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

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

解決了徐和的問題,天色已經全黑了。

王羽捏了捏眉心,覺得一陣疲累。這主公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得了的啊,整天不用幹別的,光是見見人,交代交代事情,一天沒怎麼樣的,就過完了。唉,真懷念後世的視頻會議啊。

這還是剛打完仗,消息還沒傳開。等消息傳來,自己要見的就不止屬下了,各方勢力的使者肯定也是絡繹不絕,試探的,示好的,質問的——琅琊那邊開打之後,徐州的使者肯定會來,到時候必定又是一番脣槍舌劍。

真不是一般的麻煩啊。

王羽豎起手指,在額頭上敲了敲,琢磨着手下外交方面的人才畢竟還是有點少。孔融和禰衡的組合有些兩極分化了,孔融太軟,禰衡太硬,前者出手,很容易弱了勢頭,後者出馬,那就是根本不留轉圜的餘地,只能你死我活的打一場了。

之前青州的實力有限,相關的勢力也不多,現在勢力大漲,外交方面的事務肯定會暴增,沒有長袖善舞的人才可不行,王羽可不想將今後的時間,都用在和各路諸侯勾心鬥角上。

這方面的人才,他其實已經有了確切的目標,已經責令徐庶重點搜索了。

最值得期待的那個目標,應該是很容易說服的,此人應該也沒有太多的講究,唯一的問題就是找不找得到。

這個時代找人是相當難的,若不然,名士也沒那麼金貴了。相隔百里之外,就已經很遙遠了,千里之外。簡直就和另一個世界沒啥兩樣了。

王羽對名將們瞭解,僅限於小說裡的故事,真正重要的個人信息,他完全沒有概念。就像潘璋那樣,他只知道對方是東吳大將。理所當然的讓人在江東尋找,哪裡想得到,這傢伙就在東郡,爲了躲債才背井離鄉,跑去了江東呢?

沒有準確的籍貫,光有個人名和大致地點。尋人的工作自然變得異常困難。

王羽當然也不是沒想辦法,淳于瓊就是他尋人的重要佈置。這傢伙名聲不小,本事不大,正好讓他在外面到處遊走,將青州取士的標準,晉升渠道。新政的內容等相關訊息傳播出去,傳到那些尚未出仕的人才耳朵裡。

不用這種方法,信息的傳播實在太沒效率,而且還會在傳播過程中走樣。可以從青州新政中得利的人很多,平民百姓、寒門子弟、商賈之家等等,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位置,但削弱的卻是豪強世家的利益。

而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權。實際上是掌控在豪強世家手中的。

如果王羽只是被動的等,等信息傳播到他的目標們的耳中,令其產生興趣,從各方面加以瞭解,最後動心來投。沒個三五年,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不是每個人都象徐庶一樣毅然且果斷的。

王羽身前的桌案上,放着一張輿圖,全國範圍的,上面用硃砂勾勒出了一條粗重的線條。從東郡至潁川,再至南陽,進而西向而進,直指京兆郡,再從三輔折向漢中入巴蜀。最後沿着長江順流而下,經荊襄、江夏,止於江東。

這不是平定天下的進兵路線,而是淳于瓊的宣傳隊未來一段時間要走的路線。

王羽估計,要走完這段路程,至少要消耗一年時間,要是遇上什麼意外,也許更長也說不定。但只要能在兩年內完成,就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按照計劃,淳于瓊每到一處,都會象在濮陽那樣,由上而下的大肆宣揚一番,他的名聲擺在那兒,除非與王羽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否則應該也沒人會與他爲難。

這麼一路宣傳過去,只消那些名人們不是聾子,沒住在杳無人煙的深山之中,就會對自己和青州有些概念了。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同自己,也不是每個認同自己的人,都會千里迢迢的跑來投效,但只要十個裡面有一個,自己的人才庫就會爆滿了。

何況,以王羽所知,其中有那麼一些值得重點關注的人物,是很有幾分闖勁的。

在淳于瓊的隨從中,潛伏着幾個青州諜報司的密探,手中拿着名單,會在有所發現後,進行進一步的接觸,這纔是王羽計劃的全貌。

望着桌案上的輿圖,想着未來麾下人才濟濟,名將如雨,謀士如雲的場景,王羽嘿嘿的笑了起來,連賈詡進帳都沒發現,倒是他那古怪的笑容,把後者嚇了一跳。

“我說主公吶,您這是又想着算計誰了?”賈詡好奇問道。

“哪有?咳咳,文和,本將好歹也是朝廷棟樑,一方雄主,有你說的那麼不堪麼?”

“嘿嘿,朝廷棟樑?自古以來,被稱作朝廷棟樑的,哪有幾個好人?表面上都是道貌岸然,私下裡還不是……”

見王羽臉色不對,賈詡連忙話鋒一轉:“咳咳,當然了,主公您當然不一樣,不過你暗地裡算計人的時候,可不比那些老奸巨猾的傢伙差,那徐和不就是被您算得死死的?把自己賣了還得幫您數錢呢。”

“你這是在誇我?”王羽苦笑不得的看着賈詡,見後者居然大力點頭,他擺擺手,不說這茬了:“得,我不跟你貧,這麼晚來找我,有事?”

