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

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

戰鬥陷入了膠着狀態。

曹軍雖然兵多將廣,裝備精良,在窄窄的城牆上卻難以施展得開。

張楊的嫡系和呂布的部隊,都是邊軍老兵出身,骨子裡自有一股子傲氣。這些天先是中了敵人奸計,然後又被壓着暴打,心裡都窩了股子邪火,看到敵人出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一個個都是以命相搏。

情知必死的老兵們用刀、棍棒、甚至身體和牙齒爲兵器,寧可捱上致命一擊,也要與對手拼個同歸於盡。不時有雙方士卒互相摟抱着從城頭落下,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曹操看得心肝都在顫,他怎麼也沒想到,看似轉眼克定的一戰,竟然打成了如此慘烈的局面。循着雲梯,氣勢如虹的將士們源源不斷登上城牆,卻完全沒辦法站穩腳跟,城頭下餃子般往下掉人。

平狄將軍呂常乃是荊州大將,在曹操得南郡之後轉投而來,正是立功心切之時。但他也只比晏明多支撐了一盞茶的時間,就被人打下了城頭。

論武藝,他在名將輩出的荊州也是有數的高手,身邊精銳家兵也多,按說不應該這麼沒用。怎奈城頭有兩個更狠的,或許連王羽都想不到,魏延和高順兩個性格迥異的傢伙居然一見如故了,配合起來很有種天衣無縫的默契感。

別說呂常的武藝還算不上頂尖,就算是,他也擋不住這兩大高手的夾擊。

他的運氣倒是不錯,作戰經驗也很豐富,在摔下來時用腿搭住了雲梯邊緣,整個人順着光滑的木杆迅速下溜,雖然大腿上的護甲和皮肉都被磨了個稀爛,卻終是沒有性命之憂。

其他這二位主將身後登城的親兵們可沒有那樣的好運氣了,只要扯着麻布的救援者稍微照顧不及,被人推下城牆的他們便難免一死。而留在城頭上,對手那股搏命的氣勢又讓他們肝膽皆寒。膽小者試圖退回攻城梯上。去路卻被新殺上來的袍澤擋住,進退不得。

打仗重的就是個氣勢,搏命的守軍一擊得手,立刻吶喊着從各個方位向攻城梯圍攏,兇猛反撲。

爲了避免被對方弓箭手當作靶子,他們與敵軍貼得極近,這更加重了戰鬥的慘烈程度。

有時雙方几乎是同時把兵器插入了對手的身體。摒着最後氣息瞪眼盯着對方,直等看到敵人先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才滿意的閉上眼睛。無論瞑目與否,他們的屍體都會在下一刻被推開,更多的人涌上來,更多的生命在消逝。

一名軍司馬跳上城牆。還沒等他站穩身體,有把五尺多長的鋸齒刀便橫掃了過來。倒黴的校尉閃避不及,被大刀直接砍中軟肋。血“噗”地一聲濺起老高,曹軍武將驚訝地看見自己飛起來,然後慘叫一聲,整個上半身從城頭落下。

一擊得手的河內武將哈哈大笑,高舉着鋸齒刀大呼邀戰。卻被城下蓄勢待發的弓箭手覷了個正着。下一個瞬間,殺人者身上插滿了羽箭,晃動着,卻倔強的不肯倒下,憑着臨終最後前最後一口氣將刀柄墩入了泥磚中,用刀杆支撐住自己身體。

“把他們趕下去,讓他們不敢回頭!”魏延大呼酣戰。戰至此刻,他身上已是多處帶傷。渾身都是血。血,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傷,有剛受的,也有舊創。

這次的任務是徹底搞砸了……傷口再疼,也比不上心裡的憋屈,魏延的心在滴血。

虧主公反覆叮囑自己。說呂將軍性子桀驁,不拘小節,雖然勇武蓋世,兵精將勇。卻很容易中計,要自己多留心,不求立下多大的戰功,只要盡心輔佐,不給奸人設計的機會就是大功一件。

