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臺是神馬地方?
銅雀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
這裡古稱鄴(yè),古鄴城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營建鄴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即史書中之“鄴三臺”,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臺高10丈,有屋百餘間,因歷代名人題詠甚多而名。
臨漳古稱鄴,因北臨漳河而得名。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爲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臨漳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銅雀臺南臨河洛,北臨漳水,並虎視於中原,很有霸王的氣派。再加上樓臺建築飛閣重檐,亭臺軒榭甚爲美觀,雕樑畫棟氣勢恢宏。
銅雀臺上有房舍數百間,儲存着大量的生活用品,臺下也有景色秀美的銅雀園,這裡的確是曹操金屋藏嬌,晚年享受的好地方。
曹操到底是爲什麼建造銅雀臺的呢?
其實,赤壁戰敗後,曹操途經河北碣石山時,俯瞰大海是有感而發,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龜雖壽》。
此時,年事已高的曹操有感於人生苦短,並有實現天下統一的抱負和雄心,於是就需要有一個顯赫的建築來作爲自己事業的象徵,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決心。
建安十五年,曹操正與將士商討戰事之時,忽聽有人報告說在鄴城附近金光發出,曹操便派人前去挖掘,竟然挖出一隻銅雀來。
曹操大喜,於是令人在此處建造銅雀臺。
同年冬季,銅雀臺就按照曹操的心願建築成了。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又下令在銅雀臺的南面建了一座金虎臺,後改名爲金鳳台。
第二年,又在銅雀臺的北面建造了一座冰井臺,合稱爲三臺。
銅雀臺位於三臺的中間,南與金鳳、北與冰井相隔各60步遠,三臺用閣道式浮橋緊緊連接,這使得銅雀臺更爲壯觀。
銅雀臺開始姓曹,別人不得涉足。後來,就逐漸開放了,文人騷客,大家閨秀,小姐太太都前來銅雀園或者是銅雀臺上游玩逛景,這一開放、盛達的景象,很符合曹操的胃口。
有一天,曹植的妻子崔氏,到銅雀臺看歌女表演,爲了展現自己的高貴大方,她盛裝而來,不料在銅雀臺上碰到曹操在宴客,曹操看到一羣侍妾簇擁着一個花兒了朵兒了的女人,招搖着走來,就問,“那是誰?”
旁邊有人說,“那是你兒媳婦崔氏。”
曹操的臉子有些酸,說,“我兒媳婦?怎麼可能?我哪門子的兒媳婦?”
旁邊那人說,“怎麼不可能,那不是曹植的媳婦崔氏嗎?”
“崔氏,”曹操喝了一口酒,說,“來呀。”
有人應。
曹操說,“讓崔氏回家,別在這丟人現眼。”
有人應,走到那一羣如花似玉的人兒跟前,傳達了曹操的旨意,那羣人聽後,迸裂般地散開,小老鼠樣的,出溜兒出溜兒地離開了銅雀臺。
看到她們離去的身影,曹操的胸中的鬱氣和酒氣聚在一起,又喝了一口酒,說道,“傳我的旨意,崔氏違反我‘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的旨意,命她即刻自裁!”
有人得命,一路追上崔氏一行,把曹操的話,傳達給崔氏,崔氏聽了,立刻就沙比了,回到家裡,收拾收拾,就上吊自殺了。
…… ……
大家都知道,曹操有點兒裝P。不奢華,穿着樸素,應該,值得提倡,可是,他也太過了吧?
男的女的,宮內宮外,都穿黑的,灰的,白不拉幾的,頂多是煙面子色,大醬色,一眼看去,像是一羣動物似的,那成啥了?那不引起視覺疲勞,及至視覺癌變?
你這麼穿戴,老百姓會說你,你看老曹家多樸素,像這樣的人還能妻妾成羣,窮吃海喝,還能去奪漢家的天下?還能窮兵黷武,殺人如麻?
曹操給他家裡定下一個制度:曹家的夫人、女兒、媳婦不得穿錦繡衣服。
《魏書》的原文是:(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
這是曹操親自定下的規矩,是容不得被人踐踏的。
…… ……
曹操、卞氏的勤儉,不是對別人女兒苛求,他對自己女兒也是一視同仁,在《傅子》上說,曹操自己嫁女兒,就送一份黑紗帳,作爲彩禮,侍女不過十人。
——這比起其他大家族嫁女兒,低調多了。
曹操自己也帶頭做勤儉的表率,例如家裡的帷帳、屏風破了,也是讓人修補一下,牀上的被子、墊子只要睡得暖和就行,從來不要求加什麼花紋、裝飾品在上面。
曹操活着的時候,還給自己身後事定規矩:帶入墳墓的衣服,只有四個小箱子而已。
因爲曹操以身作則,卞夫人也有樣學樣,家中用的器具都是黑色,也沒有什麼文、繡、珠、玉之類的裝飾。
甚至在曹操死後,兒子曹丕稱帝,卞夫人仍然堅持不用金銀器物。
可見,曹操簡樸的生活習慣,在卞夫人這裡得到延伸和繼承。
卞夫人也經常勸誡自己的族人:你們平時就應該提倡節儉,不要指望我能給你什麼恩賜……我跟武帝(曹操)共同生活四、五十年,都習慣了節儉,不能改變爲奢侈,你們中若有人違法犯罪,我只會讓你們加罪一等,也別指望我能借錢、借米給你們!
有一次,卞夫人的弟弟卞秉蓋了新房子,請家裡人一起吃頓飯,擺上桌的全是素菜,一份葷菜都沒有!看看,卞夫人不但約束自己,還能以此要求親人。
對於曹操來說,這種女人才是持家有道的人啊!
…… ……
崔氏出身於地方世族大家,應該瞭解曹操的格調兒;曹植作爲崔氏的丈夫,在父母的要求和表率之下,更應該率先垂範,怎麼可以任妻而爲呢?
崔氏之死並非政治鬥爭緣故至此,如易中天把這故事解讀成“打壓清河崔氏,並涉及曹植曹丕繼位之爭”,這簡直就是聽風是雨了。
易中天《品三國》裡說:第三種可能就是安排後事,他殺崔琰是爲了安排後事。
我們知道曹操晚年的時候,接班人的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曹丕、曹植兄弟兩個爲了爭奪這個儲位展開了明爭暗鬥。曹操如果真要打壓崔氏,就去殺崔家的男人好了,他還有啥“磨不開的”?何至於殺一個女人?結果崔家也就崔琰因爲失言得罪曹操,而被逼自殺。
其他人如崔琰的從弟崔林,還是照樣在曹魏政府裡做官,甚至還擔任御史大夫這種重量級官員,他的仕途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啊!
在經歷曹丕、曹叡(rui)兩朝,崔林一直都是擔任政府高官。在史書上記載,曹操真的有擔心“曹丕、曹植在自己死後而爭鬥”過,對此,他做的防範措施是殺掉弘農楊修,僅此而已,崔氏不是政治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