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衛濤大義

如今的劉備也算是名正言順,不再是以往的鄉野匹夫,自然有些不同。

不過這事情發生在千里之外,而且對此衛濤也不是沒有準備,在不得袁譚待見,又遭到袁尚忌諱,那麼劉備也只能夠是一心抱住袁紹的大腿。

現在的袁譚、袁尚可不敢給袁紹面前的紅人難看,在經過了這麼一番舉動之後,兩人又再是爭相拉攏劉備起來。

“罷了,這劉備我是鞭長莫及,還是當顧眼下之事。”

衛濤思量一番之後微微搖搖頭,是金子總會發光,這話用在劉備身上有些不對,但理卻是這一個理,以劉備之名,如今天下無論投靠任何一方,都是有容身之地。

當然,若劉備想要如同歷史上一般依舊是雄踞一方,那可就要看其機緣如何了。

衛濤眼下卻是沒有心思去理會劉備之事。

在經過了兩個月的休養之後,衛濤已經是完全恢復,但衛濤的心情卻不見得好。

如今幽州北方形勢愈發嚴峻,烏桓騎兵縱橫而下,縱然幽州軍之人悍不畏死,但每斬殺一個烏桓騎兵,往往就是要死上四五人。

這些可不是那種剛剛拉來上陣的新兵,而是幽州軍在這些年的爭戰之中鍛煉出來的精銳士卒。

“幽州形勢想不到竟然是如此,袁本初果然養虎遺患也!”

周瑜長長嘆息一聲,面色卻是難看之極。

“若非是有幽州軍在,恐怕烏桓已經南下肆虐,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大漢百姓爲之遭殃。袁本初非國賊,然更勝於國賊!”

“據聞在三月之前,袁軍已經是將極大一批軍資賣予烏桓。那些軍械足夠是讓烏桓裝備出三個萬人隊。若非烏桓本族人口遠不及我大漢,恐怕這時候幽州已經危局矣!”

荀攸這個時候也是一聲長嘆。

“可嘆袁本初如今也是爲大漢丞相,卻一味貪功自大,不爲國所思。實在算不得什麼英雄。”

荀攸在長安數月。自然也於袁紹有些往來,卻是知道如今袁紹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烏桓之患根本不被其放在心上。

“事若如此,若再是拖延,恐怕大漢真就危急矣!一旦烏桓可南下肆虐,到時候匈奴。羌族等等各個異族豈會是心甘?必大舉而攻,到時候我大漢才真就危急矣!如今當速速決之!”

衛濤將各個謀士全都召集而來,自然不會是因爲這些事情,這裡面的東西,衛濤早就是已經思量清楚。

眼眸在自己的幾個心腹謀士面上一掃,衛濤隨即正色而道。

“我意親往襲擊烏桓後路,以斷其糧道根基。而後再是聯合幽州軍一舉而破烏桓,保我大漢安寧,不知道你們以爲此事如何?”

衛濤的想法也很是簡單,既然有船可將物資運送到烏桓。那麼同樣也是可以將衛濤麾下將士繞過幽州直到烏桓後方。

而後衛濤只要趁其不備,直襲其要害,便可一舉而破,到時候縱然烏桓騎兵再多,沒有了後勤資助,只要衛濤與幽州軍聯合起來,必可一舉而大破烏桓,護衛幽州邊境。

“主公……”

周瑜、荀攸與諸葛瑾三人面面相覷,想要勸說,卻又不知道該要如何勸說。

三人自然是明白這其中的好處,但更是明白其中的兇險,稍稍一不慎,恐怕衛濤就會是在烏桓當中陷入上天無門,下地無路的境地,到時候就是想要逃離都是不得。

“其中兇險我自然是明白,但正因如此,我纔不得不親自而往,沒有我親自坐鎮,如何可是保證將士能夠達成目標?”

衛濤明白他們的意思,所以臉色雖然微微一沉,但依舊緩緩而道。

“我志非在這天下,而是護佑我大漢萬世不受異族侵害,如今幽州軍可以爲了大漢百姓而放棄推翻大漢皇室,一心守禦邊疆,甚至不懼我坐收漁翁之利一舉而吞併幽州,我衛濤又如何會是爲了個人安危而棄大義而不顧?”

“主公……”

周瑜、荀攸、諸葛瑾三人皆是面色動容,根本無法再是勸說,相視一眼之後,竟然不約而同皆是起身向衛濤一拜。

“請主公讓我等隨行,以助主公一臂之力!”

這一拜乃是對衛濤大志向的心服,以三人之智,自然明白,這個時候絕非是進攻烏桓的最好時機,若是能夠讓幽州與烏桓兩敗俱傷,而後一舉北上,那麼衛濤大業可濟,但爲幽州百姓,衛濤能夠如此,如何不讓三人爲之欽佩?

“哈哈……區區烏桓而已,得諸公之助力,何愁不可平?”

衛濤見得如此,心中頓時爲之大喜,隨即就是大笑而道。

“不過我走之後,總還是要有人替我掌管幷州和冀州大局,尤其是防備匈奴也趁火打劫,另外幽州軍那邊也還需一能人前往,若不以言語說之,其如何是可與我軍達成一致?”

周瑜三人再是相視一眼,皆是微微沉默。

其實以他們三人的智慧如何不知道如此?

一陣沉默過後,還是荀攸開口。

“啓稟主公,公瑾大局無雙,又是主公義弟,鎮守並、冀二州正是應當;子瑜敦厚,可是出使幽州以結其心,如今幽州雖強,但若說能夠再爭天下也未必,正需子瑜出力;至於攸,雖然也有其他長才,然最擅還是出謀劃策,便是由攸隨着主公一行如何?”

衛濤微微點點頭,荀攸所言也正是衛濤所想,也唯有如此安排纔是能夠讓衛濤放心。

至於武將方面,典韋、趙雲、張遼、徐晃等人,衛濤準備一次全都帶上,

“既如此,那麼我等自然是遵從主公之令。然此次前往烏桓兵兇戰危,主公萬金之體,還請主公務必慎重纔是。”

周瑜和諸葛瑾也是明白荀攸這樣的安排乃是爲最佳,所以兩人微微一默之後卻是沒有反駁,而後皆是向着衛濤勸誡一句。

“哈哈……公瑾、子瑜且是放心,且看我到時候得勝而歸!”

衛濤微微一笑而道。

“烏桓異族時時想要南侵我大漢,如今我是時候讓他們知曉我大漢的厲害!”

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58章 火攻?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37章 空城謀?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84章 鬥顏良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85章 袁譚退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72章 請談第169章 聯姻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28章 阻與鬥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169章 聯姻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12章 呂布拜父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314章 戰平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8章 攻下山寨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95章 欲說高順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159章 大生意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420章 再衝殺第72章 請談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427章 呂布殤第275章 終開戰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9章 蔡琰妙音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425章 兩軍俱重創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437章 空城謀?第1章 蔡邕第136章 獨鬥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