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

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

這一次,劉備並非做作,他是真的被許攸的話震住了。

河北大戰前的王羽,給他帶來的威壓,就已經相當大了。而在河北大戰塵埃落定的現在,青州龐大無比的身影,就像是將整個天幕都遮蓋住,將世間萬物都籠罩在了其身影之下了一樣。

天下雖大,劉備卻只覺四處都是陰影,找不到一線希望的曙光。

事實上,王羽的勢力並沒有擴張到這種地步,就眼下來說,王羽甚至連河北都沒辦法完全控制。不管他用什麼辦法解決與公孫軍合併的問題,招撫黑山軍,壓服劉虞,都不是一時三刻能做得到的。

可是,在飽受重擊的劉備眼中,王羽就是這麼可怕,讓他避之而不及。

他觀點也未必就誇張了,一個周邊沒有強敵牽制,獲取了充足發展空間的百戰名將,在爭鼎天下的羣雄之中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而儘管劉備不太明白緣由,但他很清楚,自己是王羽的重點盯防目標,從一見面開始,對方就對自己嚴加方法,諸多限制。縱然偶爾有放鬆的空隙,事後的事實也會殘酷的向他驗證,那不過是陷阱罷了。

可以想象的是,只要他出現在王羽勢力範圍的周邊,肯定會重複先前的悲劇。可若想遠離勢力大漲的王羽的影響,卻又談何容易?

關中肯定不能去,董卓是公認的國賊,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去投奔。除此之外,相對安全的就只有荊州、巴蜀和江東了。當然,投靠曹操也是個辦法,可問題是一樣的。投靠這些已經穩固了統治的勢力。勢必會錯過羣雄逐鹿之初的混戰,沒了先機,以後就更難翻身了。

思來想去,他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所以在許攸發問的時候。他只能以去江東來搪塞。

結果,許攸在否定了他的對策之後,居然說另有明路指點給他,這叫他如何不驚喜交集?

“拿輿圖來!”許攸說得興起,大袖一揮,指揮呼喝。大有狂士之風。

此刻談的關乎劉備的前程,閒雜人等自然早就被趕開了。關定畢竟是主人,劉備反應也很快,以目示意關羽,令其去拿圖。

從許攸坐上主位之後,關羽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這會兒見此人叫囂呼喝。儼然顛倒了主從尊卑之位,他更是大爲惱怒,別說聽吩咐去拿圖了,能按捺着不把這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傢伙揪下來揍扁,已經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了。

見劉備示意過來,關羽當下就想爆發,他最看重的就是忠義。自家兄弟好歹救了這人的性命。沒讓他葬身在冰天雪地之中,就算單是從這層關係說起,許攸也沒有囂張的理由。

然而,看到義兄凝重中帶着懇求之意的眼神,關羽的怒氣卻又爆發不出來,只能是硬壓了回去。他在心下長長的嘆息一聲,無奈起身去了。

誰讓大哥有大志,又不肯屈居人下呢?其實,在鵬舉麾下也未必就……

真羨慕翼德啊!能在那樣的大戰中綻放光彩。男子漢大丈夫,不就是應該在面對外虜之際。挺身而出,奮勇而戰的嗎?

這許攸在袁紹麾下時,就做了許多蠅營狗苟之事,當年更是大逆不道,起了廢立之心!據說此番勾結匈奴胡騎。也是此人力主而爲之,人品如此低劣,縱有些才學,又豈能倚之爲臂助?

心中雖有千般不爽,可關羽畢竟是以義兄的看法爲重的,劉備既然認可許攸,他也只能暫時充任僕從走上一遭了。

等候在外的是關定的幼子,此子沉穩的行事風格,甚得關羽的欣賞。同時,關羽也意識到了關定似乎有向義兄推薦此子的意圖,住在莊上這些天,他也不吝於多加指點,對方學的很快,在短短十餘天內,武藝比之從前,大是突飛猛進。

兩人的關係也變得越發融洽起來,至今無子的關羽,對關定暗示的,收下這個義子的提議同樣很有興趣。

向關平吩咐一聲,後者迅速領會意思,自去關羽房中的行囊裡取輿圖,而關羽則留在門口,聽裡面的對話。

許攸雖然喊着拿輿圖,但他興致一起,卻又哪裡等得及,就在關羽出門這會兒功夫,他已經長篇大論的將河北的形勢分析過了。

“……王羽肯定不會強並公孫瓚,否則青州軍必然會陷入主忌臣疑的境地,偌大勢力遲早分崩離析;對張燕倒是沒有這種顧慮,但黑山軍與青州主力的距離過遠,想要施以重壓,也不是一時三刻能做得到的;更何況,劉虞也不會眼睜睜的看着……”

“因此,不管近期如何表現,未來兩三年內,王羽的主要精力一定會牢牢被牽制在河北!儘管三五年後,他有可能全取河北,進而挾衆全力南下,問鼎中原,但畢竟是幾年之後的事了。這段時間,就是有志於天下者,輾轉騰挪的機會!”

