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

楊超蹲在鎮子中的大路旁,守在自己的柴禾捆旁邊,時不時的會站起身,和人討價還價一番,小山一樣的柴禾垛,也是越來越低,使得他眉開眼笑。

一般來講,趕在隆冬時節,柴禾這種物資,是拿不出手的。雖然用量很大,家家都要生火取暖,可冬天幹不了農活,野外也採集不到野菜果實這類東西,大夥兒都閒着呢。破家值萬貫,誰會爲了偷懶,拿家裡的東西出去換柴禾呢?

柴禾這東西,山上、野地裡有的是,只要有空閒,肯花點力氣,出去走一圈就都有了。

不過,今年的情況卻有些不同。

由於冠軍侯爺施行的德政,清河民間相當富足,田野間的麥穗,泰半都成了百姓家中的積蓄。民間一富,百姓就變得相對懶惰起來,不願意自己拾柴禾了,有那力氣,還不如把屋子、院子好好整理整理,免得四處漏風。

以前是沒錢,也沒那力氣,現在吃飽穿暖了,誰還能沒點更高的要求啊?反正柴禾也不貴,隨便拿點什麼換了就是,省下這把子力氣,養精蓄銳的好好過個冬,等開春後好好大幹一場,這纔是正理。

事實上,這個時代的豪強與平民間的鴻溝不像後來的兩晉、隋唐那麼大,很多人家,也正靠着勤勞和努力,一點點的積蓄起財富來,然後再用財富換取仕途的發展,最後一躍跳過龍門,擺脫平民的身份的。

如資助曹操的衛家,李典的家族,東海的糜家,說到底,都是這麼過來的。

這當然很難。但一代人做不到,就兩代、三代,一代代的努力下去,總是會有希望的。而希望開始的契機,往往就是一個豐年,某個地方官員的善政,又或某些際遇,讓大夥得到第一桶金,以此爲基礎。一點點的發展起來的。

楊超沒想到這些大道理,不過,因此而來的生意火爆,卻讓他大大的高興了一把。柴禾是他昨天忙活了一天拾回來的,今天才過了半天。就已經換到了半鬥粟米,還有些針頭線腦的小東西,最讓他高興的就是,居然還換了一葫蘆酒!

豐碩的收穫,讓他笑得眼睛都睜不開了,從安平逃難來清河,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呢。

儘管都是戰區。可冠軍侯所在的地方,和其他地方就是不一樣,只是半年時間,民間就富成了這樣。連最不值錢的柴禾都變得如此緊俏,要是過上個十年八年的,那還了得?傳說中三皇五帝治下的世道,也不過如此吧?

“小兄弟。聽口音,你也是不是本地人吧?”與楊超交談的。就是用酒跟他換柴禾的那人。這是個中年人,趕着一輛大車,看起來似乎是個趕集的行腳商,不過,他的車上還坐了一個婦人和一個梳着丫髻的小女孩,顯然是一家人。拖家帶口的行腳商,倒是不怎麼常見。

楊超抹了把青鼻涕,憨笑着答道:“是哦,俺家是棗強的。那邊不是正在打仗嗎?昨天白馬將軍的兵打袁將軍的名士,今天白馬將軍的兵又鬧了內訌,和袁將軍的兵一起追着白馬將軍的兵打,明天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聽說清河這邊還算安寧,俺就帶着俺娘和妹妹,逃難過來了。”

“呵,那咱們還是老鄉呢。”中年人笑了,笑容中透着股親切勁:“咱家也是棗強的,縣城北邊二十里的魏家莊就是咱家了。”

“啊!”他鄉遇故知,楊超大爲驚喜:“魏家莊,俺知道呀!俺爹還在的時候,去信都販運貨物的時候,沒少經過那裡,村口有條白馬河,對不對?咱們離的不遠,俺家就在……”

有了同鄉的關係,又有着相似的經歷,兩人的關係迅速熱絡起來。

通過交談,楊超知道中年人的名字叫魏昇,原來的確是個商人,自從龍湊之戰後,公孫瓚大舉攻入安平,商路就斷絕了。等到王門反叛,局勢驟變後,他更是敏銳的意識到,安平很快就要動盪起來了。

於是,他將倉庫裡剩餘的商品都裝了車,帶着妻兒一路南下,到了清河。

背井離鄉是很悲慘的事,可是,若單純從現狀和過去的對比而言,魏昇的清河之行,卻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南下之前,家裡已經沒剩什麼東西了,我當時還在想,到了清河後,會不會淪落到要飯的地步了。沒想到啊,只是幾個月的時間,賺頭比從前跑一年還大,我琢磨着啊,反正娥娘和珠兒也都跟在身邊,就在這清河安家倒也不錯,不過……”

