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

將軍府,議事廳。

氣氛有些沉悶,平時話最多的潘璋此刻也很安靜,雖然他不太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意味着什麼,但這並無礙於他理解眼下的情況——出現了很嚴重的狀況,嚴重到連主公喜得麟兒的喜悅都能沖淡。

如果臉色沉重只是主公倒還罷了,可是,連平時一直笑眯眯的軍師也板起了臉,那事情就有些不大尋常了。

潘璋很有些心驚肉跳,莫非是傳說中的反青州聯盟要結成了?河北的兩路盟軍也叛變了?他自己嚇自己,把一張小臉嚇得煞白煞白的,結果反倒是加重了此間的沉悶氣氛。

提心吊膽的不止是潘璋,其他人也都有些疑神疑鬼的,特別是看到那位一襲白衣,戴着面紗,安靜的坐在王羽身邊的女子,所有人不明真相的人,都有些忐忑——別是少將軍無恙,夫人她……

好在,王羽沒有賣關子的意思,很快解開了謎底。

“對東郡的計劃暫時擱置,子敬,你先去濮陽走一趟,探明情況……”魯肅有些驚訝,但還是迅速起身應諾,心下倒是略略鬆了口氣,只是擱置,不是放棄,說明形勢還沒糟糕到極點。

王羽略一點頭,繼續道:“本將明日會動身,走一趟徐州,領內之事,暫由文和、元皓、元直商議着處理,子龍、文長隨行護衛。”

“徐州?”除了事先知情的賈詡、田豐之外,衆人一片譁然。

倒是沒人懷疑陶謙會對王羽不利,可是,現在的徐州,已經不是中平年間的徐州了,那裡不是什麼太平地方。而是近乎一個小戰國了。

目前,徐州數得上的勢力就有五股:臧霸的泰山賊死而不僵,仍然盤踞在開陽城一帶,藉助地勢,與張頜對抗;袁術佔據了整個彭城和半個下邳;而陶謙在收復廣陵的行動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煩,他任命的廣陵太守,遭到了地方豪族的抵制,連淮陰城都進不了,更別提行使職權。整合廣陵的資源了。

地方豪族主要是看準了陶謙的兵力被袁術牽制的機會,另外,下邳突然冒出的那個自稱天子的闕宣,也是主要因素。此人聚衆數千,自稱天子。盤踞在曲陽一帶,正好擋住了在下邳與袁術對峙的曹豹軍的東進之路。

如今的廣陵,處於無序,或者說地方自治的狀態,連名義上,都是一會兒從屬於陶謙,一會兒從屬於自稱徐州伯的袁術。顯然打得是兩面逢源的主意。

而作爲徐州牧,陶謙如今能有效控制的,只有東海國,以及下邳城周圍的一小塊區域了。

從軍事態勢上來講。下邳城是徐州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此城地處三水交匯之處,徐州境內最主要的三大河流——泗水、沂水、沐水都流經此地,掌握此城,就掌握了徐州的命脈。可以截斷徐州的南北交通,長驅直入的攻略徐州境內的各郡國。

不過陶謙控制下邳。其實是當成最後的防禦陣地用的。周圍亂象不止,可曹豹的一萬大軍卻像是冬眠的熊一樣,窩在下邳城內一動不動。連境內的亂勢都無法平定,陶謙的頹勢,已是擺在明面上了。

由於陶謙的配合,青州對徐州的偵查力度還是比較高的,反饋回來的情報也很詳盡。

目前,東海境內也不算安穩,除了地方豪強之外,還有陶謙歷年征戰,招降納叛的那些非嫡系部隊,也在蠢蠢欲動之中。

現在去徐州,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主公,陶公明明病重臥牀,好好的,怎麼會突然邀您去徐州,會不會是有什麼陰謀……”魏延第一個開口勸諫,可話沒說完,就被趙雲暗中踢了一腳,結果話就沒能說完。

