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至琅琊,初露鋒芒

“什麼?”諸葛瑾吃驚起身,額頭撞上車頂也渾若不覺。

作爲一個三國迷,熟知三國的諸葛瑾,怎麼會不知道丁婉是誰,雖然這幾年中已經有了影響歷史的心理準備,乍然聽見自己面前這位三國中有名的“丁夫人”還是吃驚不小,想想又是釋然,如今曹操也纔剛過20歲。

過了片刻,諸葛瑾穩下心神,重新坐下,轉身看向車外,口裡開始喃喃嘀咕:“曹大大啊曹大大,卞夫人已經在我家了,現在丁夫人又到我家了,以後我諸葛瑾想要發展,還要挖你的牆角,杯具了,嘿嘿……誰讓東漢就屬你牛呢,不過我喜歡,哈哈……”

諸葛瑾轉身,對着丁婉說道:“丁姐姐,丁伯父怎麼會帶你們到鉅平來?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丁婉看着面前的孩童,年歲不大,長得脣紅齒白,煞是惹人喜愛,問的問題有條有理,更是讓人不敢相信:“小女子本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家道中落,先父聽聞琅琊諸葛家傳有‘神童’,因與諸葛家爲舊時,原本欲帶弟弟前往泰山諸葛郡丞處,令其與公子伴讀,以期今後能中興丁家,未料到,路途上遭人強搶,爭執下傷了身體,以致行到鉅平,便先行而去”

諸葛瑾聽了,搖頭苦笑,原來還真是自己這隻蝴蝶煽動的,估計再過幾年,歷史就會被改變的面目全非了吧,看來要加快人才搜尋了:“丁姐姐,你已知曉我就是琅琊諸葛了吧?”

丁婉臉色微紅:“聽見恩公名號便已知曉,天見可憐,在鉅平得見恩公,是以才糾纏鐵二,恩公勿怪!”

諸葛瑾擺擺手道:“丁姐姐別想多,我沒有見怪的意思,‘恩公’這兩個字也不要再叫了,小弟承受不起,直呼我的名字就好了。”

“那我便稱你主人吧,葬父之恩不敢相忘。”丁婉堅持着說道。

“古人啊!”諸葛瑾感嘆,古人對於忠孝禮儀實在是苛求,若是在21世紀,哪還有人會在乎這個,誰要是說謊臉紅,那都屬於是修煉不到家,發誓更是家常便飯。

其實也不能全怪古人重諾,冷兵器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時效性太久,傳遞消息有時就需數日,甚者數月,對於古人來說,承諾就必須推崇到極高的位置,也算是時代的侷限性吧。

諸葛瑾見阻止不了丁婉,只好折中話語:“這樣吧丁姐姐,主人就不需要了,你便叫我公子吧!”

丁婉聽完再拜:“見過公子!”

由於年關將近,鐵一鐵二趕車走在大路上,不時會有周邊百姓進城或販賣、或購置年貨,馬車行走很慢,只是在北方,冬日裡是很冷的,到處是枯草敗葉,滿目蕭瑟。

古人太過早熟,就說這丁婉,年僅11歲,琴藝卻是不凡,一路上,在休息時,由於受環境的影響,滿心的感慨,便不由自己的清唱着《三國殺》,卻不想,丁婉竟根據其所唱,記下了曲譜。

於是,當丁婉滿臉希冀的拿着曲譜向諸葛瑾請教時,諸葛瑾徹底鬱悶了!原因無他,他一個現代人,也僅僅是會唱幾首歌,哪裡懂什麼曲譜。而且,諸葛瑾此時才3歲多啊,雖說長的已有5、6歲的樣子,老爹怎麼會教他曲譜。看着丁婉,諸葛瑾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丁盛,讓姐姐給咱們唱曲兒好不好?”諸葛瑾一把抱過丁婉的弟弟道,這傢伙剛剛被丁婉的琴聲亂醒,今年也才3歲,是174年年底生的,剛剛懂點事,一聽說要讓姐姐唱曲兒,拍着肉呼呼的小手笑着:“好啊!好啊!”

丁婉無奈:“盛兒乖,姐姐等到少爺家以後給你唱好嗎?”

丁盛歪着腦袋,想了下說道:“好!”

一路上,有了丁盛這小傢伙,馬車裡的氣氛倒也不太尷尬,三天後,總算回到了琅琊,吩咐鐵一安置好丁婉姐弟,諸葛瑾便前去拜見父親與伯父。

諸葛玄與諸葛珪正在書房,其實諸葛珪一行也是昨天晚上剛到琅琊,諸葛家家道中落,兄弟幾人中只有諸葛玄與諸葛珪小有才能,兄弟兩人自小關係親密,爲了諸葛家中興,更是費盡心血,一大早地,兄弟兩人便進入書房,諸葛珪剛剛將諸葛瑾與衆不同之處說與諸葛玄知道,便聽到下人來報諸葛瑾回來了,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興奮。

一路走進廳堂,見到諸葛玄與諸葛珪均在,諸葛瑾便上前拜見:“見過父親、見過伯父。”

諸葛玄當先開口:“瑾兒,出門半月,便已一飛沖天啦!”

