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

“嗚……嗚……”衝鋒的牛角號聲激盪着,響徹了整個山野。

前軍的強勁勢頭極大的刺激了鮮卑全軍,號角手們將胸肺中的全部氣息都吹進了號角,化成蒼莽雄渾的音符,激勵起了每一個鮮卑人最爲強悍的鬥志。

殘陽如血,暮色將臨。

狂野的衝殺聲充斥了整個天地之間。

“咚!咚!咚……”仰頭看着橘紅色的天空,心跳聲清晰可聞,王羽長長地吸了一口氣,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感受着血戰邊塞的豪情,感受着渾身上下沸騰着的熱血,感受着天地之間最爲濃烈的情緒,將人力所能製造出來的,最爲壯麗的景色深深的刻印在心中。

隨即,他驀然睜大雙眼,振臂高呼:“擂鼓!”

三百面戰鼓同時擂響,震撼天地的鼓聲沖天而起,猶如睛空炸響的一個霹靂,激盪在幽州大地的天空,蓋過了鮮卑人驚天動地的吶喊、歡呼聲。

王羽緩緩回首,掃視身後的步兵陣列。

此番奔襲,青州軍秉承的是臨陣鬥者在前的理念:前鋒是鐵騎,輕騎在兩翼策應;中堅則是徐晃一手帶出來的,經過擴編後,人數達到三千之巨的摧鋒營精銳,兩翼的拔城、破陣二營也是由經歷過河北大戰的老兵組成。

構成後軍的,則是人數衆多的新兵諸營。

通常來說,就算經過完全相同的軍事訓練,裝備同樣的兵甲,有沒有經歷過戰陣,也是士兵精銳與否的重要指標。那些經過河北大戰的慘烈歷練的老兵如果組成軍陣,戰力超過新兵的一倍都不止。

驃騎軍的其他各軍,部隊擴充後。都是以老兵和新兵混編的形式構成,其中以羽林軍分配的最爲均勻,平均是一個老兵帶領三個新兵,軍隊正好擴充了四倍。

而泰山軍則完全相反,除了軍官之外,新兵和老兵基本上是涇渭分明的。目前已經加入戰鬥的三個營,人數雖然只有七千,但卻已經是泰山軍最精銳的三營兵馬,剩下的五個營。雖然加起來足有一萬戰兵,卻幾乎全都是新兵。

如果魁頭等人對此有確切的瞭解,肯定會笑得合不攏嘴。

即便率領他們的是王羽,憑着一萬多新兵的戰力,也不可能逆轉戰局。更何況他還做出了針對王羽的佈置……由此可推論,這一仗,贏定了!

魁頭等人不知道,幽州軍衆將卻是知道的。這算不上什麼軍事機密,以兩軍的關係,不需要特別打聽,也會有所瞭解。

“這下糟了!”

關靖失聲驚呼。兩手扶在了城垛上,城垛的青磚冷得滲人,但他卻恍然不絕,只是連聲哀嘆:“王君侯此番實在太過沖動了。就算來援,也不應該將鐵騎放在前鋒位置上啊!若此刻留在他身邊的是鐵騎,看準魁頭所在,全力一擊。或許還……可現在,這。這可如何是好?”

王羽不來,關靖嘴上不說,心裡卻有怨恨之意,認爲對方是見死不救,表裡不一。現在王羽來了,關靖才真正意識到,對方就算全力以赴,想解居庸之圍也是非常艱難的。

看着青州軍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逐漸陷入僵局,最後落在了下風,關靖心裡越來越冷,他終於想清楚了。主公爲何一直不肯向王羽求援,也不肯突圍,而是固執的擺出了死守的架勢。

原因很簡單,主公早就預料到了今天的局面。

其實想想也是,當日鮮卑突襲而來,主公率軍死戰,在一開始,也一度佔據過上風。但胡虜和普通的軍隊不一樣,他們的戰力不算高,但韌性和搏命的氣勢,卻不比中原的軍隊差多少。戰力不足,是因爲武器裝備,兵法操練這些外在因素,搏命的氣勢卻是與生俱來的。

