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河東劇變

初平元年的三月,對聞喜縣來說,是一段相當悲催的時光,沒聽到多少喜訊,噩耗倒是很多。

肆虐河東的白波軍大舉南下,一反常態的打起了硬仗,在城下傷亡了數千人,依然不肯罷休,擺出了一副非破城不可的架勢。

要不是城內軍民同心協力,原來不怎麼起眼的徐縣尉又突然爆發,展示出了萬夫難敵的精湛武藝,說不定城已經被攻破了。

可苦難還沒有結束,賊軍突然來了援兵,城外的兵馬一下子增加到三萬以上!城內軍民無不自危,要不是知道逃出去更危險,說不定城裡的百姓當天就會逃亡近半。

也只有那位平時不芶言笑,關鍵時刻卻很靠得住的徐縣尉還保持了鎮定。不過,徐縣尉再強,也只是一個人,面對數萬賊兵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也許是上天聽到了聞喜百姓禱告的聲音,終於降下了綸音,得到增援後,實力大增的賊兵,竟然棄位而去了!

這樣的大起大落,着實讓聞喜軍民歡騰了一陣子,有不少當天在城門值守的士兵,都看見了王羽與白波衆將爭論的場景。

於是,各種傳言喧囂塵上。

最開始,傳言說什麼的都有,千奇百怕,不一而足。等到出城查探的哨探回來後,意見逐漸變得統一起來。

白波軍中大部分的都是本地人,和郡兵之間也沒有解不開的死仇,所以,雙方之間有很多通傳消息的渠道。聞喜人很快就知道了,那個勸退賊兵的少年,似乎是朝廷派來招撫的使者,他以仁心仁德,感化了幾大賊酋,使其改變了攻略目標。

聽了他的勸說後,白波軍直接把目標指向了運城!

對聞喜百姓來說,這是個再好不過的喜訊了。

衛家不是良善人家,但運城卻城高壕深,白波軍在那裡耗的時日肯定不會少了,傷亡想必也很重,無論最後勝負如何,對戰的雙方肯定都很受傷,沒有力氣再作惡。還有比這更好的消息嗎?

喜訊傳開後,城內歡聲一片,不少百姓都打算好了,等打聽到那位少年使君的名姓後,給他立個長生祠什麼的,以感謝他爲聞喜人做的好事。

除了歡聲,城內也不是沒有異音。在守城戰中立下大功的徐縣尉,就主張要銜尾追擊白波軍,就算不能給對方造成實質上的損失,也要延緩他們的行程。

他的理由很充分,現在還不能確定白波軍去攻打運城,從兵法上來說,那種說法根本就不合理。不顧後路的孤軍深入,白波軍遠還沒到那種窮途末路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去攻打安邑的!安邑若失,聞喜區區縣城又豈能獨存?

可是,全縣上下,沒有一個人聽他的。

請神容易送神難,攻城的白波好容易才走了,若是貿然追擊,把他們給惹怒了,又返回來怎麼辦?再說了,要打安邑就讓他們去打唄,郡城的城池可比聞喜高大多了,城裡兵精糧足,有什麼可擔心的?

反正聞喜被圍攻的時候,屢次求援,安邑也沒派出半個兵來,現在也該他們嚐嚐孤立無援的滋味了。

徐縣尉雖然有心報國,但沒人支持,他終究不能一個人殺出去,最後也只能長嘆作罷。

然後形勢就急轉直下了,白波軍大舉南下,後續的部隊源源不斷的開了過來,然後,在聞喜城外紮下了營盤,不肯走了!

開始只有數千人,到了後面旌旗蔽日,鑼鼓喧天,竟然又聚集了兩萬以上的大軍!

望着城外綿延十數裡的連營,聞喜人慾哭無淚,也不知道聞喜這地方有什麼好處,怎麼就這麼吸引賊兵呢?

城外的白波倒是沒攻城,但聞喜的春耕徹底被耽擱了不說,城內的糧食也開始吃緊了。一個人口數千的縣城裡能有多少存糧?

這一次,縣令馮遠是真的關注上南下白波軍的行濤了。

他們要是攻打運城還好,爲了保護與白波谷之間的屏障,安邑有可能派援軍,或者運些糧食來。若是不然,那聞喜也只有一條路可走了,投降總比餓死強。

報着萬一的希望,他將縣裡的戰馬、驛馬全都用上,派了幾十個信使出去,向安邑告急。今天,安邑的回信終於到了!

馮遠召集了縣中的文武官吏,就聞喜的命運抉擇,展開了商討,他的第一句話,就讓所有人經歷了一番跌宕起伏。

“安邑回信了……”大喜兄…運城陷落了”大驚。

“什麼?”

“這麼可能?”

“這才幾天?”

衆人呼啦啦全站起來了,哪怕是最盼望白波軍進兵運城的人,也沒想到會聽到這麼一個消息。這消息太匪夷所思了,那可是運城!衛家huā費數年時間建起來的最大的塢堡!

