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上了賊船

對於呂鵬的疑問,這個船老大侃侃而談,繼續發表着他的見解。

“原先生活安逸,就讓人產生了隨遇而安的心態,日子太平,收入多了就多享受一點,收入少了就勒一下褲腰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沒有什麼動力想法,結果一代又一代家族子弟,就在無所作爲裡,出生成長老去。也正是因爲這一點,一個個家族在不斷的興起,但也在不斷的沒落,最終歸入死亡。”

然後擡起頭,遙望遠處的大海,這個船老大的眼睛裡,突然迸射出無限的光芒:“然而正因爲這場戰亂,卻逼迫着我們走出莊園。向着星辰大海,才讓我們的家族又有了振興復蘇的希望,正所謂家富多敗子,苦難出俊傑,這位客官雖然看着像你和呂鵬將軍有些交情,也可能您真的能幫助我們獲得了萬畝草原,其實在我看來,您這不是在幫助我們,而是在害我們。”

呂鵬就微笑着道:“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啊。”

這個年代還沒有呂洞賓,不過這句話的意思誰都懂。

這個船老大也認真的回答:“如果我的家族,有了千畝草原,我們的子弟就又會重新迴歸到安逸的日子裡去,讓我們的家族繼續在安逸和醉生夢死裡,最終走向沒落滅亡。”然後指着星辰大海:“但面對大海卻不同,雖然每日都有危險存在,但每一天都會讓你發現新的世界,讓你激動不已,危險的存在,讓你拼命掙扎前行,新的讓你驚喜的發現,會不斷的勾引你的貪慾,貪慾越大,前進的腳步也就越大,未來的發展也就越大,如此,爲了我們整個家族能夠屹立不倒,萬代長興。你的這個提議,在我的家族裡,不單是我,就連三歲的孩子也會對你嗤之以鼻。”

哲人啊,這個看是普普通通的一個船老大,竟然有如此的胸懷,如此的見解,真是一位隱藏在民間的哲人。高人在民間,誠不我欺啊。

吐得已經精疲力盡,搖搖晃晃的許傑扶着船幫,也被陳老大這一番言語深深的折服:“船老大這一番話,雖然只不過說的是一個小小的家族,但是,不也正是說了這整個王朝更迭的道理嗎?周朝800年,天子之家一代不如一代。弱秦崛起西戎,還不是苦寒飢迫,四面皆敵,讓他們不得不勵精圖治,努力發展生存。高祖(劉邦)斬蛇起義,百戰餘生,纔有了這輝煌大漢。武帝備受屈辱,纔有勵精圖治,封狼居婿。咱們的呂將軍,起於微末,心懷拯救蒼生之志,纔有現在輝煌的成就,這正應了那句話——”這時候卻不知道怎麼樣總結了,於是就那句話那句話的尷尬着。

呂鵬就鄭重的,接口總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多難興邦。”

許傑就雙手一拍:“主人總結的太對了,正是這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多難興邦。”

的確如此,縱觀整個上下五千年的漢族歷史,每一次巨大災難之後,都會崛起一個興旺繁榮,富足前進的王朝,這是一種苦難的宿命輪迴,這樣的輪迴,到底是大漢民族的幸運還是不幸?誰能說得清楚?

一番談論,沖淡了嘔吐的感覺,不單單在肉體上感覺了舒爽,更在心情上,讓人感覺有種豁然開朗的寬慰。

晚上坐在船艙裡和許傑還有劉處密探,呂鵬不由感慨:“這真是哲人在民間,隱士藏森林啦,如此高人,不過是一個家族的小小的船隊隊長,那麼他們的家族族長,又將是一個怎樣讓人敬畏的睿智者呢。”

許傑就笑着道:“還真讓主公說着了,這個家族的族長,的確是一個大大的名人,而絕對不是一個人名。”