現在看看,青州軍雖然比幽州軍更強,王羽也是有備而來,但憑區區兩萬戰兵,想正面打敗十萬胡騎,實在是太難了,即便以驃騎將軍之勇,終究也是要功虧一簣。

如果青州軍在這裡吃了敗仗,主公,以及幽州軍的所有幕僚、將士,勢必將被史官們大書一筆,做爲私心重、坑盟友的典型,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關靖又是急,又是惶恐,心裡像是點了一把火似的,燒得他五內俱焚。如果王羽現在就抽身而退,他不但不會有任何怨言,反而會喜極而泣,只要青州軍的損失不是太大就好。

“擊鼓!全力擊鼓!”公孫瓚完全沒理會關靖,無論勝敗,仗既然已經開打了,就沒必要多想,拼盡全力,戰到最後一刻就好!

他相信,這位他最欣賞的少年豪傑,不會如此無謀,做出半途而廢的攻擊。既然鵬舉賢弟來了,他就應該有過思考,並具備了相應的勝算!

所以,這一刻,自己能做的唯有堅信而已!

距離居庸城,青州軍的中軍尚在十數裡之外,在越來越濃的暮色中,別說看人,連旗號都看不清楚,只是能看出各自大致的輪廓罷了。

但此刻,在激戰最緊要的關頭,雙方卻達成了默契,城上城下的戰鼓不約而同的敲出了最激昂的節奏!

胡人不知道中原的典故,也聽不懂戰鼓聲中蘊含的澎湃豪情,但青州衆將都是讀過書,通韜略之士,只聽了個開頭,便已知道了自家主公的心意。

沉舟!

這通鼓點取的正是當年項籍渡漳水,援鉅鹿,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典故。

當時秦軍勢頭正盛,聚兵四十萬圍攻鉅鹿,諸侯雖然應援而來,卻無一敢於直面秦軍鋒銳,只是遠遠的挖了深壕厚壘,躲在後面。

就在這時,項羽率兩萬將士渡過漳水,破釜沉舟,表示不勝不歸的決心,然後揮軍北上。九戰九捷,最後大破秦軍,就此確定了秦國的覆亡之局。

眼下王羽和公孫瓚不約而同敲起的,正是這個鼓點,其意自是毋庸贅言,衆將都是精神大振,只有張遼憂心忡忡。

他發現了鮮卑金狼衛的意圖,這些人就等着狙擊王羽呢!統帥親臨戰陣雖然有種種好處,但其中的弊端卻也不容忽視。一旦有個萬一,那就算仗打贏了又能如何?

張遼恨不得能以身相代,或是能提醒王羽也好,可現在他和他的部隊周圍全是密密麻麻的胡騎,到處都是喊殺聲和鼓號聲。他既無法向中軍靠攏,也沒辦法通過號角、旗號提醒王羽,只能乾着急。

惶急之間,身後忽然喊聲大作,張遼急忙轉頭去看,正見王羽一手持槊,一手高舉戰旗。躍馬出陣的身影。

“吹號,吹的再大聲一點,向君侯示警!”張遼嚇得心都從胸腔裡跳出來了,一疊聲的狂催傳令兵。後者也知道事情緊急,使出了渾身解數,可戰場上如此嘈雜,他一個人的力量再大。又豈有鶴立雞羣之能?

好在事情沒有朝着最壞的方向發展,張遼看到王羽縱馬衝出中軍後。並沒有如傳說中一樣,一頭衝向胡騎大軍,而是高舉着戰旗,沿着後陣前沿高速狂奔,順勢將手中的戰旗展開。

“這是……”王羽展旗的那一剎那,張遼愣住了。

青州軍和幷州軍一樣,一直沿用了漢軍的戰旗,漢朝尚紅,所以不論旗面上的圖案、字樣如何,軍服和戰旗都是紅色的。

但此刻,夕陽餘暉尚在,張遼看得很清楚,王羽手中的戰旗分明是黃色的!

