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

看着面前的錦囊,宗寶臉上疑惑之色更濃,心中更是升起了淡淡的不滿。

“軍師自然不會讓我等前來送死,我臨出來之時,軍師塞給我一個錦囊,說是上面有着破敵之策,只要依計行事便可,只是需要在明日才能拆開。”武安國說完,轉手將其收入懷中。

即便是如此,宗寶仍舊是不大相信,一個念頭產生,便不會輕易消散,武安國不在理他,轉而督促大軍行進,爲了防止提前爲劉繇探知,斥候早已被他派遣出去。

下邳城外,沂水行沓相隨,至夜時,大軍至下相城外十里處,武安國一面吩咐手下安營紮寨,一面派遣斥候打探周圍的情況。年前之時,諸葛瑾攻下下邳之後,由於呂布的突然出現,打亂了他原本既定的計劃,出兵下相的計劃便擱置了,如今荀攸不願困守城中,要出城與劉繇一決高下,下相的位置就顯得有些重要了,這也是武安國一行直奔下相的緣由所在。

“報……稟將軍,附近沒有出現異樣,下相城中安靜異常,城中並無大軍駐紮的痕跡。”漆黑的夜空下,士卒很是賣力的將軍帳紮好,依着兵法佈置成陣勢,將主帳圍在中心,大約過了近乎一個時辰,斥候伍長匆忙奔進主帳,對着武安國回稟道。

“恩,知道了,安排人留守蹲點,隨時注意下相城中動靜。”武安國揮揮手,讓其下去,後吩咐親衛把守帳門,自己去了內帳。

“陶謙投效劉繇,下相已被陶謙勸降,若要與劉繇對峙,當先取下相。”武安國耳邊,臨出發前荀攸說的話仍舊在耳邊迴盪,見左右無人,這才伸手從懷中將錦囊取出,小心翼翼的將其打開。錦囊之中,除去一張紙條之外,再無他物,武安國將紙條打開,只見其上這樣寫道:“先取下相,劉繇來時,示敵以弱,可出城與之戰,許敗不許勝。”

一句話,卻是廢了武安國好大一陣工夫,總算是琢磨點出什麼。若是之前,武安國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盲,斗大的字不識一個,爲了防止傳令時將不識令,諸葛瑾便將手下大將全部扔進青州書院之中,不能識得簡單的將令,便不許出來,最開始的時候雖然是爲難了一些,效果卻還是不錯的。

明白了將令,武安國便心中安然了,荀攸所用乃是驕兵之策,定然還留有後手,既然不說,他便不問,本分,便是寒士之人兩外一大兩點。

就在荀攸調兵遣將應對劉繇,就在武安國準備領兵強攻下相之時,回至彭城的沮授尚未停歇,便聽到手下人來報,袁術大軍已經出動,目標很是明確,一路自汝南向北,奔陳郡,直指陳留;一路北偏東,出譙郡,再分作兩路,一直彭城,一指沛國,至於下邳?袁術選擇性的遺忘了。

這一下,不單是沮授緊張了,就連劉岱也是緊張了,出兵佔下魏郡與陽平之後,他便與袁氏撕破了臉面,原本以爲四家諸侯同時動手,定然不會給袁紹反擊的機會,沒成想,袁術的反應會是這麼厲害,比起袁術來說,劉岱的底蘊就差的多了,沒辦法,只好慌忙調兵遣將,準備死守陳留郡了。

袁術此次,是真的發狠了,三十萬大軍中,派往陳郡的,只有大將張勳,並手下五萬兵馬,其餘之人,如同袁渙、楊弘、閻象、韓胤、紀靈、袁胤、陳紀、雷薄、韓暹、陳蘭、橋蕤(rui)、樂就、韓浩、李豐、樑剛等,並兵馬二十五萬,好好蕩蕩涌入徐南,氣勢之大,天下爲之一震。

袁紹早與其弟袁術約定已好,趁着袁術動靜鬧騰起來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河間,打通了安平與渤海只見的道路,劉備反應過來之時,袁紹大軍已然固守,冀州境內,氣氛卻是再次濃烈起來。