這次呂鵬南下,所僱請的船隊一定要可靠,否則萬一有歹人趁機刺殺,那可就麻煩了,所以,錦衣衛已經將這個船隊的背景身後,查了一個底掉。

這個船老大的本姓姓王,而說起這個王姓現在在江南的家族族長,卻的確是大大有名,那就是膾炙人口,被歷史寫進二十四孝中,那個行動比較二的,娘要吃魚,他不是去集市上去買,而是脫了衣服,去臥冰求鯉的王祥,便是這王家的子弟,當時也不知道是爲了求名還是爲了真的孝心。

要是還不瞭解這個王家,那後來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寫的便是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便是現在的山東琅邪王家,陳郡謝家。

琅琊王氏是中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也有稱“王謝桓庾“),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

琅琊王氏開基於兩漢時期的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鼎盛於魏晉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南朝以後走向衰弱。《二十四史》中記載,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爲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你看看這陣容,你羨慕不羨慕,你害怕不害怕?

而現在的琅琊王氏家族剛剛起步,世代居住於琅琊臨沂,黃巾之亂之後,北方率先進入軍閥混戰,於是王家精選精英子弟南渡建康(後來的金陵南京),只是短短十年時間之內,在北方家族不遺餘力的財物依舊優秀子弟的支援下,便成爲江南大族領袖,後來西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王家才丟棄整個北方根基,兩股合二爲一,最終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門閥。

這樣的背景,不由得讓呂鵬警惕起來。

王家勢大,雖然現在他們還在曹操治下,並沒有影響自己,但自己將來江山一統,那就要和這樣的龐然大物有利益和政治訴求上的聯繫了,而呂鵬堅決的堅持,自己絕對不走後漢劉秀的覆轍,更不能出現東西兩晉北門閥超控的老路,所以,限制最終撲滅中原所有的門閥,是呂鵬最終的目的。

而自己這次僱請的竟然就是王家的船隊,那麼,是不是王家已經掌握了自己的行蹤,故意爲之,以和自己接洽上關係?這一點必須弄清楚。

許傑似乎看出了呂鵬的擔心,就信心滿滿的保證:“現在王家還沒知道我們的身份目的,所以只是正常的商賈僱傭,所以,以後還請主公說話時候少漏些王八之氣,以免暴露了行藏。”

呂鵬就不言語了,他的擔心卻越來越重了。因爲他有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第225章 分而治之第666章 兩氣周瑜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087章 分田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779章 變味的戰爭第323章 兵出草原第834章 曹操出擊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665章 吐血的周瑜第116章 收買人心第079章 口號第388章 單騎阻敵第189章 呂布第898章 舉地降劉第620章 孫權的決斷第300章 糾結於心第927章 孫權稱帝第075章 展望未來第915章 給孫劉挖坑第727章 趙雲分兵第805章 七擒孟獲?屁第483章 幽州之喜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873章 徐晃出擊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882章 哀傷的落幕第066章 購買奴隸第300章 糾結於心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297章 打倒軍閥第066章 購買奴隸第860章 遭遇埋伏第545章 徐晃的舉措第355章 噩耗飛傳第346章 大家發財第329章 宿命論調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573章 森嚴軍紀第730章 全力應對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188章 暴動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409章 袁紹出動第392章 人海戰術第284章 突然改變第803章 張飛戰趙雲第560章 不戰而勝第332章 坐地分贓第350章 處變不驚第606章 錦帆賊來了第204章 瞬息萬變第294章 再祭法寶第072章 勢利的董卓第759章 再劫獻帝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387章 突圍突圍第189章 呂布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297章 打倒軍閥第977章 大破八陣圖第388章 單騎阻敵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058章 摸條大魚第603章 建設海軍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121章 族長的決斷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077章 思念何期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229章 大戰落幕第850章 草原的交易第391章 回家之路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164章 治理方略第005章 揭破太平道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353章 指揮若定第058章 摸條大魚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747章 需要大哥出馬的簍子第613章 奴大欺主第414章 兵逼范陽第088章 希望第882章 哀傷的落幕第424章 向前 向前第039章 勸降第466章 劉備娶親了第826章 好好學生曹操第010章 我也截胡第040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717章 約戰明日第332章 坐地分贓第846章 初見情敵第434章 守城第308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