一邊說着,他一邊轉頭看了一眼妻女,結果正見妻子搓着手,不斷往手上呵氣,顯然是凍得厲害。於是他這句話就沒說完,而是急忙忙的捧住妻子的手,把手放在了自己的衣領裡,柔聲說道:“娥娘,你受苦了,趕緊暖暖。”

女人露出了一絲微笑,甜蜜的意味,連楊超這個還打着光棍,不同風情的愣頭青都是心中一暖。女人沒來得及說話,因爲一邊的小女孩已經扯住了父親的衣襟,奶聲奶氣的叫了起來:“爹,珠兒也要暖!”

“好,好,珠兒也暖。”魏昇一邊笑着點頭,一邊俯身將女兒抱起,讓女兒的小手也伸進衣領。

女人臉上的笑容更甜蜜了,小女孩晃着丫髻,很有些得意,男人則縮緊了脖子,時不時的打個冷戰,可凍得呲牙咧嘴的同時,眼中透出的笑意卻擋都擋不住。

天倫之樂,其樂融融。這場景看得楊超一陣陣的羨慕。

等日子變好了,俺也要討個婆娘,不用多漂亮,最重要的是要會心疼人。明年一定要努力幹活,日子肯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唏噓了一陣子,他又想起剛剛的話題來:“魏大哥,你剛纔說不過,是啥意思?是要等安平的仗打完,再回去嗎?”

“那倒不是。”魏昇笑呵呵的答道:“無論做買賣還是過日子。都得要有個好地方纔行,這世道,地方好不好,不在於水土,而在於人。”

“人?”

“嗯,是人。”魏昇點點頭,很認真的說道:“清河爲啥這麼太平,還不是君侯他老人家的仁德?不過啊,君侯會不會一直在清河駐留。還不好說呢。前陣子,君侯不是傳檄各地,號召百姓去青州屯田嗎?再早些時候,那位劉使君也這麼說過……”

“你想去青州屯田?”楊超的眼睛一下瞪了老大:“那可是青州,好幾百裡之外呢!”

安平與清河接壤。在兩地之間遷移,雖然也是背井離鄉,但畢竟地方的水土和風俗都差不多,心裡上的距離也比較接近。而青州與冀州之間足有數百里,還隔了條黃河,感覺起來,就是非常非常遙遠的地方了。

所以。儘管王羽在清河民間威望極高,可依然沒辦法驅使青州百姓隨軍撤退。別說去青州,就算是先前劉備打算帶着百姓去平原,民間的響應都不怎麼熱烈。

不是王羽的魅力不夠。而是華夏人的鄉土觀念決定了一切。

“不走不行啊,君侯走了,袁將軍來了,留下太危險了。”魏昇愛憐的看了一眼妻子。低聲說道:“要不是娥娘前些天染了風寒,我可能就隨着大軍一起走了。等娥娘身子大好後,我還是要走青州的。”

“不至於吧?”楊超不相信,或者是不願意相信,喃喃道:“又沒打仗,袁將軍來了,也頂多是納糧出丁唄,能有啥危險?”

久經戰亂給人們帶來的不單是痛苦,還有見識上的增長。楊超知道,兵災中最可怕的,不是某地易手,而是兩軍爲了爭奪一城一地,反覆進行的拉鋸戰。

在拉鋸的過程中,地方上的生機會被一點點的鋸斷,榨乾,直至某一方完全佔據了上方,或者這個地方徹底毀滅,方至告一段落。

清河眼下的情況,是最理想的。儘管人們對王羽的離去,多少有些遺憾,可王羽不戰而退,總比兩軍反覆爭奪來的好。

一般來說,剛奪回失地,官府多少會撫卹一下地方,以減免稅賦之類的手段,來穩定人心,說不定又是一場因禍得福的際遇呢。

這也是清河人對去青州沒有熱情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在本鄉本土的維持着,誰願意遠赴他鄉,重新開始啊?哪怕新地方的政策再好也是一樣。

“你還不知道吧?”魏昇的聲音壓得更低了,幾至微不可聞:“郡城和東武城都貼出告示了,說是爲了籌集錢糧,攻打青州,袁將軍要向地方上收稅,說是把未來十年的稅一起交了!”

“啥?憑啥啊?”楊超驚得一下跳起身來。這件事既沒聽說過,也是匪夷所思,壓根就不合情理。

“憑啥?”魏昇面露冷笑:“就憑他袁將軍的一紙命令!楊兄弟,不然你以爲我爲啥跑到這裡來啊?光是做生意,誰還拖家帶口的啊?我就是想趁着徵糧隊還沒到,儘早逃出清河,到平原,或者到渤海,再取道去青州!”

