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

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

開戰的前奏,終於和春秋時代的戰爭有了些區別,沒有武將單挑,也沒有使者的陣前對答。代之的,是士卒們的罵戰。

無論是單挑還是陣前對答,亦或是最實在的對罵,目的都是增加自己一方的士氣,打擊敵軍的信心。

王羽對此不以爲然,既然分了陣營,那麼雙方就都會認爲自己是正義的,至於到底誰是誰非,要等其中一方倒下後才能清楚。

立場這東西是最難轉換的,光靠嘴皮子可沒用,相對而言,倒是單挑一場,對士氣的影響還更大一些。

袁軍的罵詞,以‘恃強凌弱’‘逞勇誤國’‘殘暴不仁’爲主;公孫軍這邊有檄文作爲依託,更有章法一些,套路也比較鮮明,從袁紹在洛陽的作爲,到他組建聯軍,害死叔父一家老小,再到他恩將仇報,暗算韓馥。

雙方的人數差不多,對罵下來,罵得更有條理的一方自然更佔優勢,不過袁軍也只是稍落下風而已。這是對罵,而不是辯論賽,公孫軍的罵詞雖然有條理,但邏輯比較複雜,喊起來也不那麼順口,最終倒是個持平的局面。

此刻最安靜的地方反而是雙方的帥旗之下。兩位主將和雙方的核心幕僚都沒參與罵戰,他們只是跨坐在戰馬上,氣定神閒地傾聽對方在言辭上的創新。

“主公,時辰差不多了,準備進攻吧。”在數萬人的大吼聲中,嚴綱不得不扯着脖子大吼,才能讓公孫瓚聽到他的聲音。

“嗯。”公孫瓚點點頭,聲音悶悶的。

傳檄破敵,是此戰中,頗令他得意的一筆,本想着藉着罵陣的機會,給袁軍一個下馬威,結果只是個平分秋色的局面。這結果讓他有些失望。連帶着情緒都有些低落了。

他轉頭看看單經,試圖從對方那裡得到點啓迪,後者是公孫軍中的智囊,傳檄這個點子正是他想到的。

只可惜,面對公孫瓚的目光,單經選擇了迴避,心中不無腹誹:主公這脾氣真是……逮着什麼好用的招數,就報之以極大的希望。他也不想想,罵戰要是能決定勝負的話,還要武將做什麼?

“罷了,打仗這種事,終究還是取不得巧的,傳我將令……”公孫瓚嘆口氣。

雖然出於種種原因,他拒絕了王羽的提議,但對於王羽的判斷,他還是很在意的。總想着在決戰之前,儘量多找點籌碼。以免……不過,看起來。自己終究不擅長這個,還是刀劍上見分曉吧,他緩緩擡起手,長槊的鋒刃如霜勝雪。

就在這時,他耳朵突然一動,在亂哄哄的罵聲之中,赫然有數千人在齊聲吶喊。異口同聲。

“袁賊謀篡逆,奉旨討不臣!”

喊聲是從左翼傳來的,雖然加入齊聲大喊的人不多。只有一兩千人,但整齊的吶喊聲,卻壓住了數萬人的嘈雜聲,即便在最嘈雜的中軍這裡,也是清晰可聞。

“袁賊謀篡逆,奉旨討不臣!”罵詞沒什麼文采,但勝在朗朗上口,節奏分明。

“袁賊謀篡逆,奉旨討不臣!”明晰的節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吶喊聲以左翼的騎兵陣列爲中心,如波浪一般向外傳開。沒有花樣,沒有變化,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卻勝過了千言萬語。

漸漸的,整個幽州軍都加入了齊聲吶喊,萬人共一呼,氣勢何等磅礴,直如怒濤拍岸,捲動千秋功過一般!

怒濤聲中,袁軍的喊聲很快軟了下去。

袁紹和韓馥欲扶助劉虞稱帝,被後者拒絕。這件事本來是很機密的,但被公孫瓚撞破之後,劉虞爲了表明自身的清白,大張旗鼓的召集了幽州名士豪強,當着他們的面,拒絕了袁、韓的使者。結果,此事就在河北流傳開了。

公孫瓚的檄文中也提到了這件事,不過影響卻不大。

普通百姓和士卒都看不懂,就算懂了,也只會覺得袁將軍好厲害,連立皇帝這種事都敢摻合;劉使君好正直,好偉大,居然有人推舉他做皇帝,而且還被他拒絕了。

如果誰敢當面質疑袁紹,更不會有好下場,肯定會被他身邊的謀臣名士反駁成篩子。那些名士可不是擺設,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引導輿論了。

公孫瓚的檄文能佔得上風,主要在於袁紹在冀州立足未穩,根基還沒紮下去。若是等到兩三年後,他的檄文頂多也只能佔點口頭便宜了。

然而,在戰場上對罵,這件事就是大大的話柄了。

兩軍陣中都是旌旗如雲,但主將旗卻同是‘漢’字大纛。無論心中懷着什麼念頭,實際上在做些什麼,哪怕已經兩陣對圓,廝殺在即,可從名義上來說,兩軍依然都是漢軍。

在怒濤般的吶喊聲中,袁紹死死的盯着對面的軍陣,在雁行陣的左翼,兩面大纛迎風飄揚,完美的詮釋了罵聲的由來。

‘驃騎將軍王’

‘大漢冠軍侯’

“混賬,混賬!”袁紹氣得臉都白了,卻無可奈何,任他掌握着千軍萬馬,衆多喉舌,可在這一刻,他就只有捱罵的份兒。

想反駁?那可不容易,他得現想詞兒,簡單易懂,還得一陣見血,不然根本沒法跟對面抗衡。就算他想到了,也不一定有用,對方那個奉旨征討不臣的說法,是有來由的!

