來的副首領文波擔任,文波的弟弟文慈也直接晉升爲新軍的別部司馬,負責在陳任不在的時候,管理新軍的一切事務,當年生活窘迫的兄弟倆,現在也成爲了建鄴城炙手可熱的新貴。而最晚成立的攻城營,陳任特地安排了程普的兒子程諮擔任首領。

原本由祖茂一手訓練出來的會稽軍團,卻被孫堅將軍團徹底打散,大軍分散到東吳的各個地方,補充了各地的守衛,特別是最後才歸屬孫堅的漢中和益州。不過對於這個安排,祖茂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當初訓練出來這麼龐大的軍隊,本來就是因爲祖茂一個人在會稽沒有事情可做,無聊時擺弄出來的後果,現在祖茂又沒有仗可打,對於這支軍團如何處置,祖茂還是聽從了孫堅的安排。既然主帥也沒有意見了,那些當兵的自然也就沒有其他意見了,當兵嘛,在哪裡當不也是一樣嘛!

中平十年開春,這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卻是意味着已經平靜多年的大漢天下,又開始進入新的動亂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63話 拜師第181話 南北強兵(中)第226話 除奸第244話 毒士第185話 大勝之後第215話 陳任初敗第64話 智取廬江第266話 仙門第336話 女兵第236話 小陳揚斂財第304話 司馬懿第300話 陳揚陷情網第204話 袁紹之死第191話 樂進第195話 鬱悶的關羽第427話 談判(上)第71話 刺殺(下)第209話 三道合一第58話 救貂蟬第148話 夏侯惇的震驚第236話 小陳揚斂財第240話 選定主帥第147話 夜襲彭城第414話 被陷害的陳揚第175話 黃忠的心願第410話 兗州戰局第345話 呂蒙戰典韋第254話 吳氏姐妹第82話 守城(上)第98話 苦守渤海(上)第73話 新的戰場第75話 計定第14話 抉擇第90話 行刺第219話 攻守(上)第173話 曹操的決定第283話 寶貝啊寶貝第21話 憤怒的袁紹第25話 返鄉第117話 初平五年第87話 徐州求援第417話 許昌之戰(下)第293話 城東勝利第336話 女兵第436話 戰典韋第13話 袁紹與袁術第261話 通過考驗第175話 黃忠的心願第368話 危機歸途第169話 天妒英才第171話 爭論第38話 謀動第11話 校場用計第182話 南北強兵(下)第123話 周瑜傻了眼第303話 頭痛的曹操第54話 平定揚州(中)第120話 演練新軍(下)第317話 全滅第270話 請求第127話 下馬威第65話 荊州起波瀾第159話 演技派的陳任第195話 鬱悶的關羽第88話 升官第134話 龐統帶來的消息第419話 兗州戰局定第44話 水淹劉表第417話 許昌之戰(下)第264話 華山第362話 障礙第237話 東吳的實力第288話 定計出逃第192話 樂進之死第328話 耐心第180話 南北強兵(上)第50話 揚州戰事第79話 救援豫章第165話 袁譚中伏第323話 艱難的守關戰第433話 篡位第169話 天妒英才第252話 囂張跋扈第420話 不戰而逃第368話 危機歸途第217話 陳任四戰呂布第377話 突變第288話 定計出逃第341話 退位第55話 平定揚州(下)第203話 袁氏二子亡第6話 初遇德公第139話 輕取廣陵第10話 陳留會盟第95話 陸駿第264話 華山第20話 逃離汜水關第191話 樂進第187話 幷州第291話 開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