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天淨沙

“多謝大兄費心了。”周玉小心的將書收好,精緻的臉蛋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顯得平靜而從容,並沒有太多的興奮,也不讓人覺得冷淡。

“阿玉,這寫的是什麼啊?”大橋笑着問道。

周玉搖搖頭:“看起來象首六言詩,但是又少了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我也說不清。只是感覺上應該這麼在鴉家馬下四字處斷句方妥,至於對也不對,須得等大兄回來,當面問他才知道。”

大橋沉吟了片刻,點頭道:“還是阿玉聰慧,我也覺得這麼讀起來順口,也和畫上的景物相符,只是……只是這句子聽起來也太枯寂了些,不似他這個年齡應有的。斷腸人在天涯,唉,聽着總是讓人心驚肉跳的。”

周玉淺笑道:“大姨也不要擔心了,文人騷客常有故作驚人之語,無病呻吟的也是常事。大兄離家萬里,想念大姨,偶爾斷腸一回,也是有可能的。”

大橋聽她說得尖酸,忍不住和她開了個玩笑:“是不是想念我,倒也未必呢,也許是別個人,又不好意思說,偏偏要另有所指,借人喻意呢。我說阿玉啊,你過了年可就十六了,有沒有相中哪家的少年啊?要是還沒有,大姨幫你說門親事?”

小橋笑了一聲:“姊姊,你也是的,沒事和孩子亂開什麼玩笑。阿滿雖說是你的孩子,可是我對他也不差的,他就是想想我,也是應當的吧,總不能只能想你這個阿母,就不能偶爾想我這個小姨一次?至於阿玉嘛,倒是不敢有勞姊姊費心了。”她頓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前些天步夫人到我府上去了一趟,問了阿玉的生辰,聽着那個意思,恐怕是要爲公子登迎娶阿玉。”

大橋愣了一下:“公子登?他……他才十歲啊,是不是……”

“是小了些,可是這樣也好,可以讓阿玉多陪我幾年啊。”

小橋雖然在笑,眼神中卻有些無奈。先是孫魯育看上了周循,孫權說要把孫魯育許配給周循,周循便只能等着孫魯育長大,即使到了適婚年齡也不能找人家,甚至連個侍妾都不敢納,生怕孫權知道了不高興。至於孫魯育究竟是小孩子好奇的喜歡,還是男女之間的喜歡,他們誰也不清楚。周循自己不說,小橋自然更糊里糊塗,現在又鬧出孫登要娶周玉的事情,更是讓小橋撓頭不已。孫登才十歲,至少要等到十三左右纔可能成親,也就是說,周玉至少還要等三年。

小橋知道周玉的心裡一直念念不忘孫紹,她對這門婚事是排斥的,但是爲了周家的前途,她又不能拒絕。孫登雖然出身不高,但是他是孫權的長子,不出意外的話,孫登就是未來的江東之主,甚至可能是天下之主,那周玉就可能是母儀天下的皇后,而周循就是尚公主,這樣的榮耀是他們不能抗拒的,不管是周循還是周玉都無法拒絕。

大概任何人在這個榮耀之前,都無法拒絕。至於當事人的心情,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雖然聽說孫魯育對周循看得順眼,孫登也對周玉有好感,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周循和周玉是否也是如此。

而實際上,也不需要問,因爲他們都沒有拒絕。

“真是可惜,阿滿沒福氣。”大橋遺憾的嘆了口氣,有些自責,都是自己耽誤了事情,如果當初早點和孫紹說,也許不會走到這一步。她又有些怨恨孫紹,這孩子也是,看起來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麼對周玉的心思看不出來呢?難道他真的記恨周玉以前對他的戲弄?

關鳳聽了,心情很不好,原本對周玉的一點提防全消失了。她是經歷過這種事情的人,當然能明白周玉此刻的心思,周玉和孫登只見過一面,孫登雖然長得不難看,可是那時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怎麼可能入周玉的眼。想到當初自己的無奈,關鳳心裡充滿了對周玉的歉疚。

“大姨放心吧,大兄這次雖然有些冒失,卻不至於惹於禍事。”周玉強笑着安慰道:“他身邊有虞仲翔那樣的智者,不會坐視不管的,他一定有應對之策。”

“但願如此吧。”大橋有些心酸,沒有心情再說孫紹的事情,既然周玉也說不會有事,那就只能如此了。她吩咐廚房準備了酒菜,招待小橋母女吃了午飯,又殷勤的陪她們說笑。關鳳去了忌心,也極力和周玉拉攏感慨,一時賓主盡歡,只是說話之間,總有些抑鬱。