那是天子欽賜的權力!無論是勢力多大,兵力多強的諸侯,在大義名分上,都無法與泰山軍抗衡。除非……

見袁紹臉色不正常,沮授趕忙勸道:“主公勿憂,且讓他佔得一時上風便是,麴、張二位將軍麾下的士卒,都是各自嫡系,只要主將不動搖,這些罵聲也不過是過耳清風罷了,不足爲慮。”

他生怕袁紹怒火攻心,做出衝動的決定來。這位主公平時從諫如流,但固執起來也不得了,爲了顏面又或其他什麼,哪怕是心裡明知是錯的。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臺階下,他也會頑固到底。

“嗯。”在沮授和一衆謀士緊張的注視下,袁紹終於還是壓住了怒火,長長的吐了口氣:“將不因怒而興師,小賊無恥,吾一時不察,爲其所乘,此戰的指揮之責。就全權交給公與了。”

沮授大喜,躬身爲禮,誠心誠意的謝道:“主公英明,授絕不辜負主公的信任……”

他不求這個虛名或功勞,但打仗也好,施政也罷,最怕的就是令不出一門,甚至朝令夕改。那樣的指揮,只會讓將士們無所適從。

此戰他一直負責籌謀調度,但命令都得在袁紹那裡中轉一下。

戰前倒是無所謂。袁紹有疑慮大可慢慢相勸,但真正到了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一個短暫的耽擱,很可能就會成爲改變戰局的關鍵,這種指揮方式,又豈能不讓他擔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公大有古賢者之風範啊。如此氣度,吾等敬服。”

沒等沮授表完決心,他就被擠到一邊去了。郭圖等人一擁而上,用諛辭如潮,連幽州軍轟雷般的吶喊聲都壓抑不住。

沮授暗歎一聲,接過了令旗,面色一整,斷喝出聲:“擂鼓!”

“咚!咚……咚咚咚咚!”

先是一兩面,隨即更多的戰鼓加入進來。再下一刻,數百面大鼓同時敲響,如疾風驟雨,雷鳴閃電,一浪浪涌來,一波波炸響。雖然仍然壓制不住幽州軍的吶喊,但卻穩定了自家士卒的陣腳,本已低落的士氣,再次提升起來。

“哈哈,袁賊心虛了!”

聽到對面的鼓聲,公孫瓚哈哈大笑,一邊笑着,還不忘讚道:“不愧是鵬舉賢弟,這招攻心計端得犀利,我軍士氣大振,敵軍則是氣沮,此刻正是破敵良機!兒郎們,把咱們的鼓也敲起來!”

“咚!咚!咚!”與袁軍旨在消弭罵陣影響的戰鼓聲相比,幽州軍的戰鼓少了幾分急促惶急,顯得沉穩、大氣,在氣勢上,穩穩的佔了上風。

“維紘何在?”公孫瓚一聲斷喝。

“末將在!”嚴綱昂然出列。

公孫瓚揚起馬鞭遙指敵陣,吩咐道:“袁軍把鼓敲得震天響,腳下卻紋絲不動,說不定有什麼詭計,你帶一隊輕騎去試探一下,姑且不要深入。”

“諾!”嚴綱慨然應命,卻沒有立即轉身。

“何事?”公孫瓚眉頭微微一皺,他一向崇尚令行禁止,軍中令出如山,心腹愛將不應該犯這個錯誤啊?

“主公,王小將軍的攻心計成功了,如今我軍氣勢如虹,何不趁勢全軍壓上?”嚴綱遲疑着答道。

幽州軍的作風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主公卻先行試探,大違平日的作風,這個認知讓他心裡很是不爽快。

他承認,王將軍是個有本領的,戰績煊赫,手段驚人,連罵陣這種小事,都能玩出花樣來。可幽州軍就是幽州軍,容不得外人插手,主公若是因爲對方的影響,失去了平常心,反而更糟。

作爲幽州軍自成立起,就一直衝在最前方的大將,他不想看到自家主公身上發生變化,更不想幽州軍成爲別人手中的利刃。就算亂世來了,大漢權威不再,幽州軍也可以爲自己打天下,而不是爲其他人做嫁!

公孫瓚耐心的解釋道:“敵軍的指揮者是沮公與,此人足智多謀,在河北極受推崇,恐怕是有些能耐的,不可小覷。你帶主力壓陣,以騎射擾敵,若有破綻,便一舉攻進去,吾只會催動大軍爲你後勁!”

“末將明白!”得到了想要的答覆,嚴綱大喜而去,臨行前,還不無得意的往左翼望了一眼,像是在向那裡的兩杆大纛示威一般。

待他與部下匯合,幽州中軍頓時分裂開來,一團明亮的銀白色,與大軍分離開來,伴着隆隆的馬蹄聲,由慢而快,卷着烽煙,一往無前。

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第1章 英雄無覓處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二五六章 一戰而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第39章 雄關名虎牢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第83章 神秘符印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第89章 請命攻衛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第28章 欲求殺人手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九百章 馬超對策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第83章 神秘符印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