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寧殺錯不放過

“穩?”靈帝不解,便問:“何爲穩?”

張讓眸中寒光一閃而過,冷冷道:“保臣民人心向漢,防內外病患之憂,謂之穩也!”

“保臣民人心向漢,防內外病患之憂?”靈帝低聲呢喃。

“正是!”張讓接着道:“但凡觸及這兩點者,便是危及大漢根基,皆需提防,提前遏止,切不可抱婦人之仁。寧殺錯不放過!”

“寧殺錯,不放過?”靈帝又是一番呢喃,“讓父的意思是,欒子奇的聖母教觸及了這兩點。”

“然也。聖母教籠絡人心,時日一久必然致使萬民離心離德,不尊漢主,此一禍也;教內私養軍馬,現在雖爲大漢守土,然則誰知十年之後不會轉攻漢庭,此二禍也。有此二禍,欒奕現在雖忠心漢室,但將來如何?世人難料,後患無窮啊。爲保江山永固,咱家以爲 將其捉拿之舉確是英明之舉。”

“哈哈……讓父過譽了!”靈帝洋洋得意一陣,又毋的冷下臉來,“可是……朕憐惜欒子奇才華,不忍殺之,如之奈何?”

“陛下何故遲疑。沒錯,世人皆知欒奕有才。然,我泱泱大漢,獨欒奕一人飽讀詩書乎?且不說其它,潁川八神才,除了欒奕這個神才還有七人!各地才俊更是數不勝數,不差一個欒奕!陛下不必以此掛懷。”

一聽這話,靈帝頓時喜笑顏開,“讓父此言有理。大漢確實人才濟濟。”

張讓又進言,道:“就拿今日大朝上與陛下奏對的那個衛寧來說吧!他便是一個人才。時年在太學就讀時,也是名噪一時的才子。渭河詩會就是他發起的。”

“哦?”漢靈帝呲着呀問:“那他會帶兵嗎?”

帶兵?這個張讓可不知道。管他能不能,先應着再說,“當然,衛寧可是河東衛家子弟,衛大將軍的後人怎能不懂兵事。”

“嗨,妙!”靈帝撫掌大笑,“託讓父的福,朕失了欒奕,又得文武兼備之人才。如此,朕心可慰。念在衛……衛什麼來着?”

張讓提醒說:“文寧字仲道。”

“衛寧!對,衛仲道!念在衛仲道檢舉有功的份上,朕要升他的職。給他個什麼職位好呢?嗯……”靈帝絞盡腦汁,回憶那日派人查來的缺位,“啊……就封他爲折衝校尉,即日赴河北助盧植平叛。”

“啊?”張讓心裡咯噔一聲,他知道靈帝拿定主意的事,就是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只能暗暗祈禱,衛寧啊衛寧,你可千萬別丟了咱家的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啊!

他哪裡知道,衛寧根本不會打仗,別說打仗,在太學讀書時射、御兩科,也就是射箭、駕車兩項功課經常性不達標。爲此,沒少挨蔡邕的罵。當然,欒奕這兩科打小也幾乎沒怎麼合格過,不過那不代表欒奕不能作戰,而且事實恰恰相反,欒奕雖射箭不行,投擲卻有着超人的天賦;駕車歪七扭八,馬術卻是高人一等,再加上超出常人的力量,使得他成爲了戰場上首屈一指的殺將。

而文寧呢……實際上不過就是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白面書生,這樣的人上了戰場可想而知。當然,這是後話,此間暫且不提。

話說,大朝上蔡邕、王允深知欒奕大難臨頭,心裡七上八下,嗓子眼裡如同噎了個黃連,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捱到大朝結束,二人心急火燎,鞋都沒來得及穿,大步追上袁隗。

“司徒,司徒大人請留步!”

