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銀行誕生

“現在的錢幣,已經不能算作錢幣了,因技術、銅質低劣,同一種幣值則大小份量不一,以至不能當作貨幣流通,只能按銅的份量作價使用。屬下已經在以前向幽州各個百姓商賈宣佈,上繳幽州府的稅收,不管你這些錢幣的優劣,全部按照銅的比例,不論錢(文)論斤了。”糜竺現在只能用這種笨辦法來進行財稅管理了,這也是被逼的啊。

但歸根結底一句話,那就是糜竺懇請呂鵬主公同意,在幽州獨立鑄造新錢,以取代混亂的舊錢,流通天下。

這個意見一提出,田疇立刻站出來對呂鵬提出了鑄造新錢的巨大弊端:“主公,糜竺許傑先生的意思是,將我們現在庫存的以及民間的錢全部收上來,統一融化,鑄造成新錢,這當然便於市面的流通,但這裡卻有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火耗問題,這一筆虧空將是巨大的。”

古代的錢幣全是模範鑄造的,看似簡單,裡面的操作過程還是非常複雜的,分工也很細緻,比如大漢制錢,每爐設爐頭一人,其所需工役有八行:看火匠、翻砂匠、刷灰匠、雜作匠、銼邊匠、滾邊匠、磨錢匠、洗眼匠。

用這樣的流程下來,比如說按照正經規矩,十錢一兩,其所需要的原料,最少需要一兩半,那半兩都被各道工序消耗了。

如果自己要是用老錢熔鑄新幣,其中的成色雜質更多,如果按照現在幽州庫存的銅錢來計算,不考慮各種錢幣的銅鉛配比,就單單消耗的材料,就讓幽州府庫裡的銅錢縮減1\/3,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這也就是在唐代以前,官府默認民間鑄錢的原因之一,和後世發行錢幣賺錢不同,在當時,鑄造錢幣是賠錢的。

二先生蘇雙也站出來給呂鵬施禮:“主公,田疇先生說的火耗問題還在其次,最主要是咱們新鑄錢,到底採取一個怎樣的銅鉛比例?還有是重量,如果咱們採取的是正規的漢武帝時候銅鉛錫的比例,那麼我們新鑄造的錢幣就會被天下公認,我們鑄造的錢幣就會大量外流,那些商人會用劣幣換我們的新幣,然後他們再融化,重新鑄造劣幣,再回流到我們幽州來,到那時候,我們幽州就成爲巨大的無底洞,損失可就將無法計算。”

這個呂鵬懂,如果自己真的按照漢武帝的標準鑄造出錢幣,自己就等於給天下所有的鑄幣販子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發家致富的窗口,自己幽州再富有,也會被轉眼掏空。這就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

大先生也站出來道:“而我們的錢幣含銅量過高,就會有許多不法商販將錢幣融化,直接鑄造成青銅器,如此一來,即便我們有着十座銅山,我們也供應不上錢幣的發行,最終的結果是,不是現在我們出現的錢花不出去,而是我們會出現根本沒有錢可花。”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在幽州,自己可以下重手打擊熔鑄錢幣的不法,但是大漢天下其他90%的地方,畢竟不歸自己管,自己鞭長莫及,這纔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但不管怎麼頭疼,這件事情已經是刻不容緩,必須解決,否則她將嚴重的滯後自己的經濟發展,而且會嚴重的腐蝕自己的官吏風氣,其毒害將是巨大的。

所以這件事情不管怎麼樣,都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尤其最主要的一件事,自己將馬上實行西部大開發的策略,將向西部投資巨大的錢財,但是按照呂鵬的商人習性,和原先的規矩,絕對不會出現免費投放不勞而獲的現象,如此一來,這件盈利的錢與錢的買賣,就不能再交給戶部直接運作了。所以,在呂鵬的心中,後世的銀行已經在考慮之內了。當然,現在市面上流通的不是銀子,所以叫銀行大家也不懂,呂鵬就決定將這個機構的名字直接就叫做錢莊,不過它的本質還是銀行。