聽到伯父如此說,諸葛瑾一腦門的疑惑:“不知伯父爲何有此一說?”

諸葛玄哈哈大笑:“瑾兒,這個且先不說,對於諸葛家未來去向,你心中可有想法?說來聽聽!”

想了一下,諸葛瑾正要開口,其父親諸葛珪上前攔住,對諸葛玄道:“大哥,這裡人多嘴雜,咱們還是到書房去談。”

諸葛玄點頭稱是。

三人進到書房,才坐定,大伯便忍不住再次問起。這次諸葛瑾再沒有猶豫。想要以後發展,光靠他自己是不行的,畢竟他現在的年紀太小了,很多時候不能讓人信服,想要留住人才,還要諸葛家的長輩出面才行。

“至今日,大漢王朝歷時400餘年,方今天下,士族豪強林立,土地兼併盛行成風,大漢朝1%的人手中掌握着99%,甚至更多的財富,卻不知收斂,變本加厲地盤剝農、商,長久下去,必將會發生不可想象之事。

民,乃一國之本,所謂‘家國天下’,一個國家首先是由千千萬萬的家庭組成,試問,當百姓無法生存,民不爲民之時,國當若何?

古之由來已久便言‘士農工商’,工、商爲賤,民之不存,工、商焉在?

工者,匠也,農用器物,國用器物,哪一件不是由匠而制?商者,實乃經濟發展之繫帶,衣食住行,哪樣能夠離開商人?判斷國之發展,主要是看貨幣在市場中的流通,雖說商人逐利,但若非商者,貨幣如何大量流通?經濟又如何發展?

豈不聞,事物的發展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有弊有利,若因爲懼弊便棄利,人之若何?”

第110章 取齊國,太史論辯第二百八八章 絕境之地馬超身亡第208章 戰戰戰,疫病加身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二百一二章 雁門畢天下難安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81章 初鬥將,孫華再戰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三百一六章 諸葛孔明端露鋒芒第三百六六章 郝昭入雍郭淮歸漢第二百五二章 人間慘獄戰天戟出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61章 會羣英,一試諸葛第一百七五章 下邳議武安國出第二百一九章 廣陵殤名揚天下第一百六五章 大軍出四面楚歌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67章 婚期定,三試諸葛第三百四二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上第二百四一章 任峻相投乍遭伏擊上第三百九三章 孫氏衰落謀求後路第二百三九章 波折橫生神秘來人第三百四五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上第二百一四章 決意起連夜進兵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二百六四章 最後一戰壽春城破第73章 靈帝甍,何進取死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一百六零章 呂布現帳中再謀第48章 計買官,坐擁青州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一百七四章 再添亂袁術出兵第一百六七章 人心散衆叛親離第一百四二章 名與利惑人心神第31章 初相逢,惺惺相惜第42章 有女寧,縱論黃巾第一百二二章 董卓亡漢室夕暮第三百一九章 北地風起羌族謀劃上第27章 戰黃巾,朝廷始動第64章 皇子辯,劉氏有女第一百四九章 麴義亡徐榮出兵第一百三四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百六八章 魏延用計橋蕤恍惚第三百二零章 北地風起羌族謀劃下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69章 計議定,諸葛大婚第79章 兩虎爭,小敗求援第三百五六章 春意正濃戰意亦濃第108章 李典謀,太史用計第三百一一章 戰後事宜屠殺令出第98章 謀諸侯,董卓回京第二百六零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上第一百六一章 雷霆動東門已下第40章 爲子女,張角始動第三百二二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下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敗全軍覆沒第27章 戰黃巾,朝廷始動第一百五三章 初對陣袁劉論戰第三百二一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上第二百一一章 李當之神醫高徒第69章 計議定,諸葛大婚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三百四八章 初至魯山計指臧霸第102章 再相見,曖昧漸起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59章 風雲動,何進三邀第102章 再相見,曖昧漸起第209章 戰初定,援兵張遼第一百四五章 魯肅返劉繇出兵第一百七八章 狹路逢勇者爲勝第三百三二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上第一百三六章 回琅琊趙雲拜主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98章 謀諸侯,董卓回京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三百二八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中第二百一零章 瘟疫生慨然施救第59章 風雲動,何進三邀第二百三六章 一言不合反目成仇第三百一九章 北地風起羌族謀劃上第一百一七章 曹孫劉盡皆始動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敗全軍覆沒第二百九七章 大敗鮮卑兄弟再見第13章 賢才至,基礎初奠第二百六二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下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92章 袁紹悲,李儒再謀第三百六七章 血戰函谷各有算計第45章 張角逝,初見張寧第三百一二章 美名遭禍下博之殤第二百二四章 青州勢成蔡邕發怒第二百六六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上第三百四六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下第二百九三章 草原忽動劉備走黴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二百六四章 最後一戰壽春城破第73章 靈帝甍,何進取死第一百二八章 留遺計李郭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