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巧兒的庶子

賈后想要廢太子司馬遹(yù)。

不久,賈后讓人作祈禱神靈的文章,文章含有叛逆的意思,讓太子在酒醉時抄寫,上呈惠帝。惠帝在式乾殿會集羣臣,把太子的抄本遍示羣臣,大家都不敢說話。

只有張華進諫說,“這是國家的大禍患。自漢武帝以來,每每廢黜正嫡,總要引起動亂,況且大晉擁有天下的時間不長,希望陛下慎重考慮此事。”

賈后明白張華等人保護太子的意志堅定,因而上表請求將太子免爲庶人,惠帝同意了賈后的意見。

…… ……

當初趙王司馬倫任鎮西將軍時,擾亂關中地區,使得氐羌反叛,惠帝讓樑王司馬肜(róng)代替他。有人勸張華說,“趙王貪婪昏庸,信用孫秀,到哪裡哪就亂,而孫秀狡詐多端,是奸人之雄。現在可以讓樑王殺掉孫秀,這樣就削去了趙王的一半力量,以此來給關右的人一個交代,這樣不是很好嗎?”

張華贊同他的意見,司馬肜也答應了。

但孫秀的友人辛冉又對司馬肜說,“氐羌自己造反,不是孫秀造成的。”

孫秀因而得以免死。司馬倫回京後諂媚賈后,希望能錄尚書事,後來又請求任尚書令。張華與裴頠(wěi)都堅持認爲不可以,因此司馬倫、孫秀把張華看作自己的仇人。

當初,張華所封的壯武郡有棵桑樹變成了柏樹,精通占卜的人認爲這是不祥之兆。他的住宅及官署多次出現妖怪。

張華的小兒子張韙因爲中颱星散裂,勸張華遜位引退。

張華不聽,說,“天道玄奧莫測,只能修養德行來應天變罷了。不如靜觀以待,聽天由命。”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司馬倫、孫秀準備廢黜賈后,孫秀讓司馬雅連夜前往見張華,告訴他說,“趙王想要與您共同匡扶朝廷,爲天下除害,派我來通知您。”

張華拒絕。

司馬雅生氣地說,“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還說這樣的話嗎!”

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

不久,張華正白天臥牀休息時,夢見房屋忽然倒塌,醒後心中厭惡,當天夜裡便發生政變,司馬倫詐稱惠帝有詔召張華入宮,張華於是與裴頠一起被捕。

張華將死時對張林說,“你要謀害忠臣嗎?”

張林稱自己有詔書,指責張華說,“你身爲宰相,擔負天下的重任,太子被廢黜,卻不能爲氣節而死,這是爲什麼呢?”

張華說,“式乾殿議論此事時,我竭力勸阻,這是衆所周知的,並不是我不諫啊!”

張林說,“勸諫不被聽從,爲何不遜位?”

張華無話可答。

片刻,使者來到說,“有詔令殺您。”

張華說,“我是先帝老臣,赤心如丹。我不怕死,只怕王室將有大難,禍不可測啊!”

便在前殿馬道南處被殺,又夷滅其三族,終年六十九歲。

…… ……

朝野羣臣沒有不悲痛的。

西戎校尉司馬閻纘聽聞張華遇害的消息後,獨自前往撫摸張華的屍體痛哭說,“早勸您遜位而您不肯,現在果然不能倖免,這就是命啊! ”

吏部尚書劉頌在知道張華遇害後,也哭得很傷心。

張華在他五十三歲那年,他的妻子劉氏病逝,他再沒續娶,而後,他和昌倡館的倡女巧兒相好,這巧兒能詩會賦,兩人相處得很好,就算文友。後來,巧兒爲他生了一子。這件事,張華保密,只有好友劉頌知道此事。

張華獲的是“夷滅三族”的罪,他的兩個兒子張禕,張韙,和他一同被殺。多虧有巧兒爲他生有一子,才得以傳續下去,不然,唐朝就沒有那個名相張九齡了。

劉頌祭祀他的時候,對着他的靈佑高興地說,“茂先,你還有後代呀!”

…… ……

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孫秀被誅殺,由齊王司馬冏輔政,秘書監摯虞向司馬冏寫信說:

“張華死後不久,我進入中書省,得到張華在先帝時答詔書的草稿。先帝問張華可以肩負重任輔佐國家託以後事的人,張華回答‘才德兼備而又與陛下是至親的,不如齊王司馬攸(爲司馬冏的父親),應該讓他留在京師鎮撫國家。'他這種忠良的謀劃,坦誠的言語,在他死後才被發現,令人信服,與那些隨波逐流苟且偷安的人是不可同世而論的。

“議論他的人指責張華在愍(mǐn)懷太子被廢時不能直言廷爭。在那時,直諫的人會加上違命之罪而死。先聖教導我們,死而無益的人,不能責他人不死。所以晏(yan)嬰作爲齊國的正卿,在崔杼之難中不爲國君而死;季札是吳國的宗臣,不爭論逆命順命的道之理。循理竭力而仍無所成,是不被聖人的教化所責備的。”

