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

“想不到子敬如此,果忠臣也!”

衛濤一聲長嘆,魯肅會是前往相勸孫權,自然是因爲衛濤的緣故。

魯肅所言那些不是衛濤讓其所言,而是衛濤自己也是想到,他相信將事情與魯肅說明,魯肅自己必定有所決斷。

事實可以說衛濤是猜對了,只是衛濤倒也沒有想到那魯肅竟然忠心以至此,雖然是成功勸動孫權,但最後卻是以命相抵。

“大將軍,主公如今已經是心力交瘁,難以自理事,我相信大將軍的時間也是不多,卻是不知道大將軍可否是應主公之請?”

這一次的使者卻是張昭,一拱手就此向着衛濤而問道。

“只要能夠保住主公身家富貴,便是可得江東之地,我相信大將軍還是能夠有所抉擇。更何況主公之妹容麗過人也是大將軍之佳配,想來大將軍也是明白。”

衛濤微微點點頭,到了衛濤這個身份地位對於聯姻自然也不會說是有什麼抗拒,而且想到那孫權之妹,不正是那孫尚香?

對於這個歷史上有着‘弓腰姬’之名的奇女子,衛濤也是有一見的興致。

“子布所言甚是,我可以是保證,只要孫權率衆出降,我必定保證孫家一世富貴,而且子布也知,我乃世家出身,自然明白世家之利,對於江東我雖是派人統佔,但也會是維持着原先江東的一應施策不變,以保持江東安定。”

衛濤兩世爲人,自然知道這張昭爲何還是要特意出使前來,的確本來只要是孫權親自出降就可,但如此一來江東士族的利益就未必是可保證。

張昭前來,恐怕正是爲了自己這言論。

其實若是可以的話,衛濤並不想要如此許願,如此一來,很是容易就是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但可惜的是。衛濤卻不能是如此。

正如張昭所言,自己後方不穩,雖然沒有消息傳來,但衛濤相信曹操、劉備這時候必定攻打甚急。自己唯有儘快是招降孫權纔可。

所以暫時之間,衛濤也就是做了這般言語。

“謹遵大將軍之命,我這便是回覆主公,想來主公當是立即出城投降。”

果然,一聽這話,那張昭頓時爲之大喜,趕緊是恭拜而道,見到如此,衛濤忍不住在心中暗暗搖頭。

哪怕這張昭幾世老臣,也許心中是有忠誠之意思。但其實恐怕私利更在公利之上。

得到了衛濤的許諾,孫權也是無法,在張昭回復之後,不久,當即就此領人出城。手捧印璽行到衛濤軍前,奉上請降。

對於孫權,衛濤在接受了他的請降之後,還是將他封住公爵,世襲罔替。

得了這公爵,孫權也是放下了心思,很是配合的傳令江東投降。

孫權投降的消息很快就是傳揚了出去。本來正是攻打甚急的曹操、劉備皆是大驚,不得不爲之停下。

不過曹操雖然是停下了大軍攻打荊州,但曹操不愧就是曹操,立即命人出兵揚州,將原先是被江東所佔之地全都奪取。

若是孫權未降,哪怕孫權是被困於柴桑。那些守城將領自然不會輕易投降。

但如今孫權已經投降衛濤,這些將領自然不可能顧及那麼許多,紛紛就是直接帶兵投降了曹操,僅僅數日之間,整個揚州就是落於曹操之手。

相比於曹操。劉備就是沒有那麼幸運了。

本來攻打荊州就是不順,徐晃爲人謹慎,有大將之風,衛濤又是派着龐統在側爲之謀,劉備縱然是有諸葛亮輔佐,但也也就是根本不得寸進。

更爲重要的是,諸葛亮在荊州與龐統鬥智,在西涼一局就不可能再是主持。

西涼戰局真正的主持者乃是馬超,本來馬超也可謂是智勇雙全,扼守西涼也是綽綽有餘。

可惜馬家本來是西涼軍閥,雖然不說這個時候就想要叛變劉備,但心思之中總還是有了幾分,在戰事順利的時候,卻是有了幾分疏密。

這樣一來,馬超就是給荀攸窺見了破綻,利用其想要佔領西涼重振馬家的心思,直接誘敵深入。

不僅僅是重創了劉備大軍,更是將羌人之中那些不滿衛濤的人也全都重創於此,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若不是蜀道難行,說不定趁勢反擊川蜀也未必可知。

總體來說,經此一戰過後,衛濤已經是坐穩了天下第一諸侯的位置,而曹操雖然稍微遜色,但也是足以和衛濤分庭抗禮。

至於劉備,只能夠憑着蜀道艱險,易守難攻偏安一隅了。

可以說這個時候,衛濤是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人,而曹操也不是沒有着機會,唯獨是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卻只能夠固守一國。

事情到了這一步,哪怕是劉備自己也是清楚,對於這樣的情況,劉備如何能夠忍受得了?

