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

封丘城位於濮、濟二水交匯之處,陳留國北面的第一要隘。

由於城池依水而建,西北兩面都有天然保護,攻城一方只能在東南兩個方向展開兵力,青州的大軍正是自東而來。

此刻正是拂曉剛過,河岸兩側都籠罩在淡淡的晨霧之中,一眼望不到邊的隊列正在霧氣中晃動着,起伏着,以不可阻擋的勢頭靠近着!

朝陽從敵軍的背後照射過來,霧氣更淡了,再也遮不住兵甲反射出的亮光,將其輝映出了道道彩光,卻絲毫無減其中蘊含的沖天殺氣!

龐大的陣容,精良的裝備,這都不是令得李通畏懼的理由,他對此早有準備。真正讓他感到絕望的,是青州軍亮出來的攻城器械。

最前排的是櫓車。

櫓車是適用性很強的一種攻城器械,不單可以用於攻城,也可以拿來野戰。結構大致是車前面豎着厚木板或大盾,在木板後面放上沙包和棉被,用人力推着前行。

因爲前面是木板和沙包,所以對遠程攻擊有着極其有效的防禦能力。別說是弓箭,即便是拋石車或者弩車都無法對其造成嚴重傷害。

有這麼多好處,缺陷當然也很嚴重。

櫓車的機動力相當之差,行軍速度頂多也只能和運糧隊一比,其實很多櫓車都運糧草的大車臨時改裝的,打仗時用一用,打完了沒壞的話,把盾板、沙包一扔,照樣當運輸車用。

不單如此,櫓車在戰場上的同樣不怎麼樣,幾裡地的距離,要推上老半天,最後也藏不了多少兵。推這玩意很費力,讓戰兵推的話,衝到近前了,體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還打什麼仗啊?

耗費大,效果普通,除非是攻雄城,打大仗,否則沒人會勞師動衆的搞這玩意。

然而王羽做事一向不拘常理,爲了攻打封丘,他竟然一口氣搞出了上百架櫓車,在陣前一字排開,彷彿是憑空豎起了一道城牆似的,視覺衝擊力相當之強。

李通也是心知肚明,青州對這一戰是勢在必得。

光是櫓車倒沒什麼可怕的,這種器械最大的作用就是掩護車後面的士兵,讓他們在遠程武器的覆蓋下,以相對微小的損失通過。到了牆根下面,滾木、礌石之類的防禦措施還是能起到作用的,即便櫓車掩護的是衝車也是一樣。

李通是懷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情進入封丘的,東南兩個城門已經用砂石堵死了,衝車也撞不開,他在城門附近佈置的守城器械也相當多,至少有把握擋住攻城車三輪以上的大規模攻勢。

問題是,櫓車後面還有車!

這次是小車,一兩個人就能推動的那種,車身有半人多高,前後各有兩個直徑在兩尺左右的輪子,推起來似乎並不費力。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車架上面架着的那張大弓,準確的說,是大弩纔對!

李通知道,這肯定就是傳說中的青州牀弩了。

弩車並非青州獨有,更不是陳家壟斷的東西,在墨子的著作中就曾提到過這種兵器,六韜當中同樣有絞車連弩的記錄,只是很多技藝都湮滅在歷代的戰亂之中,斷了傳承,或是被各世家當做自家的東西秘藏起來了。

青州現在以此利器耀武揚威,主要還是在於青州的將作司有着非同一般的製造能力,牀弩這種耗費巨大的兵器,也能成批成批的造出來,所以此物被世人冠名爲青州牀弩。

在牛渚磯海戰中,青州水師已經亮出來的,就已經有兩百多架牀弩了,現在出現在城下的,又是上百架,而且還是以弩車的形式出現,作爲守將,李通焉能不慌?

更可怕的是,在弩車後面,足足有四五千手挽長弓,身穿皮甲的戰士緊緊跟隨,敵人弓箭手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封丘的全部守軍,更有櫓車、牀弩這種恐怖的武器諸位,這仗還怎麼打?

李通覺得心寒,同時也相當不解。

兵聖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最下,乃是不得已方爲之!王羽擺出來的這陣勢,完全就是要打洛陽、打許昌的陣容啊!區區一個封丘城,怎麼就重要到這般地步了呢?

他呆呆的看着敵陣不斷逼近,心中一片茫然,完全沒了章法和頭緒。沒人笑他,也沒人提醒他,普通的士兵可沒李通這麼見多識廣,看到那一架架大得不像話的弩弓和弩手們背後揹着的弩矢,他們都驚呆了。

那弩矢足足有八九尺長,完全就是一根短矛!這樣的兇器被那張大弩射上城來,閉着眼睛也能想象出那恐怖的殺傷力啊!

