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

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

城守府。

張遼匆匆而行,直奔議事廳而去。

以他半個客卿的身份,救援公孫瓚與否,跟他的關係都不大。戰略決策方面,他認爲自己應該安守本分,不能隨便插言;個人方面,他和公孫瓚也沒有過任何交集,當然不會爲了請戰之類的事,急匆匆的去議事廳尋人。

能讓他這麼着急,無非一件事,他家的小姐又不見了。

以張遼的聰明勁,用膝蓋想,都能猜到他家那位小姐的去向,無非是聽到太史慈、魏延請戰的消息,去湊熱鬧了。

對此,張遼也是說不出來的苦。

沒錯,經過這麼多事,兩家合併之議,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波折了,做爲兩家最重要的紐帶,王驃騎即將過門的妻子,小姐積極參與青州軍事務,也沒什麼不妥。

可是,那是在單經求援之前,當時張遼還沒有這麼多顧慮,但在王羽按兵不動之後,他的危機感一下就涌出來了。

如果王羽果然也逃不開世間的規律,那麼,青州的一切,就應該以常理而論。

在張遼看來,呂綺玲領兵這件事,應該就是個權宜之計。不光呂綺玲,王羽另外幾位夫人,大概也就是張寧、蔡琰或許會是例外,她們手上的差事,遲早是要交出去的。

要知道,那些女子手上的可都是實權!

青州的諜報系統,名義上的主官是賈詡,實際上內部事務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落在貂蟬手上的;呂綺玲不用說,鐵騎的戰力如此彪悍,隨着戰事的不斷升級。這支鐵軍肯定要持續擴充,最終完全符合六軍之首的地位;還有糜貞手上的財權……

王羽現在還年輕,或許不用急,但以他後宮的規模,他的子嗣肯定會越來越多。按照常理,他的子孫將來的爭權奪勢會少得了麼?

王子爭權,母族通常會成爲後盾,要是王羽不回收權力那還了得?

只要想想那些手握重權的女人們爲了兒子的地位展開爭奪,即便勇猛如張遼。也不禁一陣陣頭皮發麻。那可是不亞於羣雄討董的大陣仗,比起將來中原大戰都不遑多讓啊!

有見於此,他自然加倍謹慎,生恐自家小姐在軍務上參與太多,最後泥足深陷什麼的。

看得出來。王驃騎對小姐的好強性格不怎麼在意,如果小姐能安分一點,還是有希望憑藉自身特色在後宮爭爭寵的,畢竟不是每個女子都有和丈夫在沙場上並肩作戰過的經歷。

可要是她在軍務上有太多牽扯,那就不好說了,身爲帝王者,有幾個會喜歡有人覬覦自己權柄的?

張遼覺得。連張寧、蔡琰的權力,將來都會受到限制。

醫官,本來就是很多陰謀的突破口;蔡琰手中的輿論控制權,到底有多大威力。張遼還不是很確定,但蔡家在泰山書院的主導權,卻非同小可!

以目前的態勢,將來青州士農工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勢必盡出於書院門下,這樣的隱性權力。就算是四世三公的袁閥,也只能瞠乎其後,望塵莫及啊!

張遼殫精竭慮,並不是想幫將來的呂綺玲之子爭奪帝位,他只是不想自家小姐受太多委屈,更不想因此連累到舊主呂布,和幷州邊軍的袍澤們罷了。

伴君如伴虎,不時刻警惕,如履薄冰怎麼行?

這其中的道理,張遼沒辦法解釋給呂綺玲聽。後者的腦子裡只有一根筋,不會理解爲什麼王羽不救公孫瓚,就和從前差那麼多,他只能盡力盯着。

只是他的兵法韜略雖然很厲害,但盯人這種事,他一點都不專業,倒是呂綺玲偷跑起來很是遊刃有餘,畢竟是從小就鍛鍊起來的。結果就是,張遼稍一疏忽,就不見了自家小姐的蹤影,急得團團轉。

急匆匆趕到議事廳外,聽到只有王羽和徐晃的聲音,張遼長長鬆了口氣,總算是趕上了。

他整整衣冠,正要開聲求見,無意間瞥到窗戶下陰暗處的角落處有黑影晃動,頓時嚇了一跳,想着這城守府防備如此嚴密,難道還能混入刺客?

