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袁紹謀冀州

渤海郡,南皮縣。

南皮之名起於春秋,史載,當時的北方外族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當時齊桓公出兵拯救燕國,擊退來犯的敵人後,趁勝追擊,打到了南皮縣境內,然後在南皮縣築城。由於南皮縣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有了‘南皮縣’名稱的來歷。

這一座城池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已經規模宏大。再加上南皮縣一直是渤海郡的郡治所所在地,比一般的縣更大。袁紹抵達南皮縣後,藉助四世三公的名號,再加上董卓任命他擔任渤海郡太守的‘配合’,以及他自己的操作,已經名聲鵲起,在冀州有了一定的威望。

董卓的暴行天下皆知,而他袁紹敢忤逆董卓,這不就是膽氣麼?

一說此事,袁紹有無盡的自豪。

這件事已經被袁紹散佈出去,弄得人盡皆知。

郡守府大廳,正上方。

袁紹身穿華服,頭戴高冠,正襟危坐,透着不凡的氣度。他長相俊朗,劍眉入鬢,目若朗星,身材修長挺拔,是一個瀟灑之人。

在大廳的左右兩側,人才濟濟。

左側坐着袁紹帳下的文官,一個個文質彬彬,儒雅不凡,氣質卓越。右側坐着帳下的武將,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殺氣騰騰,氣勢十足,都是勇武之輩。

袁紹目光掃過文武官員,頗爲得意。

有了這些人輔佐,他必定能掃蕩寰宇,平定天下,成爲青史留名的人。

袁紹深吸口氣,緩緩道:“董卓進入雒陽後,目無天子,無視朝綱,**朝臣,這樣的人把持朝政,不是天下之福,是天下的禍害。因此,本官准備起兵勤王,誅殺董卓。”說到這裡,袁紹的表情哀傷無奈,說道:“本官雖然有心,卻沒有足夠的力量。本官渤海郡的力量和董卓比起來,差得太遠,起兵是以卵擊石啊!”

“天子在宮中受罪,我卻一無所成,難以拯救天子,心中悲慟啊!”

“諸公是國家棟梁,難道坐看天子蒙難麼?”

袁紹說到傷心處,以袖袍擦了擦乾澀的眼睛,以表示自己心中的悲傷。他想要拯救天子是其次,最主要的目的是發展自己的力量,擴張地盤。

但沒有合理的理由,所以袁紹把天子推出來作爲擋箭牌。

果然,下面的官員紛紛變色。

文官神色悲慟,彷彿死了爹孃似的,武將鬥志昂揚,恨不得立即拔刀殺向雒陽,立即就幹掉董卓,幫助袁紹實現拯救天子的目標。

“主公!”

洪亮的聲音傳出,一個面容儒雅的中年走出來。

此人名叫許攸,南陽人。

袁紹逃離雒陽後,許攸就找到了袁紹,一路跟隨,輔佐袁紹。兩人少年時曾是朋友,有了這一層關係,許攸更成了袁紹的左膀右臂。

袁紹面帶微笑,問道:“子遠(許攸字),有何賜教?”

許攸朗聲道:“卑職獻一策,可幫助主公平定冀州,一展拯救天子的抱負。”

袁紹忙道:“子遠有什麼妙策,快說出來。”

許攸目光環視了大廳中的文臣、武將一眼,神色頗爲得意,緩緩說道:“主公是天子任命的渤海郡太守,想要領冀州牧,得采用一定的計策。簡單的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必定能拿下冀州,而且是合情合理的拿下冀州。在下認爲,分爲三步計劃。

“第一,震懾韓馥。渤海郡位於冀州東面,接壤的有位於冀州最北面的河間國,而和河間國靠近是中山國、常山國,這一片區域是冀州最北面的位置,距離鄴縣遠,韓馥的兵力弱,正適合用來幫助主公立威。主公可以派遣一員猛將、一名說客、一支勁旅,直奔河間國。一路掃蕩過去,拿下北方的這一片區域。有了這一戰的勝利,韓馥必定被主公的兵鋒嚇住,畏懼主公。”

“第二,拉攏韓馥。有了兵威之後,主公再派遣一個能言善辯手段圓滑的人前往鄴縣,說服韓馥辭去冀州牧的位置,讓韓馥自願把冀州牧的大印讓給主公。之所以要手段圓滑的人,是因爲不僅要以利益引誘韓馥答應,還要拉攏韓馥麾下的官員,讓韓馥麾下的官員主動幫助主公說話,內外夾攻,才能讓韓馥乖乖就範,主動把冀州的大權送到主公的手中。”

“第三,韓馥答應後,主公再大肆封賞韓馥麾下的官員,讓他們知道跟隨主公前途光明。如此一來,韓馥的勢力土崩瓦解,主公就可以在冀州立足。到時候,主公有了足夠的力量,就能親自率領冀州大軍橫掃寰宇,威震天下,這不是一個想法,是可以實現的。”

許攸說完後,回到座位上,略昂着頭坐下。

“啪!啪!啪!!”