一想到自己要面對這樣恐怖的兇器,衆人無不膽寒,只覺腳下的兩丈四尺高城牆實在太矮、太單薄,恨不得能拔苗助長,讓城牆陡漲他一兩倍高才安心。

青州軍之前是離城五里左右紮下的營盤,出營走了一段,便停了下來,輔兵們大聲吆喝着,開始調整各種器械的位置,佈置陣型,同時陣中跑出一騎,直奔城下而來。

李通知道,這是戰前例行的步驟,勸降的。

“父親……”看到青州軍的陣容,李緒和他爹一樣,也是嚇得不輕,眼看城下使者來了,他才陡然驚醒,低聲向李通作出提醒,語氣中不無期冀之意。

“不成的,太晚了。”知子莫若父,李緒一張口,李通就知道兒子想說什麼了。

的確,此時投降還來得及,不但能保住性命,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會被豎個典型,成爲青州千金買的那根馬骨。

“將軍難免陣上亡,事已至此,你我都沒了退路,但總要爲你母親和你弟弟想想!”李通的聲音低至微不可聞,李緒卻是悚然而驚。

呆呆的發了會愣,他呵呵笑出聲來,神情中有着釋然之意:“父親說得對,生於亂世,有機會能與驃騎將軍麾下羣英一較高下,孩兒當無怨矣!”

“正是如此!”李通讚許點頭,擡手一指城下來使,低喝一聲:“緒兒,此人就交給你了!”

“孩兒敢不從命!”李緒挽弓搭箭,眼睛死死的盯住了城下來人,準備對方一進入射程,就給他來個穿心一箭,以示死戰到底的決心。

“得得得……”馬蹄揚塵,疾行而至,眼見着到了強弓的射程邊緣,那使者就像是量好了似的,直接兜轉馬頭,沿着那條看不見的邊界跑了起來,李緒恨得直將牙根咬得‘咯咯’作響。

“城上諸軍聽着,降者生,頑抗者死,或降或死,爾等速速決斷,休要自誤!”勸降的使節既沒有慷慨激昂的以大義壓人,也無意舌燦蓮花的分析利弊,試圖動搖守軍意志,就是那麼放馬奔馳,縱聲高呼,身上那股縱橫睥睨的氣勢,卻是一目瞭然。

這勸降方式雖然簡單,但卻很有效,守軍見之,無不神搖氣沮,鬥志暴跌。

人家這麼囂張是有底氣的,驃騎將軍壓根就不在乎自己這些人,有這樣的大軍在手,還需要搞什麼小動作嗎?直接碾壓過來就是了。勸降,說到底就是給大夥兒一條活路走,只是走不走,卻不是自己這些小兵說的算的。

不單是普通士兵,連很多將官都將飽含期冀的目光投向了李通,希望他能做出某個相對明智的選擇。

曹操軍和青州軍最大的不同不在訓練和裝備,而是信念。

王羽的練兵方式偏近於近代軍隊的方式,注重士兵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時常提醒他們自己因何而戰,所以到了關鍵時刻,總是能有人挺身而出,甘願爲了勝利而犧牲。

曹軍當然也不是沒有凝聚力,但用的卻是傳統的方式。文臣武將們奉曹操爲主,自己也有家族和勢力,兵爲將有,視爲私人財產,施恩義以籠絡之,一層層的傳遞下來。

李通在城中有超過一千的嫡系部隊,都是李家原本的私兵,這些人願意爲李通拼命,而不是曹操。只要李通肯降,他們完全不會有背叛的感覺。剩下的雜牌部隊更是巴不得早點投降算了,反正驃騎將軍一言九鼎,既然說了降者不殺,就肯定不會跟自己這些小雜魚爲難。

李通本來想讓李緒戰死前揚個名,沒想到李緒張弓搭箭,卻遲遲不敢出手,心裡暗叫一聲晦氣,知道自己安排有誤了。

“我來!”他劈手奪過李緒的弓箭,臂膀一張,拉了個滿月,擡手就是一箭!動作一氣呵成,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武藝精強自不待言。

城上城下傳來一片驚呼聲,那箭矢卻似聲音還快一般,驚呼剛起,便如流星趕月一般,追到了那勸降使者身後,眼看就是一箭穿心的局面。

誰能想到李通竟然有如此本領,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上,射出這樣的驚天一箭呢?連他麾下的衆將都大吃一驚,心說是不是自家將主怒氣攻心,超水準發揮了,更別提那個已經跑過半程,背對城樓的使者了。

然而,世事無常,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只見那使者就像是背後長了眼睛似的,一個側翻,竟是滾落馬鞍之下,來了個蹬裡藏身,險之又險的將這必殺的一箭避了過去。

李通本待射死使者後,義正言辭的大喝一聲,表明死戰的決心,萬萬沒想到,超水平發揮的一箭居然被避過,一口氣卡在胸腔裡,像是要炸開似的,哪裡還說得出話來?

城頭也是一片寂靜,守軍無不心寒。

裝備炫目也就罷了,連隨便派出個使者都有這等身手,這驃騎軍到底有多強,這仗還有法打麼?

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九百章 馬超對策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第21章 河畔追賈詡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第81章 月夜私會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第69章 豁然開朗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第62章 富貴險中求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七九七章 就是欺負你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第200章 以正對奇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第200章 以正對奇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第30章 稱雄先揚名第74章 高調潛入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