“徵糧隊?”楊超已經傻眼了,眼神呆滯的重複着魏昇的話。

他信了一大半了。

他所在的這個村鎮,正處在東武城和繹幕城之間。如果純粹要經商,在縣城自然更便利,若是行商,就沒必要把妻女都帶在身邊。聽魏昇的談吐,應該是讀過書,有些見識的人,又是同鄉,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騙自己,他說有,就應該是有的了。

清河的民間,的確有點富,抽十倍的稅把民間榨乾……用脣舌恐怕是不夠的,這所謂的徵糧隊恐怕……

“嗯,徵糧隊。”魏昇的臉不自然的抽搐起來,比剛剛妻子女兒的手伸入懷中時的反應還要大。

“不會真的是……”楊超一臉絕望之色,他努力的思索着,試圖找到某個論據,來駁斥魏昇的說法,來維持眼前虛幻的美好生活。

然而,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鎮口傳來的陣陣驚叫聲就打斷了他。他和魏昇二人都被嚇了一跳,轉頭看時,正見一名軍官騎在馬上,身後。跟着一隊刀槍並舉,全副武裝的士卒,正長驅而來。

一邊前進,還有人一邊大聲叫喊着:“奉車騎將軍將令,徵糧納稅,徵集民夫,保障王師的供應!不肯納稅出丁者,與叛逆同罪,皆斬之!”

一邊喊着。那軍官還一邊用馬鞭指指點點,指着的都是看起來身強力壯的男丁,顯然是要先抓丁,後搶糧,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騷亂。相當的訓練有素。

那個軍官經過時,同樣用馬鞭向着楊超點了一下,馬上就有兩個士兵氣勢洶洶地撲了過來。

楊超已經看傻眼了,連那兩個士兵對他大聲說了什麼都沒聽見,只是傻傻的愣在原地。遇到不配合的,那倆軍卒卻也不以爲意,揚起刀柄槍桿就是一頓猛抽。

劇烈的疼痛使得楊超一下從地上跳了起來。正要揮拳相向時,卻見面前寒光閃爍,想到家中老母和妹妹,他的火氣一下就消失了。不敢再反抗。而是苦苦哀求,希望能求得一絲憐憫,逃過這場災劫。

“綁了,帶走!”軍官漫不經意的擺擺手。士兵則熟練的從背後摸出繩索,結結實實的將楊超給捆了起來。拉到了隊伍後面,和之前已經捕獲的幾十個男丁栓成了一長串。

不敢反抗,哀求不成,楊超開始後悔,後悔沒聽那位老大哥的話,想到這裡,他不由回頭去看,想知道那位很有眼光的老大哥如何逃過這一劫。結果他看到那輛大車還在,但人卻已經不在了,顯然魏大哥見事不妙,早就開跑了。

楊超倒也不怨對方沒提醒自己,畢竟自己看到官兵之後,就一直在發呆,魏大哥照顧妻女已經很不容易了,又哪裡顧得上自己呢?

早知道,就託付魏大哥幫忙照顧一下老孃和妹妹了,魏大哥是個厚道人,應該是個好依託……

一個念頭還沒轉完,不遠處,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就響了起來,其中還夾雜着一聲熟悉的怒吼和痛呼聲,最讓人揪心的,則是那一聲聲稚氣尚存的哭叫聲!

是魏大哥!官兵不是從一邊來的,而是把鎮子的進出口都給封住了!

官兵的出現,本就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哭喊聲就像是個信號,鎮子裡一下就亂了起來。

很多人在跑,跌跌撞撞,不分東南西北。

每個人都哭喊着叫救命,可誰也確定不了危險到底來自何方。兩夥逃難者經常面對着面撞做一團,互相嚇得厲聲慘叫。

待驚魂稍定,又收拾起自家的細軟,跟着其他人的腳步朝相反的方向逃命。途中被其他人羣一裹,便再度分了堆兒,一團團,一簇簇,聚聚散散,如同失去頭領的螻蟻。

面對混亂,官兵們有條不紊,百名官兵,分兵兩路,一東一西的將鎮子圍了個水泄不通。他們不急着平亂,而是牢牢的守着出鎮的路口,見人亂闖就打,見到男丁就抓。

沒過多久,兩個同鄉就再次重逢了,數百男丁統統被抓了起來,捆成了一長串。亂相也漸漸平息,這個幾百戶人家居住的鎮子,很快就被一掃而空。老弱婦孺們還在跑,還在躲藏,也有被打倒在地上爬不起來的,卻沒人理會他們。

