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後顧之憂

馬鳴尊者的意外辭世並沒有給四國談判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相反促進了談判的進行,在孫紹的示意下,程鈞和陸珊適當的放寬了一些條件,讓原本快要崩潰的貴霜和羅馬滿意的簽下了合約,而沙普爾卻大失所望,他在三國之中佔到的份額是最少的,不過他也沒辦法,即使知道孫紹不懷好意,拉攏羅馬和貴霜壓制薩珊,他也只能忍了,畢竟主動權在越國的手上,做生意講究自願,人家不想和你做生意,你總不能勉強,這又不是打劫。

說真的,沙普爾非常想打劫,他雖然簽了字,但是已經打定了打劫了主意。隨便你們怎麼談吧,老子不理你這一套了,到了我薩珊境內,我纔不理你這一套呢,我有馬有刀,這一紙合約頂個屁用。

沙普爾沒興趣再談了,亞歷山大卻興致勃勃,他一方面和孫紹學習武藝,一方面希望和孫紹私下裡做些交易。教武藝的事情好辦,孫紹和盤托出練習的辦法,能不能練成,那就看你自己努力不努力了。談生意,那要慎重,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我越國有規矩的,虧本的生意不做,沒把握的生意不做,如果你不能讓我賺錢,那就免開尊口,我就是想答應你也沒用,因爲我的大臣們不會答應,商人們也不會答應,無利可圖的事商人是不會做的,你請他來他都不來。

亞歷山大被他的直白搞得一時手足無措,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搜腸刮肚的想羅馬還有什麼能拿出來和越人做生意的,後來經昆圖斯提醒,他總算想起來一件事:造紙。

漢人現在的造紙術是世界領先的,即使是羅馬也沒有這麼先進的造紙術,漢人的紙在這裡也是暢銷產品之一,銷量很大,紙從扶南運來,成本很高,價格當然也低不了。亞歷山大對孫紹說,價格現在嚴重影響了紙的銷路,如果大王可以在羅馬設立造紙廠,成本就會下降很多,銷路就會大開,而你們能賺到的錢就更多了,我們羅馬也可以從中獲利啊,這可是符合你雙贏的目的的。

孫紹也覺得可行,但是他隨即說,我們越國的造紙術是秘密,我把紙坊放到羅馬來,會不會造成泄密?如果造紙術泄露出去了,不僅你們無利可圖,我們也將血本無歸。要在羅馬造紙可以,我要你劃一個單獨的地方出來,要由我越人管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去插一腿的。當然了,你要是願意,我可以和你合股,到時候賺了錢和你分紅。

亞歷山大喜出望外,哪有不答應的道理,他要和孫紹合作,可不是爲了羅馬人賺錢,首先是爲了自己發財。羅馬最強的軍隊就是近衛軍,而塞維魯家族幾代人一直秉承的就是塞維魯大帝的遺言:“善待你的士兵,別去管其他人的死活”,亞歷山大相信,只要把近衛軍的人心籠絡住了,天下再亂,他也不怕。而要收人心就要錢,最少要發餉吧?所以他要自己發財的**遠比讓其他羅馬人發財的**更強烈,可以說,孫紹的提議正符合他的下懷。

兩人一拍即合,孫紹安排人到羅馬開辦紙坊,由漢人進行管理,由亞歷山大進行銷售,然後按股份進行分紅。亞歷山大粗粗的估計了一下數目,就樂得有些找不着北了。和越人合作太有利可圖了,僅這一項,他的幾萬近衛軍的軍餉就有了着落。

有了這個成功的開頭,亞歷山大積極行動起來,又爭取了幾個合作項目,孫紹讓程鈞和陸珊進行覈算,只要符合越國的利益的,都可以答應,當然了,這其中不免要多撈一些好處,還不能泄漏越國的機密。程鈞作平準令十幾年了,這些手段嫺熟得很,在讓亞歷山大覺得大撈了一筆的時候,越國也賺得盆滿鉢滿。

孫紹最後對亞歷山大說了一句,你要和我們合作,可得守誠信,而第一條,就是把你們羅馬的金幣成色提上來。你們羅馬人現在也太不地道了,說是金幣,可是最多隻有五成是黃金,其他的都是劣質金屬,你當我是笨蛋啊?我告訴你,你如果不把金幣的成色提上來,以後我就拒收羅馬金幣,要用實物交換,如果你沒東西換,那就別做生意了。