揉揉眼,定睛再看時,當場就是一個趔趄,好懸沒一頭栽到雪堆裡。

他辛苦尋找的小姐,可不就蹲在窗根底下麼?看她那專心致志的勁頭,恐怕也只有當初學武的時候,可堪一比了,不然怎麼連自己到了都沒注意到?

光是呂綺玲一人也就算了,那位大小姐還有兩個同黨。看到太史慈和魏延被趕出城守府時的神態,誰能想到這二位這麼快就沒事人似的轉了回來,當起了偷窺黨呢?

張遼啼笑皆非,卻又不敢聲張,心想難怪門口站崗這二位,一直神情古怪呢,合着他們早就發現了啊?當然,發現也沒用,這偷窺的陣容太過豪華,誰會當真計較呢?

連使幾個眼色,呂綺玲都沒看到,張遼無奈,只能悄然走近,希望呂綺玲能看到自己。

結果太史慈和魏延感官都很敏銳,他這邊才一邁步,那倆就轉頭看過來了,見是張遼,又撇開頭去,很專心的繼續偷聽。反是正主呂綺玲毫無所覺,直到張遼在她旁邊蹲下,扯扯她的衣襟,這才驚覺。

“張……”她自己反應倒快,一個字出口,自己的手就捂到嘴上了,隨即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壓低嗓音道:“張叔父,你也來偷聽啊?來的正好,剛到關鍵時刻呢……”

“……”張遼又好奇又好笑,還沒等他開口解釋,一隻手又搭上了肩膀,轉頭看看,卻是太史慈湊過來了。

“文遠,你來的正好,幫忙評評理,憑什麼公明說自己無所適從,就被主公引爲知己?某和文長也說了差不多的話,就被趕出去了呢?不公平啊,絕對不公平!”

很顯然。太史慈也把自己當成同道了——來偷聽的同道。和這羣沒心沒肺的人混在一起,張遼也只剩苦笑的份兒了。

“子義兄,悄聲,悄聲!”他們寒暄上,魏延卻急了,扯扯太史慈,提醒道:“主公耳目很靈的,眼看着就到最關鍵的時刻了,你可別打岔。”

太史慈那嗓門。就算刻意壓低音量,那也是很響的。而廳內王羽已經露了口風,眼看着隱藏已久的謎底就要揭開,萬一被發現,挨頓罵是小事。不能第一時間解開疑團纔是要命,主公不是常說,好奇心可以殺死貓麼!

太史慈一縮脖,捂住了自己的嘴,怎麼看怎麼像是掩耳盜鈴故事裡的那個小偷。

好在王羽不知是不是太過專注,居然沒注意到窗外的動靜,只聽他朗聲說道:“我軍爲何來幽州?殺虜安邊而已。虜在何處?居庸城是也!目標難道還不夠明顯嗎?依照公明適才之言。我軍應該怎麼做,還有疑問嗎?無非勇往直前罷了!”

沉默數日,他一開口就是語出驚人,寥寥幾句話。擲地有聲,無論是直面王羽的徐晃,還是聞訊趕到的諸葛亮,亦或窗外偷聽的幾人。都覺一股濃濃的狂霸之氣撲面而來,一時間竟是齊齊失語。

如果主公心中沒有猶豫。這五天的按兵不動該怎麼解釋?如果說是苦思之後,方有所得,此刻宣言,爲何能如此豪情蓋天,威武霸氣?