司馬冏因而向惠帝上奏請求爲張華等人平反並追贈官爵。羣臣議論時意見不一,而多數人認爲張華被殺是冤案。

壯武國臣竺道又請求長沙王司馬乂(yì),請求恢復張華的爵位,衆人意見不一,很久都沒有定論。

太安二年(303年),惠帝下詔爲張華平反,恢復張華侍中、中書監、司空、壯武郡公、廣武侯縣的官爵以及歸還被沒收的財產、印綬、符策,派使者專門弔祭。

得知他還有個庶子,派人把巧兒找到,他的爵位由這個庶子世襲,於是,張華的血脈正了八經地傳續下去。

當初,江南名士陸機兄弟志氣高昂,自認爲是東吳的名族,剛到洛陽時,頗爲輕視中原人士。直至見到張華後,陸氏兄弟深感一見如故,欽佩其德望風範,以師長的禮儀相待。

張華被殺後,陸機爲他作了誄(lěi)文,又創作《詠德賦》來悼念他。

…… ……

現查到有關張華的七則軼事典故,兩則很有味道,錄在這裡,供把玩:

《雙劍化龍》:

當初吳國還未滅亡時,鬥星與牛星之間常有紫氣,相信道術的人都認爲這是象徵吳國正強大,不可征伐,只有張華不以爲然。吳國平定之後,紫氣更加明顯。

張華聽說豫章人雷煥精通讖緯天象,就邀請雷煥與他同住,避開旁人對他說,“我們一起去尋察天象,可以知道未來的吉凶。”

二人登樓仰觀天象,雷煥說,“我觀察很久了,鬥星牛星之間,有非常不一般的氣息。”

張華說,“這是什麼吉祥的徵兆呢?”

雷煥說,“是寶劍的精氣,上貫於天。”

張華說,“你說得對。我少年時,有個相面的說,我年過六十,會位登三公,並當得到寶劍佩帶。這話大概是會應驗的。”

因而又問道,“劍在哪個郡?”

雷煥說,“在豫章的豐城。”

張華說,“想委屈您到豐城做官,一起暗地尋找這把劍,可以嗎?”

雷煥答應了。

張華大喜,立即補任雷煥爲豐城縣令。

雷煥到豐城後,挖掘監獄屋基,下挖四丈多時,發現一個石匣,發出不一般的光彩,匣中有兩把劍,劍上都刻有字,一名龍泉,一名太阿。

這天晚上,斗牛之間的紫氣消失了。

雷煥用南昌西山北巖下的土擦拭這兩把劍,發出的光芒豔麗四射。

用大盆裝水,把劍放在上面,看上去光芒炫目。

雷煥派人送其中的一把劍和北岩土給張華,留一把劍自己佩用。

有人對雷煥說,“得到兩把卻只送一把,瞞得過張公嗎”

雷煥說,“本朝將要大亂,張公也要在禍亂中遇害。此劍應當懸于徐君(徐稚)墓樹之上。這是靈異之物,終究會化爲他物而去,不會永遠爲人所佩帶。”

張華認爲南昌的土不如華陰赤土,於是給雷煥寫信說,“詳觀劍文,這把劍就是干將,與它相配的莫邪,怎麼沒有送來?儘管二劍分離,天生神物,但終究會會合的。”

因而送給雷煥一斤華陰赤土。雷煥用華陰土擦拭寶劍,劍更加光亮。

張華被殺後,寶劍不知去向。

雷煥去世後,其子雷華任州從事,一次帶劍經過延平津時,劍忽從腰間跳出落入水中,雷華讓人進入水中找劍,一直找不到,只見到兩條龍各長數丈,盤繞在水中,身上有花紋,尋劍的人驚懼之下離開。

一會兒水中光彩照人,波浪大作,這把劍也就消失了。

雷華嘆息道,“先父化爲他物的說法,張公終將會合的議論,今日算是驗證了。”

…… ……

《擒獲狐魅》:

據《搜神記》記載:張華任司空時,在當時燕昭王墓前有一隻毛色斑駁的狐狸,活了很久,能夠變化,它於是變成一名書生,想去拜見張華。

它問墓前的華表說,“憑我的才貌,能不能去會見張司空呢”

華表說,“你能言善辯,沒有什麼不能做的,但張公明智而博學,恐怕你難以掌握,你去必定遭到侮辱,大概就回不來了。不但要喪失你千年修煉的本體,還會連累我深受災禍。”

狐狸不聽它的話,於是拿着名帖拜見張華。

張華看他年輕才俊,膚色潔白如玉,舉止神情優雅動人,十分看重他。

於是與他談及文辭篇章,辯論考察名實關係,張華從未聽過那樣的言論。

接着評論前朝歷史,探尋諸子百家的精義,談論老莊學說深奧的地方,揭示風雅絕妙的義旨,總結古代聖賢之道,貫通天文地理人事,規誡各派儒學,指責各種禮法,張華總是無法應答,張口結舌。

張華於是長嘆道,“天下哪有這樣的少年!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精。”

於是打掃坐榻請他留下,安排人加以防守。

狐狸說,“您應該尊重賢士,包容衆人,嘉獎人才而同情弱者,怎麼能忌恨別人有學問呢?墨子主張的兼愛,難道是這樣的嗎?”

