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

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

針對袁紹構築的包圍網,王羽的防禦策略就是扼守住流經清河的兩條大河——清河與漯水和,就能有效的擋住冀州聯軍的攻勢。

清淵地處清河之畔,陽平郡北部,與安平郡南部的廣宗城隔着清河南北相望,扼守住了四郡交界處的往來,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劉備兵馬不多,又都是沒經過訓練的烏合之衆,作爲北部防線的守衛者,確實無法讓人心裡踏實。實際上,公孫瓚撤兵之前,在廣宗曾留有一支騎兵作爲呼應。

按照那時的部署,就算袁紹的主力壓過來,清淵、廣宗的兩支軍隊也可以且戰且退,不會被瞬間壓倒。

只可惜,公孫瓚、田楷先後離開,造成北線空虛,只有劉備一支孤軍,顯然是無法承擔起抵禦冀州主力這樣的重任的。

當然,王羽原本也沒報多大指望,只要劉備能對館陶形成一定的壓力,就達成目標了。即便牽制不住高覽也沒什麼,頂多就是曹操變得更強,更難解決就是了,不至於造成致命威脅。

深知劉備的野心,王羽也不敢指望對方真的會爲自己拼命,只要袁紹殺過來之前,劉備能送個信給自己,他就心滿意足了。

結果,劉備很好的完成了前半段任務,以不斷小規模出擊的形式,給館陶城造成了一定的軍事壓力,牢牢的牽制住了高覽。

完美的開端,收尾卻很糟糕,不但打了敗仗,而且還被圍住了,連跑都跑不掉。

王羽堅持來救,卻沒對劉備的行爲發表意見。太史慈等武將對劉備則是諸多不滿,劉備自己,同樣不怎麼好過。

“大哥,城頭風太大,還是不要站太久的好。”關羽關切的提醒着。

劉備搖搖頭,並不作答,默然半晌,這才長嘆一聲,問道:“雲長。你覺得,這一次,愚兄真的做錯了嗎?”

“呃,”關羽微微一滯,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直言太傷人,委婉一點,卻又違背了自己的行事風格,躊躇了片刻,他方纔答道:“大哥心憂國事,心懷黎庶,有些操切。卻也無可厚非……”

“操之過急麼,呵。”看看義弟憋得通紅的臉,劉備臉上的苦澀之意更濃了。

二弟不是個巧言令色的人,儘管以他的作風。這話說得已經相當委婉了,但其心意卻是昭然若揭,自己這次的確太急了。

可是,不急又怎麼行呢?

自己如今已過而立之年。事業卻連個開端都談不上。漂泊了這麼多年,好容易得到了機會。得到了一塊立足之地,焉能不珍惜?

王羽可以退,公孫瓚也可以退,這二人各有根基,只要保住了根基,就算把奪到手的土地都丟回去又能如何?總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可自己呢?北清河這半郡之地,是自己殊死奮戰,好不容易纔打下來的。經營的時間並不算長,但通過授田於民的政策,這半郡之地的民心已經到手大半了,在地方勢力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對未來的統治是相當有利的。

民心雖然到手,但秋收的糧食卻都入了百姓之手,自己的補給,都是從地方豪強手中奪來的。民心還沒能轉化成實際的好處,現在就放棄,等袁紹大軍一到,在民間一通搶掠,自己先前的作爲,不就都爲人作嫁了嗎?

遵循着這樣的思路,劉備才遲遲不肯撤退,想着就算撤退,也得把百姓帶走,落下點實惠再說。可誰曾想,半路殺出個曹仁,將他的計劃敲得粉碎,同時,也將他的心刺得千瘡百孔。

他不甘心啊!

現在,被義弟說成是立功心切,軍事冒進,他還不得不應承,劉備愈發感到鬱悶了。

安慰人可不是關羽的強項,待劉備臉色稍稍平復,他提議道:“大哥,大軍新敗,士氣不振,高覽、曹仁兵馬衆多,袁紹大軍也正在趕過來,不如還是儘早突圍吧!王將軍信中說的明白,敵衆我寡,決戰之地,還是儘可能的拉長戰線纔好,這清淵實在不太適合啊。”

“突圍麼?”劉備目光一凝,神情越發的陰沉了。

城外圍了足足有兩萬大軍,而城內只剩了三千餘殘兵,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近十倍的兵力差距,冀州聯軍足以打一場圍殲戰了,突圍,又談何容易?