二人喘着粗氣跑到袁隗、袁逢面前,抹一把額頭上的汗,及地一揖,“王允/蔡邕,見過司徒大人、司空大人!還望二位大人救救家婿。”

袁逢一臉無奈,“子師,伯喈。犬子本初與子奇相交甚厚,平日裡常提及子奇之才,吾兒人聞之,亦對子奇頗爲喜愛。三年前有幸得以相見。我二人爲官一生,閱人無數,見子奇氣宇軒昂,目光清明,便知此子雖出身商賈之家,卻生了一副士人風骨,便對其愈發鍾愛,以叔侄之禮相待。如今侄兒患難,叔輩自是不能不管,今日大殿上就曾想出言相助。然則……”說到這兒,袁逢頓了一下。

袁隗跟上說:“然則,今日陛下已是龍顏大怒,多說也是無用。此外,此事事發突然,袁某覺得其中大有蹊蹺!”

“蹊蹺?”王允、蔡邕面面相覷。

“蹊蹺!”袁逢點了點頭,“二位久理朝政,朝會的規矩自是一清二楚。那袁某便問二位,敢問區區符節令有資格登殿議政嗎?”

“嗯?”王允、蔡邕登時恍然大悟。衛寧擔任的符節令不過就是個秩俸六百石的小官,按照道理是沒資格參加大朝的。“那……”

袁隗斬釘截鐵道:“他之所以能登朝,肯定是有人假借旨意把他放進來的。大漢朝誰有這個能耐就不用袁某說了吧?”

“而且,袁某依稀記得,衛寧出列誣告子奇之前,張讓給他使過眼色!”袁逢道。

“當真?”袁隗問道。

袁逢細細追憶了一番,“千真萬確!”

袁氏兄弟二人探討起來,“那兄長方纔怎地沒跟隗提起?”

“剛纔模模糊糊記得有那麼回事。再加上沒聯想到張讓是在給衛寧打眼色,這才未說。”

“如此看來。定是張讓搞的鬼了!”袁隗眉關緊鎖,面露怒意。

王允、蔡邕大急,要單單是衛寧一人想對欒奕不利倒還好說,找袁隗袁逢這樣德高望重的士人,聯合起來一起求告便可豁免。可如今,竟扯上了十常侍,而且還是張讓主使的……“那可如何是好?”

“不好說!”袁逢搖了搖頭。

“還需從長計議。”袁隗道。

蔡邕焦急萬分,“難道我們就這麼眼睜睜看着子奇被收監?”

袁隗言辭懇切的說:“現在唯有如此。事到如今,我等萬不能輕舉妄動,稍有差池非但救不了子奇,反會害了他。”

“司徒大人說的是實情!”王允安慰起蔡邕。

蔡邕仍不死心,“可是……總得想想辦法吧?”

“先等等!”情急過後的王允變得冷靜了許多。

“這得等到什麼時候啊?”蔡邕緊握雙拳,渾身直抖。

“最起碼也要等到陛下消了怒氣,稍稍淡忘此事後再說。亦或者……等子奇來了,看看他又有什麼見解!”王允目視皇宮大門。暗道:子奇啊子奇,汝本該騎着高頭大馬享受凱旋的榮耀,卻不曾想……哎,功臣坐囚車,這就是大漢朝!

相比洛陽的愁雲滿布,南陽的天空卻是晴空萬里。久經殺陣之後,欒奕迎來了難得的休整時間。兵馬在南陽城外安札,欒奕則一有時間便去遊山玩水。有一段時間,他還嘗試四處尋找臥龍崗,拜會一下被後人傳的神乎其神的諸葛孔明,卻久尋無果,各處山民甚至連臥龍崗都沒聽說過,更別說諸葛孔明瞭。

欒奕對此頗爲納悶,後來纔想到,臥龍崗大概因臥龍先生而得名,此時諸葛亮名聲不顯,還不是後來的臥龍先生,既然沒有臥龍先生,自然也就沒有臥龍崗了。可臥龍崗暫未得名,人海茫茫又去哪裡找臥龍先生?

