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

蔚藍的天空、湛藍的大海,同樣藍得讓人心醉,同樣廣闊得看不到邊際。

天空中有無數白雲朝着某個方向緩緩飄去,海面上同樣也有片片浪花朝着同一方向蕩去。在白雲間隱約可見幾只海鳥飛掠翱翔,而在海面上有無數面風帆在浪花間時隱時現。

天上地下,相互映襯,讓人幾乎有些分不清何爲天,何爲海,又或兩者已然合而爲一。

這些風帆從來沒人見過,雖然同樣也是由一根桅杆和一面巨大的船帆組成,但是它們沒有其他船帆那種柔軟的感覺,那面帆看上去不像是布做的,而像是某種皮革,上面還有一排硬質的骨撐,把整面帆繃得緊緊的,給人一種剛硬的感覺。

風帆底下也沒有船身,只有一塊狹長的木板,木板的前端削尖,而且微微上翹。桅杆就插在木板的正中央,有杯口粗細,高度接近兩丈。

在每一塊帆板上都站着一個人,他們腳踩着底下的滑板,一手抓住桅杆,一手抓緊風帆上一根支架,傾斜着身體,依靠體重維持帆板的平衡。

這絕對是最簡單的帆船,或者稱之爲帆板才更加恰當,除了占人的位置,船上沒有一點多餘的空間,甚至連帆索和錨都沒有。

表面看上去,這帆板就是玩具似的東西,一無是處。然而,若是資深的水手抵近觀察,就會發現這帆板的特異之處,這東西最大的特徵就是快!

船體只是一塊尖木板,前進的阻力就被減小到了極致;與之對應的是那張大風帆,在強勁的海風吹拂下,帆板的速度只能用風馳電掣形容。

尤其是當三百多帆板集結在一起,劈荊斬浪的前進,在身後留下一道道捲動着的亮色軌跡,那場面壯觀之極。

太史慈一帆當先的衝在最前面,從出港開始,他的吼聲就沒停過。

速度總是能夠讓人激情澎湃,帆板的速度和奔馬將速度提升到極致,哪個更快,很難定論,但若比較兩者施展的空間,則高下立分。

比起陸地,廣闊無垠的大海才最適合展現速度,因爲這裡沒有樹木、岩石之類的障礙物。只要海風足夠強勁,操控者的技巧足夠好,就能不斷的突破速度的上限,直至極致!

太史慈的性情之中本就有幾分狂放,此時迎着撲面而來的狂風,感受着腳下起伏不定的波浪,以及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讓他怎能不興奮?

其他人技巧比不上太史慈,達不到他那樣的速度,但操控帆板卻也遊刃有餘。在介亭練了半個多月,冰冷的海水就是大家最好的導師,在這位一絲不苟的導師的嚴厲督促下,戰士們都練出了一身好本領。

王羽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他是率軍前來打仗的,而不是來玩的,跟太史慈比速度是沒意義的。至少在戰鬥初期,他要留在後軍進行指揮。

在他身後不遠處,是一艘小船,差不多能容納十幾個人,這就是這場戰鬥的指揮艦,主要作用就是承載王羽的將旗。若是路上發生了事故,這艘船還可以當做救護船用。

這艘船的動力主要是船槳,八個身強力壯的士兵左右分開,鼓足力量飛速扳動着船槳,在水手們的吆喝聲中,船槳快速起落,拍得海面水花飛濺,一朵水花尚未凋謝,船槳便再次探入水中,激起另一朵浪花。

在初春的海風中,人人滿頭大汗。

可就算是這樣,旗艦依然被大隊人馬甩得越來越遠,哪怕是有意放慢速度等着旗艦的王羽,雙方的距離也從初時的十幾步,拉開到了百步開外。

擡頭看看遠處的一片孤帆遠影,張瀟擡手擦了把汗,向其他人招呼道:“兄弟們,還是省點力氣吧。莊子說: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當年初讀此節時,瀟的體會還不深,今天這一看,真是感觸良多啊。”

聽了他的招呼,水手們也放緩了手上的划槳動作,一邊向前方眺望,一邊咂舌道:“在海灣那會兒,俺就覺得這帆船很快了,可沒想到,放開了跑,居然能快到這種程度!咱們才走了不到一半路,前面的子義將軍差不多已經上島了,這真是……”

“帆船快倒是足夠快了,不過,能用來打仗麼?俺雖然不知道海戰應該怎麼個打法,可一艘船才一個人,這是不是有點……單薄?”

“放心吧,主公有準備的。”張瀟給兄弟們吃了個定心丸。

他的身份比較特別,知道的也比其他人多些,以他的猜測,主公現在應用的這些新技術,很可能都是墨家的傳承。在洛陽的時候,王羽的戰法也是以奇詭爲主,不過,他用的兵器、裝備倒是沒什麼太特殊的。

而回了泰山之後,先山後海這兩仗,靠的卻不僅僅是謀略,而是靠了這些特殊的裝備。張瀟這樣知道內情的人,沒法不產生聯想,畢竟墨家在製造方面的名聲也是很響亮的。

既然是有備而戰,那就沒什麼可擔心。

……

“界,界都是些什麼鬼東西?”泰山軍的將士很穩健,管承卻很惶惑,他茫然看着撲面而來的一片風帆,目瞪口呆。

“好像是船……小船。”算是無知無畏吧,反正管亥的膽子比他大,想了想,他又補充了一句:“形狀比較怪的小船。”

“……”沒人理會他,海盜們都顧不上這些了,他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了管承身上,希望這位膽大心細的大當家給大夥兒指條明路。

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突如其來的沉默反倒讓管承回過了神,他做了幾個深呼吸,然後拔出了刀,揚刀喝令:“管他有什麼古怪,小船就是小船,再怎麼古怪,還能奈何得了老子的樓船不成?傳老子的命令,起帆!迎上去,幹翻他們!”