明黃色成爲皇帝專用的顏色是從唐朝開始的,在這個時代,黃色的旗和服飾,是道教專用。而以此爲標誌的軍隊,遍數天下,也只有那麼一支而已……

黃巾軍!

“蒼天……已死……”雄渾的吶喊聲如驚雷炸響,壓倒了戰場上的所有喧囂,被席捲萬里而來的烈烈長風送入了每個人的耳中,心中,以及靈魂深處。

對張遼來說,這又是個極大的意外,不過他很快驚覺過來,並想起了剛隨着呂布入主東郡,與青州軍還處於敵對狀態時聽過的一些傳聞。

河北大戰之後,青州軍先後收編了青州、白波兩支黃巾軍,並從中選拔精銳,編入了泰山軍中,徐晃麾下。而當初白波橫掃河東的時候,曾經出過一位黃巾小天師,最出名的兩件法術中,就包括了役使黃巾力士!

現在看來,泰山軍中的新兵單獨成營,似乎不是安排上的失誤,而是刻意做出的準備!

霎時間,張遼的眼睛瞪得老大,他終於明白了,後軍的步卒……全是黃巾軍!

他想得沒錯,事實如此。

後軍的士卒們突然又聽到了熟悉的喊聲在耳邊響起,又看到了醒目的黃巾大旗在眼前高高飄揚,他們心中那久被壓抑的情緒猛然間爆發出來。一萬多將士高舉武器,縱聲狂呼:“黃天……當立!”

曾經的黃巾軍,現在的漢軍將士們驟然驚覺,他們奉之爲主的不敗戰神,還有另一個身份——曾經被視爲大賢良師接班人的黃巾小天師!

特別是曾經參與過運城之戰,到現在百戰餘生之後,已經變成精銳老兵的白波精銳,下意識的就回想起了當年的意氣飛揚。

“開元……盛世……”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意,烏騅跑得越來越快,化成了一道黑色的閃電,將獵獵飛舞的黃巾大旗,和王羽高喊聲覆蓋的範圍擴大到了極致。

沒參加過運城之戰的黃巾軍也激動起來。

因宗教而起的狂熱,需要的無非兩個條件,虔誠和奇蹟。這些黃巾老兵能奮戰至今,對太平道,或者說那個理想中的清平世道,都有着最爲至誠的期盼,這就是支持他們奮戰至今的最大動力。

而奇蹟……

蒼天的確已經死了,和曾經輝煌過的大漢,以及構成大漢的世家豪族一起腐朽,乃至滅亡。黃天,大賢良師口中的黃天,主公說的新紀元卻是初現崢嶸!

青州新政的光輝能照耀到的地方,不都是一片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盛世氣象嗎?這,不就是清平世道嗎?

“蒼天已死……”胡騎已經漸漸突破了摧鋒營的陣列,王羽卻看也不看,只是打馬在陣前飛奔,不停地揮舞着大旗,拼盡全力的叫着喊着,全然不顧越來越近的鮮卑騎兵。蒼涼的戰號聲,彷彿蠻荒時代的呼喊,帶着不盡的憤怒和悲傷,再次迴響在中原大地上。

“黃天當立!”萬衆響應,激昂的聲音從肺腑中奔騰而出,帶着無盡的狂熱與憤怒,壓倒了天地之間的一切聲響。

“殺啊!身後就是咱們的家園,自己的家園,自己保護!殺胡,殺胡!”李樂越衆而出,揮刀狂吼。

“殺胡!殺胡!”洶涌澎湃的黃色大潮,與撲過來的黑色大潮相向而進!軍卒們忘情的呼喊着,他們眼中看到的不是血腥的戰場,不是鋪天蓋地的胡騎,而是夢想之中,現實之中的清平世界!

黃巾力士,與焉再現!()

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六一五章 恐怖號召力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三九四章 再失良機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第73章 一計不成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第94章 灰飛煙滅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第83章 神秘符印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第90章 驅狼搏虎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