“駕……”通往彭城的官道上,一隊隊士卒在行進着,捲起連天黃沙,嘶啞着嗓子的叫喊聲、傳令兵的馬蹄聲、行走間甲冑的碰撞聲等等,匯在一處,嘈雜的聲音在天空下回響着。

沮授很是明白,單靠他手中的兵馬,很難能夠阻止得了袁術大軍的行進,是以早早便將各處城鎮捨棄,將大軍重重囤積在彭城城中,幾日間,袁術大軍進展很快,很快便殺到了彭城城下。

袁術的日子過得似乎很是悠閒,並沒有因爲大軍遠征在外邊露出急切,大軍安營紮寨之後,一連三日只圍不攻,弄得沮授也是一頭霧水,心中暗自猜測不已。

可惜,忙着應對袁術的沮授,將荀攸提醒的一件忘記了。

“城中的人聽着,袁大將軍大軍到此,識相的快快出城投降,不然城破,人爾等死無葬身之地。”這一日,沮授照例在城樓上巡視一番,不見城外動靜,以爲又是如同之前幾日一般,正要準備下去時,卻聽見城外一陣叫聲傳來,大將軍?沮授聽了心中就是一個不屑,隨即又是一緊,口中喃喃低語道:“大戰,終於是要來了!”

然而,事情,再次出乎了沮授的預料,又是兩日,袁術仍就是按兵不動。沮授心中,更是迷惑起來,卻不知,距離彭城五里處,袁術軍的大帳中,袁術正與幾位謀士在哈哈大笑。

“耀卿,文約,兩位真乃是大才,佈下這等瞞天過海之策,任那沮授再是聰明,也定然想不出,我軍目標卻全然不是此處。”大帳中,袁術第一次不吝稱讚,對着袁渙、閻象二人說道。

兩人對視一眼,忙起身連道不敢。

袁術其人,最是喜好喜怒無常,兩人雖然在袁術底下多年,卻也很少會碰到袁術如此這般,誰也不敢託大,慌忙起身謙虛道:“主公領導有方,若不是主公親自坐鎮此處,只怕沮授早已將此計看破,屬下等實不敢當主公如此稱讚。”

原來,袁術出兵前,便已探知彭郡中有大軍十多萬,若是靠着堅城,即便是掌握有二十五萬大軍,也不敢保證能夠在段時間內能夠攻下彭城。在袁術的計劃中,越早打下彭城,袁紹在北方的壓力便會越小,這樣才能將諸葛瑾的木光吸引到徐南之地,好讓得袁紹有些時間作爲緩衝,打敗劉備、呂布,重新將冀、並二州掌握在手中。

豫州之地地廣人稀,也是一個多戰之地,生存下來的百姓五不存一,這些年來,靠着手下謀士袁渙、楊弘、閻象、韓胤四人的相助,纔將汝南穩定了下了,並藉着中原之地戰亂不已,收攏了一大批的精壯流民,再加上淮南之地的糧草底蘊,這才支撐住了袁術大軍如此這般的耗費。

“待我將諸葛瑾的家小全部捉住,我到是很想知道諸葛瑾臉上會不會還掛着那一絲笑容。”袁術的聲音有些囂張,不過卻也好理解。當年虎牢關下,住歌姬手下關羽與呂布戰了個兩敗俱傷,便讓得氣量狹小的袁術記恨在心中,這些年來更是經常的會想到到這些,此時將諸葛瑾軍師圍在城中,一瞞天過海的小計謀,便將沮授耍的不知方向,袁術有理由自己慶賀一下,換句話說,也就是有着底氣敢這般說話。

明面上,袁術親自統領了二十萬大軍兵圍彭城,另有大將橋蕤統兵五萬出兵沛國,牽制守在沛國的諸葛瑾守軍。其實不然,天下諸侯中,誰也不曾知曉,袁術軍中,另外有着一支特別的隊伍,正是袁家豢養的死士,袁術身邊如今的親衛。這些人有着近乎一萬餘人,此次袁術便聽從手下謀士的計策,派遣出了五千兵馬,晝伏夜出,目標竟然是想要直取琅琊。