“起帆!”

將是軍之膽,被管承的戰意一激,嘍囉的氣勢也上來了。大當家說的再形象不過了,那四不像的小船雖然很快,很古怪,但看起來搖搖晃晃的,說不定碰一下就翻了呢。

外行就是外行,以爲搞出點新鮮花樣就能所向披靡嗎?

“幹翻他們!”

海盜們本來就一直保持着戰備狀態,儘管泰山軍的急襲很犀利,但他們依然趕在敵人的先鋒到達前,起帆出港,迎戰而前。

起帆的過程中,管承也想明白了,這種快船八成不是爲了海戰用的,泰山軍很可能是依仗速度,打算強行登陸!

島上的嘍囉有好幾千不假,但泰山軍有王羽、太史慈這樣的猛人,王羽自己是萬人敵,那個太史慈更是帶着三百人,橫掃了整個青州!

若是讓他們腳踏實地,來個陣列而戰,自己手下這些歪瓜斜棗還真不一定是對手……不,不是不一定,而是一定不行。

所以,此戰的重點就是在海上把他們截下來,揚長避短,能殺多少算多少!

“吹號,告訴弟兄們,密集結陣,別留空子,免得他們鑽過去!”

“嗚……嗚嗚……”號角將管承的命令傳遞出去。

“大當家有令,密集結陣!靠緊點,兩船之間距離不要超過兩丈!”十幾艘大船上頭領聽懂了命令,用吼聲將大當家的命令加以具體化,傳達給了四周護衛着的小船。

管承的海賊不虧是橫行青州的精銳,在行進之中,迅速完成了變陣。如果從天空看下去,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個散亂的橢圓形,被拉長壓扁,緩緩向兩側延伸,最後變成了一條不算太平直的直線,像是一堵牆。

而從南而來的幾百艘帆板,就像是一羣炸了窩的蜜蜂,飛快的向牆上撞了過去,看那氣勢,似乎有意將牆撞個窟窿。

從表面的形勢上來看,結果是不言而喻的,面對密集的大船,帆板一點機會都沒有,無論是發生直接碰撞,還是設法鑽空子,都免不了粉身碎骨的下場。

……

“王鵬舉浪得虛名,竟然如此託大,他這招若是拿來偷襲,倒是有點棘手,可現在這樣,不是雞蛋撞石頭嗎?這樣的人都能名震天下,中原當真無人了麼?”

除了即將發生碰撞的雙方,在東邊的海面上,還有一羣看客。

這是一支大船隊,船的總數雖然比海賊少,但大船的比例卻高得多,尤其是中間的那艘旗艦,船舷足足高出水面近丈,船頭到船尾的距離也超過了十丈,堪稱鉅艦!

挑着兩杆大旗,一杆紅底黑字,上書一個‘漢’字;另一杆稍矮一些,上書一個‘柳’字。

“仗還沒開打,你就妄下定論?李將軍,須知話不能說得太滿,中原並非無人,這些人之所以敗在王羽手下,就是因爲他們沒有給予他足夠的重視。”

作爲公孫度的心腹大將,柳毅的氣度頗爲沉穩,同僚的嗤笑完全沒能引起他的共鳴,他的神情依然是那麼凝重。

“某是否輕敵,用不着你教訓!”

出聲譏笑的是主簿李敏,公孫度手下的三大心腹中,他的名望是最高的,曾一度出任過河內太守,遠非兩個同僚可比。無論是眼前的柳毅,還是尚在襄平的陽儀,都不過是逃難到遼東的白丁罷了。

“海戰靠的就是風向和船隻,眼下才剛開春而已,海上吹的是無定風,誰也說不上有利,泰山軍那怪船仗着靈巧,速度和靈活性上確實佔了上風。不過,那船爲了速度,放棄了所有東西,根本就沒有戰鬥力,除非繞過管承的船陣,直接攻島,也許還能有幾分勝算。”

李敏氣量普通,但卻不是個無能之人。能在遼東那種地方當官,本也不可能太無能。

這個時代的水戰,打擊敵人的手段無非三種,撞擊、弓弩加火攻,再有就是接舷戰。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是船越大越有利。

撞擊不用說,大船和小船相撞,倒黴的肯定是小的;遠程攻擊,大船的船舷通常都比小船高,居高臨下的射擊,自然比小船有利;接舷戰就更不用說了,大船上人多,而且船舷的高度差也限制了小船向大船逆襲。

按照常理來看,泰山軍的帆板完全不具備戰鬥力,正面對決,不輸纔怪。所以,李敏才這麼理直氣壯。

“結果如何,很快就見分曉,所以,你我無須爭執。”

李敏氣勢洶洶的一番長篇大論,本以爲能借機給競爭對手一個好看,誰知柳毅壓根就不應戰,隨口一句話,就輕輕避過了他的鋒芒,讓他一口氣憋在胸口,噎的直翻白眼。

好容易緩過一口氣,正要設法再挑起話題時,卻見柳毅神色一凝,指着戰場叫道:“王鵬舉有動作了。”

“嗚……”墜在最後的那片風帆突然掉頭,圍着旗艦兜了一圈,隨即,將旗迎風招展,打出旗語,同時,號角聲長鳴。

前方,數百片風帆驟然向四周炸開,一羣擺出攻擊姿態的野蜂!()

第97章 仙法之秘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第71章 兵分三路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第22章 賈詡入王營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第70章 英雄誰屬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第46章 不負霸王名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第97章 仙法之秘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第13章 莫問女兒心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第17章 夫戰,勇氣也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