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平分秋毫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祖籍荊州南陽郡,少年有力,讀諸子,好遊俠。

其曾聚合一夥衆成羣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時人一聞鈴響便知甘寧到矣,因此時人以“錦帆賊”呼之。

而後率衆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後又轉託友人蘇飛以投黃祖,可惜黃祖又以凡人畜之,依舊不得其用。

一直到其後歸於東吳之後纔是得以重用,乃東吳名將也。

如今親耳聽到潘璋所言確實是甘寧,衛濤也不由得一陣感嘆。

想不到周瑜看中的人竟然是甘寧,看來當時周瑜的那一次南下的確是收穫頗豐。

從潘璋的口中,衛濤已經是得知,對於周瑜,那甘寧也是頗爲佩服,自然,對於衛濤這周瑜的主公也同樣是心生好奇。

只可惜甘寧雖然不受劉表、黃祖重用,但昔日爲‘錦帆賊’之時,那些兄弟如今皆爲其部屬,共有八百人,當時甘寧是帶着八百兄弟投靠,而後那八百錦帆賊也是其本部部屬。

之所以拒絕周瑜之請還是與此有關。

卻原來,甘寧有勇力,馬戰水戰皆是可行,若是投靠衛濤,自問自己當有一席之地。

然則其部屬卻只精於水軍,若是到了北方,就算看在甘寧的份上以重用,也是發揮不出其能。

甘寧其人頗爲重義氣,要讓他爲了自己前程而捨棄兄弟之義自然不可能。

所以雖然當時周瑜力邀,而甘寧本人也是極爲心動。但甘寧最後還是推辭拒絕。

不過如此。周瑜與之還是定下約盟。若有一日可讓其盡展才華,當請來歸。

這卻是周瑜看出了衛濤組建水軍的決心,所以一力招攬甘寧,只不過事後雖然定下這一份約定,但連周瑜自己心中都沒有底,所以也沒有對衛濤說起過。

直到今日,衛濤再一次與潘璋正式談論起建設水軍的事情,潘璋纔是想起了甘寧這一事。

當然潘璋自然不會說出。他也曾經與甘寧比試過一番,結果全然不敵,不得不心悅誠服以節就是。

“如今將軍既然欲建水軍,則正可當得其人,若是以其爲將,以周軍師爲帥,天下誰人可擋?”

雖然潘璋的話頗有些言過其實,但衛濤一聽,卻不由得精神一振,卻感覺若如其言。則當天下無可擋之軍。

來回踱了兩步,衛濤思量了一陣。終於是開口對潘璋說道。

“文珪,如今公瑾正是主持冀州之事,無法分身,不若你再往江南走上一趟如何?你親往見甘寧,呈上我之書信,若其肯來,我便任命其爲水軍主將,許其練兵!若此事能成,我記你首功!”

“啊?”

潘璋想不到竟然就將自己給繞了進來,可是仔細想想,衛濤麾下除了他潘璋恐怕也沒有更爲合適的人選。

“主公,那袁尚可還是對我們虎視眈眈呢……”

潘璋也是好戰分子,而且爲武將者,立功最在當前,潘璋自然不願意這個時候前往招攬甘寧。

到時候就算有功,也不足以服衆。

“呵呵……也罷,雖然要打下整個渤海需要耗費的時日頗長,但其實也不過就是如此在此一戰而已,待到我與袁尚一戰之後再是做言。”

建設水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衛濤自然不會因此而讓潘璋心生嫌隙,隨即就笑而言道。

的確,就在衛濤與潘璋、于禁正是將整個渤海郡全都當做自己麾下之地的時候,袁尚已經是領兵而來。

這一次袁尚可謂是吸取了足夠教訓,早早就是命人探查幷州軍的動靜,而且還是將附近所有之地全都弄得清楚。

甚至還不僅僅是如此,袁尚還是請了一人來輔佐自己。

“公與,如今衛濤兵犯我冀州,更是連奪數郡士氣頗旺,雖然渤海是我父根基不同其他地方,不是一個小小衛濤就是能夠奪下。但若時間一長,未免卻是被天下人所笑。不知道公與可是有辦法以速破幷州軍?”

這個時候,袁尚頗爲恭敬地看着自己帳內的一個文士,用着頗爲平和的語氣請教說道,這對於袁尚而言已經頗爲難得。

不過這一個文士也當得是如此。

此人不是別人,乃是冀州名士沮授,沮公與。

沮授素有謀略,不過其頗好奇略,讓素爲喜歡堂堂正正而取勝的袁紹有些不喜,不過袁紹卻是知其能,所以不少事情依舊是與之商議。

袁尚與衛濤交戰數次皆以爲敗,心中已經不敢與衛濤正面交鋒,隨之就想到了沮授,故而相請而來。

沮授本就輔佐袁紹,如今袁紹根基有危,自然好不推遲而到。

“公子,幷州軍強,若要速破卻是不易,不過卻可先小挫一陣,以破其銳氣。”

沮授一拱手就是對袁尚說道。

“那衛濤最是擅長襲營與火攻,正是可用之。今夜主公可派人襲營,若是能成則破可敵銳氣。不過以我所料,恐怕多是反爲衛濤所敗,如此只需命人一有不對當即撤退,而後伏軍與半途之中,待到幷州軍殺到,一舉殺出,必可而破!”