……

孫權猶豫了幾日,找了幾個近臣商議,有建議孫權提防的,也有說孫紹應該不會什麼異心的,孫權最後還是拿不定主意,再次把陸遜找了來。

陸遜看了步騭的戰報,思索了片刻:“臣以爲應該獎賞。”

孫權默不作聲的看着陸遜,靜聽他的理由。

“以伏波將軍的戰功,至尊如果不下令獎賞,必然寒了將士們的心。在一年之內平定東海和南海,不管他這個做法是不是有可疑之處,都是一件大功。而且就目前來看,沒有任何跡象說他和海盜們有勾結,用這個罪名來壓制他,恐怕難伏衆心。”陸遜不急不燥的緩緩道來,語氣平靜而又淡漠:“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至尊所主能收衆將忠誠之道。至尊坐鎮江東十四載,又有哪個對至尊的用人之明、賞罰之平不是心悅誠服?”

孫權不動聲色的吐了一口氣。不錯,他接管江東十四年,根基已穩,根本不用擔心孫紹會利用亡兄孫策的名義生事。如今的江東,是他孫權的江東,不是孫策的江東。特別是這幾年,孫策留下的舊部大部分都亡故了,剩下的幾個,也都成了他孫權的親信,這種情況下又何必總是擔心孫紹?爲了一個擔心而傷了自己的名譽,實在不值得。

“再者,我覺得伏波將軍此舉,還是爲至尊着想的。”陸遜接着分析道:“朱崖早在孝元皇帝時爲賈捐之所議棄守,到今天已經二百多年,早就不算我大漢的疆域。如今伏波將軍重新取之,至尊如果在朱崖設縣,與開疆拓土無異。敢問從光武皇帝以來二百年,歷朝歷代,有誰能做出此等壯舉的?段熲不過是擊破東羌,平定了原本屬我大漢的疆土,便位居太尉,如今伏波將軍取了朱崖,只是想在上面設縣,當作自己的食邑,這個要求並不過份。就算不在朱崖設縣,至尊難道就不給他食邑嗎?”

孫權連連點頭,朱崖雖然沒什麼收益,可是這個名聲好聽啊。曹操那麼能打,最多也是收復失地罷了,什麼時候能開疆拓境的?劉備就更別提了,他從劉璋父子手上搶來的益州都沒守住,北面被曹操奪去了漢中,南部的蠻夷作亂,真正能控制的地盤其實也有限。目前對抗的三家之中,只有江東能新得朱崖,可是很難得的事情,這說明孫家有進取心啊,比曹操和劉備還稟承天意。

僅從這一點來說,孫紹就是大大的功臣,不僅要賞,還要重賞才行。

“你說的有理。”孫權攏了一把鬍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伯言,你覺得接下來是讓他繼續征服蠻夷,還是如何?”

陸遜皺了皺眉,輕輕的搖搖頭:“拿了朱崖,也就罷了,再多增加一些小國,也無非是錦上添花,並不能起太大的作用。以我看,伏波將軍於用兵頗有天賦,應該讓他回兵丹揚、豫章一帶,平定山越,穩定腹心,比征服一些蠻夷更有用。”

孫權沒有說話,他琢磨着陸遜的話。把孫紹放到丹揚去平定山越,其實是一個明升暗降的事情。孫紹的手下現在以水師爲主,離開了大海,他就是魚離開了水,威脅要小得多。平定山越看起來是給他增加實力的機會,其實是變相的剝奪了他的水師權利,他就淪落爲一個普通的將領,而不是唯一能在大海上稱雄的水師。但是他又有些擔心,現在孫紹掌管水師,他的注意力可能在外面,還不在江東本身,如果讓他去平定山越,且不說他會不會願意,就算他願意,會不會再次養虎爲患?他在一年內以十五條船起家,現在擁有近千戰船,兩萬水師,又焉知他不能迅速的平定山越?到時候他既有強悍的水師,又有山越精兵,那還有誰能治得住他?

“先把獎賞的事情辦了吧,至於如何安排他,待與羣臣商議之後再定不遲。”孫權決定分兩步走,很快下達了南海功臣的封賞。孫紹由伏波將軍升爲後將軍,封甘泉鄉侯,虞翻參謀有功,華亭侯,越海封鎮海將軍,古田亭侯,蘇羽即蘇粗腿爲橫海將軍,關內侯,崔謙爲定海校尉,其他人等各自有賞。