一席繞口令似的思維,把欒奕自己都纏的雲裡霧裡。總之,現在要想找到諸葛亮不是一般的難,只得悻悻作罷!

休整的日子過的逍遙自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欒奕接連數日在睡眠中總做噩夢,噩夢的內容還都一樣。他騎着戰馬向遠方奔騰,走着走着來到一處熟悉的所在。高大的宅院,出牆的綠蔭都是他曾經不止一次注目過的地方,那便是欒家在陽翟的老宅。離着老宅外牆很遠,依稀可以聽到嘈雜的聲音,至於是什麼聲音?聽不到,總之很嘈雜,像極了大年初一族人齊聚時的飯局。

第二日,他又夢到了這番場景,只是在抵達牆下時,終於聽清了院落中的動靜,是慘叫聲,呼叫聲,救命聲……欒奕大急,策馬奔向宅門。可宅門據他明明只有半里多遠,卻怎麼也跑不過去!

當日,他就是“夢”情到這兒時驚醒的,沒有看到院落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三日,同樣的夢,在聽到慘叫後,他的戰馬終於闖破桎梏抵達了宅門。血……滿地的血,血流成河……腥氣滿園。

……

一直到昨日,夢的情景纔算凝合成型。他在抵達院門後,翻身下馬,提錘闖進宅中,赫然發現一隊隊官兵正在宅子裡瘋狂砍殺自己的親人。爺爺欒濤,已然死於亂刀之下,悽慘的靠在牆邊。老爹老媽至死都抱在一起,他們愛了一生,死也要死在一起。小翠……

“天吶……這是怎麼了!”欒奕仰天慘叫,可根本沒有人搭理他。他提着大錘見官兵就殺,殺殺殺……報仇,報仇……他一口氣把院子裡的官兵殺了個乾淨,轉而尋找官兵首領——滅自己全家的罪魁禍首。找了一圈又一圈,終於在自己的書房找到了那個害自己變成孤家寡人的人。他提着大錘來到那人身後,掰着對方肩膀一看,“衛仲道?”

276憨人127鮮血爲引322牧民之法(第21更)505強國之路82三板斧316民富國強(第15更)167大漢劍聖217幸運328楊家有女初長成145八方來援313昔日強漢(第12更)14貴客臨門374江東殺意299偉大的人207毒士306山陽之敗(上)第5更127鮮血爲引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235春宵一刻225任命158曲線救國410梁父吟381安平之戰(一)4清明節189神將戰飛將(上)3哥出門從不帶錢12荀府家宴304甕中捉鱉442打開國門333替罪羔羊445鮮卑人的災難361八門金鎖464襄陽之戰(十)165變態425伏波將軍285徐州民生298父親114救命稻草9起鳳閣184十九鎮諸侯491死士303直覺(2更)26天神降臨209換換口味219衝突103疲兵之計508蹴鞠大賽(三)431帝國之名485真相大白(下)282擒將373張文遠威震逍遙津124增兵減竈29大亂之後方有大治229兗州刺史269寄人籬下272組合拳377舊友相逢149牢門殺戮454彈盡123永恆的燃燒208以假亂真107人在環境中355臨淄保衛戰(五)329觸動心絃(第27更)156進取之心470得而復失531學術355臨淄保衛戰(五)279孫策敗走454彈盡369官渡大捷146朝堂對峙313昔日強漢(第12更)360衆叛47妖道害人151證婚人55唱詩6打算216妄想466全面反攻(一)31納命來7啓動資金527大國賽里斯359誣陷160獨家代理535閱兵(下)511蹴鞠大賽(六)285徐州民生518七擒孟獲(四)38癡心一片256偷城165變態27蓮花大錘516七擒孟獲(二)494軻比能之死288逼宮49廣置產業2考試之後114救命稻草406佔據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