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

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

戰事一度陷入了膠着。

公孫軍生剮叛徒,先聲奪人,但畢竟不是很擅長攻城,準備的攻城器械也太過簡陋了些。而守城的數百殘兵本是劉虞的門客,後來由麴義全權負責整訓。麴義的先登營本就有敢死隊的味道,這些門客經他的訓練後,也算是名符其實的死士了。

居庸城不大,某種程度上也有利於兵少的一方集中兵力,結果就是劉虞硬生生頂住了公孫瓚的猛攻。

當然,守軍畢竟勢窮力孤,防守完全是靠人命往上添,攻城戰進行了三個多時辰,攻擊一方和防守一方的傷亡率幾乎持平。

而公孫軍高達兩萬之衆,有的是人力可以輪換,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傷亡,但劉虞軍卻只能死撐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慘烈的攻防戰從清晨一直進行到了下午,冬天日短,太陽在中天沒停留多久,就開始向西傾斜,像是被慘烈的戰鬥嚇到了一樣。

劉虞很清楚,離黑夜越近,生的希望就越高。在冬夜裡強行攻城,對士兵的傷害實在太大,黑暗和寒冷的共同作用下,非戰鬥減員會大幅增加,只要公孫瓚還有一絲理智尚存,就不會發瘋連夜攻城。

但這這個認知並不能給他帶來希望,就算對兵事再沒了解,到了日頭西斜的那一刻,他也意識到末日的來臨了。

他的五百親衛只剩下了最後二三十個,敵人卻像是無窮無盡一般蜂擁殺上。

公孫軍的雲梯雖少,但居庸城的城牆也實在太矮。訓練有素的騎兵可以很輕鬆的從馬上拋出鉤索,直接蕩上城牆。

更可怕的還是弓箭。每兩撥攻擊的間隙,都有成片的箭雨將城頭整個覆蓋。造成大量殺傷。被守軍用戰刀驅使助戰的千餘民壯,至少有半數是死於這樣的攻擊之下。

對守軍造成嚴重殺傷的,是那些時不時會在激戰之中竄上來的冷箭。公孫軍中神射手的比率比普通的軍隊高出一大截,居庸城低矮的城頭正利於他們全面發揮。

“吾乃漢室宗親,朝之重臣,竟死於此乎?”斜倚在城樓的窗口前,劉虞發出了不甘的吶喊。

他不甘心啊,如果上天一定要磨練自己,至少也要讓自己撐過今天吧?許攸正在草原上奔走。鮮卑的軍隊正在集結,只要再多一天,援軍就會蜂擁而至!上天怎能如此吝嗇,連這麼卑微的願望都不給自己呢?

也許,如同子圖說的那樣,援兵不會來了吧?自己已經被拋棄了,所以,有沒有那一天時間,已經無關緊要了。

可他依然覺得憤懣。以自己的身份,怎麼能以這種形式,死在這種地方呢?

自己這樣的人,縱然要死。也應該在金鑾玉闕之中,羣臣環繞之下,鄭重交託國事之後。方闔然長逝,引動滿城慟哭之聲。天下同哀。而不是像個老鼠一樣躲在城樓裡,苟延殘喘。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死狗一樣拖出去示衆,然後慘遭千刀萬剮之刑。

整個上午,劉虞腦海中都充斥着王門慘死的模樣,他的風寒本就很重,再受了這樣的刺激,竟是直接倒地不起,眼見着就垂垂待死了。

劉虞並不以此爲憂,反倒有些慶幸,如果就這麼死了,就不用忍受公孫匹夫的羞辱了,將來史書上,也會記載自己誓死不屈,抱病督戰,最後光榮戰死的光輝事蹟。

他在心中默默祈禱着,希望親衛們再多支撐一些時間,哪怕只是片刻也好,以成就自己的英名。

……

田豫看看天色,又向周圍的曠野眺望了幾眼,眉宇間閃過一絲憂色,眼見城頭上劉虞的親衛還在負隅頑抗,他終於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諫言:“主公,居庸城孤懸在外,不宜多做停留,劉虞如今已經勢窮,何必還拘泥於生擒?不如還是放火燒掉城樓,儘早收兵吧。”

“這是什麼話?”公孫瓚濃眉一軒,看向田豫,眼中已經帶了不滿神色,他用馬鞭指點着城頭:“老匹夫欺吾久矣,今天不把他拖出來示衆,讓所有人都看看他到底是沽名釣譽,還是真的表裡如一,吾豈能甘心?”