亞歷山大很不好意思,羅馬的金幣現在確實有些不地道,因爲國內的經濟形勢不好,羅馬人擴張的腳步早就停滯了,不擴張,就沒有戰利品,沒有戰利品的刺激,軍隊的士氣就上不來,而軍士的士氣上不來,打勝仗就更難了。羅馬已經陷入了惡姓循環,偌大的帝國其中早就外強中乾,要不然也不會被新生的薩珊人欺負成這樣。

亞歷山大拍着胸脯保證,回去之後一定解決這個問題,至少要保證和越人做交易的金幣成色足夠,絕不讓朋友吃虧。

看着興沖沖而去的亞歷山大,夏侯榮遲疑了一下:“大王,我們會不會養虎爲患,這個亞歷山大雖然火候還差得不少,可是他畢竟年輕,有昆圖斯那樣的人輔佐,再有他那麼不讓鬚眉的母親相助,羅馬……”

“羅馬會不會起死回生?”孫紹笑着搶先說道。夏侯榮點了點頭,他正是有這個擔心,如果說爲了遏制薩珊而養大了羅馬這隻病虎,對越國來說,對大漢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幼權,你看了那麼多研究羅馬的文章,還是沒看出羅馬的癥結所在啊。”孫紹有些遺憾的嘆了一口氣。夏侯榮有些臉紅,卻凝神細聽,他知道孫紹既然敢這麼做,必然有他的考慮在其中。在一些政務細節上,孫紹也許並不如他,但是在全局的思維上,孫紹總是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就象是登山望遠一樣,在半山腰看到的風景固然和山腳下已經大不相同,但是每往上走一段,總能看到更多的風景,而要想總攬全局,就必須登到最高的山頂。

他最近覺得自己一直在爬山,而且速度很快,可是每次和孫紹閒聊,他卻發現自己依然離孫紹有一段距離,頗有那種“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能有機會聽到孫紹就羅馬的癥結發表看法,也許一兩句話,就能點開遮蔽他視線的浮雲,讓他有云開曰見的感覺。

這種機會,夏侯榮從來不肯放過,他怕是的孫紹在防備他,而不肯告訴他,畢竟他還是魏國人,而且是魏國的重臣,顯然不太可能象陸遜那樣投入越國的懷抱。

“幼權,你從小就有神童之名,可是,你相信以你一人之力,能和整個魏國對抗嗎?”

夏侯榮有些不解,他問的是羅馬,孫紹怎麼說到魏國了。他想了想,搖頭道:“不可能。且不說神童之名本來就言過其實,縱使真是神童,恐怕作爲也有限。武王聰明絕頂,帳下又有那麼多的能人賢士,在前期的時候,他東破呂布,北破袁紹,西討馬超、韓遂,南破劉表,可謂是所戰輒破,可是後來……他面對士族的反抗,也是徒呼奈何。”

“你舉的這個例子非常好。”孫紹直起身來了,手輕輕的拍打着欄杆,看着漸行漸遠的亞歷山大的隊伍:“曹公是當世豪傑,他前期之所以能由弱小變得強大,就是因爲他結合了以汝潁士人和譙沛豪強爲主的力量,大家力往一處使,所以他能越來越強,而後期,汝潁士人和他產生了分歧,雖然譙沛豪強的力量比以前更加強大了,但是魏國內部的力量分散,以荀氏叔侄爲首的汝潁人士相繼脫離核心,魏王的勝利也就到了頭。其實細想起來,從魏王爲丞相的那一刻起,他的順利就走到了頭。”

夏侯榮眉頭微鎖,想了好一刻,才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是啊,都說赤壁之敗是武王人生的轉折點,其實,在赤壁之前,這個轉折已經開始了。”

“所以說,以個人的力量和集體的力量對抗,縱使是天才,最多也只能保持不敗而已,勝一兩次也許有可能,但是想要一個人打敗所有人,那基本上是狂人夢囈。猶太人有句話,上帝要一個人滅亡,必先使他瘋狂,以爲自己天下無敵的人,大概就是死前的瘋狂。”

