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

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

昆陽城。

“王羽到底想幹什麼?”

除了留守東郡的夏侯惇和程昱之外,曹操軍的一衆精英齊聚一堂,卻沒人能答得出主公曹操的問題來。程昱的告急書信幾乎每天都來,所以曹軍衆人對河北正在發生的事情很清楚,卻始終沒什麼頭緒。

到達黎陽後,王羽的大軍終於停下了腳步,不過,那裡並非他們行程的終點,而是個中繼站。在黎陽短暫休整了一天之後,大軍兵分三路,一路留在了黎陽,一路北上鄴城,還有一路繼續沿河西進。

前兩路受到的關注都不大,如果王羽沒故技重施,將精銳部隊混在雜兵之中,那麼這兩路輔兵就沒什麼威脅。讓人最爲緊張的還是與水軍一起前進的三支主力部隊。

“王羽已經率軍過了白馬,如果到了延津還不停下,或者展開強渡,那目標無疑就是河內了。張楊與呂布是舊識,相交莫逆,如此一來,呂布很可能會與王羽對上,於我軍大爲有利啊。”

“那也未必。張楊有勇無謀,膽略又差,王羽若要擒他,只消調遣趙雲的四千疾風輕騎出戰即可,何須這般勞師動衆?以某觀之,王羽此舉,乃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假作進取河內,亦或遠征上黨,其實還是爲了圖謀我軍!若非如此,他何必帶同這等規模的水軍?說到底,如今王羽雄霸青、冀,遍數天下,也唯有曹將軍有一戰之力,他不來圖我。才真是咄咄怪事呢。”

“伯侯此言差矣。驃騎軍固然強橫,但我軍亦非弱者。先前示弱,不過是爲了避免兩強相爭。讓他人得了利去,又豈是怕了他王羽?王羽亦非無謀之人,不會看不出此節,他或許會設法牽制、干擾我軍的攻略進度,但肯定不會選在這種時候發動決戰。現在想想,他此番虛張聲勢,很可能就是知道我軍攻略南陽進展順利,想借此牽制我軍兵力而已。”

“妙才將軍,你敢確定嗎?我軍在在東平、山陽一帶堅壁清野。擋住了徐晃,但東郡卻非如此。王羽未必要發動決戰,他只需屯兵河北,伺機南侵,先搶佔白馬、延津渡口,繼而蠶食東郡,又哪裡耗費得了許多?”

“伯侯言之成理,王羽施政多有限制豪強的舉措,東郡乃是兗州精英雲集之地。別人取了此地。想要獲取收益,至少也要等到秋收,他卻不必。只消對豪強世家大肆征斂一番,非但沒有消耗。說不定連繼續進取的補給都有了呢。”

“張濟剛剛授首,張繡雖然武藝不錯,畢竟是個有勇無謀之人罷了。不趁熱打鐵,全取南陽。難道要分兵回援,功虧一簣嗎?”

“子廉將軍莫急。大家不也是在商議麼……”

衆說紛紜,爭論不休。

最具代表性的,一共有三種看法。

滿寵認爲,王羽準備乘勝追擊,清除袁紹的殘黨了。上黨地勢偏僻,王羽應該是不願意發動遠征,故而只是在鄴城虛張旗鼓以作牽制,主力先解決更容易對付的張楊。對曹軍來說,這不但不是危機,反而是個機會。

以杜畿爲首的一羣人認爲,這裡面的輕重,王羽是拎得清的,他的矛頭,還是緊緊的對準了自家主公這名威脅最大的敵人。對青州軍的行動,必須慎重對待才行。

夏侯淵等武將則認爲,有夏侯惇防守後路已經足夠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對張繡窮追猛打,不給他緩過氣的機會。

曹操對南陽的攻略是二月初展開的。開始投入的兵力不多,更像是例行的劫掠或試探,張濟接戰幾場後,自以爲窺破了曹軍虛實,不等關中或劉表的援兵趕到,就發動了追擊。一路打打停停,一直追到了潁川境內的昆陽。

在這個漢光武一戰成名的城池下,張濟被曹操以精銳的伏擊,當場被典韋的雙鐵戟砸成了肉泥。主將身死,敢戰之卒也損失過半,張濟軍的殘餘部隊全數跪地請降,只有張繡依仗高明的武藝殺出了重圍。

西涼軍在宛城還有些殘餘部隊,但主力被殲滅後,無論士氣還是戰力,無疑都大幅下降了。駐紮在武關一帶的牛輔,是被董卓以半流放性質扔過去的,和難兄難弟胡軫加起來,兵馬也只有八千左右,不是屢敗之軍,就是拉壯丁搞來的雜兵,戰力完全沒法指望。

除非劉表大舉出動,或者呂布盡釋前嫌來源,否則南陽算是一大半都落在曹操手中了。夏侯淵認爲,這個時候不趁勝追擊,可是要遭天譴的。

衆人的爭論,各有各的道理,即便以曹操的果決,一時也是難以決斷。這種時候,當然要依靠軍師發揮作用。

荀彧已經沉思良久,有了點思路,見曹操看過來,他更不遲疑,當下捻鬚說道:“某以爲,各位說的都有道理,王羽很可能也都想到了。我軍若嚴防死守,他就輕騎突襲河內,羽林爲後援,水軍策應;若我軍置之不理,他就控制渡口,蠶食東郡;若我軍分兵拒之,他也大可以虎踞之勢,尋找我軍的破綻,讓我軍無法鬆懈。”

說着,他攤攤手道:“黎陽城向爲兵家重地,屯糧之所,王羽此行就算一無所獲,單是修整黎陽城,移防駐軍,也無不可。他若要進取中原,遲早要渡河與我軍一戰,這也算是提前佈局了。上兵伐謀,王羽此子,已經深得了其中的精要。”

這次沒人反駁了。

戰略佈局就和下棋一樣,先手的一方總是佔便宜,王羽這一着就有仗勢欺人的味道了。他落了子,曹操應了損失太大,不應又風險太大,最終就是個左右爲難的局面。

荀彧所說,曹操未必沒想到。他只是不願意往這個方向想,現在被荀彧點破。老曹犯愁了,眉毛頓時就擰成了川字型。

“文若以爲。吾應該如何應對?”