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什麼事情都經不起認真二字。別看橋蕤生的五大三粗的,其心思之細膩簡直令人髮指,顏良手中只有兵馬三萬人,若是再沛國全境佈防顯然是不大現實,與手下之人一商議,便放棄了防守杼秋、豐縣兩地,將所有士卒都集中到了沛國,渾然不顧已經將彭城西部給透漏了出來。

袁渙、閻象此次出計,便是依着顏良的退守來設置的。彭城城北約五十里處,有一湖名曰微山,湖泊附近林木茂盛,用來藏兵最好不過,此時橋蕤便帶着五千士卒隱匿於其中,只待夜晚降臨,便再行出發,他們的最終目標,乃是琅琊。

初一聽來,這件事情很是瘋狂,細想中卻又有着別樣的誘惑,琅琊,諸葛瑾的老家所在,更是有着諸葛氏一族的所有人物,而且自打徐南之地被攻佔之後,諸葛瑾便陸續將東海等地的士卒掉派至徐南各地,整個東海,幾乎上可以說是空了,即便是這五千人最終沒有達成目標,單單是在後方,便可以攪動風雲了。

只是可惜,此時無論是諸葛瑾,還是袁術,兩人均是沒有想到此事,冷兵器時代,信息想要收集完整,傳遞及時,真的是太難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67章 婚期定,三試諸葛第二百一七章 逞心機城下對答第二百六三章 戰事僵峙如此練兵第三百四五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上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二百七三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下第一百三六章 回琅琊趙雲拜主第19章 再相見,百戰之兵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三百四五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上第85章 汜水定,初臨虎牢第三百一一章 戰後事宜屠殺令出第104章 琅琊聚,諸葛開宴第23章 家宴開,衆人拜主第二百五二章 人間慘獄戰天戟出第二百六二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下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三百一八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下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40章 爲子女,張角始動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103章 意濃濃,何氏有婉第10章 再結親,甄家三妹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55章 逗蔡琰,蔡府宴開第二百三八章 事起突然呂蒙大婚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敗全軍覆沒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一百六三章 殺伐果徐南暫安第73章 靈帝甍,何進取死第三百四三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中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34章 朱儁敗,南陽陷落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12章 遺憾事,常山趙雲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一百八八章 戰鼓擂于禁將兵第73章 靈帝甍,何進取死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二百四零章 諸葛入譙關羽遭伏第一百三六章 回琅琊趙雲拜主第二百六八章 麻煩官制表字孔明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一百四三章 再出謀臨淮魯肅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一百二八章 留遺計李郭反目第三百四二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上第三百四八章 初至魯山計指臧霸第三百三九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下第101章 溫柔鄉,終得所願第一八十九章 巧用心連環兩策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下第85章 汜水定,初臨虎牢第302章 連戰不止,蹉跎傾頹第43章 傾心談,張角斷腕第一百三一章 聞佳訊好事連連第一百八七章 東風起計議出兵第82章 諸葛謀,澆鑄軍魂第三百六九章 蒯良逃奔牽招破關第209章 戰初定,援兵張遼第106章 戲忠動,沮授遣將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二百三四章 豫州戰起兵指樑國第一百九二章 汶水助兵分兩路第二百九八章 諸葛主婚黃忠嫁女第二百二五章 確是爲女利爪初露第一百五四章 勇張飛智勇陳到第二百二五章 確是爲女利爪初露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15章 苦修煉,轉眼四年第204章 情何堪,另類投奔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二百五三章 戟挑樂就殺戮是罪第三百三四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下第一百九六章 萬幸事徐氏公明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二百五六章 沮授到來荀攸消息第一百二二章 董卓亡漢室夕暮第二百一二章 雁門畢天下難安第三百二零章 北地風起羌族謀劃下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一百五三章 初對陣袁劉論戰第三百一五章 孫堅兵動袁紹相隨第61章 會羣英,一試諸葛第82章 諸葛謀,澆鑄軍魂第一百七零章 機密泄親情濃烈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二百三零章 諸侯聚首雍丘會盟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二百三零章 諸侯聚首雍丘會盟第1章 殤爲情,無聲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