文書剛剛發出去,劉備派來的使者鄧芝到達建鄴,向孫權傳達了一個緊急消息。

七月,曹操抵達漢中,指揮大軍由南鄭進入巴西郡,牢牢的牽制住了劉備的主力,前鋒已經攻擊到漢昌一帶。夏侯淵爲右翼,率領歸義羌人進入武都、梓潼,接連擊敗劉備派出的馬超和吳蘭,直逼劍閣,隨時都可能和曹操在劍閣會師。劉備壓力很大,爲了阻擋住曹操的攻勢,他下令軍師將軍諸葛亮將益州所有能夠調動的人馬都送到了前線,擠出了益州最後一點糧賦儲備。益州如今人心惶惶,諸葛亮甚至擔心成都發生動亂,不敢徵兵了。僅管如此,劉備在前線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聽說,曹操爲了一舉攻克巴蜀,還在繼續增兵,看他那樣子,這次不奪取巴蜀是勢不罷休。

益州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劉備覺得自己獨力難支,不得已,接受了法正的建議,派鄧芝到建鄴來,請孫權出兵攻擊江淮一帶,吸引曹操的注意力,減輕劉備的壓力。

在派出鄧芝到建鄴的同時,他還給荊州的關羽下令,讓他攻擊襄陽、樊城一帶的曹仁,只是這個軍事行動要在孫權出兵江淮的情況下才能發動,萬一關羽和曹仁打起來了,孫權卻在他背後捅一刀子,那就不僅是巴蜀吃緊了,荊州也有可能失守。劉備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對孫權是極度不放心,生怕他記恨以前的事情,轉而和曹操聯手,先滅了他劉備。

孫權是聰明人,雖然鄧芝沒有全說,但是他一下子就猜到了劉備的那點心思。他向鄧芝打聽完了劉備前線的事情之後,笑着問了一句:“我在江淮之間與夏侯惇開戰,左將軍能給我什麼好處?”

鄧芝一笑:“將軍可能想錯了,這不是我們向將軍求援,而是要與將軍並肩作戰,共滅曹賊。”

孫權無所謂的一笑:“伯苗,你唬我啊?曹操在攻打巴蜀,又不是攻打我江東,我有必要和左將軍共肩作戰嗎?去年年初,我和曹操血戰的時候,他可沒有和我並肩作戰啊。”

鄧芝不慌不忙,拱手行了一禮:“將軍,左將軍盡益州之力與曹操對抗,不僅是爲益州,也是爲江東啊。如果左將軍放棄巴蜀,他還是皇叔,就算不能做益州牧了,可是做個九卿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到了那個時候,江東……能獨完嗎?”

孫權苦笑了一聲,無言以對。他就是對這個情況心知肚明,才和鄧芝討價還價的。要不然,他直接把鄧芝轟出去了。可是,鄧芝顯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擺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賴皮樣,你不救我?好啊,大家一起完蛋。他話裡還有話呢,如果現在劉備投降了曹操,順江而下,幫着曹操來打江東,你怎麼辦?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孫權每次和劉備打交道,都有這種鬱悶感。劉備就是那種老無賴,別的沒有,爛命一條,你不讓我活,我就把你拖下水。而孫權偏偏對他這招沒有辦法,每次吃了虧,都只能忍氣吞聲。要不然的話,他早在建安十四年就把劉備幹掉了,哪會等到今天。

之所以和鄧芝討價還價,其實只是一種僥倖心理,希望能撈點好處。可是對方擺明了幫忙沒好處,但是不幫肯定有壞處的情況下,孫權只得再次捏了鼻子,答應出兵牽制曹操,不讓劉備一個人死扛。

孫權立刻召集衆臣議事,商議出兵聲援劉備一事。江東衆臣雖然對劉備都沒什麼好感,可是也知道這個時候如果看着曹操把劉備幹掉,那江東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出兵是必須的,要議的只是如何出兵,出多少兵的問題。

呂蒙建議,出兵廬江、九江,和夏侯惇開戰,以吸引曹操注意力爲主,不需要全力以赴,主要戰場放在荊州,由關羽出兵攻擊曹仁,一來那裡離許縣近,如果進展順利,可以迅速的震動曹操的腹心,把曹操從漢中吸引出來,減輕劉備的壓力,二來關羽是劉備的部將,他理應出力,而且只有他帶領大軍去攻擊曹仁了,江東才更安全,不用擔心被關羽捅刀子。說實在的,江東吃劉備君臣的虧不是一次兩次了,關羽對江東又一直有心思,不把他牽制住,江東就隨時要準備兩線作戰,就是想出手幫劉備也不能盡心。

呂蒙的建議得到了包括鄧芝再內的所有人的贊同,鄧芝當即表態,只要江東願意在東線吸引住夏侯惇的注意力,關羽自然會出兵攻擊曹仁,眼下形勢緊急,益州自顧不暇,怎麼可能來圖謀盟友呢?再說了,江東和益州有婚姻之好啊,關羽的女兒關鳳可就在建鄴呢,上次孫紹的兒子滿月,關羽還專門派殷觀來道賀呢。