以二位義弟的勇猛,的確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生天,可逃出去之後,這最後的三千班底,還能剩下幾個人?全損失光了,不就又得重頭再來了嗎?

劉備當然不願意。

“不妥。我軍若在城中堅守,待援軍到來,還有個裡應外合的機會,若是貿然突圍,不就給了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了嗎?之前吾已經犯過這樣的錯誤了,怎好再重複?即便真要突圍,也得等王將軍的指示,他若覺得清淵真的不適合做戰場,傳令於我,到時再突圍不遲。”

劉備語重心長的說道:“正因敵衆我寡,所以,每一支部隊,每一個士兵都是很重要的,要儘量將他們的作用發揮出來,這纔是爲將之道。”

“……大哥說的是。”關羽環視城下,見得一片連綿的軍營,一眼望不到盡頭,他壓抑不住心中憂慮,又道:“可是,曹兵圍城正緊,王君侯便有信來,也未必進的來,不如讓某突圍南下,尋找君侯,將清淵的戰況告之,大哥以爲如何?”

“這……”劉備略一遲疑,一邊張飛拍着胸脯,嚷嚷道:“殺雞焉用牛刀,二位兄長只管守住城池,這件事,就交給俺好了。”

兩位義弟都表明態度了,再不依從,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劉備從善如流的點點頭,道:“也好,守城也是大事。離不開雲長,就由翼德走這一趟好了,憲和……”

“簡雍在此。”身後轉出一名儒雅文士,正是劉備的發小簡雍。

劉備語聲緩緩,意味深長道:“三弟不善言辭,你且修書一封,言明前後情況,請問王將軍動向如何。”

“遵命。”簡雍目光與劉備輕輕一碰,當即會意。轉身招呼張飛一聲:“三將軍,請。”

張飛摸着後腦勺,嘿嘿大笑:“嘿嘿,還是大哥知俺,鵬舉那人心細。遇上後,說不定還真的會細細的問上一通,要是答不上來,就誤事了,有憲和幫忙,再好不過了。”

劉備又叮囑張飛幾句,然後便與關羽商量起防務來。簡雍辦事。他還是很放心的,最怕就是王羽看不懂自己的暗示。不過,王羽向有擅長把握心理的能力,應該不會漏過那層意思吧?

簡雍文才不錯。清淵局勢,也沒什麼複雜的,信很快就寫好了。張飛更是乾脆利落,披甲持矛。再拿一個包裹,裡面裝了三天的乾糧。待到天色將晚,日暮西墜,便策馬出城而去了。

圍城圍得再怎麼緊密,也是有空隙的,何況曹仁一共不過兩萬兵馬,還是分屬三方,令出多門,自然不可能絲毫不露破綻。

張飛突圍的路線,是早就觀察好的,是呂曠軍和曹仁軍的銜接處。這裡的防禦本就相當薄弱,以張飛的勇武,自是勢如破竹。

“何事慌張?”主將曹仁很快就被驚動了,事發突然,他表現得卻很從容,連手中的書簡都沒放下,倒是很有大將之風。

“啓稟將軍,城內有人突圍!”

“哦?”曹仁眉頭輕輕一挑,又問:“有多少兵馬?”

“只有一人一馬,卻勇不可擋,此人使一杆丈八長矛,手下更無一合之將,如今已經連破三座營寨,挑殺了多名將佐!”

“哼!張翼德嗎?劉玄德匹夫而已,麾下卻有良將……”曹仁冷哼一聲,兵不動怒:“天色已晚,焉知是不是虛晃一槍,隨他去好了。令各部將士不得擅自出戰,各守營盤,有敵人靠近,只以弓弩殺傷便是。”

“喏!”