在得到了衛濤佔取江東,正是招降江東各地的信息之後,劉備再也按捺不住當即就此將自己麾下謀臣法正,諸葛亮給找了來。

“孝直、孔明,如今天下形勢如此,我軍雖然是有聯曹抗衛之策,但若是被困於蜀中,這豈不是如同那孫權一般?孫權據有長江之利,可都是無法抵禦衛濤,若是衛濤來攻,我軍能擋呼?”

劉備的問話很是直接,乍一聽好似還有投降之意,但法正和諸葛亮看着劉備的面容卻知道不是如此,這是劉備在確實的問計。

“主公,蜀中的易守難攻與江東不同,江東所憑乃是長江天塹,可亮有所聞,早在數年之前大將軍已立水軍,縱橫海上。所以江東地利,對我軍,對曹操都可謂是天險,但對衛濤而言,卻是有一戰之力。”

諸葛亮知道循序漸進的道理,沒有一開始就是強行辯說,而是緩緩爲劉備分析以安其心。

“至於蜀中,若是無有蜀地地形圖,單單只是川道縱橫就足以讓人爲之陷迷,更不用說在其中穿行。若是衛濤前來,只要派着數軍藏於山林,時時遊弋其後,斷其糧道,用不了多久其便不戰自退。此是我軍不敗之策也!”

聽到這話,劉備微微點點頭,心中也是一平,但還是面上憂鬱。

“備數年來南征北戰,所求者就是有一日能夠匡扶漢室,再現我大漢威嚴。可惜備實無能,東奔西走直到如今,卻是隻有這一州之地,眼見那衛濤有佔得大漢之行卻無法可爲心中實在悲痛不能自己。可時到如今,難道備只能坐困於此以待大漢崩塌不成?”

“主公萬萬不可如此傾頹,大漢雖然衰敗,但大漢四百年,哪裡是那麼容易就此而敗落?”

聽到劉備如此泣言,法正當即勸道。

“主公乃漢室正統,又集有大軍,麾下有孔明這樣的智謀之士,又有云長、翼德這樣的勇武之將,何愁大業不可成?”

“主公,法孝直所言不差,不過如今大漢危局至此,還需聚得大漢正統名義,以召集天下豪傑之士,以助主公。若非是主公麾下親信不足,何有西涼之敗?”

這時候諸葛亮也是緩緩開口而道,經過此事,本來就是不受信任的馬超等西涼一輩自然就更是不得信任。

當然馬超等西涼人畢竟實力不弱,劉備正是用人之時,也不會是自毀長城。

但諸葛亮這樣的臣子就不得不是爲劉備未雨綢繆。

“主公且觀那孫權,也可謂是一時豪傑,可在其父兄所留大將皆亡,其自身所提拔之將領亦死之後,就只能夠無奈屈膝投降,若是不然,只要舉兵一抗衡,憑着柴桑之守護,難道還守不得區區數日?無非是那孫權已無可親信之人,縱然是將時日拖延下來,江東也不復其所有也!”

雖然沒有親到江東,但娓娓道來卻是如同親見,諸葛亮果自有不凡。

“孔明所言不差,不過如今我當是如何?”

劉備微微點點頭,這點道理他自然能夠明白,但有些事情倒也不是明白了就能夠辦到,人才可不會無端端到來。

“請主公晉位爲王!”

諸葛亮毫不猶豫就是向着劉備一拜而道。

“大漢四百年,雖然如今大漢衰敗,但餘烈猶存,只是漢室無英主,天下之士則四散,如今天下也唯有主公乃漢室英豪,若主公能夠晉位漢中王,則可奮起漢室餘烈以做一拼!”

聽到諸葛亮此言,劉備都是一愣,這卻是有幾分拼命的意思,但仔細想想,到了這個時候那劉備難道還能夠不拼嗎。

“可是天子猶在曹操之出,若不允諾如何?”

這不是天子不允諾,而是曹操不允諾。

“主公,方今天下事情急矣!若果是如此,恐怕顧及不了許多,無論如何,如今主公都是大漢正統,是爲振興大漢而爲,一些瑣碎的事情即便是顧不上也是無奈之事!”

諸葛亮這時候其實也是有些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卻是如此拼命,直接跪拜而言道。

“如今漢室已經是到了存亡危急之時刻,爲了大漢四百年天下,主公萬萬不可再是猶豫,還請做一拼!”

“還請主公以做一拼!”

法正也是如此下拜跪言。

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275章 終開戰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4章 刁民動亂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94章 想法第90章 烏桓先鋒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2章 呂布拜父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1章 收納張遼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1章 收納張遼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63章 董卓來援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141章 入下邳第188章 大勝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68章 功成身退第55章 形勢危急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8章 攻下山寨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319章 鬥將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399章 劉備絕命反擊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28章 攻下山寨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95章 欲說高順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338章 勝黃忠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188章 大勝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240章 伊籍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