“剛剛受到的回信,劉虞答應了您的邀請,已經從薊縣動身南下了。”

王羽眼中精光一閃,略帶譏嘲的反問道:“從薊縣南下?那應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吧?”

平原決戰之前,劉虞就已經多方插手了,一方面籠絡焦觸等冀州武將,另一方面他也調遣了大軍南下,試圖漁翁得利的心思一覽無遺。

王羽不確定劉虞最後是因爲發現沒有勝算,還是觀望太久,決斷力不足,沒有及時加入戰團,但他覺得。這樣重要的決戰時刻,他怎麼也應該在現場總攬全局纔對。

既然一度在戰場附近出現過,現在再說什麼從薊縣南下豈不可笑?

“主公,這次卻是您料錯了。當日大舉南下的,只有王門和幽州的兩萬郡兵。主持大局的則是幽州上將閻柔,劉虞自己則安坐於薊縣城中,等消息呢。”賈詡語氣中也帶了一絲譏嘲之意,但卻不是衝着王羽的。

“他沒親自來?那閻柔卻是何人?”王羽大是意外,就算袁紹這種信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世家子,關鍵時刻。還是要親身臨陣的。他當然不會衝鋒陷陣,但現場指揮調度,總也是要的啊。

那一戰對整個河北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劉虞沒道理會這麼沉着吧?還說是,這個閻柔有什麼特別之處?

“此人乃是廣陽人士。少年時被烏丸、鮮卑所俘,賣爲奴隸,後來鮮卑內訌,他在混亂中救了東部鮮卑的大帥素利,進而得其親近信任。後來歸漢,借鮮卑之力,殺了護烏桓校尉邢舉。並取而代之,在邊地的雜胡之中極有威望。”

帶着三分不屑,七分鄙夷,王羽輕輕吐出一個新名詞:“原來是個漢奸……”

“啊?”賈詡微微一怔。

“沒什麼,你繼續。”王羽擺擺手。

“此人的品性固然不堪,但武藝和軍略卻非同一般,主公不可小覷了他。”賈詡看出了王羽的輕鄙之意,但還是盡職的提醒了一句。

王羽點點頭,肅容道:“我知道了,反正近期也不會對幽州用兵。幽州軍將的脾性,大可慢慢研究,先說正主兒。”

賈詡的來意本就是這個,沉聲道:“劉虞此人,和袁紹有些相似。卻不盡然相同。從先前的舉動中可以判斷,他有心在冀州摻上一腳,卻不肯親自指揮。以某觀之,他未必不是存了必得之心,之所以不肯親身前來,很可能只是爲了顧全名聲。”

“顧全名聲?這又從何說起?”王羽一愣。

“嗯,”賈詡微一沉吟,看起來,對劉虞的評價,對他的形容能力,是個很大的考驗。

“首先,主公您要知道,劉虞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員,他是宗室,而且不是一般的宗室,而是宗正!赴幽州上任之前,他已經官居太尉,董卓入洛陽,總攬朝中大權時,也不敢輕慢與他,請旨封其爲大司馬,進襄賁侯。”

宗正就是親族之中,管理皇族事務的官員。放到宋明時期,這個官倒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可在漢朝,皇族的權力是很大的,單以漢末的形勢而論,以宗親身份執掌一州的諸侯,就足有五人之多,宗正的影響力自然也水漲船高。

再加上他本身的官職,可以說,就算加上王羽,把河北的各路諸侯綁在一起,官職都沒劉虞一個人大。

當然,現在是亂世,起決定作用的是實實在在的拳頭,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名聲、官職。不過,當一個人的名聲地位大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勢力遠勝的實力派諸侯,與其爲敵之前,也得先掂量掂量。

“劉虞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最大的優勢不在武力,所以對自身的名聲異常重視。他與公孫將軍的不合,天下皆知,公孫將軍幾乎每次吃的都是暗虧,完全抓不到對方的把柄,外人看來,卻只見公孫將軍的跋扈。”

賈詡一臉凝重的介紹着:“這種作風,已經成了習慣,所以,前次決戰,他雖然窺伺在旁,卻不肯親身臨陣指揮。事敗後,他可以撇清和王門的關係,事成,他也可以說是部下因義憤而擅自行動,不會讓人將陰險、狡詐一類的印象和他聯繫起來。”

最後,賈詡鄭重告誡道:“總而言之,與此人爭鋒,最大的麻煩不在戰陣之上,而在政略之間,主公務必慎之又慎纔是!”

王羽鄭重點頭:“我知道了,會小心的。”

,!

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第80章 意外連連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三九一章 趙雲發威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四百章 河北終戰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62章 富貴險中求第78章 真假難辨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四百章 河北終戰三九四章 再失良機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第32章 大義是爲名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第79章 追魂索命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第76章 驚變陡生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三九一章 趙雲發威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