夏侯榮笑了笑:“所以大王還是相信老子的話,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是爲了爭,我並不完全贊同你們對老子這句話的理解。”孫紹搖搖頭:“天竺人信佛教,追求解脫,講究逆來順受,可是你看看他們現在是什麼樣子,一盤散沙而已。我信奉的是易之道,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厚德載物。不要指望別人的仁慈,而要先讓自己強大起來,讓別人不敢欺負你。而我們強大是爲了保護自己,不是爲了欺壓他人,這才叫德。如果自己軟弱無力,卻希望別人仁德,這樣的人只有死路一條。”

“而自己要強,就必須結合更多人的能力,發揮更多人的聰明才智,就象你籌辦朱崖學院、扶南學院,不遺餘力的支持那些學者、匠師做研究一樣?”

“是的,我越國現在爲什麼這麼強大,能以一國之力不遠萬里的調解羅馬、薩珊這樣的強國?不是因爲我,而是因爲我越國的整體的實力強大,我們的船可以遠航萬里,可以震懾羣醜的覬覦之心;我們的貨物精美絕倫,讓他們愛不釋手,可以掏空他們的荷包;我們大漢的士子可以憑着教授漢語就能遊歷天下,增長見識。爲什麼?不是我強大,而是我越國強大。”孫紹仰起頭,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當然了,我越國還不夠強大,否則的話,也不需要費這麼多心思和他們周旋,直接可以滅了那些貪婪的貴族,給那些百姓以恩惠,讓他們簞食壺漿的迎接王師。而眼下,我只能考慮細水長流,拼一些水磨功夫。”

“水磨功夫有什麼不好?”夏侯榮笑道:“水滴石穿,細水潰堤,到時候水到渠成,豈不是更自然?如果要征伐,要死很多人不說,而且牴觸心理終究還是難以消除,不如這樣來得穩妥。”

“你說的對。”孫紹哈哈一笑:“但是這有個條件,我們不能把希望放在一兩個人的身上,而要放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所以,一脈相承的精神很重要。”

“我知道了。”夏侯榮心領神會的點點頭:“莫米婭再聰明,亞歷山大再努力,也不過是和圖拉真皇帝那樣威風一時,終究不能治本。”

“嘿嘿,這就對了。”孫紹不再細說,對於夏侯榮這樣的聰明人,點破一點關竅就行了,他自己自然會順着那個思路去想,說得太細了,反而妨礙他自己讀力思考。

“幼權,談判快結束了,馬鳴一死,估計貴霜王不會親自趕到這裡來會盟了,我看就這麼結束吧。我還會在阿克蘇姆呆一段時間,你趕到紅海對面去,和示巴王見個面。我要控制整個紅海的商路,他們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他們願意讓我們和平共處的話,陸上的商路我可以考慮分給他們一部分,大家一起發財。”

夏侯榮微微一笑,他在孫紹身邊這麼久了,當然知道孫紹的脾氣,大家一起發財,用漢人強大的經濟實力一步步的拖垮對方,在不動聲色之間把對方俘獲,這是他最喜歡的不爭而爭的手段,如果對方不識相,非要做敵人,孫紹也不憚於在合適的時候用武力征服,前提是能幹淨利索的解決問題,不會留下後患,就象解決扶南那樣。孫紹讓他去和示巴人談判只是明面上的,暗地裡肯定還有查看其地形和實力,進行另一手準備。

他好奇的是,孫紹居然放心的把這樣的事交給他辦。

“那片土地上盛產良馬和駱駝,地形又很特殊,以後如果和薩珊發生衝突,南部可以作爲基地,北部便是最好的戰場。”孫紹也沒有回頭看看夏侯榮,繼續說道:“先佔領南部,讓我們的步騎熟悉一下這裡的環境,然後再向北發展,穩步推進,有艦隊在紅海和波斯灣隨時支援,不管是面對示巴人還是薩珊人,我們都進退自如。當然了,這僅僅是立於不敗之地而已,要想取勝,還得看子文和伯言能否配合默契,打出威風。”

夏侯榮笑了,孫紹的真實意圖總算暴露出來了。他躬身施禮:“喏!”