“明公要顧慮的,不是避開王羽的全部勢力範圍,只須避開他的主力所在即可,也就避開河北,儘快取得一方立足之地,發展壯大……”

饒是對許攸爲人頗爲鄙視,但關羽還是被許攸的論斷折服了。

大哥常掛在嘴邊,據說是出自於鵬舉的那個新名詞——大局觀,似乎正被許攸淋漓盡致的講述出來。

就在這時,關平帶着輿圖回來了,關羽心有所繫,無暇多說,正要接過輿圖,轉身入室,可手才伸出,心中忽然一動,想了想,沉聲吩咐道:“平兒,隨我來。”

關平似乎吃了一驚,但卻沒多做遲疑,沉默着跟在關羽身後,手中的輿圖卻是捧得更高了些。

見關平跟了進來,劉備一愣,轉而釋然,許攸說得興起,正要聽衆越多越好,倒是關定的神色有些奇怪。正常情況下,他應該很高興纔對,但此刻,他臉上的神情卻顯得有些迷茫。

除了關平,這種時候當然不會有人在意關定的心情。

接過輿圖,許攸隨手揮開,繼而再招招手,示意衆人上前聽講,指點江山道:“明公一心只盯着一州之地,以爲只有這樣才足以與各路豪雄抗衡,故而覺天下之大,卻無處立足,實則大謬!以攸來看,這豫州……準確說是汝南,就大有可爲!”

“汝南?”劉備很意外。

汝南是袁閥的老巢,一直掌控在袁術手中,雖然在對曹操的戰爭中,袁術一潰千里,可他並未徹底放棄對汝南的爭奪。

除了袁、曹兩大勢力之外,汝南還有很多山賊、草寇,以及不受袁術、曹操號令的割據勢力,外界統稱其爲黃巾餘孽,其實裡面也是大有講究,不能一概而論。

總之,這是個各方勢力混雜的地域。劉備在那裡沒有任何基礎,貿然闖進去,只有被荊棘叢林般的各方勢力刺得渾身浴血的份兒。

“明公這是隻見其一,未見其二。”許攸搖頭晃腦的說着:“當然,這也怪不得明公,汝南畢竟遠在千里之外,明公既非神人,也無攸這等人在外奔走效力,豈能盡知之?其實,袁公在汝南,也擁有相當規模的勢力……”

說到這裡,許攸特意拉了個長音。劉備也不負他的期望,眼睛猛然亮起,略有些陰暗的斗室之中,好像多了兩輪驅破陰霾的豔陽,蓬蓽生輝!

接收遺產,無疑是個比遇見投機者,更大的彩頭!

最好的聽衆是什麼樣的?就是那些一點就透,但始終比說者慢一拍的人,對許攸來說,劉備就是最好的聽衆。

他手指在輿圖上來回指點着,捻鬚笑道:“汝南,用武之地也!明公請看,自汝南西向,可進取潁川、南陽,若他日王、曹兩強相爭,明公大可伺機而動,曹勝,則襲其後,以作牽制,保持鼎立之勢,擴張自身勢力;王勝,亦可趁機攫取戰果,不使河北勢力過於膨脹。”

“向北,豫、兗之地儘可取之,待中原大戰一起,豈有不如魚得水之理?向東,袁公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陶恭祖垂垂老矣,近年來也是體弱多病。若是籌謀得當,還可從中挑撥,使得二虎競食,淮南、徐州盡在明公掌下,豈不快哉?”

“縱是中原無事,三面皆難進取,明公亦大可西南而向,與劉景升爭奪江夏,進取荊州。鎮守江夏的乃是黃祖,無謀之人也,明公德行遠勝之,關張二位將軍勇武遠勝之,只消再有一多謀之士相助,敗之何難?”

劉備聞言,拱手而謝,滿面至誠:“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見青天。聽君今日一席話,足勝十年懸樑刺股矣。”

許攸哈哈大笑:“明公謬讚矣,書生之言,姑且聽來一笑,不足爲憑也。”言下頗有推拒之意。

玄德哪裡還不知機,再拜道:“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不吝相助。備當朝夕請益,拱聽明誨。”

許攸雲淡風輕的一笑,道:“攸才疏學淺,況且新敗之後,勉強爭得殘命在此,實不敢當明君看重。”

雖是在推拒,但推拒的意味卻很輕,劉備知道,該出絕招了,他府邸大哭,高聲道:“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

至此,許攸心滿意足,雖然沒有郭嘉出山時那麼多觀衆,但客觀條件如此,也只能將就了,點點頭,應道:“明公既不相棄,攸願效犬馬之勞。”

,!

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第78章 真假難辨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第200章 以正對奇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第20章 一喝退千軍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第81章 月夜私會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74章 高調潛入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第28章 欲求殺人手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第78章 真假難辨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第200章 以正對奇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