“鮮于輔、閻柔那一干雜胡已經在薊縣被吾擊敗,一路追擊至今,也不見他們的蹤影,顯然已然知機,遁逃往塞外去了。檀石槐死後,鮮卑人便已外強中乾,便是沒有鵬舉賢弟的大軍,他們又豈敢造次?無須多慮!”

“可是……”田豫還想再勸,公孫瓚卻猛一擺手,斷喝道:“不必多說,別說鮮卑人未必會來,就算魁頭、騫曼和解,並肩而來,又何懼之有?鵬舉賢弟北上雖是一片盛情,但某縱橫北疆幾十載,豈有託庇於人之理?他們不來便罷,若敢來時,正要他們見識漢軍的威武!”

田豫知道勸不動公孫瓚,看看城頭,嘆息着按上了刀柄。勸不動公孫瓚,就只能儘快解決戰鬥,劉虞殘存的親衛中,頗有幾個武藝高強的,只要除掉這幾個人,就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

忽然,遠處傳來劇烈的馬蹄聲。田豫和公孫瓚都是一愣,以爲自己聽錯了,幾乎同時扭過了頭去張望。在暗紅色的天空下,他們看見了一面揮舞着的白旗,白旗後,是橫亙整個曠野的黑線。

雖然是白旗,但沒人會將對方當成來投效的義勇,因爲白旗上是有圖案的——那是一匹狼,張牙舞爪,兇相畢露的兇狼!

“鮮卑王旗……是魁頭!”田豫失聲叫道。草原的遊牧部族拿來做圖騰的東西很多,其中狼,和中原的龍一樣,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有資格將狼做爲圖騰,畫在戰旗上的,只有稱雄草原的鮮卑人。而鮮卑人中,名義上的王者。正是中部鮮卑的魁頭。

“騫曼也來了,好賊子。竟然真的和解了!”公孫瓚眼中精光閃爍,緊緊的盯着緊隨在白狼旗之後的一杆黑狼旗。旗上的狼沒之前那匹那麼張揚,像是一隻狼崽子,檀石槐之後的鮮卑大人是和連,騫曼正是和連之子!

“傳我將令,後隊變前隊,準備迎敵!”公孫瓚雖驚不亂,振臂高呼。眼下的形勢雖然兇險,但他打了一輩子仗。類似的兇險場面不知經歷過多少,哪裡會被嚇到?

“喏!”之前的擔憂一掃而空,田豫衆將慨然應諾。

已經出現的敵人就超過了萬數,看這架勢,胡騎至少也有三萬,超過五萬也不奇怪。但沒什麼,做爲漢軍之中最善戰的邊軍,何懼以寡敵衆?

“準備迎敵!”

“嗚嗚嗚……”襲擊者和抗爭者同時吹響了號角聲,一方兇殘而勢在必得。一方堅定而誓不低頭,看起來是個平分秋色的場面。

然而,下一刻,更多的號角聲和更大的煙塵從西北方驟然升起。很快瀰漫了整個天空,遮天蔽日,公孫瓚和田豫衆將盡皆色變。

煙塵之中。不斷有畫着各種動物的旗子若隱若現,有狗。有狐狸,有馬、兔子。甚至還有天鵝!

畫工很差,狐狸看起來像狗,狗看起來像馬,只有天鵝看起來還像那麼一回事。但幽州衆將的心都是猛然一沉,這些看似可笑的破爛旗子背後,代表的意義卻一點都不可笑。

狐狸,是中部鮮卑中,除了分裂的王帳之外,最強大的慕容部的象徵。其首領慕容弘狡詐多智,在鮮卑族中向有狡狐之稱,在魁頭和騫曼的爭端中,他一直左右搖擺,大撈好處,在短短十年內,將勢力擴大了好幾倍。

魁頭、騫曼之後,慕容部的出現,代表着中部鮮卑全部力量的集中!