但自己終究還是疏忽了,怎麼也沒想到,曹操處心積慮若此,竟是使了個瞞天過海的計策,將主力一口氣投入在河內戰場,設下了個十面埋伏的陣勢!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能做的,就是把這條不值錢的命拼上,能多撐一日,多殺一個敵人,也算是稍稍回報了主公的知遇之恩。

魏延圓睜雙目,神情猙獰之極,刀舞得如車輪一樣,擋者披靡。守軍這會兒也顧不得什麼門戶之見了,紛紛追隨在這位猛將軍身後,狂砍狠殺,頃刻間便將城頭清理出一塊空曠地帶來。

“推倒它!”領軍的軍侯揮刀一指,指向了搭在城垛的雲梯。幾名士卒應聲衝上,用肩膀扛住梯子頂,用力前推。可下面配有木質底座的攻城梯卻很難被推倒,任憑他們憋得面紅耳赤,也是巍然不動,正要再加把勁時,數支冷箭射至,將他們全部變成了刺蝟。

“放滾木!”在激戰之中,高順依然保持着冰雪般的冷靜,知道以人力和器械較勁是沒意義的。

轉眼間,幾十根巨大的滾木便被守軍擡起,順着攻城梯推下。正蜂擁上爬的曹軍躲閃不及,一個接一個被滾木從攻城梯上掃落,腦漿崩裂,筋斷骨折。

很多守城器械都是現成的,大塊大塊的擂石,還能看出房樑模樣的滾木接連投下,每一波都會帶走數條性命。

趁着曹軍手忙腳亂的時候,有人向攻城梯底部投下了火把。木製的支撐上立刻冒起滾滾濃煙,遮斷了弓箭手們的視線,也遮斷了城下士兵繼續向上攀爬的通道。

“擂鼓,擂鼓!”損兵折將的曹操氣得暴跳如雷,不停地命令親兵擂鼓催戰。

不管王羽能否突破封鎖,青州軍眼下的戰線都已經四分五裂了。只要他能迅速拿下呂布,就可以及時抽身,或是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一口口的吃下幾支敵軍,或是擒賊先擒王的對付王羽,甚至可以將計就計的直接攻取朝歌,直取冀州腹地。

前提是,要儘快拿下呂布!

現在呂布已經變成了扎手的釘子,吃了這麼大虧,那頭虓虎肯定是要報復的。將這麼一支軍隊放在背後,哪怕分出一兩萬兵圍困,也是相當之危險的。

現在,小修武的城防工事已經只剩一道土牆了。肥肉就擺在面前,偏偏就是吃不下,這種感覺已經可以用‘悲憤’二字來形容了。

“主公,緩一緩再攻吧。”僥倖撿回一條命的呂常一瘸一拐地跑到曹操面前,低聲勸諫:“呂布虎狼之性,困獸猶鬥,急切難下。須得等守軍這股氣勢過了,再行攻打,方爲上策。”

“不行!”曹操搖搖頭,冷着臉給出答覆。

“主公是不是擔心伯仁將軍那邊……”呂常知道自家主公是梟雄心性,考慮事情從來都只從利弊出發,絕少憑意氣行事。非常理解的猜測對方的真實想法。

“不必多說!”曹操的臉色再添一層陰雲,雙眉一豎,鐵青着臉斥道:“現在最關鍵的就是時間,早一日拿下呂布,就多添一分勝算,要是在這裡延誤久了,也許……”他慘然一嘆:“也許就沒有將來了!”

“隆!隆!隆!”激越的鼓聲重新喚起了曹軍將兵的勇氣。通過新的一輪弓箭攢射,他們再次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將攻城車進行了簡單維護後,曹操的主將旗開始緩緩前移,曹操的心腹大將典韋帶着親衛營投入了戰場。

草根出身的典韋能得到曹操這般信重,單是武力強悍是不夠的,實際上,在指揮作戰方面,典韋和太史慈有些相似。都是粗中有細之人。

這回他吸取了同僚的經驗,非常謹慎地控制着進攻的節奏。

每當士卒們向上攀爬幾級,便用號角聲通知大夥停下來,然後命令弓箭手再次對攻城梯兩側進行覆蓋射擊。如是折騰了十幾遍,直到確信牆垛後沒有埋伏了,才猛然下令,命已經爬到大半的士卒們一擁而上。