“妙計!”

袁尚也知道這計若爲先鋒之將,必定頗有危險,沉吟了幾句,就是問道。

“不知道可使何人爲將?”

“可命將軍麾下呂翔、呂曠爲先鋒將領,而且主公也不必與之言明,只言我等立足未穩,那衛濤如何知曉我們會是在此時發動攻勢。不然衛子羽奸詐狡猾,說不定就可看出其中之不妥,到時候前功盡棄且是不說,若是反爲其敗,那可就誤了公子大事。”

“好!”

袁尚當即就是依計而行,不說袁尚如今爲主帥,單單以沮授在袁軍之中的身份地位,就足以讓呂翔二人心服,而且兩人在聽到此計過後,也深覺有道理,剛剛紮營未久就是偷營,的確是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妙處。

是夜,呂翔、呂曠就是領着本部人馬暗夜襲營,這一夜恰好是潘璋守營。

雖然袁軍也是立足未穩,但衛濤也沒有輕忽,反覆交代之下,潘璋自然也不敢大意,安排了不少人巡視警戒。

這偷營想要成功,往往都是戰事進行得激烈之後,疏於防範之下才可能是成功。

所以呂翔、呂曠的這一波偷襲,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剛剛一發動襲營,潘璋立即就是率兵敢來。

比起武藝來說,潘璋的本事自然比不得典韋、趙雲等人,但其實也絲毫不弱,就算以一敵二,一時之間也是與呂翔、呂曠兩人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撤!”

按着袁尚的意思,這一趟也有試探的意思,所以一見情況不對,呂翔兩人當即就是下令撤退。

見到他們這麼一撤退,正是想要立功的潘璋如何有不追的道理。

衛濤雖然聽到得報,但也沒有多做阻攔,若是能夠殺傷一陣,對於之後與袁軍對戰有莫大好處。

但可惜僅僅只是一刻鐘之後,就是有人前來稟報說道。

“啓稟將軍,潘璋將軍敗陣而回,如今在帳外請罪。”

“什麼!讓他進來!”

衛濤微微一愣,隨即就是命潘璋進帳。

“啓稟主公,末將追擊袁軍出營,一路追襲,卻是不想出營不久就遇到了袁軍伏兵,天色昏暗,末將也不知其中有多少敵人,只在對方一陣襲擊之下,陣型大亂,不得不敗回。罪將挫動我軍銳氣,還請主公責罰!”

聽到潘璋的話,衛濤已經明白,這是中了對方的計謀。不由得心中好奇,不知道袁尚又是得了誰的相助。

微微一沉吟,衛濤卻是思得一法,當即就是下令。

“潘璋,你挫敗我軍銳氣,當罰!不過如今正是用人之時,我許你戴罪立功,立即與文則再是點齊兵將,領着本部人馬再次追擊,若見袁軍,立即襲殺,袁軍必無備矣!”

“主公,妙計矣!”

潘璋等人還未回過神來,諸葛瑾已經是說道。

“諾!”

既然諸葛瑾也是如此一言,潘璋、于禁自然是信服,當即應諾而去。

正如衛濤所料,謀算成功之下,那些袁軍也是大意,加之這一潘璋乃是攜帶怒火而來,一見袁軍蹤影當即暴怒。

“袁軍死來!”

隨着一聲大吼,潘璋就是一馬當先,衝殺入陣,向着袁軍一陣斬殺,

之前的一陣措不及防之下,潘璋可謂是損失慘重,如今這一陣就是倒反過來,被潘璋這麼一衝,整個袁軍都是大亂,大亂之中,就是被潘璋斬殺了許多兵卒。

好在衛濤早有警告,潘璋在大殺了一陣之後,不敢有違衛濤軍令,當即就與于禁一同回營稟報。

對於這一勝衛濤只是點點頭,並沒有多言,這一場說起來也不過就是平分秋色而已,對方的謀算可是精巧。

所以很快,衛濤就是眉頭微皺,深深思慮起來,片刻之後纔是緩緩而道。

“以袁尚之能,尚是思不出如此精巧之計,而且若是無人進言,以袁尚之膽魄,如何還敢是來襲營?可見如今袁尚旁邊定然又有能人相助,卻是不知道此人又是得誰來?”(……)

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09章 鬥張飛第36章 孝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443章 曹操殞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188章 大勝第383章 稱帝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327章 曹純?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1章 收納張遼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436章 草原服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420章 再衝殺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446章 國制(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303章 納涼州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185章 袁譚退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437章 空城謀?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436章 草原服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69章 聯姻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137章 納貂蟬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69章 聯姻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09章 鬥張飛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08章 戰關羽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90章 烏桓先鋒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185章 袁譚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