大方向定了,接下來就討論作戰細節安排。這個時候,蔣欽提出要孫紹的水師助陣。孫紹的水師現在是江東最強大的水師,如果他能來參戰,那麼青徐水師對江東水師的威脅就可以抵消了。青徐水師現在是江東諸將心頭最大的擔憂。自從去年那場大戰之後,裝備了霹靂炮的青徐水師一掃以前的疲軟,每次出手都把江東打得很狼狽,要不是他們的戰船數量不夠,也許早就打到建鄴來了。

這個提議獲得了所有將軍的一致贊同。當然這裡面的出發點就有些不一樣的,有的是真心希望孫紹來能剋制住青徐水師,有的則猜想孫權是想趁機把孫紹調到身邊來好控制,至於究竟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反正結果是一樣的,要孫紹從南海趕到大江參戰。

孫權隨即又追發了一份命令。

命令到達交州刺史步騭的手中時,孫紹還在日南郡。形勢的變化讓步騭和張昭都有些意想不到,他們不敢怠慢,立刻派人火速通知孫紹,大戰在即,從南海趕到建鄴還需要一段時間,請後將軍立即起程。

……

“什麼破海圖嘛。”蘇粗腿眼睛一翻,鄙視的瞥了崔謙一眼:“你看你這圖,把爹帶哪兒來了?”

“你怎麼知道這是海圖的錯?”崔謙冷笑着反駁道:“焉知不是路上走偏了方向,一千多裡海路走下來差個一二百里的也是很正常的啊。”

“你這麼說,是說我帶的路不對了?”虞翻撫着鬍鬚,很溫和的笑着。可是他這溫和的笑容在崔謙的眼裡,卻比蘇粗腿一臉的橫肉可怕多了,他脖子一縮,躲到一旁不吭聲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是誰錯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搞清楚現在我們在哪兒。”孫紹攔住了他們,對他來說,這點誤差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你難道能指望這個時候的海圖能和後世的衛星地圖一樣精準,你能指望剛剛改進的指南針和GP一樣準確?

“把商人們叫來,他們經常走這條海路,應該對這裡的地形比較熟悉。”虞翻鎮靜自若的說道。

商人們來了,他們挨個用孫紹手裡的千里眼看了一下,幾個人一商量,最後確定了地點,這裡應該是在日南的南端,再往南走十幾裡,應該就是林邑國的峴港,往北走大概八十里,便是盧容縣的港口。那裡有一處地勢極佳的港灣,兩座長約百里,寬約十里左右的海島和陸地之間有一條長長的水道,正適合停泊,上岸不遠便是盧容縣治。海島上當然有海盜,可是對孫紹來說,這些海盜不是問題。A

第4章 訛詐無止境第54章 鈴兒響丁當第31章 泳衣第29章 將相和第7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69章 戒心第103章 大海無疆第101章 公道在人心第32章 落水狗第15章 打劫第59章 無聲的較量第50章 戰機第73章 兩難第18章 知之爲知之第33章 雌威第6章 過江單挑去第66章 張昭第50章 男女有別第62章 和爲貴第33章 冒牌貨第42章 以一當千第37章 開竅第78章 鳳儀第80章 節外生枝第52章 一戰成名第32章 色誘第77章 厚禮第36章 得勝歸來第92章 組團去打劫第29章 將相和第16章 月下飲新茶第95章 辛憲英第57章 鋒芒畢露第5章 連雲港第58章 言外之意第92章 萬國來朝第8章 安排第56章 私生子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70章 聯姻第98章 百川歸海第59章 無聲的較量第5章 連雲港第1章 撣國與驃人第22章 世界大戰第58章 老將出招第69章 戒心第16章 後果很嚴重第93章 一滴水中的智慧第3章 人書俱老第43章 大虎第20章 玄武論四王第72章 小別勝新婚第47章 月上柳梢頭第87章 挺進中原第82章 奉子成婚第34章 請君入甕第41章 事情搞大了第84章 最後一戰第4章 橫起風波第84章 龐德第54章 基提島,漢福城第68章 破綻第52章 孫家三姊妹第14章 海盜來了第25章 橫財亦橫禍第4章 橫起風波第90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18章 知之爲知之第36章 得勝歸來第25章 交州土霸王第26章 論語第25章 國之利器第92章 天道第68章 假公濟私第11章 引蛇出洞第70章 挖坑第69章 見好就收第23章 執着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40章 風雲突變第25章 青出於藍第82章 以步破騎第13章 死穴第37章 一本萬利第100章 比丘尼第66章 神蹟第37章 新軍第100章 比丘尼第21章 薑是老的辣第46章 內鬼第68章 印刷術第64章 塞琉古城第98章 百川歸海第8章 美人如玉第29章 將相和第22章 學問第95章 關心則亂第78章 鳳儀第55章 海盜集結令