王羽並沒有進一步解釋的意思,而是直接揚聲發令道:“孔明率輔兵留守,其他人既然已經聽到了,當不須某再另行下令……來人,取我披掛來,鼓角伺候,全軍出擊,目標——居庸城!”

說罷,他一甩披風,直接大踏步的向外走去,再沒回頭多說哪怕一個字。

“出兵!”

斷喝聲中,衆將都是一個激靈,猛然反應過來,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一直按兵不動的主公,居然下達了比魏延當日提議的險計還誇張的軍令。

全軍出擊!

不留任何後手,毫無保留的出擊!

半月糧草?看主公披甲上馬的速度,哪裡有那個餘裕?

後防?他的確命令諸葛亮留守了,可看他的架勢,與其說是讓諸葛亮和數千輔兵留守,還不如說他嫌這些人累贅,所以隨便找個理由給丟下了。

計策?戰略?友軍……統統沒有!主公這架勢,分明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趕向居庸城!

這不是突襲,鮮卑人再笨,也不可能發現不了兩萬多大軍的靠近,這就是……

“破釜沉舟?”張遼尋思半晌,終於從腦子裡想到了個相似的典故,當年楚霸王渡過漳水,將兵鋒指向鉅鹿的那一刻,身上發散着的,想必也是同樣的豪霸之氣。

“這纔是我的夫君,來人,快快傳令,全軍上馬!除了盔甲和武器什麼都不要帶,只要人跟上來就行!”呂綺玲的反應沒有張遼快,但卻更符合眼下的節奏。

“咚!咚!咚!”左右親衛敲響了戰鼓,極北方吹來的烈烈長風之中,又混入了雷鳴之音。

“嗚……”號角聲長鳴,宣告着在多日的蟄伏之後,來自山海之間的蛟龍再次騰雲而起。

在下一刻,豪壯的長歌聲驚碎了夜的寂靜,壓倒了風聲,響徹了幽燕大地的無垠曠野之間!

“長風起兮天蒼蒼,

天火焚兮野茫茫,

迎風火兮奮霜刃,

安亂世兮路漫長。”

馬蹄聲漸漸響亮起來,加入了慷慨放歌之中,爲雄壯的戰歌敲起了鼓點。

全城都被驚醒了,全城都震驚了!

久在邊關之人,對金戈鐵馬的氣息再熟悉不過,即便忽略嘹亮的戰歌,只消從雷鳴般的馬蹄聲,和越來越急促,越來越密集的腳步聲中,就足以分辨出,這是大軍起行的信號!

太史慈等人只比呂綺玲稍慢了一拍,先後派出了傳令兵,自己也是披甲持兵,緊緊追在了那杆再熟悉不過的大纛之後。

傳令兵開始時還準備用通常的方式傳令,然而,沒等到他們跑到地方,各軍的將士就已經紛紛從營帳中跑出來了,所有人手中都緊握着兵器,口中高聲應和。

不需要命令,旌旗所指處,就是兵鋒所向!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訓詞,從軍的第一天起,就由驃騎將軍親自說給了每一個人。

“長風起……

天火焚……

迎風火兮安亂世,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烽火燃不息!”

萬人共一呼,壓在城頭的鉛雲彷彿都被震散了,整個夜空都在顫抖!

指揮?不需要!

組織?不需要!

顧慮,同樣不需要!

戰歌聲將所有人的心都連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只有一個信念:只要依照曾經許下的諾言,追隨着統帥,勇往直前!

向北,向北!

胡騎就在那裡!

統帥的旌旗就指向那裡!

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八九八章 籌謀破敵策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二五六章 一戰而潰七九七章 就是欺負你第14章 槍出猛虎嘯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第64章 公平一戰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第69章 豁然開朗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第54章 謀事貴深遠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第75章 順風順水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第41章 何處藏玄機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36章 梟雄劉玄德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94章 灰飛煙滅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第6章 事了拂衣去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第24章 相識莫恨晚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