百餘名士卒先後跳上城牆。迅速結成小陣,護住身後的攻城梯。

這是攻城的常規戰術,不求迅速擴大戰果,奪取城門、城樓等要害位置。只要將背後的通道守住半柱香時間,陸續跟上的後續部隊就能佔據整段城牆。當殺上城頭的將兵人數足夠多,可以在城牆上組織起進攻陣列時,今天的戰鬥便進入了尾聲。

看起來行之有效的對策,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曹軍的興奮只維持了數息時間。很快,他們便驚訝聽到了頭頂上的蕭蕭風聲。

退至馬道和敵樓中的守軍手挽強弓,將成排的羽箭向進攻者射來。平坦的城頭上無遮擋可找,第一輪齊射,便將登上城頭的曹軍射翻了大半。

緊跟着,馬道上和敵樓中的守軍以十人、五人的小隊爲單位,排成齊整的隊列,一隊在前豎起大塊的門板當做盾牌,一隊在後被盾牌手掩護着衝向攻城梯。

預想之中的戰術被敵人搶先採用了,親衛營的士氣大跌,被打得節節後退,全靠後軍的前赴後繼,這才勉強維持住梯口的一小塊位置。

典韋看得眼中冒火,將指揮權交給副將許褚,自己帶人衝了上去。

超一流武將的戰力自是非同尋常,沉甸甸的雙鐵戟施展開,就像是平地捲起了龍捲颶風,頓時在敵陣中打開了一道缺口。

“跟上,跟上!”一邊狠殺,典韋一邊大聲呼喝,號召更多的人跟上自己,殺出一片天地來。士卒們見自家將領形同瘋虎,也捨生忘死地博殺。守軍發覺此間有異,也紛紛圍攻上來。

這段城牆立刻變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城下的勇士不斷向上填補空缺,試圖乘勝追擊。城上的勇士則誓死堵住這唯一的缺口,決不肯讓敵人再將戰果擴大。

一名刀盾手吶喊着撲上前,被典韋用鐵戟的小枝一掛、一引直接帶偏重心,然後飛起一腳從城牆內側踢飛出去。刀手慘叫着跌落,沉悶的肉體碰地聲令所有人臉色煞白。

一隊盾手覷得破綻,驟然發力,舉着盾板高喊着衝了過來,試圖憑藉多人合力,將這名恐怖的敵將撞飛。結果典韋將鐵戟當做了鐵錘使,‘哐!’‘哐!’兩聲巨響,直接連人帶盾一起砸倒在地!

“擋我者死!”典韋大呼揮戟,一戟砸碎了對手的腦袋,紅的白的濺了一身。然後大步上前,用包裹着鐵皮的戰靴直接踢在一名長矛手的小腹上。那名長矛手立刻弓成了蝦米,血順着鼻孔、嘴巴、耳朵同時向外淌。