袁紹沉默了一下,回味回來後連連鼓掌,稱讚道:“子遠的建議非常精妙,正合我意。諸公,對於子遠的意見,你們有什麼看法?”

逢紀站出來,朗聲道:“許攸的建議好,還有一個需要調整的地方。”

許攸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抹不愉。

袁紹卻面帶笑容,淡淡說道:“元圖(逢紀字)有什麼建議,但說無妨。”

逢紀神色平靜,說道:“對於建議的第二步,卑職認爲可以調整。比如說聯繫韓馥麾下官員的事情,不應該拖時間,應該從現在開始着手,越早拉攏韓馥麾下的官員,對我們越有利。這不限時間,所以卑職建議這件事和征討河間國、中山國一起啓動。”

許攸眉宇間的陰霾散開,笑道:“逢紀的建議很好,這是卑職漏掉了。”

袁紹大笑道:“有你們輔佐,韓馥必敗無疑。”

“主公,末將請戰,願爲先鋒!”右側的武將中,坐在最前面的第一人站出來朗聲道。此人生得魁梧高大,面目剛毅,眼中戰意凜然,一看就是百戰之將。

此人名叫顏良,是袁紹最倚重的武將之一。

旋即,第二位的武將站起身,抱拳道:“主公,文丑請戰,願爲先鋒。”

兩個人同時請戰,一股凜冽的戰意,在大廳中迴盪着。

第343章 故技重施第238章 一碗銀耳湯第415章 劫法場第347章 找麻煩第589章 急救第397章 再往青山峪第439章 變態神醫第204章 太史慈第一戰第341章 攻取穰縣第263章 誘餌第220章 王磊到此一遊第199章 言語交鋒第195章 三年之約第166章 田豫歸心(上)第612章 說服吉淵第261章 無敵!!第193章 三個條件第210章 許攸屈服第302章 西行長安第221章 袁紹的恐慌第1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0章 張頜抵達第595章 自請前往書院第122章 當場殺人第95章 曹操來了第476章 衆叛親離第358章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第392章 老狐狸蔡諷第79章 美色當道第116章 毒計第5章 我是有背景的第205章 遍地屍體第619章 趙雲出山第604章 廢物利用第450章 甘寧的狡詐第394章 新詩第356章 憤怒、無奈、喜悅!第494章 先登死士第211章 回營第326章 呂布和貂蟬第51章 郭嘉的奇謀第490章 張頜VS高覽第350章 臨陣突破第307章 狠毒心思第547章 史阿的困惑第523章 賈詡的執拗第276章 荀諶入長安第98章 田豐狡詐第377章 水戰第485章 決戰的開始第91章 張頜歸順第153章 斬殺麴義(下)第278章 談崩第582章 來自雒陽的大軍第358章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第178章 抉擇第264章 藏兵於民第412章 準備營救呂布第424章 袁紹的野望第399章 好事兒第454章 刺客之劍第162章 夜襲平恩縣第120章 怪事第622章 趙雲定計第167章 田豫歸心(下)第403章 後顧之憂第542章 接見閻柔第361章 錦帆賊甘寧第242章 典韋連殺兩人第123章 水刑第551章 借你的腦袋一用第392章 老狐狸蔡諷第201章 先生太狠了!第44章 王磊舌戰夏侯惇第510章 人死如燈滅第62章 袁紹謀冀州第438章 發難第218章 大勝第16章 校尉麴義第380章 龐德公求救第319章 吟詩第158章 揚武將軍王磊第515章 禽獸了一把第123章 水刑第282章 議和第245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558章 鏖戰下曲陽縣第481章 太史慈之離間第568章 千斤巨石的威力第587章 簡單粗暴的策略第83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52章 斬殺麴義(上)第243章 王磊殺劉惠第361章 錦帆賊甘寧第386章 半路殺出個黃忠第86章 刺客第320章 一鳴驚人第326章 呂布和貂蟬第205章 遍地屍體第339章 袁術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