談判很快結束了,亞歷山大和沙普爾等人相繼離開了阿克蘇姆,返回各處的國度。亞歷山大這次收穫頗豐,心情十分激動,一路上,他暢想着羅馬的經濟問題得到緩解之後,他率領大軍出擊薩珊人,解一解胸口惡氣的快意局面,臉上就抑制不住的露出笑容。昆圖斯雖然覺得亞歷山大有些沉不住氣,但是一想到這次的收穫,他也覺得非常滿意。

回到王宮,亞歷山大和莫米婭一見面,不約而同的笑了,莫米婭的臉上露出一抹羞紅,下意識的把眼神讓了開去:“談妥了?”

“母親,你不是都知道了嗎?”亞歷山大難得的調侃道,他今天的心情非常好,看到母親露出如此羞怯的笑容,他不免有些惡作劇的笑道。

“我是知道了一些,可是還是想聽你親口說一遍。”莫米婭咳嗽了一聲,勉強保持着自己的莊重:“我知道你後來又和他密談了不少條件,看你一臉的喜色,想來一定大有收穫吧。”

一提到這件讓亞歷山大開心的事,亞歷山大頓時來了精神,顧不上開玩笑,把情況細細的說了一遍。孫紹願意在羅馬開辦紙坊、酒坊等各種工廠,同時還邀請他入股,到時候分紅將非常可觀,皇帝的經濟困境將得到緩解,他們就有更多的錢招募更多的軍隊了。

莫米婭面帶微笑的聽着,卻一直沒有吭聲,直到亞歷山大說得口乾舌燥的,停住了話題,端起杯子喝水,她才微微的皺着眉頭說道:“這樣一來,漢朝商人的優勢更加明顯,我們要想和他們競爭就更難了。恐怕用不了多久,我們想和漢朝打仗都不行。”

“和漢朝打仗?”亞歷山大詫異的笑道:“我們爲什麼要和他們打仗?”

“唉——”莫米婭無聲的嘆息了一聲:“我的亞歷山大啊,你怎麼能這麼想呢?你和他是處得很好,可是這畢竟只是你們兩個的私人關係,並不代表漢朝和羅馬就一定能長久的保持這種和睦的關係。你們簽訂了這個合約,我們是從中得到了好處,可是也會有其他的羅馬人從中得到好處,一旦漢朝和我們羅馬有了利益上的衝突,他們首先想到的會是自己的利益,他們會用各種方式來阻撓我們和漢朝開戰。到了那個時候,你再後悔就遲了。”

亞歷山大的臉抽搐了一下,有些不快的瞟了一眼莫米婭:“母親,我還年輕,他也還年輕,只要我們能相處愉快,至少還有幾十年的和平時光。有這幾十年的時間,我想我能夠想出好辦法來的。”

莫米婭眉頭一皺,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不過這只是一轉眼的時間,很快她又笑了起來:“亞歷山大,你能這麼想,我真是太高興了。我做爲一個母親,只是想提醒你不要被眼前的利益矇住了眼睛,卻忘了遠處的危險。我也希望你能和他和平共處,做一個偉大的皇帝。”

亞歷山大這才露出了笑容,上前摟住莫米婭的肩膀,湊在她耳邊說了句什麼,莫米婭蹙起眉頭,紅着臉嘖怪道:“這也是一個兒子應該問他的生身母親的話嗎,偉大的皇帝陛下?”

亞歷山大哈哈大笑。

……泰西封城,薩珊人的瑣羅亞斯德神殿,薩珊王阿爾達希爾身披金光閃閃的絲袍,雙手合在胸前,跪在燃燒着熊熊聖火的祭壇前,閉着眼睛唸唸有詞。沙普爾跪在他的身後,也跟着唸誦着禱詞,兩個身邊祭司服的大祭司站在聖火的後面,居高臨下的看着這兩個薩珊最有權勢的人。

不知過了多久,阿爾達希爾終於唸完了禱詞,恭敬的行了大禮,這才站起身來,兩個祭司連忙走過來,引着他走到側殿休息。沙普爾緊跟了過去,看着阿爾達希爾洗完了手,坐在一張寬大的椅子上,慢條斯理的吃了些點心,喝了點酒,屏住呼吸,卻不敢吭一聲。

阿爾達希爾將手指在嘴裡吮了吮,接過毛巾擦了擦手,這才睜開了細長的眼睛瞟向沙普爾,淡淡的問道:“越國人沒有騎兵?”