馮遠神情呆滯,木然說道:“運城是前天失守的,消息當晚傳到了安邑,城中一片大亂,本縣的信使沒人顧得上了,直到昨曰將晚,曾使君纔想起此事,然後寫了封回信消息假不了,確定無疑。”

他剛看到信的時候,也驚得魂不附體,但跟信使反覆確認過之後,也只能無奈的相信了。信使在郡城的見聞,足以證明有驚天大事發生,帶回來的回函也是郡守親筆所寫,沒什麼可質疑的了。

“前天就失守了?那豈不是說,從白波離開聞喜,到攻破運城,一共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徐縣尉,你怎麼看?”衆官吏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徐縣尉,百姓不太瞭解,他們卻知道的很清楚,這位縣尉可不僅僅是武藝好,當日在城中調兵遣將佈置防禦體系的也是他。

這麼個精通兵法,武藝過人的大才,在個小縣城裡當縣尉,絕對是屈才了。有軍事相關的問題問他準沒錯。

可徐縣尉自己也發懵呢。

看縣令的意思,應該不是開玩笑,可這事兒不合情理啊!白波軍哪來的這麼大本事?難道衛家只是徒有虛名,外強中乾?

“聽說白波軍中出了能人,不但能呼風喚雨,召喚雷霆霹靂,而且還能驅使黃巾力士,法力比當年的張角兄弟更高一籌。

”馮遠及時解答了這個問題只是〖答〗案卻更加匪夷所思。

“噝!”整個縣衙裡,都是抽冷氣的聲音,好在是春天還沒有蚊蠅,否則這些昆蟲肯定死傷慘重。

徐縣尉顧不上糾結這些細節了,他轉移了一下話題,不過這個問題也同樣很重要:“那曾使君的意思是……”“這個麼”馮遠猶豫了一下,然後把手中竹簡往桌案上一丟,頹然道:“諸君,請自己看吧。”

竹簡落在桌案上,發出了“咚,的一聲悶響然後,竹頁發出了清脆的摩擦聲,最後“嗒,的一聲,徹底攤開將上面的字跡展現在衆人面前。

大堂內靜悄悄的,衆人屏息細看,臉色都是變幻不定。

前面的內容,跟馮遠剛纔說的差不多,然後,郡守表示白波軍攻勢犀利無比,攻下運城後,稍作休整便轉而攻打衛家其他塢堡去了。

如果短時間內再下一城,那毫無疑問他們肯定掌握了某種特殊的攻城方法,比如:妖法……

郡守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他的消息是從僥倖脫逃的幾個名士那裡得來的,加上一部分潰兵的口供,最後得出來的結論。

郡守表示,援軍肯定是沒有了,有也未必能起到作用,朝廷沒有援軍的話,安邑也是自身難保。所以,諸君自求多福吧。

一連串噩耗之後,郡守友情贈送了一個情報,他證實了朝廷使者的說法,表示據他所知,包括董卓在內,朝中不少大佬都在打白波軍的主意,白波軍也確實有意接受招撫。

話說的很淺白,但裡面的深意,大家都明白了。

如果真到萬不得己,那就是能拖就拖,拖不下去就降,反正等白波軍接受招撫了,大家還有反正的希望。

看到這裡,衆人的臉色都變得好看些了。能保命,還不會污了名頭,的確值得一試,當然,要到山窮水盡那一刻才行。

不過,城裡已經缺糧了,這一天想必也不遠了。

“諸君怎麼看?”馮遠把信展示出來,就是爲了不獨自承擔投賊的名頭,他這話問出口,一時倒也沒人應聲,衆人眼神飄忽,都在等着別人先開口。

“某不降!”結果,果然有人先開口了,語氣斬釘截鐵,但說出來的卻不是衆人想要的〖答〗案。

“公明有志氣,其他人呢?”這個結果在馮遠的預料之內,這徐縣尉勇則勇矣,但卻不懂明哲保身之道,從他當日力主要出城追擊,可預見今日了,他不降,就隨他去,總不能逼着闔城軍民給他陪葬吧?

見主戰的被忽視,衆官心下都有了底,有人試探着說道:“不如先派個使者,去城外探探虛實?”馮遠捻鬚讚道:“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此乃兵家正道也。”計議已定,衆人開始推選使者,這個時候當然是要互相謙讓的,畢竟任重道遠麼。至於曾經的英雄徐縣尉,則被孤零零的丟在了一邊,口口聲聲要忠君報國的刺頭,這種人最討厭了。

見到聞喜使者的時候,郭太正喝得半酣。

就在昨天,他也接了封信,信是從運城送來的,統軍的白波三將都有署名,信上沒說有關於戰局的事,只是拼命催促,讓他和韓暹從速進兵。

看過信後,韓暹急了,郭太表面憂慮,心中卻暗爽,讓那幾個蠢材多吃點虧纔好,不然他們就不長記性!

兩人意見相逆,最後大吵了一架,韓暹帶着本部人馬,和一部分親近的小帥南下了。郭太也不阻攔,反正那幾個人實力大損之後,他這個大統領就實至名歸了,何必非得攔着呢?

結果,使者帶來的消息,直接把他的酒意給驚到了九霄雲外。

“你們要投降?爲啥……”

“什麼!運城被攻破了?是你喝多了,還是老子喝多了?這才幾天?算上路上的時間也不到十天啊!他們到底對運城做了什麼?對衛家做了什麼?”

郭太紅着眼睛大叫,拼命抓着使者的衣領,差點把這個可憐人給勒死。

那使者心裡大罵:老子怎麼知道你們對運城、對衛家做了什麼?

老子只知道,城裡那幫傢伙都是王八蛋,平時跟老子稱兄道弟,到了關鍵時刻,一個比一個不講義氣,投投子都要作弊……

救,救命啊!()

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第91章 兵臨城下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第10章 漢魂永不死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第38章 縱馬任西向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第88章 一語驚四座第65章 要戰便戰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