……

清淵城到底發生了什麼,王羽並不知道,也不是很關心,他和青州的一衆文武們,正爲另一個親衛而煩惱着,相比於清淵,這個情報要重要得多。

“這位是大陸澤的裴頭領……”

張燕戰敗的消息,先是通過田豐的情報網中傳來的,鉅鹿田家,在當地多少有些名望,兵荒馬亂之際,打探個消息什麼,卻也沒什麼難度。

儘管袁紹勢力更大,但王羽的事蹟中,以少勝多的戰績也是很多的。對於冀州關係緊密的世家來說,沒什麼退路;可對被邊緣化的田家來說,兩面下注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然,就算沒有田家的幫助,王羽也不是沒有渠道去了解鉅鹿、廣平的戰局。實際上,張燕的信使與田家的,基本上就是前後腳趕到的。

對青州文武來說,張燕的使者是個無名之輩,但對王羽來說,來者卻不算陌生。此人在演義中,也就是個龍套人物,談不上有什麼本事,但名字卻讓人耳熟能詳——裴元紹。

衆文武更關注的是裴元紹帶來的消息,但王羽卻對其本人有些興趣,此人是個黃巾,而且他似乎是和周倉一起混的,他來了,周倉還會遠嗎?

周倉同樣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但王羽卻很有興趣,因爲周倉水軍屬性很高,現在的青州,正缺水軍將校呢。

前世王羽納悶過,周倉明明是關西人,又是個做山賊的,哪兒來的水軍屬性呢?聽了裴元紹的自我介紹,他才明白,原來這傢伙還當過水匪。

更令人高興的是,聽裴元紹這意思,自己在黃巾軍中的名聲,對這二人影響頗大,基本上是招招手,對方就納頭便拜了。

這個發現,尤其令王羽欣慰。

雖然招攬名將的過程很有趣,但誰不喜歡虎軀一震,王霸之氣四溢,然後就輕輕鬆鬆的解決問題呢?

王羽想東想西,帳下卻已經熱火朝天了,衆將七嘴八舌的詢問着詳情,都是不解,好好的,張燕怎麼突然就被滅了呢?

“是匈奴人!”裴元紹一臉悲憤的給出了答案。

“匈奴人?”衆人心下都是一凜。王羽紛亂的思緒也重新凝聚起來。

“當日我與元福接應張飛燕入了澤,袁紹奈何我們不得,於是就遣了沮授的兒子入澤……”裴元紹將沮鵠出使之事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匈奴人騎兵很多,他們來了,之前的游擊戰術就沒法用了,飛燕當時猶豫不定,元福倒是出了個好主意……”

周倉當日提出的辦法就是分兵,去蕪存菁。讓大隊人馬押送輜重回太行山,留下一部分精銳,和大陸澤的水賊合兵一處,等袁紹放鬆警惕後,再出其不意的捅刀子。這個戰法和張燕一貫的作風也是不謀而合。張燕當場就拍了板。

“此計甚好,趁着袁紹急於東進之機,徑襲其後,肯定能取得相當大的戰果。”田豐連連頷首,意表贊同。

黑山軍的強項不在戰場廝殺上,機動力的優勢再被抵消後,就沒什麼威脅了。周倉另尋他法。打算轉而利用對地形的熟悉,發揮隱遁方面的優勢,正合兵法中,揚長避短的道理。大是妙計。

他一拂長鬚,疑惑道:“此策怎會招致大敗?莫非張平難不慎中了誘敵之計麼?”

“是袁紹那狗賊!”裴元紹搖搖頭,咬牙切齒的說道:“他遣使說,黑山軍若徘徊不去。他就引匈奴人入境,結果。他使了奸計!匈奴人早就來了,在他遣使之前就來了,就埋伏在趙國,黑山軍的歸路上!”

“噝!”衆人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氣。

袁紹這是真瘋了,勾結匈奴人,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這幫人是禽獸,所過之處,比遭受兵災要悽慘得多!連場失敗之後,袁紹剩下的地盤已經不大了,再被這幫野獸蹂躪一遍,他明年的日子可怎麼過?

