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幾個女人不妒忌?
妒忌了,說兩句怪話,你就給殺了?
你也太皇帝了吧?
甄芙(宓fú)到底是因爲什麼死的?
《魏略》記載,郭貴嬪進讒譖害甄氏,甄氏死之前將曹睿(叡rui)託付給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
等到曹睿(叡rui)繼位,數次向郭太后詢問母親死狀,郭太后因此憂懼暴崩。
這時李氏才嚮明帝曹睿(叡rui)說明甄氏是被郭氏構陷而死,明帝曹睿(叡rui)哀痛不已,使人也被髮覆面的殯葬了郭太后。
《漢晉春秋》以及《資治通鑑》記載,甄氏是因爲郭氏受寵而死,死後將其被髮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靈魂無處申冤。
明帝曹睿(叡rui)繼位後,心中忿恨,數次哭泣着向郭太后追問母親死狀,郭太后說:“你母親是先帝所殺,爲什麼責問我?應該去怪罪你的父親。況且你作爲人子,怎麼能因爲親生母親殺害後母呢?”
明帝曹睿(叡rui)聽了暴怒不已,於是逼殺郭太后,死相慘狀。
《魏書》記載,黃初元年(221年),曹丕登基爲帝,大臣請奏立甄氏爲皇后,曹丕發佈策後的詔書。
甄氏卻上表說,“我聽說先前朝代之所以興旺,能夠使國祚延綿,沒有不是因爲后妃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對其人選慎重選擇,以興內宮的教化。陛下初登皇位,實在應該選擇賢良淑德的人統理後宮。妾自省愚陋,不能夠擔此重任,又加上已經生病很久,敢守微志。”
立後的璽書下了三次,甄氏辭讓了三次,言辭十分懇切。
當時正值盛暑,皇帝希望等到秋涼時再迎後。
後來甄氏病重,六月丁卯,在業(鄴yè)城去世。皇帝哀痛嗟嘆不已,追贈皇后璽綬。
然而,《魏書》的說法並不被歷代史家所認同。
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時,認爲魏書的編篡者們寫史時,使用春秋筆法掩蓋真相。
文帝不立甄氏爲皇后,反而殺害她,《魏書》的編篡者及當權者如果認爲這是大惡事,則應該隱去不寫,如果認爲這是小惡事,則不應該假爲之辭,用虛假的語言粉飾太平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之前史書中從沒有見過的。
推此而言,《魏書》中所稱卞後和甄后的良善言行,都難以實論,陳壽將他們刪落,是應當的。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寫道:《資治通鑑》裡說,丁卯,夫人甄氏卒。
當初曹操攻入業(鄴yè)城,文帝曹丕見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貌美而心悅於她,曹操便爲曹丕聘爲妻,生有兒子曹睿(叡rui)。
等到文帝曹丕即位,安平郭貴嬪得寵,甄夫人留在業(鄴yè)城不得見,失意而有怨言。
郭貴嬪譖於文帝,文帝大怒。
六月丁卯,遣使賜死甄夫人。
胡三省說:等到明帝即位,郭太后因爲憂懼而死。
可是,黃初二年甄氏被賜死時,曹睿(叡rui)已經十七歲了,難道能不知道他母親死時的情況,還要等旁人說嗎?
《魏略》《漢晉春秋》中記載,郭貴嬪進譖於曹丕導致甄氏被賜死,曹睿(叡rui)繼位後逼殺郭太后。
何焯又說:但她死後依然受宗親之禮,互相矛盾,因此陳壽纔不取其說。
可是陳壽沒有考慮到明悼毛皇后被賜死後,她的家人同樣被加官進爵,族人也還是根據禮法升遷了,並且賜給他們官職,因此曹氏之人的心思實在酷虐變詐,不能夠想當然的按照常理推測。
盧弼又評論道:文帝爲五官中郎將在建安十六年,平定業(鄴yè)城在建安九年,《資治通鑑》中所表述有誤,是因爲延續了《世說新語》的用詞。
《三國志集解》中論道,甄后之死,是由於郭貴嬪進譖於文帝曹丕。
《三國志•文昭甄皇后》傳中說“遣使賜死“,因此用“卒”,不用“崩”來描寫。
其他皇后去世都用”崩”,明悼毛皇后被賜死,也用“卒”,因此《魏書》的記載不可信。
甄后的死因,史書中只說“後失意,有怨言”,但是參照前後情勢,還有如下幾個原因,僅以此佐證。
根據《世說新語》記載,曹操攻下業(鄴yè)城,想要召見甄氏,但是身邊人都說曹丕已捷足先登,曹操有“今年破賊正爲奴”這樣的話,曹丕之後久不被立爲太子,可能正是由於此。
《郭後傳》中說 “文帝定爲嗣,後有謀”,等到曹丕後來登上皇位,因爲此事而遷怒於甄氏,寵幸郭貴嬪;另外,明帝曹丕死於三十六歲,關於懷疑他是袁氏遺留的骨肉並不是空穴來風,文帝殺掉母親留下兒子,以此滅口。
《三國志》中注引《魏末傳》文帝與曹睿(叡rui)關於子母鹿的對話,很值得玩味。
總的來說,這件宮闈隱秘之事的真相隱藏在諸多謎團中難以窺破,魏朝開國之初居然容不下一個婦人,這其中牽扯的事情實在離奇不已,讀史的人不能不推尋原因。
黃初七年(226),甄氏的兒子魏明帝曹睿(叡rui)即位,追尊甄氏爲文昭皇后。
朝中掌管禮樂祭祀的官員奏請,於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節以三牲之禮到甄后陵墓祭祀,又專門爲她修建寢廟。
太和元年四月,明帝下詔在洛陽營建祖廟,施工中從地下挖出一塊玉璽。此玉璽一寸九分見方,上面刻有“天子羨思慈親”六個字。明帝持璽而動情,因而備下牲禮到宗廟祭告。
此後明帝又多次夢見母親,益發增加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於是對諸甄氏按親疏排出順序,分別予以任用,賞賜累計達到萬兩之巨,又擢升甄像爲虎賁中郎將。
太和元年(227)三月,曹睿(叡rui)以中山國魏昌縣之安城鄉一千戶追封甄后的父親甄逸,諡號安城鄉敬侯,其孫甄像承襲爵位。
太和四年(230),甄后的母親敬候夫人張氏病故,太常韓暨上奏說:天子不應當爲外祖母服喪。
尚書上奏說:“漢代沒有爲外祖父母制定的禮法。”
尚書趙諮等啓奏說:“弔唁敬候夫人,需要張帷幕在端門外左邊。羣臣如上朝一樣站位,皇帝帶黑介幘和進賢冠,哭十五聲。”
明帝又數次下詔詢問大臣舊禮是怎樣的,散騎常侍繆襲以東漢和熹鄧太后的父親新野君以及光武帝劉秀的舅舅恭侯樊宏爲例。
明帝同意說:“應當依據周禮。”
於是明帝披麻戴孝親自參加了外祖母的葬禮,朝中文武百官全部陪同致祭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