楊超看到,娥娘抱着女兒,靠在那輛車上,無助的哭泣着,眼淚被凍結,在臉龐上留下了一道道晶瑩的痕跡。

其中不乏象魏昇一樣,試圖脫逃,被發現後又奮起反抗的,這些人都被打得頭破血流,最終的下場也和楊超一樣,如牲畜一般被捆成了一串。

而楊超這樣反抗的程度較低,或者沒有反抗的,則被鬆開了,在軍卒的監督下,挨家挨戶的闖進去,把裡面的糧食和布匹統統搬出來,堆放在原來的市集上。

“會駕車嗎?”楊超機械似的點頭,順着冀州士兵的指向,他看到了魏昇的那輛大車,“你來架這輛車。”

這是個令人無奈的巧合,楊超看到了娥娘祈求般的眼神,腳步也爲之一僵。私人交情給他帶來的,是慘痛的代價,他的背後捱了重重的一鞭,鞭子抽破了他身上單薄的衣襖,疼痛,深入骨髓。

對不住了……在心裡默唸了一聲,楊超走上前去。

“軍爺!軍爺,不行啊!”女人鬆開孩子,撲到了士兵面前,抱着靴子哭道:“軍爺,求求您,行行好吧。”

哭聲悽切苦澀,丈夫被抓走,總還有可能回來,有個盼頭,騾車和騾車上的少許貨物,則是母女二人生存的希望。

楊超感同身受,偷眼回看時,卻見士兵滿面怒容,揚起了手中的長矛……他閉上了眼睛,他不可能爲了一個萍水相逢的人拼命,即便拼,也沒用,視而不見是他唯一能做得的。

沒有聽到預期中的抽擊聲和慘呼聲,楊超將眼睛睜開,正見那士兵斂起怒容,笑嘻嘻的摸上了女人的肩背:“你想讓我把車留給你?”

女人的身體很明顯的震顫了一下,可最終卻沒有任何抗拒的舉動,而是擡起頭來,眼中已有了某種覺悟:“只求軍爺開恩,把車給民婦留下。”

還沒等士兵回答,那騎馬的軍官突然走了過來,皺眉問道:“怎麼回事?”

“這小娘子想留下這輛車。”那士兵討好似的笑着,用手捏着女人的下巴,示意給那軍官看:“您看,還不錯吧?”

“是不錯。”軍官打量了兩眼,問道:“可這一車的糧食誰來辦?趙良你來嗎?”

“呃……我明白了。”那士兵微微一怔,旋即醒悟過來,掏出繩子,把娥娘也捆了起來。這時看到後面的清兵拖着繩子,拉過來一隊哭聲震天的女人,士兵把剛剛捆起來的這個女人也拴到了隊伍中。

這個時代的戰爭中,壯婦,同樣在徵召之列。雖然娥孃的臉色病怏怏的,身材也過於苗條,但誰會在乎這些呢?反正把人抓走了,也不會有什麼人會爲他們伸冤。

當然,不依不捨的人還是有的,珠兒,也就是娥孃的女兒,就是其中之一。

小姑娘大哭着要跟母親一起走,卻被士兵無情的推開,理由是:她太小了,小到無法搬運重物,也無法滿足士兵們的獸慾。

一次又一次,那個小姑娘掙扎着從地上爬起來,哭泣着想擠到被帶走的隊伍中,每次隨便抓住隊伍中一個不認識的百姓的衣角就死死攥着,說什麼也不肯放手。但她的手一次次被士兵掰開,狠狠地踢到路邊上去。

最後,楊超看到不耐煩的士兵又一次把她踢得飛起來,小小的身體飛得很高,落地時發出了重重的一聲大響。

哭聲,嘎然而止,小小的軀體趴在地上,不動了。

也許還有救,可她的父母都被捆在隊列之中,鎮上家家戶戶都面臨着家破人亡,財產損失殆盡的窘境,誰又有心思顧及他人呢?

長長的隊列開始移動,帶着震天般的哭聲,遺留下的,同樣是震天般的哭聲。但這哭聲卻絲毫影響不到士兵們興高采烈的心情,他們大笑着,叫囂着,揮舞着手中的刀槍,彷彿打了一場大勝仗一般。

直到……

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震破了漫天的陰霾!

那不是雷聲,而是馬蹄聲!()

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第78章 真假難辨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第64章 公平一戰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第78章 真假難辨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七四九章 勇往直前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四四八章 青州陰符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第95章 黃巾力士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