“沒有。”沙普爾應聲答道:“我只看到他們有一萬禁衛軍,海邊還有一些水師沒有上岸,但從他們從阿克蘇姆城取走的被給來看,人數最多也只有一萬人,我估計應該是以後長駐紅海的護航艦隊。”

“哦,還有呢,紅海艦隊的將領是什麼人,你清楚嗎?”阿爾達希爾不爲所動的說道:“另外,越國人可不止一萬水師,既然來了紅海,那波斯灣總該也有吧?”

“紅海艦隊的將領叫諸……葛……直。”沙普爾發這幾個音特別困難,拉長了聲音之後又覺得十分別扭:“據說原來是在錫蘭的將軍,跟着孫紹快十年了,是個很穩重的人。波斯灣也安排了艦隊,爲首的將領就是那個陳海,他兼管着阿拉伯海。”

沙普爾有些得意,他早就知道阿爾達希爾會問這些問題,所以提前打聽好了,甚至還留意打聽了一些將領的個人愛好,比如他知道諸葛直這個人沒什麼不良嗜好,就是喜歡看書。而陳海正相反,非常討厭看書,卻喜歡和人比武,喜歡召開宴會,請人在他的船上喝酒。

“那還有一個叫崔謙的呢?”阿爾達希爾不動聲色的又問了一句:“據說這個人是孫紹手下最能打的將領之一,又是個好戰分子,爲了能打仗,連富得流油的南海督都不做。他既然來了,怎麼會沒有任務?”

沙普爾臉上的得色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發現自己犯了個大錯,他只在開始的時候打聽一下崔謙的消息,後來見崔謙一直沒有出現,他以爲崔謙這次不在安排之列,下意識的忽略了他,而現在經阿爾達希爾一提醒,他才發現消失的崔謙似乎纔是最重要的一個。

“這就跟下棋一樣,擺在棋盤上的都是死的,而藏在手裡的那顆棋子,纔是殺手。”阿爾達希爾站起身來,緩步向外走去,走到門口時停住了腳步,吩咐道:“派人去查,看看這個海盜出身的越國將軍究竟去了哪裡。”

()

第37章 水上豪宅第103章 異姓爲王第9章 觀滄海第89章 真真假假第72章 雛鳳初啼第78章 意外收穫第87章 挺進中原第45章 利害第58章 自殺式襲擊第73章 僵局第14章 海盜來了第13章 死穴第91章 先下一城第52章 孫家三姊妹第73章 掩耳盜鈴第20章 新氣象第70章 聯姻第72章 關羽拒婚第95章 辛憲英第60章 虛虛實實第93章 後院起火第25章 國之利器第28章 父子相疑第17章 物以稀爲貴第12章 脫鉤第26章 論語第47章 月上柳梢頭第4章 殺人與論佛第77章 厚禮第20章 古道邊第51章 顧雍第91章 越俎代庖第8章 單挑張遼第55章 心理戰術第60章 騎虎難下第30章 排場第3章 純屬誤會第104章 交換第40章 父子爭雄第85章 關羽的危機第75章 粗漢第19章 長亭外第35章 一石三鳥第52章 一戰成名第41章 事情搞大了第104章 交換第23章 執着第30章 內外有別第78章 你急我不急第33章 雌威第95章 關心則亂第46章 宣夜說第16章 不戰而勝第29章 強買強賣第9章 觀滄海第88章 徐晃出手第53章 夢想第37章 水上豪宅第42章 絕戶計第36章 得勝歸來第64章 塞琉古城第5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章 連雲港第102章 發飈第66章 神蹟第11章 渾水摸魚第22章 學問第12章 第三條腿第65章 放水第18章 新菜第55章 平衡第63章 備戰第12章 捉襟見肘第9章 觀滄海第98章 百川歸海第77章 虛名與實利第97章 破局第60章 殺機第8章 安排第6章 大任第92章 天道第89章 別有用心第16章 不戰而勝第52章 一戰成名第80章 一個不如一個第49章 搗亂者第103章 大海無疆第101章 公道在人心第25章 青出於藍第32章 色誘第5章 大橋發飈第49章 噩耗第69章 戰象第25章 國之利器第19章 休養生息第36章 得勝歸來第89章 大虎歸來第56章 自已的地盤第21章 目標,夷洲第43章 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