將貨幣改革的問題交給銀行來做,這是必須實行的,但貨幣怎麼改革,卻成了重中之重。

休會一日,大家放鬆一下,但呂鵬卻沒有機會休息,他開始回憶後世的國家銀行的運作方式,整理出一套可行的辦法之後,就在今天的會議上,直接將自己的這個決定拋出來。

“統一貨幣,現在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但是戶部不能直接插手運作經營,所以我決定成立一個由幽州政府直轄的,卻算是一種企業的機構,這個機構是專門倒動錢的,所以我叫他錢莊,或者叫做錢號,其中的運作規律是——(這裡省略5000萬或者上億字,因爲銀行的確是一個專門的經濟系統學,我要是完全寫明白了,咱們就不是三國帝王路了,咱們就是銀行教科書,諸位書友自己補腦吧,呵呵)”

從中午說到晚上,呂鵬說的是口乾舌燥,總算是將這個新生的東西解釋的明白,不怨呂鵬這樣事無鉅細的說,因爲錢莊這個東西在還沒出現,直到北宋年間,這樣的機構纔出現。

一件絕對超越時代的事物的出現,必須要解釋清楚,否則將出現巨大的失誤。

好在這裡,糜竺和大先生二先生早就經營商業,只要略微指點,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於是糜竺就眼睛孔方兄閃爍,大先生二先生也就再也坐不住了。

您是原先的會議就徹底的跑題,成了經濟會議,呂鵬和三個人說的是興趣盎然,其他人聽的是昏昏欲睡。

但就這樣的會議,竟然一連開了三天,才真正的拿出了一個根本的意見。

最終,呂鵬一錘定音,宣佈成立半公半私的,幽州錢莊總號,各個郡縣設立分號,總號負責人,當仁不讓由賦閒的二先生坐鎮。

現在這個錢莊主要的業務是,負責向民間借貸,規定立前一成,以減輕百姓利息的負擔,同時開展存兌業務,而最主要的業務就是鑄幣。通過錢莊發行歐洲統一的新式貨幣。

第892章 進退維谷諸葛亮第887章 功虧一簣第519章 外號與玄學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638章 南方錦衣衛第130章 滅族第466章 劉備娶親了第702章 賈詡的世界觀第944章 戰與不戰第449章 讓青州第065章 大買賣第798章 漢中到手第828章 發展的孫權第222章 戰鬥第008章 沒心沒肺的張飛第123章 百姓的決斷第396章 圖謀天下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406章 兵臨涿郡第619章 捋順關係第862章 再陷險境第135章 獎勵軍功第616章 以利誘之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333章 遇到同行第282章 一種思路第785章 戰後獎懲第709章 心滿意足的曹仁第891章 劉備大潰第373章 呂鵬的野望第817章 孟獲的困窘第822章 佔領印度吧第678章 得勝而歸第102章 打斷腿的溫馨第428章 被困任丘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226章 分崩離析第189章 呂鵬呂布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456章 潘鳳的處境第886章 千里奔襲第594章 深深的失望第063章 張燕其人第737章 解決爭端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504章 挖坑埋曹操第454章 大反攻第869章 佛心與殺人第250章 焦頭爛額第760章 兄弟再聚第754章 翻身的漢獻帝第149章 吃幹抹淨第239章 安置流民第108章 管虧請見第389章 突圍之戰第431章 全城動員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869章 佛心與殺人第560章 不戰而勝第767章 皇帝主持的盟約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394章 援軍第342章 丁力的目標第250章 焦頭爛額第055章 太假的詐敗第822章 佔領印度吧第425章 血肉鏖戰第877章 搶劫的原因第352章 巨箭暴雨第387章 突圍突圍第976章 劉禪的決斷第347章 焚琴煮鶴的主意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738章 規矩和法律第597章 求購軍火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965章 蠢蠢欲動第360章 誰是傻子第323章 戰爭復古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189章 呂布第597章 求購軍火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637章 共贏的盟約第141章 被坑的玄德公第230章 劉焉的決斷第763章 劉備的野望第657章 孫權收了甘寧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189章 呂布第141章 被坑的玄德公第907章 遷徙慘途第174章 拜師學藝第089章 貴客臨門第235章 戰後調整第434章 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