這是真的要破釜沉舟了啊!

後面的過程,不需要裴元紹多解釋了,抽調了部分精銳出去,在行軍途中遭遇大量騎兵的突襲,慘敗是不可避免的。

太史慈握着拳頭叫道:“裴頭領請節哀,這個仇,咱們遲早是要報的!打袁紹是爲了匡扶國事,打匈奴人是每個中原人責無旁貸的責任,這是國之大義!”

“是!”裴元紹紅着眼,一臉激憤,眼中卻閃着感激之情。

“裴頭領,匈奴人來了多少?”賈詡比太史慈冷靜得多,他首先關注的,是相對實際的問題。

“很多!”裴元紹給出了個很模糊的答案,見賈詡皺眉,他又搖着手,補充道:“情報是潰兵帶回來的,他們都被嚇壞了,只知道來的是異族人,很多騎兵,從四面八方殺了過來,大夥兒沒來得及抵抗就被衝散了……”

裴元紹的口才還不錯,可能這也是他被派來出使的原因。通過他的轉述,那場慘烈的大戰,或者說屠殺,完整的呈現在了青州衆將的面前。

黑山軍敗得很慘,匈奴單于呼廚泉親自帶隊,成千上萬的騎兵埋伏在房子城附近,黑山軍本來是預備在附近停留休息的,結果就在筋疲力盡的準備紮營的一刻,匈奴人出現了。

張燕不在,遭遇突襲的黑山軍根本沒能組織起來抵抗,瞬間就崩潰了,只有少數運氣好的,逃出了生天,剩下的不是被殺,就是被俘了。匈奴人也不是一味殺戮,因爲他們不懂生產,所以要抓漢人做奴隸。

總之,押送輜重的黑山軍基本上算是全軍覆滅了,黑山軍遭受了重大打擊。

雖然沒有親見,但講到激動處,裴元紹也是泣不成聲,他的親眷部下,應該沒人在其中,但黃巾軍這些年曆經的種種困難,他卻是感同身受的。

見他情緒激動,也再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情報,王羽便命人送他下去休息,待日後再議。

“君侯,”走到帳門處,裴元紹突然回過頭來,直勾勾的看着王羽,問道:“這一仗,還打嗎?”只是簡單的一個問題,但拳拳的期盼之意,卻是溢於言表。

衆人聞言,都是默然,哪怕最激進的太史慈,也是皺眉不答。

局勢,變得越來越糟了。

此消彼長啊!

袁紹又多了一路友軍,而且還是很強力的那種,呼廚泉親至,來的匈奴人還少得了嗎?而自家這邊,先是劉備,然後是張燕,兩路友軍基本上都失去了戰鬥力。

得到房子城的戰報後,張燕已經率軍回援,試圖從匈奴人手裡奪回被俘的兄弟,周倉就是個水賊,手下可戰之兵,不過寥寥數百。

張燕以步對騎,對上匈奴後,勝算相當之渺茫。就算他能贏,也殺不了多少匈奴人,草原異族最擅長的本也是游擊戰那套東西,仗着騎兵的機動力,他們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誰也留不下他們。

“唉!”田楷重重的嘆了口氣,反覆唸叨着:“若是我家主公在此,若是我家主公在此……”

最剋制草原騎兵的,本就是公孫瓚的幽州軍,公孫瓚若是還在,匈奴人縱有萬騎,又豈敢囂張?

論起對異族的憎惡和警惕,出身幽州軍的田楷,應該是僅次於王羽的了。

“裴頭領無須多慮,的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王羽長身而起,朗聲道:“然則某卻不是君子,某崇尚的是,仇不隔夜!匈奴人只要敢來,某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第31章 誰人不識君第5章 世事總無常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第55章 禍端起蕭牆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第38章 縱馬任西向第72章 夜探皇城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第100章 烽煙處處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七七二章 亂麻須快刀第8章 漢營先震驚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第82章 靈帝秘寶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第97章 仙法之秘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第67章 三英戰呂布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