說完,便要求告辭,張華已經派人守門,不能出去。

狐狸過一會又對張華說,“您在門口設置兵士,定是對我起疑了。我擔心天下的人將捲起舌頭不說話,有智謀的人望着您的門不敢走進。我深感惋惜。”

張華不回答,卻讓人防守得更嚴密了。

這時張華的好友豐城縣令雷煥來拜訪張華,張華把此事告訴他。雷煥說,“如果懷疑他,爲什麼不讓獵狗去試試他呢?”

張華於是叫人喚獵狗來試,狐狸見到獵狗竟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狐狸說,“我天生才智,你反正認爲我是妖怪,用狗來試我。任憑你千試萬試,難道能夠傷害我嗎?”

張華聽後更生氣,說,“這一定是真妖怪,聽說鬼怪忌憚狗,但狗只能識別幾百年的妖怪,千年的老精怪,狗是不能識別的。只有用那千年的枯木照它,就會立刻現形。”

雷煥說,“千年的神木,到哪裡才能得到呢?”

張華說,“世人傳言燕昭王墓前的華表木已經千年了。”

於是派人去砍華表。

被派去的人到華表墓那裡,忽然從空中降下一個穿青衣的小孩,問使者說,“您來做什麼?”

使者說,“張司空那裡有一個少年來拜訪,多才善辯,張司空懷疑他是妖怪,派我來砍取華表木照他。”

青衣小孩說,“老狐狸不明智,不聽我的話,現在連累到我,怎麼能夠逃掉呢?”

於是放聲大哭,一下子不見了。

使者於是砍那棵華表木,木裡留出血來。使者於是把華表木拿回去,點燃它用來照狐狸,竟是一隻斑狐。

張華說,“這兩個怪物不遇上我,千年之內都不能擒獲。”

於是烹殺了那隻得道的狐狸。

029 大喬輓歌239 呂蒙和他相關的女人(下)173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四)173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四)012 大虎亂堂(上)207 以數錢爲樂的王戎196 衛瓘不能辭榮善終(上)081 馬超的女兒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030 甄芙(宓fú)(一)253 三國第一大賢女蔡文姬004.張飛的妾和她的女兒057 敗家的皇太后240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上)177 司馬師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40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上)107 孫皓的正牌妻子(一更)180 司馬昭和他相關的女人(中)160 樂進納雙珠096 自古紅顏多薄命042 歌舞伎王后卞氏(下)140 徐晃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83 司馬炎和他相關的女人(二)255 可謂一代楷模192 胡奮之女117 典韋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04 賈充攀女而上058 曹魏最後一個皇后013 大虎亂堂(下)063 命殞銅雀臺051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四)253 三國第一大賢女蔡文姬274 誓死明志守節045 曹操第八至第十二個妻妾192 胡奮之女032 甄芙(宓fú)(三)070 正其肆裡的雜貨076 唐姬悲歌085 孫堅的三個兒媳(二更)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066 曹彪的女眷103 死不瞑目的皇后273 女人吃醋,男人吃屎195 以破姦情案留名於史的胡質019 三國最醜的女人124 許褚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63 年少見隱疾272 孔融女年幼不懼死129 孫策和他相關的女人(四)041 歌舞伎王后卞氏(中)201 美男王浚(下)117 典韋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67 貧女喊冤,高官審案056 曹芳的其他嬪妃155 鄧艾和他相關的女人(五)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051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四)221 虎父無犬女104 孫亮的全皇后057 敗家的皇太后020 一切,因爲女人044 曹操第七個妻妾尹夫人247 朱恆的飛頭妾174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五)044 曹操第七個妻妾尹夫人153 鄧艾和他相關的女人(三)053 曹丕的其他嬪妃049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二)264 劉璋的流盲行爲268 龐林會妻045 曹操第八至第十二個妻妾007 糜夫人迷了281 趙苞面對罹難的妻、母 282 董卓爲214 命殫於侄女的楊珧(yáo)058 曹魏最後一個皇后099 何姬不懂深淺014 盡在虛構之中269 “癲瘋”之學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232 榮辱死生166 危難中,想起了堂妹……191 司馬倫和他相關的女人(下)060 曹操的女兒(中)131 太史慈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56 羽化登仙的諸葛果183 司馬炎和他相關的女人(二)113 趙雲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79 司馬昭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20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02 皇親杜預(上)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050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三)143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01 孫霸的劉王妃(二更)184 司馬炎和他相關的女人(三)086 史料中的美人計(三更)049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二)063 命殞銅雀臺140 徐晃和他相關的女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