就在此刻。原來倒在城牆上的某具屍體突然動了動,張開雙手抱住了典韋的另一條腿,試圖將他絆倒,一同從城牆上栽下去,以同歸於盡。

“死開!”全力的一撲彷彿撞上了一座大山,典韋紋絲不動,就那麼拖着一個人往前衝殺了四五步。殺散趁機圍攻的敵人後,才猛一輪腿,將人甩飛,成全了那名視死如歸的勇士。

一步殺十人,典韋的威猛比詩人想象出的強人還要兇悍百倍,饒是守軍都存了必死決心。也被震懾住了,一時間竟是無人敢上前。

“啊!典韋在此,誰敢來戰!”典韋仰天一聲咆哮,嘯聲有如驚雷滾滾,形象彷彿傳說中那位與天爲戰的戰神刑天,城下頓時歡聲雷動。

“休得猖狂,吃俺一刀!”在戰場上耀武揚威是很容易招仇恨的。只見匹練般的刀光一閃,正是魏延應聲殺至。

“來得好!”典韋不驚反喜,揮戟迎上。

“當!”刀戟交擊,發出了震天價一聲巨響,周圍正捉對廝殺的兩軍士卒只覺耳朵裡‘嗡’的一聲,竟是眼前發黑,腳下發軟,差點一頭栽倒在地上。

兩人的武藝都是半路出家。靠着天賦異稟躋身當世名將之列,對拼起來,就是毫無花甲的硬碰硬。

這邊怒吼一聲,使出一招力劈華山,五尺刀鋒摟頭斬落,刀鋒未至,帶起的強風已經籠罩了全身。讓人有種避無可避的感覺。那邊也不示弱,吐氣開聲,雙鐵戟左右一架,直迎上去。金鐵碰撞之聲震耳欲聾。

碰了幾下,高下頓分。

招架的身形如山嶽,紋絲未動,劈斬的反倒是‘騰騰騰’退出三步。魏延到底年少,力量和武藝都遜了一籌,再加上先前已是苦戰良久,對上典韋這麼個生力軍,自然難以力敵。

“刀法還成,力氣還差了點,且吃我一戟!”典韋得勢不饒人,大踏步追擊而前,鐵戟如風,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通猛砸。

魏延被打得節節敗退,只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左右親衛見勢不好,連忙上前救援,結果一部分人被曹兵擋下,另一部分人只聽敵將一聲長笑,鐵戟化成的旋風向外一張,直接將他們也一併捲了進去。

這種在狹窄地形上進行的肉搏戰,本來就是個人勇武最好的舞臺,典韋這種以力取勝的打法,更是如魚得水一般。

魏延擋不住典韋,反倒是自己危險了,一直與他並肩作戰,但分出了大半注意力指揮作戰的高順沒想到搭檔這麼快就敗下陣來,也顧不得指揮了,盾一橫,刀一豎便殺了上來。

高順的武藝是純粹的技巧流,攻擊角度刁鑽,身法變化靈動,右手環首刀斜指向前,似斬非斬,似刺非刺,讓人生出一種擋無可擋的感覺。

可若是真的努力去招架,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玄妙非常的一刀竟然是虛招!刀才揮出去,高順腳下步伐忽變,腳下互錯,身形連晃,左手的鉤鑲盾已是自下而上的揮了上來。

鉤鑲盾的構造就是盾面上有個尖鉤,盾面下端是個尖角,都可以用以攻擊,變化極多。高順這一變招,正是用尖鉤傷敵要害,既陰且狠,一看是那種不講究顏面,只重實效的戰場打法。如果典韋的注意力被刀招吸引住,就算能保住性命,只怕今後也做不成男人了。

典韋確實沒料到後續的變化,他本來也沒有和對手鬥巧的意思,那不是他所擅長的,他的風格就是以力壓人,一力降十會!

他看也不看高順的鉤鑲盾,揮手一戟,直接攔腰橫掃過去,看起來竟似要和對手同歸於盡一樣。但只有身在其間的高順才知道,這一戟到底有多麼兇猛,不是同歸於盡,而是後發先至!

技巧流的高手多半都精於推演判斷,高順心知自己的招數變化稍多,速度肯定跟不上。但他本來就是指揮型的武將,也無意在個人武藝方面得到多高的成就,能自保就夠了。

他瞬間判斷出,自己連拼個同歸於盡的資格都沒有,顧不上傷敵,百忙之中豎起兵器。擋在身前。然後,他看見自己的百鍊鋼刀彎成了魚鉤,身體突然也變輕了,竟是被典韋一戟連人帶刀都給砸飛了!

“循義!”魏延看得睚眥俱裂,怒吼連聲,試圖搶前救援,可哪裡又衝得破如山戟影。

眼看高順就要飛出城牆邊緣。栽落城下,一道黑影如電而至,猿臂輕舒,直接將高順從空中扯了回來!

“好個賊廝,敢傷我兄弟,看打!”一手放下高順。另一手上的方天畫戟已是如蛟龍般騰起,暴喝聲中,轟然殺至!