王羽和陶謙的淵源,青州的一衆後進都未必清楚,但徐庶曾經在徐州待過大半年,沒少和陶謙打交道,多少有些瞭解,趙雲和徐庶是金蘭兄弟,自然不會對此一無所知。魏延說陰謀什麼的只是習慣使然,但聽在王羽耳中,可能就有些不中聽了。

趙雲攔住魏延話頭,舉拳道:“主公,文長此言雖有過慮之嫌,不過,您身負天下之安危,此行……”

“吾意已決,衆人不必多說。”王羽一擺手,斬釘截鐵的說道:“徐州這一趟是一定要走的,而且須得儘早動身,儘快趕到!”

在場的聰明人極多,從張寧的出現,以及王羽斬釘截鐵的態度中,大家都意識到了真相。若非陶謙病危,主公怎麼可能這麼着急?

如徐庶這樣舉一反三的人,更是意識到了王羽召開這場軍議的真實目的,他遲疑着問道:“莫非……主公意欲取道琅琊?”

“不錯。”王羽讚許的點點頭,引得衆人無不大驚。

“主公,此議不妥,大大不妥!”魯肅失聲叫道:“取道琅琊雖然節省了不少路程和時間,可那臧霸乃是山賊,性情狡詐,貪婪無厭,一度興兵犯境,爲元直將軍擊退,勢力大損之下,他勢必對主公仇深似海。主公若取道琅琊,恐怕……”

“區區山賊草寇罷了。”王羽面色冷峻的聽着,聽不幾句,嘴角微微一動,一絲冷酷的笑意溢了出來:“某乃大漢驃騎將軍,天下何處不可去?區區草寇,若是窩在山裡苟延殘喘便也罷了,若敢擋在本將馬前?真當本將的長槊不利,青州無人嗎?”

他說話的聲音並不大,但魯肅卻只覺一股龐大的壓力撲面而來,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彷彿回到了一個多月之前的成山角,面對無盡的洶涌浪潮一般。

衆將聞言,頓時也是豪情頓起,疑慮頓消。

青州軍名震天下靠的是什麼?

是計略?

是運籌?

還是仁義道德?

不,都不是!青州軍雄霸天下,稱冠於世,靠的就是這股天下無敵的豪霸之氣!

區區臧霸,也敢擋路?

連最冷靜的趙雲。也被王羽這幾句話激得俊臉通紅,魏延、潘璋這些好戰分子,更是揮舞着雙臂,嗷嗷的大叫起來。

“敢鼓譟就滅了他!”

“踏平開陽!”

“路有阻礙,便踏將過去;人心鬼蜮,就撕他個稀巴爛!”王羽冷喝聲不絕:“飛鴿傳令往泰山,令正平赴開陽,言明借道之事……傳令濟北,令公明整軍備戰……傳令東武城。令儁乂移師西進,彈壓周邊!”

“喏!”

“遵命!”

一連串的號令發出,左右親衛一迭聲的應命,青州龐大的戰爭巨獸,經過了一年多的蟄伏後。再次動了起來!

衆謀士心神皆顫,特別是魯肅、龐統、諸葛亮這些新來的。

自河北大戰之後,青州的對外策略就以武力威懾爲主,平時運籌來,謀算去見得多了,王羽也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遠見和謀略,但和印象中那個霸氣外露的形象卻總是對不起來。

但這一刻。他們心底裡都在震顫,真正的霸王,原來是這個樣子的麼?

“主公,統可否與您同行?”命令傳出。王羽正要解散軍議,龐統卻突然出列請求道。

“士元?”王羽眉頭一挑,頗爲意外的問道:“你去做什麼?”