而狗、馬、兔子等圖騰,代表的意義更加驚人——彌加、闕機、素利,他們是東部鮮卑的三大首領!

彌加對檀石槐忠心耿耿,故而以忠犬自命;闕機不擅機變,爲人踏實勤懇;素利打仗韌性不足,逃跑卻很快,在部族衝突中極少吃虧,所以是兔子……他們的出現,代表着東部和中部兩大鮮卑勢力已經聯手。

而天鵝……公孫瓚對其代表的意義並不是非常熟悉,只是聽人說過,似乎西部鮮卑的拓跋部是以此爲圖騰的。

西部鮮卑東起上谷、西至烏孫,部落分散在極其廣闊的區域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根本無法完成集結。拓跋部離得最近,所以他們出現了……

在檀石槐死後,四分五裂的鮮卑部族再次集結在了一起!

煙塵蔽日,胡塵滔天,天空都變得陰暗起來,胡騎叫囂呼喝着縱馬狂奔,瞬間鋪滿了整個曠野,無邊無際的衝殺而來。鮮卑胡酋全數在此,兵馬何止十萬?

“哈哈哈哈,天不亡我,天不亡我!”城樓上,像是隻剩了最後一口氣的劉虞猛然跳起,欣喜若狂的望着漫天的胡塵,狂笑不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孫匹夫,今次看你還不死?”

魏攸在一旁看得已經呆了,不是爲了援兵的到來,而是被劉虞的瘋狂嚇到了。

這樣的胡騎大軍,會這麼巧,在最後一刻趕到?不可能的。再怎麼樂觀的思考,也只能得出對方把居庸城當做棋子,利用守軍最後的力量對公孫軍造成消耗,然後再發動進攻的結論。連拓跋部都來了,之前的準備工作何止數月?

不單是棋子,而且是棄子!

如果鮮卑人有心營救劉虞,只要早一個時辰,不,半個時辰就足夠了,他們都用不着發動進攻,只要讓公孫瓚發現他們的存在,後者就只能放棄對居庸城的圍攻。

可是他們沒有,他們將劉虞最後一點剩餘價值都利用起來了……嗯,或許還不止,等到劉虞死後,他們還可以舉起爲劉虞報仇的旗號,繼續與青州軍作戰。

聽說人之將死時的頭腦格外清楚,魏攸覺得自己現在就是這樣,前因後果一瞬間就想得清楚透徹了。可劉虞呢,他這樣興奮,難道是說,他自以爲還有生機?又或者是……

“國讓,燒了城樓!”雖然意識到了形勢的危急,但公孫瓚還是忍受不了宿敵的囂張。

“燒吧,燒吧!公孫匹夫,就算死,我也要拉着你一起!”劉虞揮舞着雙手,瘋狂大笑:“吾乃漢室宗親,朝廷棟樑,豈是……”

聲音戛然而止,劉虞就保持着那個張牙舞爪的姿勢,中止了所有動作,看起來就像是一陣寒風吹過,把他整個人給凍結了一樣。

“主公!”魏攸大驚撲上,用手指在劉虞鼻下一探,發現氣息已然冰冷,後者最後的興奮竟然是迴光返照,就這麼死了。

魏攸終於明白了,原來主公什麼都明白,他知道自己的可悲和可憐,只是始終不承認,最後的瘋狂舉動,看似對公孫瓚的嘲笑,其實何嘗不是他對自己的嘲弄呢?

田豫看向公孫瓚,後者堅定點頭:“點火!”

帶着一縷縷青煙,幾十支火箭被射上了城樓,強勁北風中,烈火熊熊燃起,公孫瓚最後望了一眼居庸城,奮然轉身,揚起手中長槊,振臂高呼:“兒郎們,隨我……殺胡!”

“殺胡!”兩萬邊軍同聲吶喊,迎着漫天胡塵,毅然決然的迎擊而上!

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三九一章 趙雲發威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第6章 事了拂衣去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第91章 兵臨城下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