虓虎呂布!

電光火石間,典韋心中閃過一個名字,那使出這等威勢的狠招,城中也只有這麼一位了!

這些年來他追隨在曹操麾下,和無數高手較量過。絕大多數都以他的勝利而告終,偶爾也遇見過幾個不相上下的對手,比如青州上將太史慈……

不過,從未有哪個對手,在一個照面間就能給他帶來這麼大的壓力。那杆方天畫戟看起來只是中規中矩的一記刺擊,但一戟刺來,周圍的空氣都彷彿凝固住了似的,身體也變得沉重起來。天地之間只剩下了那杆名震天下的殺器!

以典韋的強悍,當然不可能未戰先怯,他只是感受到了其中的威力而已。

面對強勁殺招,他怡然不懼。雙鐵戟左橫右豎,往身前一架,腰腿猛然發力,身體瞬間從直立變爲前傾。感覺起來就像是要連人帶戟的合身反撞過去似的。

草根出身的典韋最擅長的就是步戰,當初他在河北與太史慈戰了個平手,甚至微微落在了下風,主要是騎術不精的緣故。換成步戰的話,結果可能就要反過來了。

這一招藏攻於守勢,可以將他的怪力發揮到極致,若是和魏延交手的時候就使出來,那後者可能就不是退出三步的事了。

不過,這一次他遇到的不是太史慈,而是呂布,天下無敵的呂奉先!

就在三戟交擊的一剎那,方天畫戟的來勢於不可能中突生變化,一側,一轉,一記反敲,所有變化瞬間完成。恰到好處的避開典韋反撞的最強點,再從側面推了他一把。

生平第一次,典韋有種握不住兵器的感覺,得心應手的鐵戟突然失去了控制,只欲脫手而飛!

更可怕的是,身體的平衡也有些亂了。因爲呂布的第二擊是就地展開的,利用畫戟的小枝反掛了一下,在典韋側傾之勢尚未止住的時候,又把他往前拉了一下。等典韋努力反拉的時候,呂布又來了一招順水推舟……

要不是正親身體會,典韋根本無法想象出,到底是怎樣的武術,才能在一個照面的交手中,進行如此頻繁的力量變化。他只知道,他遇上生平僅見的高手了。

力量不輸於他,對力量的掌控更是在他之上,技巧同樣高得不可思議!

一股前所未有的無力感涌上心頭,任憑典韋如何怒吼,如何奮力反擊,都像是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那樣,只能隨着波濤中上下翻涌,身不由己。

轉眼就是十幾招戰過,城頭的士兵已經看傻眼了,甚至忘記了眼前的對手。城下的士兵也都是面如土色,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剛纔還縱橫捭闔,所向披靡的典將軍已經被打得節節敗退了。

雖然還看不出能撐多久,可他一直在後退,後退,眼見着就到城牆邊緣了!

“別傻乎乎的看着,快,快派人去,準備接應典將軍!”也就是曹操還保持着足夠的理智,大叫着指揮城下的救援隊去接應。

他知道呂布很強,但沒想到強到了這個地步,竟然連軍中的頭號猛將典韋都壓制不住。不,別說壓制了,根本是招架乏力啊。

當然,這也有呂布出手的時機夠好的因素,正好趕在典韋連敗兩將,舊力已盡,新力未生的節骨眼上。不過戰場上只有勝負,沒有公平不公平的說法。

所以,當曹操看到那個熟悉的雄壯身影從城頭墜落的一刻,他沒有悲傷,反倒是有些欣慰,至少,保住命了。

他仰起頭,頭頂上的陽光越來越亮,越來越亮,暖得人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身體越來越暖,心卻越來越冷,曹操閉上眼睛,用低沉至微不可聞的聲音下令:

“收兵!”

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四百章 河北終戰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第84章 再連一環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第32章 大義是爲名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七百章 鐵騎碾壓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第11章 一語道天機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第21章 河畔追賈詡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四五五章 震動與變局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第11章 一語道天機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第30章 稱雄先揚名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