“統將來有志爲主公參贊機要,然而。統自幼讀書,從未見過戰陣廝殺。魄力不足,故而此次願追隨主公左右,增加見識氣魄,敢情主公准許。”似乎醞釀了很長時間,龐統難得的長篇大論了一番。

看着少年一臉崇敬的模樣,王羽走下帥位,爽朗一笑:“好,那就跟上。”

龐統大喜,一邊應諾,一邊快步追在王羽身後,就在這時,又有人遲疑着開了口:“君侯……”不用看都知道,軍議上還用這個稱謂的,只有諸葛亮一人。

“怎麼?孔明,你也想去?”王羽停下腳步,笑問道。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諸葛亮的口才比龐統強多了,一開口就是一大堆理由,先是引經據典了一通,然後動之以情道:“亮少小離家,如今鄉音都已經有些模糊了,君侯此番既然要取道琅琊,亮若隨軍,正好能一睹故鄉風物,還望君侯成全。”

琅琊諸葛氏的家鄉在陽都,目前屬於臧霸的轄下,王羽急於到訪徐州,要取道琅琊,陽都是必經之路,諸葛亮的理由倒也靠譜。

不過,和少年打了這麼久的交道,王羽如何看不出,諸葛亮想隨軍的理由和龐統差不多,都是想觀摩一下,自己到底如何解決過琅琊的難題,以及如何面對徐州的明槍暗箭呢。

只是諸葛亮心氣頗高,之前又一直很高調的在找茬,面子一時放不下罷了。

想得清楚,王羽也不點破,微微頷首,算是認可了對方的理由,笑道:“只要路上不叫苦就行。”

“君侯須不要小覷了人,亮雖年幼,可兩次往來山東、荊南也是千里迢迢的呢。”諸葛亮面泛喜色,嘴上卻不肯放鬆,一臉的不服氣。

“那就好。”王羽無意與他鬥氣,大踏步走出門外。

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一眼,心下都有些疑惑,不知道王羽這麼急匆匆的往外走,到底要幹什麼,可既然王羽說了讓他們跟上,還是應該跟着比較好吧?

這般想着,二少年快步追在王羽身後,結果一出門,當場就嚇了一跳。將軍府雖然沒有精心修建佈置,但佔地卻不算小,特別是府內的校場,足以容下兩三百人操練。

此刻,校場上正有五個百人方陣,肅立以待。王羽的身影一出現,一千道目光齊刷刷的望了過來,龐統二人雖然聰慧,但哪裡經過這個,當即身體就是一顫,下意識的就躲向了王羽身後。

當然,這只是下意識的反應而已,畢竟不是普通少年,二人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迅速調整情緒,咬着牙,迎着五百名悍卒殺氣騰騰的目光,站在了原地。

感受着身後的動靜,望着眼前的五百精銳,王羽滿意的點點頭,向隊伍最前列的魏延一揮手:“出發!”

“喏!”魏延抱拳應命,無聲的一揮手,快步而出,五個百人方隊好像演練好了一樣,追在他身後魚貫而出,不片刻就離開了校場,只有空中浮動的塵土和漸行漸遠的腳步聲證明着他們的存在。

“走罷。”早有親衛牽過戰馬,王羽拍拍烏騅的脖頸,後者親密的用頭蹭蹭主人,然後好奇的看着龐統二人,響亮的打了個響鼻。

二少年有些呆滯的任由親衛擺佈着,直到上了嗎,心中仍然一片茫然,剛商量完,這就要走了?而且……剛剛文長還在議事廳呢,什麼時候突然就出來了,集結了部隊在外待命呢?

讓他們驚訝的還在後面呢。出門沒走多遠,便聽得身後馬蹄聲轟然響起,轉頭一看,卻是趙雲領着數百衣甲鮮明的騎兵追了上來。

就在茫然之中,令龐統和諸葛亮難忘的南下之旅,開始了。

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第78章 真假難辨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六百章 誰坑了誰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第72章 夜探皇城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第78章 真假難辨一二五章 暗中較技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第76章 驚變陡生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一二五章 暗中較技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四四八章 青州陰符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第71章 兵分三路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第1章 英雄無覓處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