“彧慚愧,才華所限,苦思亦不得其法。”口中說着慚愧,荀彧的臉上卻沒什麼慚愧的神情。倒不是他不知羞恥又或怎樣,只是他只擅長分析,不擅長謀劃的特點早就廣爲人知了。

像是約定好了似的,衆人齊刷刷的轉向了那位坐在左手邊首位,一直表現得很平淡的消瘦的青年。

郭嘉初來乍到,離衆望所歸還差得遠。看過來的大多數人,倒是帶了幾分考校,甚至幸災樂禍的心思。誰讓曹操延請他的時候,搞出了那麼隆重的規格呢?其後更是一下就把他擢升到了幕僚之首的位置,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會有誰對郭嘉有好感纔怪呢。

“王羽此舉牽涉甚多,嘉一時想得入神,卻是失禮了。”衆人的注視沒能帶給郭嘉多大壓力,倒是把他給驚醒了。他這一開口。衆人才知道,原來他剛纔一直都走神來着。

不少人的眼中都帶了鄙夷神色,曹操倒是不以爲忤,撫掌笑道:“奉孝思之良久。必有所得,正好爲吾與諸君解惑。”

“正當如此。”郭嘉當仁不讓,輕輕一欠身。清了清嗓子,慢聲說道:“爭天下。和在棋盤上爭鋒,其實頗有幾分相似。都是先爭搶並鞏固邊角,最後纔來爭這中腹之地。蓋因中服之地四面受敵,迴旋餘地小,往往花費巨大,亦不能取得實地,故而爲智者所摒棄。”

他突然說起棋道來,很有跑題的嫌疑,但曹操凝神靜聽,顯得很是專注,誰又能以此質疑,也只能耐心聽着了。

“某觀王羽佈局天下,就很有棋道高手的風範,故而他棄洛陽這腹心之地不取,遠赴青州。其後又放着更容易滲透的徐州不顧,全力以赴在河北與袁紹周旋。他的大局觀,是非常優秀的。”

“文若兄所說很有道理,不過,嘉有一事不明,王羽若僅僅爲了震懾周邊,牽制我軍,遣一上將,將一軍之兵,移防魏郡即可,何須如此興師動衆?要知道,青州現在是天下人關注所在,一舉一動都牽動人心、局勢,何況這般大張旗鼓?”

“他搞出的動靜越大,對牽制我軍的作用就越小,到了一定程度,就完全沒有幫助了,反倒有可能惹得周邊羣雄過於警惕,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來。這,豈不是事倍功半麼?”

若是王羽在此,聽到這番分析,肯定會大吃一驚,郭嘉說的這明明就是邊際效應的理論啊。

分析過後,衆人的眼神泰半都有了變化,而郭嘉還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淡淡的說出了他的結論:“因此,嘉以爲,文若兄分析的那些,在王羽想來,都是附帶的,他的真實目的並不是這些……”

“那是什麼?”所有人都震驚了,曹操更是失聲驚問,打斷了郭嘉。

“無他,他只是要救河東白波而已。”

“河東白波?”望過來的眼神無不充滿着難以置信的意味。

“怎麼可能?爲了河東那點人,他就要勞師動衆?到底能得到什麼益處?”

“倒也未必不可能,這不是還有‘附帶’的效果嗎?”

“按重要性來說,救白波纔是附帶的吧?”

“那誰知道的呢?說不定白波除了人之外,還藏了什麼寶貝吧?王羽這是要一併接受回來。”

終於忍不住了,衆人按捺不住的在話語中夾雜了許多槍棒。這樣大張旗鼓的主要目的竟然是爲了救白波,這是一個以智謀稱道於世,少年老成的諸侯能做出來的事嗎?

幾十萬人口而已,連曹操都不可能將其當成一回事,倒是那些悍卒有點價值,但價值卻也沒大到能和王羽現在的舉動相匹配。

畢竟是爲此改變了戰略部署,甚至有可能無端的挑起大規模的戰事來,將如同呂布的這種中立性質的諸侯捲入戰局,並且推到敵對面上。

“益處也不見得沒有,不過卻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面對衆多的質疑,郭嘉既不惱怒,也沒有爭辯的意思,好像聽不出其中的嘲諷之意一般。

“此事,倒也不無可能。”

曹操沉吟半晌,突然開口道:“吾與王鵬舉第一次相見,還是在酸棗會盟之時,其爲人一直讓我有些捉摸不定。這種非常之事,普通人做不出,但他還真就難說……奉孝,王羽若果然插手河東之事,對我軍西進的戰略只怕是個大大的阻礙,而且東郡那邊也不能放着不管……”

郭嘉答道:“河東事好辦,只消兩封書信,分別送往懷縣及壺關即可。”

曹操疑慮道:“河東那邊就置之不理?”

“來不及。”郭嘉搖搖頭:“王羽行事向來謀定後動,他不會留下這麼大的的一個破綻出來,他在河東只怕已經有所佈置了。”

曹操緩緩點頭,繼續問道:“原來如此,那東郡又如何?”

郭嘉微微一笑,豎起三根手指,答道:“東郡事,嘉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主公斟酌。”

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第85章 情場如戰場第34章 美人情深重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第86章 河東會白波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第97章 仙法之秘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七四九章 勇往直前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